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篇四手操作技術在前牙美樹脂修復的效果評價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隨著微創理念在醫學領域的快速發展,前牙牙體缺損也發生了顯著變化,更好的保留健康牙體組織,提高牙體修復生物學成為了當前治療的關鍵。美學樹脂修復治療,是前牙牙體缺損修復中一種較為理想的治療方案,但修復程序復雜,操作精細,護理人員的配合就成為保障治療成功率的關鍵。我院為更好的提升治療效果,嚴格要求護理人員在修復治療中將口內攝影技術和舒適化護理融合到四手操作配合中,現對其實施效果作如下總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自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接診前牙牙體缺損修復患者選取100例(124顆牙)。納入標準:采用美學樹脂修復治療;缺損面積較大不超過牙冠面積的1/2以上,并且未出現牙髓暴露;身體健康,無系統性疾病;根尖情況較佳,X線觀察根尖區域無病變;前牙缺損牙位為11或者21,主要為切面橫向缺損;患者具有較好的依從性;自愿參與本研究,并簽訂知情同意書。入選的100例患者(124顆)中,按照隨機數字排列法將其分為兩組,對照組50例(60顆),女性29例,男性21例;年齡為15~40歲,平均年齡為(27.82±1.47)歲;實驗組50例(64顆),女性26例,男性24例,年齡為15~40歲,平均年齡為(27.62±1.57)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逐項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
采取常規干預,即除術前相關材料準備工作和術后器械消毒工作。由術者獨立進行修復治療,所有工作均由主治醫生一人完成。術前由護理人員對患者實施健康宣教、心理干預,術后囑咐患者日常注意事項,按時到院復診。
1.2.2實驗組
基于常規干預基礎上,在實施修復治療過程中同時采取四手操作配合干預,具體實施方法:
(1)物品準備:對術中所需要的各種材料、器械進行準備,包括納米樹脂分層充填指示卡、硅橡膠印模材、釉質酸蝕劑等。
(2)牙齒比色和拍照:運用3MFiltek和Chromascop比色板,與患者進行充分的溝通交流,同時邀請患者進行比色處理,掌握患者對美學的追求。
(3)患者舒適化護理:治療體位的調節:(護頸枕);護目鏡
(4)術中配合:硅橡膠導板的制作,將其應用于對舌側釉質層支撐的恢復處理;安裝橡皮障,隔絕唾液;運用氫氧化鈣進行缺損近髓的護髓處理,以免出現牙髓受到刺激的情況;對牙本質進行10s酸蝕,牙釉質進行15s酸蝕,水氣沖洗60秒,用強吸管吸凈沖洗液;根據術中需求,然后對光照進行固化處理;在硅橡膠導板的支撐情況下,進行樹脂分層填充堆塑,在實施分層固化和分立方分層填充處理后再給予其塑型處理;運用LED光固燈照射固化至少20s,光照的距離需控制在6mm范圍內,從而實現逐層固化;金剛砂車針對形態進行調整處理,采用拋光條、拋光碟、拋光膏從粗到細以此完成拋光處理。修復治療期間,除積極配合術者操作外,同時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為其調整舒適體位,并注意對眼睛進行保護。
(5)術后患者處理:術后囑咐患者避免外力撞擊牙齒或者啃咬硬物,以免出現牙齒崩裂和折斷現象;盡量減少茶、咖啡、醋等有色物質的食用,盡量減少吸煙;術后對比照,預約復診時間。
1.3觀察指標
1.3.1修復效果評價
根據美國公共衛生署(USPHS)修復體臨床評價標準對患者6個月后復診情況進行評價,判斷其修復治療效果。
1.3.2操作時間
對兩組修復治療的操作時間進行統計比較,即從接診患者到患者治療結束的時間。
1.3.3滿意度
運用自行設計的《患者滿意度調查量表》對護士在治療配合中的醫護配合默契性、護理操作熟練性、患者舒適度、患者對治療的滿意度進行調查。
1.4統計學方法
運用統計學軟件SPSS17.0行分析處理,以率(%)表示計數資料,x2檢驗;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t值檢驗;若P<0.05即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修復效果比較
兩組修復效果理想率、缺損修復成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2兩組患者操作時間比較兩組患者操作時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兩組護理人員配合度、患者舒適度與滿意度比較兩組配合默契性、操作熟練性、患者舒適度、滿意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四手操作技術主要是指在口腔治療過程中,護理人員、醫生以舒適的體位,患者在放松狀態下取平臥位,醫護人員雙手同時在口腔內完成各種操作,平穩、、及時的進行器械材料傳遞,從而實現對治療質量和效率的提升。在前牙牙體缺損美學樹脂修復治療中,護理人員結合患者的病情,提前做好充分的術中準備,并密切觀察治療進度和遵循醫生囑咐,為其提供所需器械、藥物等,較大程度上保障治療的順利開展。護理人員需根據不同的年齡階段和牙體特征選擇準備相應的樹脂材料,年輕人的牙齒缺損修復多選用明度高、彩度低的材料,而老年人則多選用彩度高、明度低的材料來更好地模擬不同人群的牙齒特征。治療過程中備洞時切割產熱,使牙髓充血從而引起牙髓病變,護理人員需及時使用三用汽槍在備洞時噴水降溫,減輕熱對牙髓的刺激;酸蝕時間過長或不當易刺激牙髓,因此需嚴格掌握酸蝕的時間,酸蝕完成后用大量溫生理鹽水徹底沖洗,減輕對牙髓造成的刺激;定期對光固化燈的輸出功率進行測定,從而確保每次使用時光照固化充分,避免牙髓受到不良刺激而引起牙髓的炎癥。此外,通過四手操作技術的應用,患者的主動服務意識得以提升,更好的確立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建立良好的護患溝通,促使醫療護理服務向人本模式轉變,提升患者的配合程度,更利于治療效果的提升。根據本研究結果來看,實施四手操作的實驗組,其牙修復效果理想率、缺損修復治療成功率高于對照組,(P<0.05)。同時根據操作時間對比,實驗組操作時間明顯較短(P<0.05)。該結果充分證實,四手操作更利于治療效果的提升和操作時間的控制。此外,根據兩組醫護人員配合、默契以及患者舒適度、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觀察組配合默契性、操作熟練性、患者舒適度、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P<0.05)。即表明通過四手操作更利于醫護人員操作的開展,且可促使患者享受更好的舒適度,進而實現患者滿意度的提升。總而言之,在前牙牙體缺損美學樹脂修復治療中,通過實施四手操作技術,可促使護理人員嚴格按照操作要求,配合醫生開展治療工作,達到較好的修復治療效果,縮短操作時間,提升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