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篇淺論水工建筑物的外觀質量控制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淺論水工建筑物的外觀質量控制:淺論水工建筑物的外觀質量控制
[摘要] 目的:從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拌和、模板制作、振實成型三方面來考慮水工建筑物的外觀質量控制;方法,以上三個方面來分析影響水工建筑物的外觀質量的因素;結果: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拌和、模板制作、振實成型對水工建筑物的外觀質量控制有著重要影響;結論:水工建筑物的外觀質量控制與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拌和、模板制作、振實成型有著重要關系。
關鍵詞 混凝土 配合比 模板制作 振實成型 質量控制
隨著現代建筑學的不斷發展與進步,水工建筑物是各建筑群體中的一類,多以清水混凝土本色為主,以其獨特的風格展現在世人面前,是我國各地環境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因此,水工建筑物的外觀越來越受到重視。而對于專業人士,水工建筑物的外觀質量控制就顯得尤為重要,一個建筑物不僅能夠給人帶來美感,而且要注重它的實用性和使用年限。
水工建筑物的外觀質量控制主要在設計與施工兩個環節。外觀設計的質量表現在建筑物滿足運行功能要求的情況下,既方便施工,又具有特色。施工的質量表現在建筑物的實施效果。常見的外觀質量缺隙主要有蜂窩麻面、色澤不一、氣泡偏多,應從施工工藝、建筑材料的質量等方面加以控制。
近年來我國極端惡劣天氣頻現,農業用水和城市供排水面臨嚴峻挑戰,中央再次聚焦水利建設,水利建設迎來了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期,因而對水工建筑物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觀質量也更加突出。水工建筑物混凝土結構的外觀質量可以總結為如下幾個字:尺寸、大面平整、內實外光、色澤均勻。本文從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拌和、模板制作、振實成型三方面對經常出現的問題,對涵洞、渠道、砼面板和渡槽的外觀質量控制進行討論。
一、混凝土的配合比與拌和
混凝土的和易性、工作性對結構物的外觀質量具有很大影響。大中型水利工程的混凝土通常均采用拌合樓拌和,拌和質量能夠得到保障,實際施工中選取適當的坍落度對混凝土結構的外觀質量具有較大的影響。坍落度過小則難以振動密實,過大則易出現泌水、離析。根據施工中的實際經驗,筆者認為《水工砼結構設計規范》中所規定的混凝土坍落度偏小,宜根據實際情況選取合宜的坍落度。通常結構物混凝土坍落度不宜小于5cm。
例如立柱,根據規范規定宜選取坍落度為1~3cm,但實際施工中發現用這個坍落度澆筑時,難以振動密實,經常出現過振和漏振,形成表面缺陷。現將各種結構物混凝土比較適宜的坍落度列表如下:
上述結構物中渡槽混凝土強度高、鋼筋間距小、幾何形狀復雜、澆筑難度較大。在渡槽混凝土配合比設計中應充分考慮澆筑速度等因素,選用緩凝型高效減水劑。經過試驗使用硅灰或粉煤灰替代部分水泥對改善混凝土外觀質量是十分有利的。
二、模板制作
模板制作要求尺寸、拼縫平整、無漏漿跑漿。不同的結構物模板制作的難點不同。對于渡槽工程,模板要有足夠的剛度和足夠的支撐,確保澆筑時模板不變形。渡槽模板通常用竹膠板制作,建筑鋼管支撐。施工中發現所用竹膠板厚度不能小于1.5cm,支撐間距不得大于1米,否則模板將有明顯變形。竹膠板之間的拼縫對大面平整也有很大影響,常用的拼縫方式有平縫、斜口縫、企口縫。實踐證明平縫施工簡單,大面平整度較易控制,效果較好。但必須注意的是平接縫應用木條壓縫,以保障接縫平整。
也有的施工單位制作定型鋼模板作為渡槽的內模。制作定型鋼模板作為內模可以大大地縮短立模周期,加快施工進度,并且能極大地提高結構物外觀質量。但是制作鋼模一次性投入大,不同尺寸的結構物模板不能套用。如果相同尺寸的結構物不能達到一定數量,則模板攤銷成本過大。
模板脫模劑對混凝土的色澤也可能造成影響。脫模劑的涂刷要均勻,不能局部積聚過多。通常用機油和黃油以四比一的比例混合,充分攪拌均勻,涂刷后反復擦拭至光亮。不能將廢機油用作脫模劑,以免污染構件表面。脫模劑涂刷后要注意保持模板表面清潔,特別是底模要著重保護。可在底模上覆蓋一層塑料薄模,在鋼筋制作等工序完成后,澆筑前再揭去。在各道工序完工后,如果不能立即進行澆筑,則應對模板、鋼筋等進行覆蓋保護。如果遇雨水沖刷則須重新涂刷脫模劑。
三、振實成型
振實成型是確保混凝土結構物強度和外觀質量的關鍵工序。結構物能否內實外光,色澤均勻與振實有很大的關系。插入式振動棒是目前工程中最常用的振動設備。
施工中應根據結構物鋼筋密度、斷面尺寸等選擇不同直徑的插入式振動器。不同的插入式振動棒在不同坍落度時有效直徑不同。根據振動波衰減的一般規律,許多工程學專家推導出了不同的振動器有效作用范圍的近似公式。如俄國工程學家杰索夫曾推導出如下公式:
A1/A2=(r1/r2)1/2*e-β*(r2-r1)/2
r1為插入式振動器插入部分半徑,振動器在混合料中的振幅為A1;任意波陣面半徑r2處的振幅為A2。衰減系數β,決定于混合料的結構粘度和振動頻率。
用上述公式只能定性地分析插入式振動器的有效作用半徑,要定量分析尚有很大難度。筆者根據實際施工經驗,總結出如下常用插入式振動器有效作用半徑,以供參考。
在施工中,振動棒兩次插入位置的距離不得大于振動棒有效工作直徑的3/4,不宜小于有效作用直徑的1/2。施工中嚴禁振動棒接觸模板,通常與模板距離應該保持在5cm以上。
振動應依次逐點振動,漏振和過振均對混凝土質量不利。每次振動至混合料表面有水泥砂漿析出,且無較大的氣泡冒出時即可。過振將造成混凝土分層離析,不僅影響混凝土結構的均勻性,也會對混凝土外觀質量造成較大影響。例如涵洞澆筑中如果過振,脫模后可見明顯分層,局部水泥漿富集,另一些地方粗集料則過多。
除上述要素,水泥體積安定性、粗細集料質量等對結構亦有較大影響。
四、結束語
總之,在混凝土施工中,要較好地控制外觀質量,實現精品工程、亮點工程,筆者認為,混凝土的配合比與拌和是前提條件、模板制作是基礎、振實成型是關鍵。同時,混凝土外觀質量和內在質量通常相輔相成,在施工中要注意不能片面追求外觀質量而忽視混凝土強度等最重要的質量指標。要通過提高人員素質、材料質量、施工工藝的方法來控制建筑物的觀感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淺論水工建筑物的外觀質量控制:水工建筑物的外觀質量控制
摘要:水工建筑物是社會各建筑群體中的一類,是所在地環境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水工建筑物的外觀越來越受到重視。水工建筑物的外觀質量控制主要在設計與施工兩個環節。外觀設計的質量表現在建筑物滿足運行功能要求的情況下,既方便施工,又具有特色。施工的質量表現在建筑物的實施效果。常見的外觀質量缺隙主要有蜂窩麻面、色澤不一、氣泡偏多,應從施工工藝、建筑材料的質量等方面加以控制。
關鍵詞:水工建筑物;外觀;質量;控制
水工建筑物是社會各建筑群體中的一類,是所在地環境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水工建筑物的外觀越來越受到重視。水工建筑物的外觀質量控制主要在設計與施工兩個環節。外觀設計的質量表現在建筑物滿足運行功能要求的情況下,既方便施工,又具有特色。施工的質量表現在建筑物的實施效果。常見的外觀質量缺隙主要有蜂窩麻面、色澤不一、氣泡偏多,應從施工工藝、建筑材料的質量等方面加以控制。
一、外觀質量的內容及控制措施
外觀質量作為工程建設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體現建筑物運行功能和特色的外觀設計質量,二是體現建筑物實施效果的外觀施工質量。前者一般是基礎,后者常常又是關鍵,必須根據其所處的不同范疇,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
(一)設計質量控制措施。
1.構思開闊,設計意識超前。
設計部門編寫設計文件過程中,在體現水工混凝土建筑物結構特點的同時,應體現時代建筑水平,并廣泛征求建設單位等相關部門的意見;在進行外觀輪廓構想時,應增強建筑物美感、提高外觀設計品質。
2.風格上滿足特殊需要,兼顧地方特色。
在保障運行功能和投資條件許可的前提下,應綜合考慮建筑物的風格,以及有無仿古、旅游開發、城市規劃等要求,力爭設計成具有一方特色的形象性建筑、標志性建筑、景點性建筑。
3.方案上消除設計隱患,適應施工發展水平。
合理的設計布局及構件外形,有利于進行施工分割。還應從管理的角度出發,增加維護設施的設計。避免因結構上的缺陷導致的裂縫、施工縫、撞痕等現象。在進行設計方案擬訂時,應考慮施工技術的發展水平,使得工程實施中能盡量采用先進可行的施工工藝,將設計目的更好地體現到結構中去。
(二)施工質量控制措施。
水工混凝土建筑物一旦澆筑成型,將無法或較難彌補施工留下的外觀缺陷。實施過程中,必須完善相應控制體系,并對直接影響建筑物外觀成型效果的各種要素,進行事先控制。
1.完善組織保障體系。
(1)建立以樹立企業形象為宗旨的內部行政管理體系,明確外觀質量目標。在制定管理制度時,施工企業應明確外觀質量管理思路及發展目標,并建立各職能部門聯動、分工明確的內部行政管理體系,從技術論證、物業、財力等方面予以保障。
(2)引進由業主、監理單位參與監督的外部督察體系,提供外觀質量保障。投資者以合同條款的形式,明確施工單位所建設工程的質量要求;監理工程師則是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及行業技術規范要求,對工程各環節、各工序進行全過程監督。兩者的外觀質量行為完善了實施工程的外部督察體系。
(3)落實具體負責實施的現場執行體系,履行外觀質量控制職能。班組內執行“三檢” (自檢、互檢、交接檢)及“三驗”(初驗、復驗、報驗)程序,履行外觀控制職能,并貫穿于施工的全過程,是工程外觀質量的基本保障。
2.控制影響觀感的要素。
(1)人員素質。通過崗位培訓、技術交底、經驗總結和崗位責任制的落實等手段,規范操作行為,明確外觀質量標準,從而杜絕外觀隱患的發生。
(2)材料質量。混凝土結構中各種材料質量的優劣,不但影響結構運行和設計標準,同時還會影響外觀。故在滿足建材試驗規程的前提下,必須選擇性能良好、色澤穩定、質地堅硬的材料。
(3)施工工藝。對直接影響混凝土成型效果的各種工藝,宜進行統一的設計。
(4)機電物業。澆筑前,應對各類攪拌、振搗及輸送機械等進行調試運行,以保障其工作狀態正常,避免因施工中斷時間過長而出現施工縫和蜂窩等現象。
二.常見外觀質量缺陷的形成原因及防治辦法
(一)蜂窩麻面。
1.形成原因:模板孔眼或接縫附近漿液在振搗時溢出,并形成空隙或泛砂;粗骨料粒徑過大,導致混合料不能填充鋼筋保護層;配比中砂率偏小,粗骨料含量偏大;漏漿部位上端掉漿,引起“月牙形”水浪縫;振搗半徑過大、振時過短或漏振;澆筑高度太高、導料人倉措施不到位,引起粗骨料與砂漿離析。
2.防治辦法:提高模板拼裝精度,并宜將拼縫形式設計成企口;根據不同振搗設備合理布設澆筑振點,防止漏振,嚴格控制振搗時間 ;優化施工配合比,并選用粒徑適宜的粗骨料;澆筑高度超過 2m 時,必須輔以串筒、溜槽等導料設施;控制好水灰比,保障砂漿稠度;采用大塊件拼裝模板,減少接縫數量。
(二)色澤不一。
1.形成原因:混凝土強度較低、成型界面的隔離劑使用不到位,致使局部淺層砂漿薄層在拆模瞬間脫離母體,形成局部淺層剝落;模板隔離劑摻雜,涂抹厚度不一;模板表觀糙率不一,反光效果不同;人倉混合料的骨料清洗不凈,拌和質量控制不一。
2.防治辦法:在保障拆模強度的基礎上,適當延長拆模時間,并以混凝土表面乳化膜形成后且不粘模為宜;各類界面隔離劑必須純凈并涂抹均勻;改進模板制作方式,接觸表面必須使用同類和同等加工條件的材料;嚴格控制拌和料的人倉配比及拌和時間;重視粗骨料的清洗和細骨料的篩濾工作。
(三)氣泡偏多。
1.形成原因:模板表面油性隔離劑配制過稠、涂抹過多,致使拌和料人倉振搗時,隔離劑在表面張力的作用下,沿接觸模板的混合料表面出現浸潤現象,并包裹其內的氣體形成氣泡。此部分氣泡在振搗過程中大多逐漸溢出并變小,剩余部分因油性隔離劑的黏稠度較高而繼續吸附于模板表面,較難溢出倉外的氣泡,在混凝土凝結后形成氣泡空隙;澆筑層厚度過大,氣泡的溢出行程過長,也易引起氣泡偏多的現象。
2.防治辦法:采用稀釋劑如柴油等,降低隔離劑稠度,相應減少封閉氣泡的吸附力;減小涂抹厚度,并以潤濕模板表面為宜,由此減少浸潤氣泡數量及浸潤膜厚度,便于其內氣體在振搗時破膜而出;適當延長模板附近振點的振搗時間,以幫助此類氣泡溢出;調減澆筑層厚度,以縮短模板表面氣泡的溢出行程;使用適量的減水劑,增大和易性,提高氣泡的振升速率。
三、外觀質量控制中其他幾點相關事項
(一)表面施工滯留物的清除及孔眼的封堵、修補。
對施工過程中可能滯留于混凝土中而無法拔出的拉桿、撐件等必須予以割除,后與孔眼一起進行封堵、修補;同時,為減小色差,建議在進行連接層處理后,用原施工配合比及各類組料拌制混凝土修補。
(二)混凝土成型構件的維護。
構件成型后,必須進行維護。拆模過程中,應將模板沿接縫逐一取出,避免硬敲引起成型構件碰損、掉角;拆模后的結構物,不得作為物品的集放處及其他構件的架模支撐點,不得讓油漬、砂漿等雜物飛濺、掛溢其上。同樣,應做好工程運行管理階段的維護工作。
(三)鋼筋保護層的控制。
保護層過大,鋼筋達不到設計受力狀態,溫度筋遠離層面,表面易開裂;過小,則耐久性下降,常常在工程投入運行后的一定時間內,引起內部鋼筋失鈍銹蝕而膨脹,導致表層混凝土沿鋼筋方向的爆裂、松脫。保護層控制不當,有時還會形成露筋,嚴重影響構件受力及外觀。
淺論水工建筑物的外觀質量控制:水工建筑物的外觀質量控制
摘要:為了保障水工建筑物的外觀質量控制,在施工中應進行事先控制,探討水工建筑物常見外觀質量缺陷的防治辦法,并論述外觀質量控制中其他幾點相關事項。
關鍵詞:水工建筑物;外觀;質量控制
0引言
水工建筑物是社會各建筑群體中的一類,多以清水混凝土本色為主,以其獨特的風格展現在世人面前,也是建筑物所在地環境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建筑物外形是否美觀,與周圍環境是否協調,建筑物外表是否整潔等等,在社會的發展進步中已成為不可忽視的內容。水工建筑物的外觀直接影響工程的質量等級,因此也日益受到重視。水工建筑物的外觀質量控制主要在設計與施工兩個環節。外觀設計的質量表現在建筑物滿足運行功能要求的情況下,既方便施工,又具有特色。施工的質量表現在建筑物的實施效果。常見的外觀質量缺陷主要有蜂窩麻面、色澤不一、氣泡偏多,應從施工工藝、建筑材料的質量等方面加以控制。
水工混凝土建筑物一旦澆筑成型,將無法或較難彌補施工留下的外觀缺陷。實施過程中,必須完善相應控制體系,并對直接影響建筑物外觀成型效果的各種要素,進行事先控制。
1完善組織保障體系
①建立以樹立企業形象為宗旨的內部行政管理體系,明確外觀質量目標。在制定管理制度時,施工企業應明確外觀質量管理思路及發展目標,并建立各職能部門聯動、分工明確的內部行政管理體系,從技術論證、物業、財力等方面予以保障。②引進由業主、監理單位參與監督的外部督察體系,提供外觀質量保障。建筑市場的日趨規范,工程建設“三制”的推行,為建設工程提供了外觀質量保障。③落實具體負責實施的現場執行體系,履行外觀質量控制職能。班組內執行“三檢”(自檢、互檢、交接檢)及“三驗”(初驗、復驗、報驗)程序,履行外觀控制職能,并貫穿于施工的全過程,是工程外觀質量的基本保障。
2控制影響觀感的要素
①人員素質。通過崗位培訓、技術交底、經驗總結和崗位責任制的落實等手段,規范操作行為,明確外觀質量標準,從而杜絕外觀隱患的發生。②材料質量。混凝土結構中各種材料質量的優劣,不但影響結構運和設計標準,同時還會影響外觀。故在滿足建材試驗規程的前提下,必須選擇性能良好、色澤穩定、質地堅硬的材料。③施工工藝。對直接影響混凝土成型效果的各種工藝,宜進行統一的設計。模板的選型及架立:作為混凝土外觀質量的重要保障,表面光潔、吸附力小、平整度高、拼縫嚴密的模板要求,是施工時所必須考慮的因素。模板制作應考慮拆卸方便,不刮碰結構棱角;混合料的配制及澆搗:對澆筑過程中的配料、拌和、送料、導料、振搗等環節進行統一設計,根據施工量的大小合理劃分作業區,避免因疏漏和操作差異而引起混合料的不均勻性和澆灌缺陷。④機電物業。澆筑前,應對各類攪拌、振搗及輸送機械等進行調試運行,以保障其工作狀態正常,避免因施工中斷時間過長而出現施工縫和蜂窩等現象。
3水工建筑物常見外觀質量缺陷防治辦法
①蜂窩麻面防治辦法:提高模板拼裝精度,并宜將拼縫形式設計成企口;根據不同振搗設備合理布設澆筑振點,防止漏振,嚴格控制振搗時間;優化施工配合比,并選用粒徑適宜的粗骨料;澆筑高度超過2m時,必須輔以串筒、溜槽等導料設施;控制好水灰比,保障砂漿稠度;采用大塊件拼裝模板,減少接縫數量。②色澤不一防治辦法:在保障拆模強度的基礎上,適當延長拆模時間,并以混凝土表面乳化膜形成后且不粘模為宜;各類界面隔離劑必須純凈并涂抹均勻;改進模板制作方式,接觸表面必須使用同類和同等加工條件的材料;嚴格控制拌和料的人倉配比及拌和時間;重視粗骨料的清洗和細骨料的篩濾工作。③氣泡偏多防治辦法:采用稀釋劑如柴油等,降低隔離劑稠度,相應減少封閉氣泡的吸附力;減小涂抹厚度,并以潤濕模板表面為宜,由此減少浸潤氣泡數量及浸潤膜厚度,便于其內氣體在振搗時破膜而出:適當延長模板附近振點的振搗時間,以幫助此類氣泡溢出;調減澆筑層厚度,以縮短模板表面氣泡的溢出行程;使用適量的減水劑,增大和易性,提高氣泡的振升速率。
4外觀質量控制中其他幾點相關事項
①表面施工滯留物的清除及孔眼的封堵、修補對施工過程中可能滯留于混凝土中而無法拔出的拉桿、撐件等必須予以割除,后與孔眼一起進行封堵、修補;同時,為減小色差,建議在進行連接層處理后,用原施工配合比及各類組料拌制混凝土修補。②混凝土成型構件的維護構件成型后,必須進行維護。拆模過程中,應將模板沿接縫逐一取出,避免硬敲引起成型構件碰損、掉角;拆模后的結構物,不得作為物品的集放處及其他構件的架模支撐點,不得讓油漬、砂漿等雜物飛濺、掛溢其上。同樣,應做好工程運行管理階段的維護工作。③鋼筋保護層的控制保護層過大,鋼筋達不到設計受力狀態,溫度筋遠離層面,表面易開裂;過小,則耐久性下降,常常在工程投入運行后的一定時間內,引起內部鋼筋失鈍銹蝕而膨脹,導致表層混凝土沿鋼筋方向的爆裂、松脫。保護層控制不當,有時還會形成露筋,嚴重影響構件受力及外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