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環保政策對發電企業煤炭購銷的影響

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篇環保政策對發電企業煤炭購銷的影響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環保政策對發電企業煤炭購銷的影響

黨的十八大將生態文明納入“五位一體”的總布局,以建設美麗中國、解決生態環境領域突出問題為導向。集聚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加強環境保護,促進生態文明的建設。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已經成為社會共識,國家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的涵蓋城市空氣質量、火電廠大氣污染治理、環境保護等方面的重大環保政策以及《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這些對燃煤發電單位的燃料購銷和生產經營工作帶來了較大影響,需要認真研究落實并加以應對。

一、影響煤炭購銷的主要政策

1、2017年2月,環保部聯合發改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以及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山東省、河南省政府印發《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實施范圍是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包括北京、天津、河北省石家莊、山東省濟南、河南省鄭州、山西省太原等“2+26”城市。

2、2017年11月2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關于建立健全煤炭低庫存和較高庫存制度的指導意見(試行)》及考核辦法的通知。推行建立企業煤炭庫存責任制度,規定低和較高庫存,以避免價格出現大幅波動。

3、2018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方案》等多部重量級環保政策正式生效。對全國上下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意義重大。

4、環保部《火電廠污染防治技術政策》,以加強火電廠大氣、水、噪聲、固體廢物等各類污染物的系統性污染防治,推動火電廠各環節環保工作相互協調的環境管理模式,促進火電行業健康發展。該法規適用于以煤、煤矸石、泥煤、石油焦及油頁巖等為燃料的火電廠;系統指導火電企業污染防治工作,推動火電行業健康快速發展;統籌協調各污染治理設施之間的相互影響三大亮點。5、2018年6月27日國務院國發[2018]22號《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全民共治、源頭防治、標本兼治,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汾渭平原等區域(以下稱重點區域)為重點,持續開展大氣污染防治行動,綜合運用經濟、法律、技術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大力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和用地結構,強化區域聯防聯控,狠抓秋冬季污染治理,統籌兼顧、系統謀劃、精準施策,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

二、環保政策對煤炭購銷影響

1、燃煤環保標準更加嚴格。地方政府高度重視環保工作,紛紛出臺區域內商品煤限制銷售和使用的煤炭標準。其中:長江中下游流域煤炭燃用硫分標準不超過1%、福建區域煤炭燃用硫分標準不超過0.8%以下。寧夏區域要求使用清潔燃料(干基灰分小于15%,干基硫分小于0.8%)。部分區域對干煤泥、原煤等揚塵污染大的煤源銷售進行控制。造成低價干煤泥、原煤、適硫煤等煤源減少,選擇余地降低,降低成本難度增大。

2、煤礦整改力度加大,局部時段供應不足。山西部分區域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持續加大環保檢查、安全整改等力度,對地區內洗煤廠、儲配煤廠、不符合生產條件的煤礦進行關停、整改。持續不斷的環保檢查使煤炭生產企業生產連續性不足、效率低下、成本上升,部分時段產量不足,造成市場煤價居高不下。重點區域實施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到2020年,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河南五省(直轄市)煤炭消費總量比2015年下降10%,消費量控制直接影響發電企業的煤炭購銷。

3、汽車運輸受限嚴重,增加物流運輸成本。國家要求到2020年,全國鐵路貨運量比2017年增長30%,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增長40%、長三角地區增長10%、汾渭平原增長25%。山東、河北、河南、安徽、寧夏等部分省區汽車運輸受環保檢查影響較大,地方政府出臺例如單雙號限行、車輛加裝揚塵措施、煤場和站臺禁止白天作業等相關環境治理政策,煤炭上站效率降低,汽車運輸比例下降,無法有效發揮汽車運輸高效、靈活的特點。

4、煤場建設標準提高,削弱煤炭儲備能力。山東、寧夏、安徽、河南、河北、山西、內蒙、湖北、江蘇等地的環保政策要求對所有的煤場進行全封閉式管理。煤場改造期間,將影響發電單位煤炭存儲能力約30%-50%,煤場改造完成后,煤炭有效存儲能力下降10%左右。煤場存儲能力的降低,必將造成燃料供應的被動,無法以庫存來平抑波動的煤炭市場形勢。

5、物流環節改造力度大,緩沖能力減弱。環保部門對物流環節的監管力度越來越大,要求2018年底前所有洗煤廠、煤場和站臺必須完成煤棚建設,不得再進行露天作業。因煤棚建設投資大,很多小型洗煤廠和煤場因資金不足,關閉較多。預計至2018年底將自然淘汰洗煤廠70%~80%,發運量小、條件差的小站臺也將被淘汰。物流體系的中間儲存能力減弱,也降低了能源保障度。

6、燃煤單位環保投入大,影響盈利能力。我國環境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在大氣治理領域體現得尤為明顯。2017年1月到11月,全國338個地級以上城市PM10濃度比2013年同期下降了20.4%,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PM2.5濃度比2013年同期分別下降了38.2%、31.7%、25.6%,下降幅度均大幅高于考核標準。受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推動,我國大氣污染防治產業近年來也迎來了一輪快速發展,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電力行業煙氣治理、VOCs治理等不斷深入,但存在著標準變化快、發電企業投資大、收回周期短問題,使企業成本不斷加大,扭虧增盈工作難度加大。

三、發電企業需要采取的措施

黨的十九次代表大會上,明確要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要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堅持全民共治、源頭防治,持續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打贏藍天保衛戰,足以看到中央對于環境保護的決心和信心,作為能源企業,要響應中央號召,因勢利導,順應政策,重點從幾個方面做好應對。

1、加快環保設備設施投入。研究好國家政策,落實政策要求,加快加大環保設施技改。一是可以在發電權上取得主動,二是可以在煤炭燃用標準上可以適當寬泛,能夠起到增收節支效果。

2、加大煤場儲備能力擴充。由于物流環節、發電單位的煤炭儲備能力下降,抵御市場波動能力大幅度減弱,需要加快研究發電單位自有儲備設施的擴充改造,增加廠內外儲備能力。利用儲備能力的擴充,實現供應安全保障和錯峰采購、控價降本。

3、加大中長協煤量比例。加強與煤炭生產企業協調溝通,提高中長期合同數量比例,穩定資源、穩定運輸。需要國家有關部門調控好煤電企業盈利邊際,保障能源基礎行業可持續發展,保障國民經濟健康運行,保障我國產業產品具有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