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篇淺談英語教學德育教育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淺談英語教學德育教育:初中英語教學中德育教育理念的貫徹
摘要:隨著我國對學生的素質教育不斷提升,在每個學科的學習中都要適當的貫穿德育教育,尤其是英語這樣的語言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可以幫助學生的學習態度的端正,幫助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人格素質的養成,同時在以后的成長和生活中具備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這樣才能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尤其是初中英語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是非常重要的。
關鍵詞:德育教育;初中英語;滲透途徑
由于現在的獨生子女家庭居多,很多家長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條件而忽視了對孩子的德育教育,對于他們更加放任自由,這樣就造成了我國現在未成年犯罪率居高不下,同時校園暴力事件也是屢見不鮮,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不僅僅是家長在教育方面的缺少,學校也難逃責任,一味關心的是學生的學習成績,但是卻忽視了對學生德育方面的培養,這樣就會導致學生的心理畸形,德育方面缺失嚴重,如果一個人在德育方面沒有突出表現的話,那么即使有再強的知識水平也是徒勞。所以,在初中英語教學中,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還要關注對學生的道德情操的培養,讓學生可以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這樣才能成為國家的的人才。本文主要對初中英語在德育方面的教育進行分析。
1.教學設計獨具匠心
教師要想在課堂上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要做好備課,還要保障在教學課程的設計上有自己的見解,別具一格。
1)緊扣教學內容。關于德育的教育應該與教學內容相聯系,不能平白無故的出現一個關于德育的教育例子,讓學生摸不到頭腦,知識銜接不連貫。教師應該對課程中所出現的話題或者是對話內容找到相應的德育觀點,這樣才能有針對性的進行德育教育的展開。教學內容與德育的緊密結合是進行德育教學的關鍵,如果不能很好的切換,也是浪費了課堂上的時間,起到的效果甚微。
2)激發學生興趣。興趣是學生學習好的老師,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要做到的就是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可以自己投入到學習之中。對于初中生來說,這個時期的心理波動比較大,并且定性不強,特別容易被自己的興趣所控制,這就為興趣激發找到了對的機會,讓學生可以在學習中找到自己的趣味點,避免了學習的空洞教學,讓學生可以在興趣中受到熏陶。
3)聯系實際。英語學習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投入到生活中,讓自己學到的知識點在生活中不斷發光發熱。所以,可以把生活作為一本活的教科書,把英語知識與德育教育都融入到生活中,回歸生活、指導生活,讓生活受益。
2.通過課文教學,深化道德教育
初中的英語教材都是經過教育部門的專家精心收集編排的,每一篇文章及每一個對話不僅包含著非常多的知識點,很多在生活中都有一些反思。課本的本身就是英語學習的精華部分,把德育教育深入到英語教學中,可以讓學生雙方面了解更多,使英語水平與德育水平雙面提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把德育教育融入到課文的理論與的實踐中,讓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所見、所感來理解英語課文與德育內容,這樣把課文、德育、實踐相結合,才能對學生進行的指導,對學生來說也是道德觀念的形成方式之一。例如,在針對各國的文化差異這一單元的課程學習時,教師可以給學生一個課題:whatdoyouthinkofthedifferencebetweeneveryone每個人都是有差異的,也就是每一個人不同差異才能產生同學之間相互不喜歡甚至出現了暴力事件,但是,通過學習可以看出,每個國家因為文化的差異會產生不同的生活習慣甚至性格特點,那么,我們身邊的每個學生也會因為家庭的差異而變得不同。讓學生可以自己思考這個問題,有助于改善對其他同學的觀點與看法,和諧學生之間的關系,建立和諧、快樂的校園環境。
3.教學實踐善用慧心
在課堂上應該抓住每一個能夠進行德育教育的機會,然后讓其發揮德育教育的良好效果。
1)要善于觀察。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不斷觀察每一個細節,不能放過任何一句話甚至一個細小的行為,因為可能就是這樣的細節可能就是進行德育教育的好機會,同時對學生的觀察,還能發現學生在道德方面的具體情況,如果有問題需要及時改正,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德育指導,這樣才是對學生好的教育方式。
2)善于啟發。在德育教育中,并不是要讓學生強制記憶關于德育方面的知識點,還是要以啟發為主,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還是要掌握一定的啟發技巧,觀察學生的行為以及發生的事件,對此進行深入的研究,然后進行討論和總結,之后才能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德育結論,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事件得到啟發,記憶更加深刻。
3)要精于變通。教學的較高境界不是讓學生學會知識為主,也不是照本宣科,而是可以根據學生的反映靈活的進行教學內容的重新設計,根據學生的差異性進行改變。每個學生都會因為自己的接受能力和學習情況有所不同,而教師在進行備課時只能是對大多數學生進行的備案,教師應該對學生的反映及時變通,隨時切換自己的教學模式,這樣才能有更好的教學效果。
4)有效引導。現在的學生已經自我意識非常強,在進行教育尤其是在進行德育教育時,不能與學生的思維發生正面沖突,這樣不僅不利于學生的思想轉變,還會影響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系,所以,教師應該善于引導,耐心勸說,讓學生可以自己認識到不足之處,然后虛心接受教師的引導,做到心悅誠服。
作者:伯一 單位:重慶市開縣文峰初級中學
淺談英語教學德育教育:德育教育在高中英語教學課堂中的滲透
《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高中英語教學的三維目標是: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高中作為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德育教育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滲透液顯得尤為重要。我們作為一線教師,除了要幫助同學們提高語言知識,培養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的能力外,可以同時提高其道德修養。
一、學高為師,身正為范
我們師范畢業,這8個字當然不陌生,所以教師不但要教給學生必備的科學文化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成為高素質人才,我始終貫徹“成人、成才、成功”的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素質,以身作則。常常會有這樣的說法:什么樣的教師就會有什么樣的學生,可見教師的行為,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學生有多么大的影響,我們想怎么樣要求學生,必須要先做到怎么樣要求自己。
二、以教材為主,德育教育滲透其中
教材教法中強調,教材是寓德的重要載體,依據教材去挖掘德育因素是滲透德育教育的前提。根據教材內容,結合實際,在課堂教學中把學生既感興趣又貼近生活的知識帶入英語課堂教學中,高中英語教材中有很多題材好、語言美、韻味深及切合高中生思想生活的課文。比如:高中外研版的教材中必修2Mod-ule2Nodrugs這課中,主人公Adam染上了,并且上癮,我們要學會并會用的其中一個重點單詞就是addict,以及詞組beaddictedto。現在的高中生已經是90后,大部分同學已經成人,有的同學就學會了抽煙,顯然這違反了學校的校規,于是我上課舉例這種社會現象,Nowadays,manyteenagersareaddictedtothesmoking,并不失時機地圍繞提出對高中生來說吸煙對自己的身體及他人的危害,甚至對環境的污染等等這樣一些實際性的問題讓學生討論,這樣同學們不但學到了書本以外的知識,而且還有機會用英語發表他內心的意見和看法,培養同學們的是非觀,有正確的人生觀。
三、嚴格要求書寫,注意書面表達
字如其人,寫一手好字是多么體面的事情,書寫是傳遞信息和表達思想的重要途徑。眾所周知,高考中是不允許用膠帶紙和涂改液的,在平時的寫作訓練中,我一律要求同學們用0.5mm的黑色中性筆,除了要保障正確無誤地傳遞信息之外,還要求書寫體,甚至連字母的傾斜度也要保持一致,字母與字母之間的空間,單詞與單詞之間的間隙也是一定的。起初,這樣嚴格的要求會很難實現,有些同學甚至會一不留神又習慣地用膠帶紙和涂改液,但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之后,全班同學上交的作業本幾乎可以稱得上是書法作品,欣賞的老師也是一種享受。現在同學們都要求無論在任何事情上都力爭perfect,像在作文本上寫作文一樣,沒有一點的瑕疵,甚至在每天的小黑板上,展示名言警句時,不光是內容,寫出的字都是一種藝術品。加強書寫練習,對提高同學們的綜合素質,人生觀的培養,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綜上所述,德育教育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滲透非常明顯,當然,由于英語學科的特殊性,并不是每一節課都要聯系德育教育。在教學過程中,只要我們重視了,滲透了,積累了,反思了,再創造了,那我們的教學也就達到了德育和智育雙重的教學目的,達到了教育的較高境界。
作者:王麗嬌 單位:江西省會昌中學
淺談英語教學德育教育:高中英語教學中德育教育
摘要
現代教育提出高中英語教育不但要教給學生英語基礎知識,使學生掌握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同時還要在英語教學工作中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和崇高的學習信念。通過教學中滲透的德育教育,可以促進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自豪感,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學生進入社會、成為合格的接班人打下堅實的道德基礎。本文從樹立全新的教學觀念、充分利用教材、優化英語教學方式、提升教師自我修養等四個方面來闡述如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關鍵詞:高中英語德育教育教學觀念教學方式
學生獲得知識、提高能力的主陣地是在接受學校教育的階段,在新課程改革如火如荼的進程中,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成為新時代教師要努力實現的奮斗目標。而學生的思想品德修養也是學生的綜合素質之一,因此,教師要將對學生的品德教育當成是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首要任務,滲透于日常的教學工作當中。作為一名高中英語教師,在向學生傳授英語知識、訓練英語技能的同時,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品德教育。為了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高中英語教材也做出了適當的調整和改版,新教材中很多的教學內容都體現了對學生的道德教育,因此,教師也要相應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做到在向學生講授英語基礎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升思想品德修養。新教材的編排更貼近高中學生的日常生活,時代性強,開闊了學生的眼界,提升了學生的人文素養,使學生形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質。為此,教師要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將文化、情感、態度教育有機結合,使學生能夠健康的發展。那么,在具體的高中英語教學工作中,如何滲透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呢?筆者將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幾點體會。
一、樹立全新的教學觀念。
(一)制定多方位的教學目標
傳統的教學觀念中往往只重視學生的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教學目標的制定也只是圍繞著教學大綱的要求,突出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訓練,只要按要求完成教學內容即可。而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的教學眼光要更長遠,不能只重視眼前語言知識的學習和語言技能的掌握,還要重視學生的情感態度教育、正確價值觀的形成以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將這幾個方面有機結合才能實現學生的發展目標。
(二)教學重心的轉變
在傳統的英語課堂教學中,大部分教師都會把講授基礎知識和訓練語言技能作為教學工作的重心,這樣的教學思想極易造成學生高分低能的不良現象,教師要改變這種傳統落后的教學思想,在進行“雙基”訓練的同時,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和良好品德的形成。為此,教師要樹立堅定的信念:教書的同時也要育人,以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為契機,促進學生的終身發展。
(三)樹立正確的德育觀念
新課程理念告訴我們,教師要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特點,開展以人為本的教育,使學生能夠得到多元化發展,不求達成觀點的統一。特別是處于高中階段的學生,他們的自我意識日益成熟,每個學生看待問題、解決問題的角度和方法都不盡相同,教師不要急于干預學生的思維發展,而是要耐下心來認真傾聽學生的心聲,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并引導學生尊重他人,正確看待和包容不同的觀點和看法。與此同時,教師要根據高中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設計和開展有針對性的德育教育活動。
二、充分利用英語教材,挖掘德育內容
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學習和應用語言本身就具有很強的思想性,學生在應用英語的過程中會反映出一定的道德修養和情感認識。新版的高中英語教材中選取的大部分都是時代性很強的內容,這對于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所以,教師要認真研究英語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存在的有關品德教育的內容,適時對學生進行良好的道德教育。比如在講到有關體育的話題時,教師可以聯系2008年北京舉辦奧運會的盛況來展開教學,讓學生感受到我們國家的強大,激起學生的愛國熱情,并以此為契機,引導學生開展遵守社會規范、做好東道主等活動,進一步對學生滲透德育教育。
三、優化英語教學方式
(一)為學生創設一個輕松、和諧、民主的教學環境,重視學生的情感教育
新課程理念要求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教師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而與學生一樣,是教學活動的參與者、促進者。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確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注重人文性教學,樹立和學生的平等意識,拉近師生關系。教師要尊重每一個學生的不同個性,為學生創設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使學生的特長在英語教學的平臺上得以充分的發揮,肯定學生的不同觀點,對于一些標新立異的觀念和行為施以正確的引導。同時,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合作學習的時間和機會,激發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團隊意識,從而促進學生之間的互相學習、取長補短,使教師和學生都能在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中不斷提高自己、共同進步。
(二)引導學生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英語學科是一個跨文化的學科,學生會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接觸到和自己日常生活不同的文化和習慣,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正確地引導學生,使他們能夠理性地對待不同國家和地區存在的文化差異,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理解文化的多維性,從而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
四、提升教師自我修養
學高為師,德高為范。要培養出高素質的現代人才,教師首先要發揮自己的示范作用,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這樣才能讓學生在平時的生活和學習中受到德育的熏陶,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不斷學習,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加強自己的道德修養,以積極向上的態度面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對學生進行“潤物細無聲”的教育,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
五、結語
總之,要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教師就要不斷修煉自己,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和道德修養,起好示范作用,并且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不斷創新和實踐,將對學生的德育教育落到實處,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健全的人格修養,最終實現學生的發展。
作者:杜日升 單位:河北省石家莊市礦區中學
淺談英語教學德育教育: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隱性德育教育
摘要:本文以探討隱性德育教育及其相關概念為出發點,分別從完善隱性德育教育模式體系、利用重點句型的學習進行德育滲透、豐富教育方式、加強隱性德育教育師資隊伍的建設這四個方面,對如何開展高中英語教學隱性德育教育的具體措施進行了重點探討,并總結了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開展隱性德育教育的重要意義,以完成對高中英語教學中隱性德育教育的研究。
關鍵詞:高中英語教學;隱性德育教育;開展研究
隱性德育教育的出現,對于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覺悟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高中英語的教學中,不僅要夯實學生的英語基礎知識,更要提升學生的道德思想覺悟。然而我國的隱形德育教育發展正處于起步階段,在其教學發展中還存在著有待完善的地方,如德育滲透力度不夠、師資隊伍建設力度有待提高等諸多問題。為了更好地完善高中英語教學,就必須對其隱性德育教育進行研究。
一、隱性德育教育及其發展現狀
隱性教育是指在教育中通過潛移默化的引導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隱性德育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覺悟水平,在不知不覺的學習中,提升其素質能力。然而,我國隱性德育教育,還存在著以下幾點不足。首先,我國高中英語教學中隱性德育教育模式體系還不夠完善,其中更是缺乏對教材的充分利用和開發;其次,高中英語教學中重點句型的學習與德育滲透的結合還不夠緊密;再次,高中英語教師的教育方式還有待豐富,只有積極營造輕松、快樂的學習氛圍,才能真正引導學生進行快樂學習;,英語教學中隱性德育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力度還有待提升。
二、高中英語教學中開展隱性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徑
(一)完善隱性德育教育模式體系
完善隱性德育教育模式體系是深入隱性德育教育的重要基礎。高中英語教學中現有的隱性德育教育缺乏對英語教材的素材使用和資源挖掘。為了更好地開展隱性德育教育,教師需要充分利用英語教材資源,引導學生明確生活中有價值的事情。如在節日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解不同的風俗習慣以及需要注意的事情。在講解不同交通工具的乘坐中,引導學生關愛老弱病殘以及孕婦,及時為有需要的人讓座。
(二)利用重點句型的學習進行德育滲透
高中英語的相較于初小年級英語,提高了語法的學習難度,在學習英語的重點句型中,教師應該不斷引導學生理解重點句型中重要詞匯的深層含義,自然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進而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覺悟,提升自我修養水平。如在講解breakup這一詞組的用法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現實生活中的實際案例,增進學生對突破這一句型的理解,進而引導學生對重點句型有深刻印象的同時,激發學生勇于發現自身缺點,努力改正的精神和勇氣。
(三)豐富教育方式
教育方式的豐富,極大地提升了學生英語課堂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加上教師幽默、風趣的英語教學,就一定可以為學生營造輕松、快樂的學習氛圍,真正做到寓教于樂。高中英語的學習不僅是對單詞、語法的學習,更是為了提升學生思想道德建設。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入情境教學,或者小組學習的方式,引導學生深入英語應用的同時,提升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讓學生樹立競爭意識。
(四)加強隱性德育教育師資隊伍的建設
為了更好地提升高中英語的隱性德育教育質量,學校可以不斷加強隱性德育教育的師資隊伍,通過聘請教學經驗較為豐富的英語教師,為其他教師發揮榜樣模范作用,進而整體上提升師資隊伍的教育能力。學校還可以定期開展隱性德育溝通交流活動,鼓勵所有英語教師參與到活動中,通過彼此的交流溝通,及時發現自我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在同學的幫助下,有方向性地提升自我英語學習能力和思想道德建設,進而提升隱性德育教育素養。
三、高中英語教學中開展隱性德育教育的重要意義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開展隱性德育教育,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對英語教材進行深入學習,這對高中英語重點句型、重點語法的學習是極其重要的。在豐富的教育模式下,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對高中英語的學習熱情,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與此同時,在隱性德育教育的開展中可以對學生的基本禮儀和禮貌進行合理要求,引導學生明確學習生活中有價值的事情,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覺悟以及自我修養水平。
四、結語
隱性德育教育的提出大大地提升了學生的道德思想建設力度和建設成效,對發展學生的各方面素養起著重要的作用。我國現階段高中英語教學的隱性德育教育中還存在著教育模式老舊、教育體系不夠完善等弊端,要想改善高中英語教學中隱性德育教育發展中的窘境,為隱性德育教育以及高中英語教學的相關學者提供科學、有效的參考建議,就必須對如何開展高中英語教學的隱性德育教育進行研究。
作者:張海東 單位:贛州市第三中學
淺談英語教學德育教育:淺談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教育
【摘 要】本文探討了將德育教育貫穿到英語教學中的可行性和具體做法,指出英語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而且更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關注學生的發展,在教學中始終堅持有機的滲透并積極地進行思想教育,這對于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學生的優良品德、提高學生的精神境界,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大學英語教學 德育教育 職責
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反映了兩種不同的教育思想。應試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升學,而素質教育的目的不僅要教授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如何求知、做人、健體、生活、審美等,為學生今后的發展打好基礎。思想教育更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方面,在如今大力提倡素質教育進課堂的前提下,作為知識性、思想性并有的基礎外語學科,其教學的首要原則應是“外語教學與思想教育相結合”。《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英語課程的學習,既是學生通過英語學習和實踐活動,逐步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提高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過程;又是他們磨練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視野、豐富生活經歷、開發思維能力、培養合作精神、發展個性和提高人文素養的過程。因此,英語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而且更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關注學生的發展,在教學中始終堅持有機的滲透并積極地進行思想教育,這對于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學生的優良品德、提高學生的精神境界,具有重要的意義。
我校英語教學采用山東省高職高專統編通用英語教材《新時代大學英語》,課文涉及的題材廣泛,取材于我們的生活,甚至是人類所共同關注的問題。具有時代感,思想性、科學性、實用性、啟發性和創造性兼具的特點。作為英語教師應活用、巧用教材,努力挖掘其中豐富的德育資源,以知識為載體,在教學中滲透人際關系、思想品質、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等方面的教育,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思想得到正確的引導,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良好的思想品德,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和有紀律的一代新人。
一 激發學生興趣,端正學習態度
我校學生多來自城鄉結合部的近郊農村,他們認為自己既沒錢出國,也不會遇見老外,學英語沒什么用。基于這種認識,不少學生從小學就不認真學習英語,課堂上酣然大睡,對學英語沒有興趣。因此,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應利用教材對學生適時教育,讓學生了解當今世界的發展情況,了解英語作為國際交流的一種重要手段的重要性,從而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樹立學好英語的自信心。要想使學生對英語感興趣,教師除了認真教育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外,還要在教學中認真研究學生的心理特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和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不斷改變自己的常規教學方法及模式,讓學生始終感覺到有一種新鮮感,并且要積極創造條件和環境,組織書寫、朗誦、閱讀、征文、口語和唱英文歌曲等比賽,使學生盡可能地多使用英語,在應用中嘗到樂趣。這樣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有助于師生間感情的培養。興趣是英語學習的動力,是教師發揮主導作用和學生自主學習的結合點,是教與學的紐帶,學習興趣的形成也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它能使學生有高昂的情緒、飽滿的精神和旺盛的學習積極性,而且也能促進學生智能的發展,達到提高學習效果的目的。學生一旦對英語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會樂于接受它,并且會興致勃勃、全身心地投入學習和探索,變苦學為樂學,從而取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二 進行文明禮貌教育,發揮教師的榜樣作用
良好的禮儀修養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品質和道德。
英國和中國文化雖然相差甚遠,但都是禮儀之邦,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禮貌禮儀和言談舉止也是英語教師的一大任務。眾所周知,英國的紳士化教育是舉世有名的,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教師自身的行為示范對學生具感染力。因此,在德育教學中要特別強調教師在言行舉止上起道德表率作用。教師應在點滴上嚴格要求自己,規范課堂用語,與學生平等對話,并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尊重每一位學生的人格。在教學中教師要做到以身作則為人師表,以英語教師標準的語音語調、流利的口語以及獨特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教師應盡量用標準的、原汁原味的日常英語來表達對學生的關心、愛護、問候等,這樣就使學生在運用英語的同時養成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
三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德育素材
第八單元money中談到李嘉誠與一枚硬幣的故事,讓大家了解到李嘉誠的金錢觀 “i think money should be used, not wasted.”“錢是用來花的,而不是被浪費的。”講完這個故事之后再不會有學生不屑于去撿躺在地上的小硬幣了,金錢不該被浪費。教材里還提到許多與金錢有關的格言“a high-minded man accumulates wealth by fair means.”“君子愛財取之有道。”“wealth is nothing without health.”“失去健康,錢再多也沒有用。”通過教師的引領,讓學生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金錢觀。就教師而言,課內滲透要多方位:(1)靈活掌握教材內容;(2)通過啟發來領會內涵;(3)讓學生學會自我總結、自我教育;(4)適當延伸、深化主題。在英語課堂中根據教學內容適當增加一些針對性的名言警句。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千教萬教教人學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在教學過程中,既要充分利用這套教材,時時刻刻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培養學生高尚的思想情感、品德修養,又要充分挖掘更深的內涵,真正寓德于教,教書育人。
四 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亞里士多德曾說:“思維是從疑問和驚奇開始的。因此疑問使學生產生求知欲,促使學生積極思考。在思考過程中實現創新。”英語教師不僅讓學生們對英語感興趣,而且可以讓他們在想象創作中開啟思維,訓練想象力,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五 培養堅強的意志,樂觀的生活態度
我校學生雖來自城鄉結合部的農村,但大多也為獨生子女,從小嬌生慣養。在家“以自己為中心”,到了學校也“惟我獨尊”,遇到困難就退縮,遭遇挫折就氣餒,缺乏克服困難的堅強意志。教師應該在教育教學中彌補這一缺失,利用教材中名人的介紹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耐挫力。總之,英語教材中到處都有德育的良好素材,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內容,結合學生思想實際和心理發展特點,有機滲透,潛移默化,達到教書與育人雙贏的教育目的。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美是一種心靈的體操,它使我們精神正直、良心純潔,情感和信念端正。”我們在課堂上盡量為學生們創設一個真、善、美的情感空間,使他們在語言學習的同時把握情感品質的內化力量,讓他們在語言的天空中感受純我本色。
以上僅是我個人所想所做的,在我們的教材中、生活中還有許多生動鮮活、值得我們去挖掘的德育素材。教師們應善于發掘、注意創新,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手段,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進行教學,從而融情感品質于英語語言的學習過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