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篇連鑄電氣設備的維護和保養研究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連鑄區域電氣設備由于環境惡劣,設備維護難度大維修時間長的缺點,電氣故障率較高。對此在工作中緊緊圍繞降低設備停機率,提高設備完好率,確保設備安全運行,不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并提出和實施部分項目改造降低設備故障率。
1.當前故障分析
通過歸納分析發現故障率較高的檢修項目為電纜防護、故障查找處理等頻次較高;其次是輥道電機和檢測限位損壞。所以如果降低電纜、電機、限位損壞,提高運維水平,則連鑄電氣設備維護水平則有效提升。針對以上所發現問題進行相對應的解決辦法。
(1)連鑄每個流拉矯機共有18個檢測限位,共用一個24V電源,有一個限位損壞致使電源保險燒斷,18個限位就會都失去電源。失電后很難判斷是哪一個限位損壞,查找費時費力,延長處理故障時間。針對這一問題,我們在每個限位回路24V正極電源線端子上改裝一個帶指示燈的保險端子。出現限位損壞或線路短路,保險熔斷指示燈亮起,其它限位不受影響。這樣就大大縮小了故障影響面,幫助維修人員快速判斷出故障位置,縮短了故障處理時間。
(2)拉矯機上限位由于設計原因,開關支架和穿線管以及缸體距離太近,拆裝開關非常困難;接近開關線比較細且又不耐高溫,高溫輻射嚴重;由于拉矯機之間非常的狹小,維修比較困難。
2.解決方法
a.將限位安裝位置改到拉矯機上部。b.在拉矯機上部平臺位置焊一U型叉,限位安裝在U型叉上,以電機外殼作為撞尺。c.用防火材料包扎,安全。改造后可降低故障率,減輕勞動量,避免故障的反復處理,減少故障時間。拉矯機線路問題:每流拉矯機間因空間狹窄,進入拉矯機檢修非常困難;拉鋼期間因紅鋼從拉矯機穿過,檢修人員無法靠近;維修高溫烘烤,線路及端子箱被烤焦、碳化、損壞引起故障;電路結構及配線方式存在嚴重缺陷,必須加以改進。
3.對應措施
將所有拉矯機線路及電氣箱整體移位,拉矯機進線方式由原來的底部進線變為頂部進線方式:a.在拉矯機上部兩米處橫向架空四道弓形梁。b.弓形梁上部安裝線槽,安裝拉矯機所有線路。c.弓形梁端部安裝電氣端子箱。d.拉矯機進線方式由原來的底部進線變為頂部進線方式。對拉矯機線路進行了改造,運行幾個月以來,效果非常好,避免了線路、端子箱進水及受高溫烘烤造成的故障。當出現拉矯機故障時維修人員還能站在拉矯機上部進行處理,即使拉鋼期間也能在拉矯機上部排查故障,不影響生產,大幅降低了拉矯機電氣故障造成的影響。
(1)拉矯機區域設計較為密集造成熱量無法散發出去,這就造成了拉矯機電機編碼器常常由于過熱而損壞。經過研究商討決定將電機改為水冷電機,通過循環水來降低電機整體的溫度。從而降低了電氣元件的損壞頻率。
(2)由于信號輥輸出信號有偏差和線路損壞等原因移坯車沖頂現象時有發生,針對這一問題我們在移坯車大車底部增加一只防頂限位,并將輸出信號作為移坯車送電的必要條件。正常運行過程中限位輸出常閉信號,一旦發生沖頂故障時,輸出點斷開并停電,避免了因沖頂造成的設備損壞。
(3)出坯系統1-5流的4#輸送輥道處有一支信號輥,通過信號輥給予控制系統反饋減速信號,此處由接近開關控制。長時間因高溫、水等外部原因造成接近開關損壞。連鑄出坯系統由對射光電開關檢測信號,5個流的光電開關支架分別位于輥道兩側,鑄坯溫度較高造成光電開關損壞;在行車吊轉鑄坯過程因誤操作造成光電開關支架損壞。在出坯輥道西側噴號機上方制作激光檢測儀支架,距離檢測位置約5米左右,此處遠離鑄坯從根本上解決因高溫造成的元件損壞。使用激光檢測儀代替信號輥和對射光電開關反饋檢測信號。
4.結語
通過一系列優化改造,電氣故障停機有了明顯改善,特別是由于設備故障造成停機的情況得到改善,有些設備還不時出現新的問題,容易造成故障停機,還有待進一步的改造。部分設備設計的容量與生產的要求仍存在著一定的差距,設備過負荷現象仍然存在。科技在不斷進步,設備也在逐漸改進,所以維修技能水平也要不斷加強。 加強對常規故障的檢修能力,加強對異常情況的判斷能力,加強對拉矯機日常維護的熟練程度鍛煉。能夠做到現場問題的快速反應,接聽信息后立即趕到現場;逐步分區域掌握設備分布情況,達到能找到具體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