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篇“殘缺”圖形在海報設計中的運用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引言
設計師通過“殘缺”圖形在環保主題海報設計中的應用這種傳播信息的媒介形式來反映現實生活中環境被污染破壞、來提倡人們對環境的保護的現實現狀。“殘缺”圖形的應用通過“圖裂意連”、“換圖意新”、“意全圖殘”三種表現形式,使環保主題海報設計更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和震撼力,傳達出海報主題設計中關于環保的主要信息,使環保主題海報涉及內涵更具有價值特征,傳達出其教育性、警示性、公益性、宣傳性等重要價值意義。
一、“殘缺”圖形與環保主題海報的特征
(一)“殘缺”圖形的特征。
“殘缺”圖形是指破損的、不完整的圖形,是視覺圖形一種表現形式,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一種特殊的視覺語言,也是海報圖形設計的主要元素之一。“殘缺”圖形的形式分為兩種,一種是圖形自身的殘缺,另一種是設計師為了更有效地突出主題、圍繞主題人為的造成圖形的殘缺。但是并非所有的殘缺都具有殘缺美的,因為受眾的審視角度、圖形的表達方式、廣告受眾的自身審美不同會直接影響其信息傳達的效果,在設計中,恰到好處地運用殘缺能給作品帶來不同于其他完整圖形的別樣韻味,具有一種殘缺的美。殘缺的美就表現在殘缺的利用價值上,即殘缺的美是殘缺的運用之美。其實對于“殘缺”圖形來講,本身是沒有體現什么美的,最主要是設計師或者受眾自身的文化底蘊所帶來的有意識的感知,那么只要是“殘缺”圖形是有其利用價值的,那么它就是美的。在心理學上“殘缺”圖形就是打破了人們心中的“格式塔”,也就是完整的圖形被打破,引起了人們的視覺警覺,從而加快了腦部的活動,開始分析事物表面上的非常規性,這樣一系列的“活動”使人們對“殘缺”圖形加深印象。“殘缺”圖形的表現特征分為三種:(1)完整的圖形被破損。在一個完整圖形中某個部分的破損或者缺失導致了“殘缺”圖形的出現,這種形式的殘缺也分為主動因素和被動因素,主動因素是圖形或者物體自身原因造成的殘缺,被動因素是通過設計師的專業技術手段使圖形造成的人為殘缺;(2)完整的圖形被“嫁接”。在原有圖形的基礎上,設計師通過設計主題構思,把完整的圖形分成一個或者多個部分,再把這些部分和另外的圖形進行合并,按照設計需求組合出一個“完整”的圖形;(3)完整的圖形被遮掩。設計師利用電腦或者攝影技術手段把完整的圖形部分掩蓋根據設計的需求造成了“殘缺”圖形的出現。“殘缺”圖形作為一種視覺圖形的表現形式、一種符號語言,如果恰到好處地應用到設計中,則會更具視覺沖擊力。但并非所有的殘缺都是美的,所有的“殘缺”圖形都是可以運用的,只有設計師在整體把握設計的基礎上,有能力地把“殘缺”圖形進行巧妙創意,才能展現出圖形的殘缺之美。
(二)環保主題海報設計的特征。
環保主題海報是公益海報中的其中一種,主要的目的是在號召人們保護環境,為的是呼吁人們樹立起對環境保護的意識,作為一種視覺傳達藝術,是設計師通過自己的圖形語言展現對人類生存環境保護關注的重要載體,海報中相應搭配簡警示文字和圖形,使作品展現出環境保護的意識和理念,具有教育性、警示性、宣傳性、社會性和公益性等特征。環保公益海報更是為社會公益事業提供服務的,它是一種與社會公共活動進行交流的媒介。它充滿大眾設計行為,促進宣揚社會公眾意識和道德觀念,因此它是一種社會性的,讓大眾受益的公益行為。的環保主題海報設計不僅僅是一種傳遞視覺語言中有效信息的工具,還是一件可以欣賞的作品,更是對人們起到了呼吁的作用。環保主題海報設計具有很強的目的性,但是這種公益類型的海報卻并不討好,隨著當今海報設計的不斷發展,人們對海報設計的審美眼光也越來越高,設計師設計出來的作品并不能達到觀眾的要求,因此環保主題海報設計發揮的作用也就越來越小,人們對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也逐漸減小,因此,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為了讓環保主題海報在眾多海報中脫穎日出,就需要借助外在的力量——“殘缺”圖形。
二、“殘缺”圖形在環保主題海報設計中的應用
“殘缺”圖形作為一種視覺圖形的表現形式,應用在環保主題海報設計中,打破了人們心中的“格式塔”完整意識,產生一種特殊的視覺沖擊力,給環保主題海報設計另外一種表現形式,也使殘缺美得到了藝術的升華,創造了殘缺美的使用價值。
(一)“殘缺”圖形在環保主題海報設計應用的優勢。
1.“殘缺”圖形是一種特殊的視覺語言。“殘缺”圖形的表現形式較大的特點就是它容易讓人引起注意,具有強有力的視覺沖擊力突出焦點。2.在海報含義的表達上更直觀。“殘缺”圖形應用在環保主題海報設計上的最終目的是更有效地傳達號召人們對環境保護的重視,而“殘缺”圖形相對于文字來說更具有優勢,能通過視覺形象表達得更具有趣味性。“殘缺”圖形能通過創新的視覺表現形式成功地在及時時間吸引到了觀眾,引領觀眾的視覺導向,令其在環保海報設計的深刻內涵上引發思考,具有極大的優勢。
(二)“殘缺”圖形在環保主題海報設計應用的原則。
并非所有的殘缺都是美的,審視角度、表達方式、廣告受眾的不同會直接影響其信息傳達的效果。因此,只有合適的“殘缺”圖形才可以應用到環保主題海報設計上,“殘缺”圖形應用在環保主題海報設計上時,設計師應該遵循以下原則:
1.“殘缺”圖形要符合主題設計要求。受眾的審美應該和“殘缺”圖形的主題設計一致,它們之間如果產生較大的差異,將導致受眾審美的偏離,從而對受眾的認知產生直接影響,通俗地說,受眾可能看不懂環保主題海報的內容。“殘缺”圖形的應用應該符合人們的認知美感,符合主題設計要求,才能體現出“殘缺”圖形的審美價值,才能被人們所認可。
2.“殘缺”圖形不能破壞環保主題海報設計的辨識度。“殘缺”圖形的選擇直接影響到海報信息的傳達質量,“殘缺”圖形本身是打破原來圖形平衡的重造圖形,在應用時不能只追求表現方式的創新從而忽略了環保主題海報設計的整體形象識別,這一點要求設計師不能破壞圖形的主體形象特征,突出設計主題才不會誤導受眾,盡可能地將信息傳達。
(三)“殘缺”圖形在環保主題海報設計應用的表現形式。
通過大部分環保公益海報不難發現,肯定有關于“殘缺”圖形的出現,這些表現形式大體有三種。
1.“圖殘意連”。“圖殘意連”也就是圖形自身的殘缺,環保主題海報主體圖形主觀殘缺或者使用自身帶有殘缺的圖形,圖形的外部表現產生了部分或者全部的改變。設計師在環保主題海報設計中把圖形造成殘損,再加上其他圖形或者文字元素以此來體現海報設計的主題,這種表現方式打破了原有環保主題海報設計視覺上的完整性,產生一種新的視覺感受。海報《飲食屠殺》中就巧妙地運用了“圖殘意連”,鮮紅色的背景下,一條魚在“哭泣”,許多的刀叉比作條形碼橫穿而過,整條魚只剩下完整的魚頭和魚骨,魚的“殘缺”在提醒著我們不要過度捕撈,要愛護我們的海洋環境。設計師要講述一個關于過度捕殺動物造成的生態失衡,希望飲食大眾能夠得到啟示。繪畫題材的海報視覺美感很強,形式意味有趣而吸引受眾的眼球,鮮明的主題讓海報傳達更加直接有力。魚的殘缺利用不僅在視覺上更有沖擊力地表達了過度捕撈的現狀,更能引導人們的深入思考,這就是環保主題海報的目的。
2.“換圖意新”。“換圖意新”也可以稱為同構圖形成的殘缺形式,環保主題公益海報在設計上大多都采用了這種表現形式。“殘缺”圖形海報形成的圖形殘缺不僅僅是自身圖形的殘缺,同構替換得方式也同樣能夠產生這種效果,圖形中的某個部位被另一個圖形所替代,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偷梁換柱”式的“嫁接”。替換使得原有信息中斷,形成一種新的視覺焦點,受眾的視覺受阻,但受眾注意力很快又被新的圖形所吸引,形成新的視覺中心。在吸煙對于海洋污染的公益海報中把魚身“嫁接”到煙頭上,煙頭和魚都使用的食物照片經過PS處理放在一起,設計師利用這種實物“嫁接”使得受眾心中充滿疑惑,為什么魚的頭會換成煙頭呢,仔細考慮才會豁然領悟到原來是煙頭的污染已經嚴重影響到了水的生物,設計師其用心的安排,給人一種疑惑和不解,使“殘缺”圖形在環保主題海報上的應用通過視覺的傳達達到了告知人們要保護我們的環境。
3.“意全整殘”。“意全整殘”也是構圖形成的殘缺,即在環保主題海報設計過程中,整個海報的畫面因構圖所造成的殘缺,設計師要根據主題舍棄多余的部分,從而著重表現某些事物,這就會使局部的圖形的造成殘缺。老子以“大道”為至美,并將其形象地解釋為“大音希聲,大象無形”,認為較高層次的美不會拘泥于一定形式或格局。一個好的圖形,可以說是一個高度概括簡化特征的“殘缺”圖形,通過人為的殘缺引導了受眾對海報整體畫面的感知變強,在受眾的腦海中達到了“完整”,體現出環保主題海報設計的教育性、宣傳性、警示性、社會性、公益性的價值。在海報《whatarewebreathing》中則采用“意全整殘”的表現形式,整個畫面采用醒目的黑色和紅色配色,畫面中下方是工廠正在排放污染的氣體,排放的氣體整個形狀是人頭的剪影,只采用了人的頭,沒有使用整個人的形象,人頭上的鼻尖和工廠中的煙筒相連接,正好對應了海報的主題:我們呼吸什么。海報是不完整人物剪影,只采用人的頭部,其他位置由于設計師考慮構圖的原因則被省略,這種因為構圖的局部殘缺,使得圖形視覺沖擊力增強,畫面顯得簡潔而單純。通過“圖殘意連”、“換圖意新”、“意全整殘”這三種表現形式可以總結出來:環保主題海報設計中的圖形殘缺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殘缺而殘缺,它主要的目的是讓理性意識與理性行為、外表圖形與本質內容這幾點的結合,在殘缺的外表下所蘊含著和預期相匹配的完整意識。殘缺之美恰恰是因為殘缺掉這些部分,更能突出事物的本質,激發受眾的視覺完形心理,從而然他們產生廣闊的聯想空間。“殘缺”圖形能夠增加環保主題海報的視覺吸引力,引起人們強烈的視覺沖擊感,并且豐富了環保主題海報想象空間,當適合的“殘缺”圖形應用在環保主題海報設計上時也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并且對環保主題海報本身的特點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三、“殘缺”圖形在環保主題海報設計中的應用意義
“殘缺”圖形這種表現形式給環保主題海報設計帶來了創新,也帶來了新的機會,環保主題海報利用殘缺的表現形式為設計主題服務,從而實現出“殘缺”的藝術價值,達到了環保主題海報的宣傳性、教育性、警示性、公益性、社會性等目的效果。
1.形成了視覺焦點,突出主題。“殘缺”圖形在環保公益海報設計中的應用較大的優勢在于吸引視覺焦點,使受眾目光停留在海報的內容上,能讓整個畫面產生震撼力。畫面的每一個細節都服務于環保主題海報設計的主題,突出了環保主題海報設計的核心內涵是環境保護,使人們在畫面上感受到設計師的巧妙用心,更能體現環保主題海報的價值所在。
2.設計尋找出創新點。創新是推動著設計進步的核心,環保公益海報在設計上也在不斷創新,無論是觀念上、內容上或者表現形式上的創新。“殘缺”圖形在環保主題海報設計中的應用這就是一種創新,與其他環保主題海報的表現形式不同的地方在于使受眾心理的平衡坐標被打破,形成視覺沖擊力,從而引發受眾心理的強烈反應,畫面能夠被記住的同時,抓住了人們的視覺吸引力,使“殘缺”物象飽含意義,達到環保主題海報設計的價值所在。
3.畫面增強趣味性。環保主題海報設計利用殘缺的表現手法也是非常有趣味的,這種表現手法在設計上雖然剛剛開始,卻早在中國的文字上出現過,杭州西湖十景之一“花港觀魚”,為清朝康熙皇帝的手跡。當我們發現漢字“魚”的四點寫成三點,這種刻意而為的手法,我們可以說是殘缺。究其原因,康熙皇帝信奉佛教,崇尚“好生之德”,而在中國漢字里,三點為水,四點為火。繁體的“魚”字為四點,魚遇水而生,遇火而死。康熙皇帝不忍心見魚死,將碑文的“魚”字寫成三點,以表皇恩浩蕩,恩澤萬物之意。殘缺就好像隱形的手掌,讓人們發揮想象力去猜想整體是什么,以熟悉見陌生,以部分見整體,激發了人們的審美情趣。
4.目的是有效的表達內容。環保主題海報設計主體圖形外表的殘缺與設計師所要傳達的內在思想有了某種聯系,這就是有效傳達了海報的內容,設計師利用環保主題海報設計來傳達出對于現實社會環保問題的客觀反映,也就是說,表象的殘缺不是為殘缺而殘缺,而是感性的知識與理性的認識、表現形式與海報內容的統一。
總結
“殘缺”圖形以特殊的符號語言,通過“圖裂意連”、“換圖意新”、“意全圖殘”三中表現形式應用到環保主題海報設計中,使得環保主題海報設計突出了海報主體、形成了視覺焦點、引發人們的想象、形成設計創新和傳達出海報的有效信息四個層面的所指內涵,環保主題海報設計主體圖形的殘缺構成了設計師海報創作過程中的一個有機部分,其圖形的殘缺是符合環保主題海報的主流思想和更有效表達環保主題海報的核心內涵人為的做出殘缺,是設計師使環保主題海報設計更突顯出自身的教育性、警示性、公益性、宣傳性等價值,蘊含著深刻的思想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