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篇中醫藥海外教育與文化傳播對策分析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由于中醫藥在臨床、養生保健上的確切效果,以及中國文化的國際影響日益擴大,加之中國國力的不斷強盛,中醫藥在海外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國外中醫藥教育、醫療機構逐漸增多,世界各大洲都有中醫藥的廣泛存在。但世界各國的發展情況并不平衡,筆者曾簡單考察過美國、日本、新加坡、泰國、韓國以及俄羅斯等國家的中醫藥狀況,發現以上各國都有中醫的醫療和教育機構存在,中醫藥的醫療和養生均有一定市場,但也并未達到所謂“中醫熱”的程度。以美國為例,美國的中醫師主要在西海岸和東海岸,中醫發展情況各州很不平衡,即便是中醫形勢較好的加州地區,一些中醫診所也是門庭冷落;美國政府未將雇員納入針灸系統,這就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針灸的應用;美國至今沒有一所中醫醫院或康復中心,也沒有一所州立大學將中醫納入學位教育系統,可見中醫的教育和傳播仍處在低端水平。總體而言,中醫作為一個醫學體系尚未得到西方社會和醫學界的廣泛認同。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很多,但中醫藥文化的傳播不力、西方民眾的中醫藥普及率低是其中重要的原因。因此中醫藥教育和文化傳播在世界各國的提升空間很大,尚需不斷努力。
然而,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各國人民對健康的追求不斷提升,中醫藥將越來越發揮重要作用,中醫的醫療和養生機構也將會在世界各國遍地開花。事業要發展,關鍵是人才,中醫藥的海外發展也一樣,因此中醫藥的海外教育和文化傳播顯得十分重要。為此,談幾點管見如下。
1.制定漸進發展的計劃
中醫藥的海外教育和文化傳播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是漸進式發展,并應該尊重市場規律。要讓不同文化背景國度的人相信中醫藥,必須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中醫藥的傳播過程中,文化應先行,要讓人家接受中華文化,然后才能逐漸接受中醫藥文化。令人欣喜的是,中華文化在世界上的影響力正在逐漸擴大,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學習中文,國外的許多大學或研究機構都開設了孔子學院,各國都有大量留學生來華學習中華文化或中醫藥,這為中醫藥的文化傳播奠定了良好基礎。通過漸進式發展,以點帶面,逐漸擴大中醫藥的國際影響力。有鑒于此,伴隨“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實施,政府相關部門在每一個五年規劃中都應制定中醫藥國際發展戰略目標和規劃,并充分發揮國內中醫藥高等教育和研究機構、民間行業組織和海外華人中醫藥群體的作用,創造良好的國際發展環境,推動中醫藥國際發展;國內高等中醫藥教育、科研和臨床機構,也應有中醫藥海外傳播的責任感,制定發展規劃,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中醫藥海外教育和文化傳播工作。
2.發揮高端引領的作用
在中醫藥文化傳播和教育方面,要讓國外重視中醫藥和接受中醫藥,高端引領十分重要。所謂高端引領就是政府官方及正規的大學和科研機構的重視和認可。如尼克松訪華促進了針灸在美國的傳播;中國的一些援外醫療隊治愈某國總統或政府要員的病痛促進了該國對中醫藥的認可。一些高端的醫療或科研機構對中醫藥的重視也可以發揮很好的示范和引領作用。如新加坡之所以成為中醫藥文化傳播好的地區之一,固然與新加坡華裔約占新加坡總人口的75%有關,僅500多萬人的新加坡,據說中醫診所超過千家,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與北京中醫藥大學合作開辦中醫專業,讓中醫藥人才培養躋身世界百強大學之中也能起到重要作用,因為著名大學對中醫藥的認可可以充分鞏固中醫藥在該國的地位。又如上海中醫藥大學與世界的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BC)、巴黎五大(巴黎笛卡爾大學)開展中藥-藥學研究生交流培養項目,與美國匹茲堡大學合作建立首個中醫醫學倫理學聯合研究中心,都是將中醫藥和中醫藥文化影響和傳播至國外高端教育科研機構,進而廣泛傳播的先行策略。世界頂尖的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設有專門研究機構研究針灸原理及艾滋病治療、從中草藥中提取化學有效成分,這些高端研究和學術活動顯然是促進中醫藥文化海外傳播并加以重視的有效舉措。需要指出的是,在中醫藥的國際傳播方面,國內的中醫藥大學發展很不平衡,一些名校和具有地緣優勢的中醫藥院校在中醫藥國際交流合作方面做得較好,而大部分中醫藥高校這方面的工作尚不突出,學校對中醫藥國際化及中醫藥教育和文化傳播尚未給予足夠重視,因此,這方面工作亟待加強。
3.滿足文化互補的愿望
中醫藥文化是植根于東方哲學基礎上傳承應用了幾千年的健康文化,也是一種基于中華文化基因之上、天人相應的整體和諧文化,包括了醫療和養生保健方面的豐富理論和技術。中醫藥文化走出國門,不僅是擴大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問題,更是造福各國人民的好事,是世界多元文化百花齊放的幸事。因此,從被傳播國看,對中醫藥文化不應該抵觸,不要把它理解為文化的滲透或侵蝕,而應該持歡迎和接納的態度,要從文化分享和文化互補角度來看待中醫藥文化的傳播。多文化交融和碰撞是現代世界發展的必然,何況,中醫藥在維護健康、防病治病方面有著巨大的優勢和特色。從這一意義上說,各國政府應該以積極態度來接受中醫藥文化,讓本國人民享受中醫藥健康服務。政府和相應的學術機構也應有計劃有目的來開展這項工作?,F在的問題是,國外有很多教育或科研機構與國內中醫藥教育和科研機構開展合作的渠道和橋梁尚不夠充分,語言上也存在一些障礙,因此,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及其他相關學術機構每年到世界各地召開世界中醫藥大會以及專門會議,也是擴大影響和增加機構和個人之間溝通交流的很好機會。
4.規范教育傳播的行為
開展中醫藥教育是中醫藥文化傳播的重要方式,因此應該高度重視中醫藥的海外教育。現在的問題是,在海外中醫藥教育方面,各國發展情況很不平衡,教育水平差異很大,甚至良莠不齊。如正規學校偏少,學歷教育偏少,職業教育、短期培訓和課程教育偏多,辦學經驗不足,缺乏有效監管等,導致所培養的中醫藥人才質量差異很大,甚至對中醫藥理論缺乏正確的理解。這一問題,應該引起我國政府相關部門和中醫藥高等教育機構的重視,促進世界中醫藥教育的標準化應是必然要求。因此建議,一是要充分利用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制定的《世界中醫學本科(CMD前)教育標準》《世界中醫學專業核心課程》等國際標準,以及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教育指導委員會編寫的世界中醫學教育核心課程教材的工作,來規范海外中醫藥教育的教育內涵;二是要通過開展世界中醫藥教育認證工作來規范海外中醫藥教育行為。當然這一工作的開展需要中醫藥教育國際組織的不斷努力。
5.促進法律法規的保障
中醫藥醫療和教育要能在一個國家落地生根,法律法規的保障是極為關鍵的。令人欣喜的是,現在很多國家都對中醫藥進行了立法,使中醫藥的教育和醫療處于合法化,但各國國情不同,對中醫藥的立法情況差別也很大。據統計,現在世界上有澳大利亞、瑞士、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美國等12個國家對中醫或針灸進行了立法。有些國家不同州和省的立法情況也不同,以加拿大為例,有魁北克、阿爾伯特、卑詩、安大略和紐芬蘭5個省通過了針灸師/中醫師立法,其中只有卑詩和安大略兩個省是針灸和中醫同時立法,其余三個省只是針灸立法。美國有45個洲對針灸進行了立法。世界上還有眾多國家的中醫藥立法處于空白狀態,中醫藥的立法工作任重道遠。為此,我國政府相關部門要高度重視這一問題,在外交和對外合作過程中要積極促進相關國家的中醫藥立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