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對論文編修階段作者的回訪研究

引論:我們?yōu)槟砹?篇對論文編修階段作者的回訪研究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chuàng)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對論文編修階段作者的回訪研究

對已錄用的論文進行編修,是科技期刊編輯出版流程的重要階段。除了論文本身的質量外,編輯對論文的編修質量也是影響期刊學術質量的重要因素158;但論文編修后,編修效果能否得到作者認可、編修過程是否讓作者滿意,尚未得到編輯的重視。評價編輯的編修效果及服務質量,可成為科技期刊編輯工作的有益補充。2015年8月以來,筆者借鑒臨床醫(yī)療實踐中的患者回訪方式,創(chuàng)新性設計了針對論文編修作者的回訪問卷,對編修作者進行問卷回訪,實行兩年來得到了作者的積極反饋,并體現出多個方面的積極作用。

1.作者回訪方法

1.1回訪問卷的內容設計分為引言與評價內容2個部分。在引言部分告知作者編修結果、回訪目的及問卷填寫方法。其中,編修結果為編修階段結束、論文見刊期數;回訪目的是了解作者對編修后論文的滿意程度、編輯的服務質量、作者的收獲和意見建議等;填寫方法是由作者比對原稿及編修稿后,進行問卷填寫。在評價內容部分,設計了封閉式、開放式2種問題類型。封閉式問題12個,每個問題提供“是”“一般”“否”3種選項,由作者對編修過程感受、編修后論文效果及獲得感的程度進行評價。開放式問題3個,由作者進行自由答復,用于反饋編修過程中的具體收獲、與其他雜志發(fā)表經歷的不同以及意見建議等。具體問題包括:1)修改標志、文字提示是否有助于理解修改要求?2)修改意見是否有針對性、合理性?3)在溝通過程中,編輯是否思想嚴謹、態(tài)度認真?4)編修后的論文內容是否更充實?5)編修后的論文思路是否更清晰?6)編修后的研究方法是否更合理?7)編修后的體例格式是否更規(guī)范?8)編修后的文字表達是否更嚴謹、清晰、明確?9)是否滿意編修后的論文?10)通過編修,是否更加明確如何撰寫規(guī)范的學術論文?11)通過編修,是否對論文層次性、邏輯性要求有更深入的認識?12)通過編修,是否對科研設計、統(tǒng)計學方法有更深入的認識?13)在修改過程中有哪些具體收獲?14)與在其他雜志的發(fā)表經歷相比有哪些不同?15)對雜志有什么意見和建議?

1.2回訪作者的選定選擇2015年8月—2017年12月被我刊錄用后進行論文編修的作者,要求為論文的撰寫、修改者(不論是否為及時作者),論文至少經過一次返修。

1.3回訪問卷的發(fā)送時機及途徑發(fā)送時機選擇在雜志見刊后、給作者寄送樣刊后的2d內,通過電子郵件向作者發(fā)送,以在發(fā)送回訪問卷的同時提醒作者查收樣刊。1.4對規(guī)避利益沖突的考慮為避免作者對編輯的傾向性評價,以規(guī)避可能存在的利益沖突、提高評價的客觀性,在電子郵件及問卷引言中,突出問卷回訪的目的和意義,如“為了進一步提升編輯的編修及服務質量”“您的意見與建議對我們進一步提高編輯質量、更好地提高期刊水平、服務作者讀者都非常重要”。并在問卷的問題設計方面,多角度設計問題,側重于對論文在編修前后的對比及作者的獲得感。

2.回訪結果分析

2.1問卷回收情況共向102位作者發(fā)放回訪問卷,收到68位作者的回復,問卷回收率為66.67%,均為有效問卷。經對未回復問卷者的論文進行回顧分析,考慮未回復者主要為論文編修程度不大、關注于論文得到發(fā)表的結果而非過程、對修改配合度不高(如對需補充完善之處僅以寥寥數語帶過)的作者。

2.2封閉性問題的結果以作者選擇“是”為非常滿意,選擇“一般”為滿意,選擇“否”為不滿意,統(tǒng)計全部68位作者對12個封閉性問題(總計816個選項)的選擇情況。結果顯示,除3位作者在“編修后的研究方法是否更合理?”中選擇“一般”,2位作者在“是否對科研設計、統(tǒng)計學方法有更深入的認識?”中選擇“否”外,其余各項回復均為“是”。最終得出非常滿意率為99.38%(811/816),滿意率為99.75%(814/816)。

2.3開放性問題的結果大部分作者提供了充實、具體的回復。部分作者的回復簡要列舉如下。1)編修溝通方面:①編輯非常認真負責,論文修改認真細致,修改意見清晰明了,的回訪精誠心意。②在反復修改的過程中受益匪淺,能電話聯(lián)系作者本人的編輯真是很難得,許多問題通過電話溝通更直接??粗t紅綠綠的修改意見真的蠻感動,很感激有人比我自己更用心地看這篇論文。③從字里行間可以看出,編輯老師不僅是編輯,更是一位言傳身教、頗具耐心地教我寫作的老師。2)論文撰寫方面:①“論文圍繞一個主題寫”這一點給我啟發(fā)很大,之前認為論文只要按照課題的內容有什么就寫什么,也忽略了交代研究的背景。應要詳細地說明研究的目的,而不單單是注重結果分析。②通過修改體會到,作為實驗者,合理恰當地將研究思路和結果展現給讀者的能力十分重要。這次投稿讓我學會多站在讀者的角度考慮問題,像對待藝術品一樣精心雕琢文章。③很感謝編輯老師的耐心指導與修改,讓我辛苦獲得的實驗結果能更加清晰地呈現給讀者。學術研究的嚴謹不僅體現在實驗過程中,更體現在論文的寫作中。雖然修改過程很崩潰,但相信這對我以后的科研工作是一筆財富。④這次較大的收獲不是發(fā)表了一篇綜述,而是學會了寫綜述,領悟了其中的思路和方法。⑤在多次返修過程中,我差點就放棄了,是編輯老師不厭其煩地一遍又一遍地給我指導,真的非常感謝。3)科研思路方面:①在修改過程中,我發(fā)現很多都是自己沒有表達清楚或實驗有所疏忽的地方,這啟示今后我應有更加嚴謹的科研態(tài)度,在設計實驗和申請課題時多方考慮,使實驗更加完善。②此次修改過程幫我理清了研究的方法及思路,使我得到了設計思路的啟發(fā)。從投稿到發(fā)表,編輯給予了大量幫助和指導,希望貴刊繼續(xù)堅持。4)雜志比較方面:①之前投稿國內雜志,從未收到過如此詳細的修改意見,而且這次的修改意見形式更好,直接在論文中標注出來,修改要求一目了然;②與其他雜志相比,編輯老師從實驗設計、研究方法及論文的書寫,都能一針見血地提出問題,受教頗深;③本次修改過程明顯有別于其他雜志,特別是對論文能夠不厭其煩進行指導,而且能夠在不改變原立意的基礎上給出修改意見,不放棄任何一個立意點。5)意見建議方面:①投稿系統(tǒng)官網狀態(tài)與電子郵件收到修改稿的時間沒有同步;②編修結果反饋不夠及時;③雜志應增加臨床類論文的比例、增設專家論壇欄目。

3.回訪工作體現出的積極作用

3.1有助于評價編修效果一篇好的文章,往往是作者和編輯共同勞動的結果158。論文編修是一項提升論文學術價值的智力勞動;但論文編修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編輯的業(yè)務素質、主觀能動性和個人思想,加之編輯對于版面的考慮,使得編修既可能有點睛之效,也可能因加工不當而使論文失去原意,導致編修效果出現不確定性,而且作者為了使論文盡快發(fā)表,往往只是機械地遵從編輯的編修意見,難有途徑表露對修改意見及編修后論文的真實想法,因此,評價編修效果,可為編輯的編修工作提供對照,利于編輯更好地把握編修精度與程度,提高對編輯工作的質量控制。對于論文編修過程而言,編修過程的客體———作者的評價是最重要、最真實的。值得借鑒的評價方式是,醫(yī)療實踐中醫(yī)護人員對患者的回訪方法。醫(yī)療實踐表明,對患者進行回訪具有明確治療效果、強化醫(yī)生主動服務意識、提升醫(yī)療服務品質、提高患者滿意度、擴大醫(yī)院影響力等積極作用。本次回訪調查顯示,作者的非常滿意率為99.75%、滿意率為99.38%,表明通過對作者進行回訪,編輯可明確編修的“效果如何”以及“作者希望我如何做”,從而在之后的編修工作中落實到“我應該如何做”,提供更高質量的論文編修。尤其是對于一些有較大編修程度的論文,通過作者的反饋可明確是否符合其原意。例如,筆者在編修一篇研究肺癌患者肌肉成分變化的論文時,發(fā)現引言及討論中的背景介紹卻立足于脂肪成分變化,使得研究背景與研究目的相背離。經與作者溝通,筆者提出了修改研究背景的建議。回訪中作者反饋,“在修改過程中,編輯老師發(fā)現了將脂肪成分變化作為研究背景與主題相矛盾的問題,經過調整,文章思路立刻清晰、順暢”。

3.2有助于評價服務質量論文編修過程作為編輯與作者交流最頻繁、最深入的階段,同樣也是體現編輯服務質量的階段。在編修過程中,編輯往往需要與作者進行多次溝通,有時不僅需要經電子郵件溝通,必要時甚至需要進行長時間的電話溝通。編輯與作者電話溝通的語氣、態(tài)度、內容等直接影響作者的投稿體驗,也是體現編輯服務質量的重要因素。本次回訪調查中,作者普遍對編輯的態(tài)度、電話溝通的必要性、修改意見的性等服務相關選項給予了肯定與認可。有多位作者表達了收到回訪問卷時驚喜、感動的心情,要求我們繼續(xù)堅持這項回訪工作,并表示會繼續(xù)踴躍投稿。筆者體會,通過對作者的回訪,可拉近與作者的距離,使作者體會到受重視感,提高雜志在作者中的美譽度。

3.3有助于增進編輯與作者的人文溝通當前,編輯尤其是青年編輯在與作者的溝通中,人文精神的缺失已成為普遍現象。于嵐等認為,科技期刊編輯人文精神的缺失,不僅掣肘了編輯的工作,同時也會降低科技期刊的質量。曾經,書信是老編輯與作者溝通的主要渠道。例如《文匯報》副刊《筆會》原主編徐開壘,他在幾十年編輯生涯中,與巴金、冰心、沈尹默、豐子愷、艾青、曹禺等文學大家來往了大量書信,不僅促成了出版物的高質量出版,雙方也結下了深厚的友誼。當今,雖然依靠“互聯(lián)網+”的優(yōu)勢,編輯與作者的溝通更加快捷方便,但溝通過程顯得“短平快”,缺乏人文交融。作為編輯,在編修階段付出大量智力與體力勞動后,往往并不清楚作者有什么收獲;作為作者,也往往缺乏對編輯工作的理解和認同。通過對作者進行回訪,則為編輯與作者進行情感交流提供了平臺,為刻板的編輯工作增添了人文內涵。對于作者,可以將對編輯工作的理解反饋給編輯,例如有作者寫道,“修改部分可謂是字字珠璣、針針見血,方知編輯老師修改文章時的辛勞和艱苦”,每每看到這些,總使得筆者產生一種強烈的共鳴感。而對于編輯,則可通過了解作者的反饋,理解作者在返修過程中的艱辛,如作者反饋的“修改過程很崩潰”“在多次返修過程中,我差點就放棄了,是編輯老師不厭其煩地給我指導”,從而無論在編修還是在審稿過程中,激發(fā)更高的責任感,更加珍視作者的勞動成果,給予作者充分的耐心、信心,慎重對待每一篇論文的處理。3.4有助于破解編輯職業(yè)困惑當前,青年編輯的職業(yè)困惑已成為受到科技期刊界廣泛關注的問題。對于青年編輯來說,如體會不到職業(yè)價值感,則會明顯影響工作狀態(tài)和未來發(fā)展意愿。趙麗瑩等認為,認識職業(yè)價值、尋找工作樂趣是化解青年編輯職業(yè)困惑的有效方法。但如何認識編輯職業(yè)的價值、從中尋找樂趣,卻也難有良方,究其一點,缺乏來自作者的認可是重要原因。劉玉清等認為,當代編輯要善于從為作者服務中領略出樂趣;老一輩編輯家葉圣陶的經歷即表明,在與作者交往中得到好評、作者對他心存感激,是他在編輯生涯中達到樂意干、非干不可“編輯之樂”境界的源泉和動力。通過作者的回訪反饋,直接為編輯提供了一個職業(yè)價值被認可、體會“編輯之樂”的重要渠道。在本次回訪調查中,一位作者就寫道,“能遇見您這樣好的老師是我的幸運,會一直激勵著我在學習、工作、生活中揚帆向前!”。作者對編輯所表達出的高度認同感、感激之情,也給筆者帶來了巨大的價值實現感,同樣成為激勵自己在編輯生涯中揚帆向前的動力。

3.5有助于期刊改進編輯出版流程目前,由于鮮有對期刊編輯部的意見反饋渠道,作者在投稿、過程中的意見和建議難以反饋給編輯部,不利于編輯部及時發(fā)現問題、改進編輯出版流程。本次回訪顯示,作者對投稿、發(fā)表流程等方面提出了多個意見和建議,包括投稿系統(tǒng)使用、編修結果反饋等問題以及雜志欄目設置等建議,為編輯部明確不足、制定改進措施提供了方向。

3.6印證了對作者進行科研及論文寫作指導的價值近年來,隨著科技期刊與學科的深度融合,科技期刊的科研服務功能被大大拓展,科研及論文寫作指導成為科技期刊發(fā)揮科研服務功能的新陣地,很多期刊也進行了積極探索。筆者在編修實踐中,即常常需要以科研設計原則、統(tǒng)計學方法、論文寫作規(guī)范為依據,對作者進行科研指導、論文寫作指導;但這樣做的實際效果如何,編輯給出的指導意見是否真正對作者有所啟迪,提供的指導服務是否對作者的科研工作有所助益,也尚缺乏作者的反饋途徑。本次回訪調查發(fā)現,作者普遍對編輯提供的科研及論文寫作指導給予了肯定與認可,認為不僅強化了對科研態(tài)度、論文寫作規(guī)范的認識,也發(fā)現、更正了一些不恰當的觀念和不合理的方法,反映作者除了發(fā)表了一篇論文,還有較充分的學術獲得感,印證了在編修過程中對作者進行科研及論文寫作指導的價值,表明這一方面的功能值得科技期刊重視與深入開發(fā)。

4.給予作者足夠的獲得感是取得有價值回訪

反饋的關鍵在回訪實踐中,筆者體會到,要得到作者有實際價值的反饋內容,就要在編修階段給予作者足夠的獲得感,當作者感受到編修過程對其論文及科研活動有較大甚至是超出預期的幫助時,就會提高滿意和認可程度,從而在回訪問卷中“愿意說”“有話說”且“說的實”;因而,對作者進行回訪不是簡單的、形式上的回訪,亦不是單純以為導向進行的回訪,而是應建立在對編修階段更高要求的基礎上,以給予作者充分的獲得感為導向進行回訪。這就需要基于編輯的高質量編修水平、高素質科研能力、高品質服務措施。其中:高質量的編修水平是基本要求,使作者體會到通過編修使論文得到了升華;高素質的科研能力是重要保障,能夠提供品質的科研和論文寫作指導;高品質的服務措施是必備條件,要與作者進行基于學術探討的有效溝通,從細節(jié)之處方便作者、感動作者。

本次回訪實踐表明,作者回訪在科技期刊編修工作中有良好的應用空間,可以為評估編修效果及服務質量提供依據,并為編輯與作者搭建有效的溝通橋梁。相信多年后,一定有很多作者會記得在后,還有一位編輯精誠回訪的暖心一幕,也一定會有很多作者、很多精彩的話語成為編輯心中的一道道美麗彩虹,永遠閃耀在我們這群“為人作嫁”者的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