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篇非承重砌塊外墻體自保溫系統施工成套技術研究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SFJ非承重砌塊外墻體自保溫系統,是應用SFJ非承重砌塊砌筑而成的建筑外墻,配套合理的熱橋、抗震墻保溫處理措施,與構造節點及交接面處理措施共同構成達到建筑節能標準要求的外墻自保溫系統,包括SFJ非承重砌塊墻體、梁、柱及抗震墻保溫處理措施,不同材料交接處拉結與抗裂防滲措施。
1.工程簡介
某安置房項目,由1#~21#高層住宅樓、變配電室、地下車庫組成,總建筑面積達25萬平方米,高層住宅樓結構形式為鋼筋混凝土剪力墻結構,地下1層、地上20~28層,除有底商的首層層高為4.8m外,其余層高均為2.8m,建筑外墻體采用外保溫系統,±0.000以上填充墻為240厚SFJ非承重砌塊,混凝土墻選用HX隔離式防火保溫板,外墻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為A級。工程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
2.施工工藝
2.1材料要求
SFJ非承重砌塊、砌筑砂漿、熱橋及抗震墻保溫配套材料,交接面拉結、抗裂、防滲處理配套材料等進場,均應附有產品出廠合格證、新墻材認定證書、產品出廠檢驗報告、有效期內的型式檢驗報告,并應按本要求進行進場復檢合格。相關材料應在干燥陰涼的場所貯存,貯存條件應符合產品說明書要求。運輸應輕搬輕放,嚴禁傾卸、扔碎。
2.2墻體施工
2.2.1墻體砌筑
SFJ非承重砌塊砌筑砂漿采用預拌干混砌筑砂漿或現場機械攪拌,砂漿配合比經試驗確定,普通水泥砂漿的強度等級不低于M7.5。SFJ非承重砌塊墻體下部先澆筑200mm高的現澆混凝土帶,外立面與梁平,以便后期與梁同時進行保溫處理。根據墻體及其門洞、窗洞的尺寸,結合砌塊的規格與砌塊上下皮豎向灰縫錯縫搭砌長度的要求,繪制砌塊排列圖,使砌塊組砌合理,減少配塊使用。砌塊橫砌,保溫帶朝上,砂漿鋪設在保溫帶兩側,保溫帶上不得鋪漿。砌筑采用咬砌法,分皮錯縫搭砌,搭砌長度為120mm,墻體需外挑HX防火保溫板設計厚度。砌體灰縫應橫平豎直,厚度應控制在8~12mm范圍內,飽滿度不低于90%。每塊砌筑后立即清理灰縫。砌筑前,砌塊表面灑水濕潤即可,不應多澆水。砌筑時,應先砌筑與柱相鄰的砌塊,收口應設置在跨中,每皮收口應相互錯開。砌筑接近梁、板底時,應留空隙。補砌應至少間隔15d,用小規格磚補砌、斜砌擠緊,其傾斜角度為60°;補砌的外立面應與梁齊平(便于保溫處理)。補砌時,砌筑砂漿應飽滿。
2.2.2孔洞處理
SFJ非承重砌塊墻的預留孔洞、門窗洞,在墻體排塊圖上詳細標注。SFJ非承重砌塊墻可預留豎槽,不應設水平槽或斜槽,不得臨時鑿槽。預留豎槽的深度和寬度均不大于墻體厚度的二分之一,管道施工后,用C10細石混凝土或M7.5水泥砂漿填塞,并在槽外貼耐堿網格布粉刷。墻體孔洞按應用技術規程要求處理,確保保溫效果。
2.3熱橋部位處理
混凝土梁、柱、抗震墻、混凝土腰梁、構造柱、門窗過梁及洞側混凝土框等熱橋部位,需按標準要求進行保溫處理。SFJ非承重砌塊墻體與框架柱、抗震墻交接處拉結鋼筋,按設計要求砌入砌體水平灰縫,灰縫砂漿應飽滿,有效地包裹拉結鋼筋。SFJ非承重砌塊與混凝土墻、梁、柱、板等的交接處,面層采用抗裂砂漿和增強網進行抗裂、防滲處理。
2.4墻體抹面
墻體抹面和掛網按標準規定施工。抹面時,砌塊表面不可多灑水,抹面砂漿可用預拌干混抹面砂漿或現場機械攪拌。
3.結束語
SFJ非承重砌塊作為一種新型墻體節能保溫材料,具有其推廣應用價值。但在實際使用和施工中,應加強質量控制、環境保護。裝卸、搬運SFJ非承重砌塊時,應輕拿輕放,減少破損;碼放高度不得超過1.8m;成堆碼放的砌塊可綠色密目安全網進行遮蓋,防止EPS顆粒松脫散落、揚灑污染;對已散落的EPS顆粒、塊材等應及時清掃、回收并用編織袋儲存。由于EPS可燃,在儲運、使用中仍應注重防火。砌筑時,應認真挑選砌塊,不得使用開裂、破損、保溫帶缺失的砌塊。
SFJ非承重砌塊自保溫墻體與抗震墻、梁、柱以及構造柱、腰梁、門窗過梁與鋼筋混凝土側框等的交接面處,抗裂、防滲處理是施工質量控制的關鍵與難點,有待今后進一步探討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