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篇淺談翻譯管理在翻譯教學中的運用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進程日益加深,與世界各國之間的來往愈加密切,語言服務業在21世紀將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中國各大高校順應時展的要求,早在2007年就相繼開設翻譯碩士專業,旨在培養“德、智、體發展、能適應全球經濟一體化及提高國家國際競爭力的需要、適應國家經濟、文化、社會建設需要的高層次、應用型、專業性口筆譯人才”。可是,各大高校翻譯碩士專業的學生在進入崗位后,卻很難真正勝任翻譯任務,因為職業翻譯日常從事的翻譯活動和MTI專業學生的學習內容并不相符,這就要求高校進行反思和探索合適的新型翻譯教學模式。如今的翻譯行業對譯員提出更高的要求,不再僅局限于翻譯能力。譯員不僅需要具備扎實的雙語功底,運用Trados等翻譯輔助工具的能力,還需要了解翻譯項目管理,配合團隊保質保量地完成翻譯任務,等等。翻譯項目管理是翻譯公司運營和持續發展的重要環節,如果將項目管理內容與翻譯教學融合,不僅能夠解決翻譯教學中的部分問題,學生能夠更早地接觸和學習真正的翻譯運作模式,適應翻譯崗位的真正需求。筆者將通過在《地下雷普利》小說翻譯過程中對翻譯項目管理的了解,針對翻譯教學提出一些具體建議,希望給予高校的翻譯教學改革一些啟發。
一、翻譯教學中的問題
雖然MTI專業已經開設了十余年,但是至今仍然存在一些問題。無論是教學方法還是學習課程都在一定程度上與社會實際需要脫節,這些問題阻礙MTI專業的發展。認清這些問題,有利于各所高校從中探索新的教學方法,改進現在的MTI人才培養模式。
(一)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陳舊
老師因為繁重的教學任務和研究任務,大多沿用一套傳統的教學方法。學生大多是被動的學習者,自然很難有機會了解社會上職業翻譯的真實狀況。現在常見的教學方法是老師在課堂上對著課本或者幻燈片照本宣科,學生在下面記筆記被動地學習吸收。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不僅對社會上真正的翻譯工作缺乏了解,而且很可能導致對翻譯失去興趣。比如,老師在課堂上講述翻譯理論,通常是點到為止,學生也是一知半解,根本難以將功能對等、動態對等翻譯理論運用到真正的翻譯任務中。翻譯老師的教學任務極為重要,因為他們不僅需要向學生傳授翻譯技巧和理論知識,而且需要告訴學生翻譯服務業是怎樣一個行業,職業翻譯是怎樣一個工作等。現在MTI的學生對翻譯行業缺乏了解,視野只局限于如何使用翻譯技巧和翻譯理論提高翻譯水平。如果老師能夠給予學生更多關于職業翻譯的信息,學生就能為日后翻譯工作做更加充足的準備,在有限的學習時間內努力增強各方面技能。
(二)課程設計不夠合理
現在MTI的課程設置存在不足,培養的學生無法滿足社會需求,導致社會上職業翻譯的缺口依然巨大。多數高校的MTI課程大多是一些翻譯基礎課、翻譯理論課和專業選修課,依然是傳統的翻譯教學課程,和本科翻譯課程相比并沒有太多變化。學生在不同的學習階段重復學習,不僅浪費時間精力,翻譯能力難以得到質的提升。開設MTI專業原本是為了培養專業的翻譯人員,可是大多數課程設計仍然局限于通過翻譯基礎課和翻譯理論課提高學生的能力。基本上沒有一門課程專門講述語言服務業是怎樣一個行業,何為職業翻譯,翻譯公司又是怎樣的運作模式,成為一名職業翻譯除了翻譯能力之外還需要具備哪些能力。然而,MTI的學生為了適應以后的翻譯崗位,必須對這些方面有清晰的認識,MTI專業的課程急需改變。
(三)學生缺少實踐經驗
雖然許多翻譯高校在MTI學生的培養方案中對翻譯實踐量有明確的要求,但是最終結果卻遠不如預期。學生日常在課堂上的翻譯內容及課后的翻譯作業都可以算作翻譯量的一部分,所以學生真正按照嚴格要求完成的翻譯量少之又少。而且一些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弱,在課外不愿意主動增加翻譯實踐,翻譯能力自然難以提高。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職業翻譯,大量實踐訓練是提高翻譯能力的必要條件。這也能解釋為什么那么多MTI專業的學生最終真正從事翻譯行業的人數卻不多,因為這些學生缺乏扎實的翻譯能力,即便進入翻譯行業也難以達到職業譯員的水平。另外,現在翻譯公司使用機器翻譯基本上能夠處理一些類型的翻譯任務,而且具備更迅捷的處理能力,成本更加低廉。給現在的MTI的學生敲響了警鐘,如果不提高翻譯硬實力,那么被翻譯市場淘汰只是時間問題。
二、項目管理模式的應用
隨著語言服務業的發展,項目管理模式在翻譯行業中占據愈加重要的位置。語言服務行業的分工隨著經濟全球化而愈加精細,行業發展正朝著專業化、網絡化、云端化方向邁進,為企業發展和人才培養提供了更的定位。傳統的小作坊式翻譯模式正逐步向規模化、流程化、協作化和眾包化的模式轉變。可以預見,在不久的未來,翻譯項目管理會逐步發展成為一門專業學科。因此,將項目管理模式應用于翻譯教學,有利于MTI的學生及早接觸和適應這種模式,為以后的翻譯工作做好準備。此次,筆者和另外五名同學在導師的帶領下翻譯《地下雷普利》這本小說,實際上就采用了翻譯項目管理模式。首先,由導師和出版社簽訂協議,承接《地下雷普利》這本小說的翻譯任務,明確小說的質量要求和提交的最終時間等細節。隨后,導師將原稿分發給六名學生,由學生把PDF格式的文件轉為常用的Word格式,重新排版,并且根據紙質書籍進行比對,以防出現缺字少頁等問題。六名同學分別負責部分章節,首先找出書中的術語,然后交給導師審閱確定最終的術語表。之后,學生根據術語表翻譯各自負責的章節,在此過程中出現任何問題及時和導師溝通,保障翻譯任務順利進行。由導師負責督促學生按照事先的計劃控制翻譯進度,初步完成翻譯任務后,先由各位同學相互審校,找出語意不通或語意錯誤的部分,并且標注出來,再交由導師終審,直至導師確定譯文合格才算完成終稿。,按照出版社的要求進行審校排版,確保術語統一、譯文流暢。導師將譯稿交付給出版社,經出版社審閱后,翻譯任務最終完成。此次翻譯任務的完成過程就是一套翻譯項目管理流程,導師擔任的是項目經理和審校的角色,學生則負責翻譯、排版等多種任務。通過這次翻譯實踐學生不僅增加了實踐經驗,而且更加真切地接觸到了翻譯行業。筆者對翻譯項目管理有了更多的了解,更加堅信翻譯項目管理和翻譯教學的結合一定會產生效果。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進行翻譯教學改革:
(一)翻譯輔助工具應用培訓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給翻譯行業帶來了巨大變化,翻譯行業利用翻譯輔助工具不僅能夠更迅速地完成大批量的翻譯任務,而且能夠減少人力、財力的投入。掌握翻譯輔助工具的使用方法已然成為職業翻譯必備的一項技能。在這次翻譯實踐中,因為小說屬于文學文本,翻譯輔助工具的處理效果不好,所以基本上沒有使用,但是這并不影響翻譯輔助工具應用于其他類型的文本翻譯,比如科技、醫學、商務等文本。學校可以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聘請企業的博學譯員和軟件工程師上課。在課堂上,由專業的授課老師帶領學生熟悉各種翻譯平臺,學習TRADOS、傳神、雅信等市面上常見的翻譯輔助工具,以及如何構建術語庫和語料庫等。除此之外,授課教師可以將部分翻譯任務交給學生,規定時間要求學生利用翻譯輔助工具完成任務,根據學生的熟練程度和翻譯效果評定成績。
(二)翻譯項目管理知識學習
MTI專業的學生只要以后從事翻譯行業,或多或少都會接觸到翻譯項目管理,而且可能成為翻譯項目管理中的重要角色。因此,在學習期間教授學生項目管理的基礎知識,能夠使學生更加地了解翻譯行業。此次,小說翻譯的過程就是翻譯項目管理運作的一個基本流程。從最初導師簽訂協議,拿到翻譯稿件,到轉換格式、重新排版、統一術語做了一系列譯前準備,再到后來的翻譯過程中和導師保持溝通等其實就是譯中控制。的審校排版和交付驗收是譯后工作。整個過程就是一套完整的翻譯項目管理流程。翻譯項目管理包含如此多的環節,每個環節有多個細小的分支,任何一個環節出現了失誤,翻譯任務都可能出現差錯。MTI專業的學生了解這些內容,對翻譯項目管理的各個環節會有更加充分的認識,方便以后迅速地融入翻譯工作中,減少適應時間,降低出現差錯的可能性。另外,老師在課堂上舉出翻譯項目管理的案例分析,或者舉自己帶領學生完成翻譯任務的例子,詳細分析各個環節及可能出現的問題,學生可以有更深入的體會。
(三)成立翻譯工作坊
通過這次翻譯實踐,筆者認為MTI專業可以專門開設一門翻譯工作坊的課程,然后與企業合作將翻譯項目引入課堂,根據此次翻譯實踐形式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分組。由授課老師擔任項目經理,明確小組各個成員的角色,以及誰擔任譯員和審校等。隨后,老師將翻譯任務分配給各個小組,規定提交時間。學生可以小組探討的方案設計,老師適當給予建議。老師最終根據小組提交任務的時間和質量進行評分,而且評分以小組為單位,這樣做能夠更好地督促每位學生認真地完成各自的任務。通過參與翻譯項目,學生不僅可以增加實踐經驗,提高翻譯能力,而且會更加理解職業翻譯所面臨的壓力,以及時間、人力等資源管理的重要性。
三、翻譯項目管理對翻譯教學的意義和啟示
如今翻譯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已然阻礙高水平、職業化的MTI人才培養。翻譯項目管理是實踐性和專業性相結合的工作,在MTI課程中采用項目管理模式不僅增強了學生的參與度與職業意識,增加了實踐操作的經驗,而且擺脫了傳統枯燥的課堂講授形式。通過此次翻譯任務可以發現,學生參加翻譯任務可以有效提高翻譯水平、語言表達理解能力及譯文校審能力。以小組為單位完成翻譯任務有助于強化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溝通能力。另外,學生可以學習使用翻譯輔助工具及提高電腦操作能力。開設相應的課程可以提前幫助學生積累實踐經驗,培養相應的職業素養。將翻譯項目管理與翻譯教學相結合能夠解決現在MTI人才培養中出現的問題,培養出更具競爭力和高水平的職業譯員。高校翻譯教學應當給予翻譯項目管理課程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