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篇聲樂教學改革的路徑與對策研究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聲樂教學是一個大的體系,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和優勢,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高校聲樂教學也需要跟隨時代步伐,不斷的進行改革和創新。本文以懷化學院音樂舞蹈學院聲樂教研室的聲樂教學實踐為例,對聲樂教學中教學理念、教案、教學方法、教學方式、教學內容等幾個環節存在的優點和不足進行研究和梳理,對不足之處進行反思,提出一些具體的改革途徑和措施。
一、教學理念——頂層設計,融會貫通
良好的聲樂教學體系首先要有先進、科學的聲樂教學理念,要有頂層設計。筆者認為懷化學院音樂舞蹈學院聲樂教研室的青年教師們在聲樂教學理念方面具有較好的基礎和較為先進的教學理念,但教學理念高度和契合度不夠,有待加強。建議從以下兩個個方面著手。
1.加強對金鐵霖教授中國特色聲樂教育思想和教學體系的研究
金鐵霖教授是我國民族聲樂發展的一面旗幟,民族聲樂界的泰斗。他不僅培養了李谷一、、宋祖英、呂繼宏、戴玉強等一批譽滿中華的歌唱家,更重要的是他對民族聲樂的發展和人才培養從宏觀的“四性”、中觀的“七字”標準、微觀的“通道支點”等三個層次提出了完整論述,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聲樂教育思想和聲樂人才培養體系,為中國民族聲樂藝術指明了方向,制定了規范,找到了路徑。我們作為青年一輩聲樂教育工作者應該認真研究金鐵霖有中國特色的聲樂教育思想和教學體系,并以此作為指導結合懷化學院音樂舞蹈學院聲樂教研室自身的實際情況,在實踐中去發展它和檢驗它。
2.強化對懷化學院的辦學目標和育人模式的認識
懷化學院提出了“創辦區域性、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的辦學目標及知識、能力、素質三位一體的育人模式;懷化學院音樂舞蹈學院也提出了走“服務地方、有民族特色、以能力為核心應用型人才”的路子。聲樂教研室以學校的辦學目標、人才培養模式和音樂舞蹈學院的音樂人才培養方案為目標,提出要培養以演唱能力、教學能力、社會實踐能力為核心的應用型復合人才的教學目標。筆者認為懷化學院音樂舞蹈學院聲樂教研室的教師們不僅要進一步仔細研究金鐵霖有中國特色的聲樂教育思想和教育體系,而且要與本校、本院的教學目標相結合,在聲樂教學實踐中融會貫通,相互契合,將“培養以演唱能力、教學能力、社會實踐能力為核心的應用型復合人才”的聲樂人才培養目標落到實處。
二、教案的撰寫——精心構思,靜動結合
教案是上課的基礎和前提,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水平、唱法、存在的問題等實際情況,提前備課、精心設計和構思,認真撰寫教案。以懷化學院音樂舞蹈學院聲樂教研室為例,每個教師平均每周教授聲樂課15節左右,學生總數30人左右,每學期所學歌曲總數15—20首。最理想的情況是每周上課教案上都清楚的寫明那個學生學哪首作品,一一對應,并把上課過程及作品的藝術處理分析透徹。可是學生的情況千差萬別,計劃永遠沒有變化快,聲樂課的教案和實際上課往往存在一定的偏差,甚至名不副實,如果教學計劃和教案與實際上課對應,在現實中很難做到;如果教案與上課實際不符,學校、學院相關監督檢查部門人員會認為教師們沒有按大綱、計劃和教案認真實施。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筆者建議可采取如下措施如下。
1.構思巧妙,簡明扼要的大綱與計劃
聲樂教學大綱、教學計劃簡要,主要規定大致大致章節、階段和主要技術等原則性問題,不涉及具體歌唱技術和具體曲目。要體現出原則性、穩定性“靜”的一面。
2.突出重點,有彈性空間的教案
教案中的演唱曲目與學生大致對應,并留出一定的彈性空間和選擇性。前面已經分析過的曲目,不要再重復,耳熟能詳的簡單的曲目也無需過多詳述。重點放在教師相對陌生的曲目和難度很大的曲目,體現出教案的彈性和“動”的一面,這才能更好的體現出教師備課的價值和教案的價值。
3.師生合作,做好上課記錄和課堂反思
懷化學院音樂舞蹈學院每個聲樂教師都有一本《實驗(訓)教學情況記錄本》。對于一對一,一對二,一對三的術科老師來說,這個記錄本大有文章可做,絕不僅僅是個點名冊。教師上課教了些什么,學生學到了些什么,教師有何反思,學生有何感想,課堂效果如何,學生如何評價?都在課堂記錄中得到很好的體現,這是教師上課,上了什么課,有沒有上好客的重要證據。現實中課堂記錄的作用還遠遠沒引起教師們的注意和重視。
三、教學方式——百花齊放,合作共贏
目前,懷化學院音樂舞蹈學院聲樂教研室有16位專職聲樂教師,其中有教授1人,副教授5人,講師10人;碩士研究生學歷有8人,研究生在讀2人。他們畢業于武漢音樂學院、天津音樂學院、廣西藝術學院等國內知名高校,具有較高的演唱水平和教學能力。有的聲樂教師在歌唱呼吸方面成為專家,有的教師熟悉掌握咽音技法,有的教師熟悉金鐵霖聲樂教學體系.有的教師擅長美聲唱法的教學,有的教師擅長民族唱法的教學。他們聲樂教學方面都取得了優異成績(“表1聲樂教學成果”),培養了大批聲樂人才,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但在教學方式上也存在疏于交流,各自為政等問題,不能充分的把各自的優勢進行充分的整合,不利于教師之間的良性互動和互利共贏。筆者建議采取或完善以下措施。
1.演出匯報,相互激勵
比賽演出匯報等形式可稱之為實踐教學,也可以說是課堂教學的一種延伸。通過比賽匯報演出等實踐教學的方式,可以向身邊的廣大師生展示教學成果、學習成果;增強教師之間、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合作和交流,增強廣大師生的自豪感。教師可以作為第三者,從旁觀者的角度去觀察和感受學生歌唱中的優缺點,會得到新的啟發。通過這些實踐教學還可以促進教師之間、同學之間的良性競爭。
2.內外聯動,互利雙贏
進入大三,準備考研的學生在聲樂學習方面就要以考研為中心,作為教師及時幫學生聯系報考學校的專業導師,讓導師做重點指導和強化訓練,原高校聲樂教師要要全力配合,形成內外聯動的新局面。通過與高校碩士生導師的配合與交流,不斷提自己的教學水平和經驗。懷化學院音樂舞蹈學院聲樂教研室可以以懷化學院或音樂舞蹈學院的名義,將中國國音樂學院、浙江音樂學院、北京師范大學等國內知名專家請進來,將準備考研的聲樂學生送出去,從而達到內外聯動、互利雙贏的目的。
四、教學內容——因材施教,有備無患
在日常教學中,每個聲樂教師都能較好的做到因材施教。但要特別注意部分想考研究生的學生,要因材施教、及時了解考研動態、為學生做好規劃和服務。學生一旦確定考研,在聲樂教學中曲目的選擇更多的是沿著考研的路子走。以武漢音樂學院為例,報考聲樂專業(學術)碩士美聲唱法要求是:聲樂主專業在復試中考,七選四(準備七首,臨時抽四首現場演唱),其中要求三種語言,包括外國歌劇詠嘆調、外國藝術歌曲、中國藝術歌曲、創作歌曲。平時的聲樂課演唱曲目,特別是大三以后的聲樂課,教師就要有意識地按照上面的要求去教授。這些平時學的曲目不一定就是考研的必選曲目,但有備無患。
五、結語
懷化學院音樂舞蹈學院聲樂教研室是一個的聲樂教學團隊,在整個湖南地區有著良好的聲譽和輝煌的成績,我們將緊跟隨時代步伐,不斷探索聲樂教學改革的途徑與策略,再創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