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家畜論文

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篇家畜論文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家畜論文

家畜論文:家畜繁殖學啟發式案例教學論文

一、案例式教學法的優越性

案例就是以真實的生活情境或事件為基礎,記錄下的具有真實性、典型性和教育性的實例或報道,這些實例或報道包含許多可能的問題,并且用一定的文字、錄音和錄像等媒介客觀的記錄出真實情景。案例教學,就是以一定的教學目標為目的,選擇特定的教學內容,以經典案例的形式呈現給學生,并且在教師的主導下,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對案例的分析、討論和調查等活動,引導學生得出解決問題的確切可行方法。在進行案例教學中,教師通過不斷激發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索的能力,培養學生學習知識、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培養質量。案例式教學法最早由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院長蘭德爾創建,最初應用于法學和醫學教學上,后來才被引入管理學、經濟學等多種學科的教學中,通過企業成功或失敗的案例引入教學,讓學生在學校內就能接觸到各種商場爭斗,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都倚蠓敝硨W》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專業基礎課,其教學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下一步對動物科學專業課的學習。傳統的《家畜繁殖學》教學方法主要是以教師單純的講授知識為主,互動較少,這樣必定造成學生的思維和學習方式變成被動。上世紀80年代末,案例式教學傳入我國,在一些法學、工商管理類高校開始試行,后來逐漸被越來越多的高校接受,并廣泛運用。案例教學就是通過模擬真實的事例,側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解決具體問題能力。目前,國內越來越多的大專院校相繼開展了案例式教學,更加側重學生分析能力和決策能力的培養。其實質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互動式教學,改變傳統式教學的短處,使大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大大提高,注重培養實用型、復合型專業人才,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家畜繁殖學》案例庫建設

《家畜繁殖學》的繁殖理論和家畜實際生產密切相關,在整個《家畜繁殖學》的教學過程中,要求理論教學、實驗課和教學實習三種教學環節共同完成,不僅注重理論教學,同時還要進行操作技能的訓練。在理論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求講授教學大綱規定內容,同時還要將家畜繁殖方面新的研究成果和有特色的技術進步,以及新的學術理論和概念引入課堂。在《家畜繁殖學》實驗課上,通過家畜繁殖理論教學與繁殖基本技術操作、訓練相結合,重點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動手能力。《家畜繁殖學》實習是在學生學習了動物繁殖理論和實驗的基礎上,到家畜生產的及時線,豐富實際知識,培養學生在生產實踐中加固家畜繁殖基本理論,訓練繁殖基本操作技術,同時啟發性地引導學生將所學的近期家畜繁殖技術應用于生產實踐,為學好動物科學專業課程打下堅實的基礎。要達到以上的教學目的,進行《家畜繁殖學》的啟發式案例教學,首先要選取具有典型性、代表性、能說明問題的案例。目前,在學校的硬件方面,絕大多數教室已經配備了多媒體教學設備。建成了由12個以上典型案例組成的《家畜繁殖學》案例庫,制作了25個以上教學小動畫,或小視頻,豐富了授課內容,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教學目的和教學要求,組織學生進行案例的調查、閱讀、思考、分析、討論和交流等活動,將學生引入家畜繁殖的生產實踐情境中,啟發學生獨立自主地去思考、探索,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啟發學生建立一套分析、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教師通過以典型案例制作而成的多媒體課件,配合小動畫或小視頻,講解正確的解決方案,加深學生對家畜繁殖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傳授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根據家畜繁殖的近期研究進展,不斷更新教學案例和教學小動畫,或小視頻的內容,使學生了解到近期的家畜繁殖技術,以及本學科的近期研究進展。李井春等報道,在《家畜繁殖學》教學上采用案例式教學,通過典型案例配合PPT進行案例式教學。我們采用的啟發式案例教學,不僅采用典型案例,同時采用PPT配合教學小動畫或小視頻進行教學。

三、應用情況及問題

(一)應用情況

根據《家畜繁殖學》教學大綱的要求,以及大綱對其中某個章節的要求、教材的重點和難點等因素,編寫12個典型案例,授課教師根據案例將內容分成12部分。將準備好的案例在上課前1~2周通過郵箱或QQ發給學生,使學生充分熟悉和了解案例,同時要求學生提前查閱資料、自學教材。在教學過程中,任課教師利用較少的時間講解重點知識,然后選派代表對案例內容進行發言,其他學生可以進行補充,也可以提出不同見解。在進行案例教學過程中,任課教師主要是啟發和引導學生,控制討論的氣氛和節奏。,由教師對討論的案例進行總結,采用PPT配合教學小動畫或小視頻進行教學,給出該案例比較典型的解決方案,對有爭議的問題進行詳細分析,對本次課的重點和難點進行總結和歸納,同時對學生的發言進行點評,指出不足之處,提出要求。根據學生的發言情況,如語言表達,以及對案例的分析思路和結論的性等進行打分,作為該學生的平時成績。并且要求每位學生都必須參加討論。

(二)存在的問題

案例式教學法提高了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改變了以被動接受為主動的學習方式,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但是,在案例教學法的實施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值得注意,比如典型案例的選擇、教師的角色和責任、學生的角色和責任、案例教學和理論教學的有機融合及協調等,這些是需要教師下功夫處理的問題。

1.典型案例應該示范性強,并且與教材內容聯系緊密,能夠引起學生共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雖然相關的書籍、網絡和各類音像制品等都提供大量的家畜繁殖學案例,但這些案例不能拿來就用,需要教師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素質,經過反復加工整理,精心設計出理論聯系實際的案例。同時教師還要根據家畜繁殖的近期研究進展,不斷更新案例內容。

2.在案例教學過程中,任課教師要善于聽取學生發言,并且適時地誘導學生、啟發學生。學生在天馬行空地聯想下去的時候,要及時剎車,不失時機地向學生提出有啟發性的問題,促進學生思考。不能出現偏題、跑題現象,使案例討論始終圍繞主題順利進行。同時,教師需要經過良好的訓練才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討論結束后,教師要進行總結,要充分肯定那些具有創造性和思維獨特學生的見解,又要指出學生討論中存在的缺點和不足,促使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3.在傳統教學中,學生是聽講者和知識的接受者。在案例教學中,學生是一個積極的參與者。課前學生必須充分熟悉和了解案例,同時要求學生提前查閱資料、自學教材,并且有自己的想法。在實施案例教學初期,由于與傳統教學方法相比,需要學生在課前花費一定時間做好充分的準備,可能會出現學生積極性不高的現象。在課堂上,學生要積極發言,把自己的見解展示出來。這樣學生學到的知識就不再是課本上枯燥的內容,而是活靈活現的知識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能力,并且加深了記憶。

4.在案例教學過程中,學生對案例教學表現出極大的熱情。但是啟發式案例教學不能代替講授式教學?!都倚蠓敝硨W》有的重點和難點是不能通過案例教學實現的,理論教學仍然是必不可少的。目前的關鍵是怎樣把理論講授從填鴨式變成誘導式、啟發式的教學模式,把理論教學和案例教學結合起來。

四、展望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畜牧業越來越受到重視,社會對具創新能力和一定實踐能力的動物科學人才需求越來越多。由于案例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相比,在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分析解決生產實際問題能力方面有著特別的優勢,傳統教學法在培養學生學習基礎理論知識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因此,啟發式案例教學法在《家畜繁殖學》教學中值得應用。根據動物科學專業與實際生產結合緊密的特點,將生產實際中存在與家畜繁殖相關的突出問題編寫成典型案例,也可以將家畜繁殖科研上的內容以案例形式呈現給學生。并且在實施教學過程中,應結合具體情況,不斷改進案例式教學,同時與多媒體教學有機結合,創造出適合《家畜繁殖學》的啟發式案例教學模式。

作者:楊凌 王泳翔 張樂穎 單位:河北工程大學

家畜論文:家畜生態養殖論文

1重要性

根據相關部門調查,在畜牧業生產過程中,每天1頭豬相當于7人生活排放的污水量,1頭牛相當于22人生活排放的污水量。2002年,我國年產生畜禽糞便量約19億噸,為工業固體廢棄物的2.4倍,其中畜禽糞便產生化學需氧量COD的排放量已達7118萬噸,遠遠超過生活廢水和工業廢水的總和排放量,畜禽排泄物污染防治工作已經是環境治理的主要問題。牛羊養殖給社會自然帶來很大污染,會造成資源的減少,不利于人類健康可持續發展,因此要大力倡導生態建設。從科學的角度分析,生態養殖中把能量與物質要不斷的轉換和循環,在生產階段方面,應充分利用生物資料,較大程度提高自然資源的利用率。在牛羊養殖中,把握好大自然中生態系統之間的關系,提高人們的收入,這樣環境也得到保護,同時減少了人力物力以及成本的投入。這種綠色環保的養殖模式有利于現代社會的進步與發展。生態養殖一方面可以減少家禽牲畜所需飼料的成本,另一方面改善了池塘、稻田的結構,讓不同的農業資源相互補充與利用,把牛羊養殖與生態建設結合在一起,真正做到和諧、可持續發展。生態養殖中可以把沖洗圈舍的水投入到池塘中,以供池塘中的植物吸收,過濾后的清水可以用于灌溉農田。這樣就節約了很多的水資源,提高了水的利用效率,這些都是牛羊養殖與生態建設和諧發展的表現。

2對策

畜牧業與生態環境有機結合,把握處理好畜牧業經濟發展與生態效益的關系,因此我們就要轉變畜牧業經營模式,走生態畜牧業可持續發展之路。從思想上我們要把重畜輕草轉變為草畜并重,實現科學的養殖新觀念。把自然放牧的粗放經營轉變為舍飼、半舍飼集約化經營,改變過去草食畜發展依賴天然草場的局面,實現種草養畜和農作物秸稈科學處理后養畜的飼養方式。把傳統單一數量型轉向為質量效益型,這樣才有利于經濟、生態、社會效益的發展。在牛羊養殖與生態建設的工作指導上,把閑散的畜禽轉變為專業戶規模化集中養殖,或者專業小區養殖,提高養殖的現代化標準化程度,這些都有利于牛羊養殖與生態建設的協調發展。發揮畜牧業清潔生產新工藝作用,建立“畜—沼(有機肥)—草(種植)”新型生態循環養殖模式。首先飼料基地建設,生產無公害飼草,把好源頭關。利用優良品種飼料草種、選擇應用平衡施肥和土壤培肥等新技術、配套應用高效低殘農藥施用等技術,保障原料飼料的清潔生產。其次,飼料及飼料清潔生產技術。根據畜種、長勢、階段,根據動物營養學合理配方,應用先進的飼料配方技術和飼料生產加工技術,生產全價配合飼料。發展生態飼料推廣秸稈養畜,農作物秸稈進行青貯發酵作為能量飼料。與無機鹽等配制成畜禽配合飼料,代替30%~50%的原糧飼料,可降低飼養成本30%。再有,固液分離和干清糞技術。養殖場的糞污要進行固液分離。對固體糞便進行自然堆肥發酵,有利于殺死里面部分的病原微生物,起到自然消毒殺菌作用,再施到農田。液體經過沉淀后進行厭氧降解,殺滅部分病原微生物。盡多的采用干清糞技術,這樣有利于減少水的消耗量。,沼氣發酵技術。利用畜禽糞污進行沼氣和沼氣肥生產,合理地循環利用物質和能量,解決燃料、肥料、飼料之間的矛盾,改善和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種植業和養殖業間、持續、循環、健康發展,促進農民的產量增加、收入增加。生態畜牧業發展新模式“畜—沼—草”是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雙贏的途徑。

3結語

實施牛羊養殖與生態建設是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方針的具體表現,把牛羊養殖與生態建設結合起來發展,有利于社會經濟的發展,保護了生態資源環境,也有利于提高人們的收入。在當前社會形勢下,加快畜牧業生產方式轉變,提高專業化、規?;?、產業化等經營水平,努力發展生態養殖,實現畜禽與生態建設的共同發展。

作者:何姝武何濤單位:陜西省洛南縣麻坪鎮農牧站

家畜論文:紫外線對家畜的作用分析論文

紫外線具有較高的能量,照射機體后可產生一系列的光化學反應和光電效應,不同的波長其生物學作用的強弱不同,一般將紫外線分為三段,即:A段,波長320—400nm,其生物學作用較弱,主要起色素沉著作用;B段,波長275—320nm,生物學作用很強,主要是抗構樓病和紅斑作用;C段,波長200一275nm,來自太陽輻射的這段紫外線不能到達地面,以人工裝外線燈進行試驗,此段具有較大的殺傷力,對機體細胞也有強烈的刺激和破壞作用。紫外線的各種基本作用闡述如下:

1、紅斑作用在紫外線的照射下,被照射部位皮膚會出現潮紅,這種皮膚對紫外線照射和特異反應稱紅斑作用。在紫外線照射一定時間后,由于皮膚的反射作用,毛細血管擴張,這時出現的紅斑稱為原發性紅斑。而當照射時,因皮膚表皮細胞被紫外線所破壞,釋放出組織胺與類組織胺,這兩者達到一定濃度,又能刺激神經末梢,通過反射使皮膚毛細血管擴張、通透性加強,導致皮膚發紅和水腫,這時發生的紅斑稱為繼發性紅斑。這一過程較慢,一般發生在照射后6—8h,甚至24h。紫外線的紅斑反應有兩個最敏感的波長區,即254nm和297nm,但兩者所致紅斑在性質上有許多不同之處。如在紅斑深度、界限、溫度、潛伏期、消失時間、色澤和血管反應方面均有不同,前者的表現分別為紅斑深、界限明顯、溫度高、潛伏期長、消失慢、色澤為深紅色、血管擴張;而后者表現為紅斑深度淺、界限不明顯、溫度低、潛伏期短、消失俠、色澤為紫紅有紋、血管痙攣。引起紅斑作用的紫外線劑量以紅斑學位計。不同紫外線的紅斑劑量不同,現統一用功率入1w的297nm波長的紫外線燈的紅斑輻射強度作為一個紅斑劑量。由于產生紅斑作用的這—波段紫外線也具有抗佝僂病作用,兩者生物學作用的效果光譜相近,故可用紅斑劑量宋代表紫外線的生物劑量G它不僅在紫外線治療上常以皮膚的紅斑反應強弱,作為紫外線治療的劑量標準,而且又具有重要的衛生學意義。一般用紅斑劑量來表示機體每天所必需的紫外線照射劑量。

2.殺菌作用細菌或病毒的蛋白質、酶和核酸能強烈吸收相應波長的紫外線,使蛋白質發生變性離解,曲活性降低或消失,在核酸中形成胸腺嘧啶二聚體,DNA結構和功能受到破壞.從而導致細菌和病毒的死亡。紫外線的殺菌作用與波長有關。280一302nm的紫外線主要引起蛋白質的離解;253—260nm的紫外線主要引起變性,而核酸對該波段的紫外線吸收量最為強烈。對260nm的紫外線的吸收強度比蛋白質高30倍。波長295nm的紫外線殺菌效果要比395nm紫外線的殺菌效果大l510倍.故波長越短,殺菌效果越好。因此,一般認為:波長在300nm以下的紫外線有明顯的殺菌作用,而殺菌作用最強的波段為253—260nm。紫外線的殺菌作用可用

于空氣、物體表面的消毒及表面感染的治療。

紫外線的殺菌作用還與紫外線的輻射強度、細菌對紫外線照射的抵抗力等有關。

不同類型的細菌對紫外線的抵抗力不同,如結核桿菌對紫外線的抵抗力比葡萄球菌強2—3倍;金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對波長265nm的紫外線員敏感,而大腸桿菌則對234nm的紫外線最敏感.在空氣中,白色葡萄球菌對紫外線最敏感,黃色八疊球菌耐受力最強.紫外線必須達到一定的輻射強度才具有有效的殺菌作用,研究顯示,大約3W/m2的強度才可抑制細菌的生長。

紫外線不僅能殺死細菌,還能破壞某些細菌的毒素(如白喉和破傷風毒素)。真菌對紫外線則具有較強的耐受力。另據報道,因紫外線的能量能夠破壞球蟲的A鏈,因而,紫外線可用于生產中對兔球蟲卵囊的消毒。

在畜牧業生產中,常用紫外線光源對畜舍進行滅菌。目前在雞、鴨、豬等畜禽舍使用的低壓汞燈,輻射出254nm紫外線,具有較好的滅菌效果.據生產實踐證明,用20w的低壓汞燈懸于畜舍2.5m的高空,每20m2懸掛1盞,即lW/m2,每日照射3次,每次50min左右,這樣可降低家畜的染病率和死亡率,生產力明顯提高。

短波紫外線(c段)對人眼損害很大,但對動物的眼睛影響并不大。因此,在布置低壓汞燈滅菌時,可以直接向下方照射,而對剛出生的家畜,因其被毛稀疏,不能過多照射;奶牛、奶羊的乳部因皮藏在照射時應注意劑量。另外,紫外線也可用于飼料、飼養工具的殺菌。

3.抗佝僂病作用佝僂病是由于缺乏維生親D而發生的鈣、磷代謝紊亂疾病。維生素D的主要作用是促進腸道對鈣、磷的吸收,并與體內調節鈣、磷的其他因子協調作用,使鈣、磷在體內保持正常水平,促進骨基質鈣化。畜體在維生素D缺乏時,腸道對鈣、磷的吸收減少,血中鈣、磷濃度下降,為維持血內鈣、磷含量的穩定,鈣、磷從骨中分解出來進入血液。因此,骨組織含鈣的減少,成骨作用受到影響,成年家畜特別是妊娠及哺乳期母畜.則引起骨質軟化癥。

由于波長270一320nm的紫外線,將麥角固醇和7—脫氫膽固醇轉化為維生素口的能力最強,而這部分紫外線在太陽高度角小于35度時,一般不能到達地面,所以緯度較大的地區,在冬季一般都缺乏這部分紫外線。因此,在高緯度地區,冬季可對放牧家畜進行人工紫外線照射或通過飼料補加維生素D.在現代化的封閉式畜臺中,由于家畜使用補充維生意D3的全價日糧,盡管常年見不到陽光,也不易發生維生素D缺乏癥。

需要強調的是,為防止佝僂病和軟骨癥的發生,在對家畜進行紫外線照射時,必須選用波長283—295nm的紫外線,不可用一般的紫外線燈代替

4.色素沉著作用紫外線可使皮膚中的黑色素原通過氧化菌的作用,轉變為黑色素,使皮膚發生色素沉著。黑色素對光線的吸收能力,較機體其他部位的組織大數倍,特別是對短波輻射的吸收量更大。色素沉著是機體對光線刺激的一種防御反應。由于色素在皮膚的沉著,增強了皮膚局部的保護功能,使皮膚不會過熱。校色素吸收的光能則轉變為熱能,促使汗液分泌,因而增強了局部的散熱作用;同時能防止太陽的短波輻射穿透組織,使深部組織不受損害。據觀察,白豬和黑豬同時在夏季陽光照射下放牧(氣溫高于28度:),結果白豬全部發生皮膚損傷,黑豬發生皮膚損傷的只有1/16。紫外線產生色素沉著作用的波長為320一400nm。但在紅外線和可見光作用下也能發生。最強最持久的色素沉著發生在紫外線、紅外線和可見光幾種光譜同時作用之時。

5.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和抗病力動物長期缺乏紫外線的照射,可導致機體免疫功能下降,對各種病原體的抵抗力減弱,易引起各種感染和傳染病。因此,為保障機體正常的免疫功能,接受適量的紫外線是必不可少的。在紫外線的作用下,機體的組織細胞分子結構發生改變,抗原性發生變化,激發機體產生免疫反應。同時紫外線照射可提高免疫細胞的吞噬活性,增加補體和凝集寒,增強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功能。補體是畜禽新鮮血清中的一組球蛋白,它能協同抗體系滅

病毒或溶解細菌.促進吞噬細胞吞噬和消化病原體。凝集素也是一種能和細菌的表面抗原發生反應并使之凝集的抗體.其增加也是機體防御免疫功能加強的表現之一。紫外線照射增強機體免疫力的效果,還決定于照射劑量、照射時間以及機體的機能狀態。在畜牧生產中,為增強畜禽體質,提高其對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和對某些疾病的抵抗力,可采用小劑量紫外線進行多次照射。

6.增強氣體代謝作用紫外線照射能興奮呼吸中樞,使呼吸變慢變深,促進氧的吸收和一氧化碳、水汽的排出。同時能增加血液、紅細胞和血紅素的含量,提高血液攜帶氧和二氧化碳的能力,加速組織代謝過程。在紫外線局部照射時,還有改善局部血液循環、讓痛、炎和促進傷口愈合的作用。

7.光敏性皮炎當動物體內含有某些異常物質時,如采食養麥和三葉草等植物,或機體本身產生異常代謝物,或感染病灶吸收的病毒等,在紫外線作用下,這些光敏物質對機體發少明顯的作用.能引起皮膚過敏、皮膚炎癥或壞死現象,這就是光敏性皮炎或“光敏反應”。其機制有人認為是由于紫外線使機體對光敏物質的感受性增加所致;有人則認為是光敏物質在光化學反應(因光引起機體被照射部位的化學反應)中起接觸劑的作用,導致機體發生一些本來不致發生的化學反應。光敏性皮炎專發于白色皮膚,特別是在動物無毛或少毛的部位,畜牧生產中多見于豬和羊。

8.光照性眼炎與癌紫外線過度照射動物眼睛時,可引起結膜和角膜發炎,稱為光照性眼炎。其臨床表現為角膜損傷、眼紅、灼痛、流淚、怕光,經數天后消失。最易引起光照性眼炎的波長為295—360nm。長期接觸小劑量的紫外線,可發生慢性結膜炎.此外,紫外線尚有致癌作用。

紫外線照射對動物有利、有弊,在畜牧生產中盡可能地利用其有利的一面,避免過度照射造成有害的影響。近年來,由于人類的社會活動,使臭氧層受到破壞,而臭氧層能夠吸收所有的C段紫外線和90%的B段紫外線,所以加劇了紫外線對地球上的動、植物和人類的危害。

家畜論文:紫外線家畜管理論文

紫外線具有較高的能量,照射機體后可產生一系列的光化學反應和光電效應,不同的波長其生物學作用的強弱不同,一般將紫外線分為三段,即:A段,波長320—400nm,其生物學作用較弱,主要起色素沉著作用;B段,波長275—320nm,生物學作用很強,主要是抗構樓病和紅斑作用;C段,波長200一275nm,來自太陽輻射的這段紫外線不能到達地面,以人工裝外線燈進行試驗,此段具有較大的殺傷力,對機體細胞也有強烈的刺激和破壞作用。紫外線的各種基本作用闡述如下:

1、紅斑作用在紫外線的照射下,被照射部位皮膚會出現潮紅,這種皮膚對紫外線照射和特異反應稱紅斑作用。在紫外線照射一定時間后,由于皮膚的反射作用,毛細血管擴張,這時出現的紅斑稱為原發性紅斑。而當照射時,因皮膚表皮細胞被紫外線所破壞,釋放出組織胺與類組織胺,這兩者達到一定濃度,又能刺激神經末梢,通過反射使皮膚毛細血管擴張、通透性加強,導致皮膚發紅和水腫,這時發生的紅斑稱為繼發性紅斑。這一過程較慢,一般發生在照射后6—8h,甚至24h。紫外線的紅斑反應有兩個最敏感的波長區,即254nm和297nm,但兩者所致紅斑在性質上有許多不同之處。如在紅斑深度、界限、溫度、潛伏期、消失時間、色澤和血管反應方面均有不同,前者的表現分別為紅斑深、界限明顯、溫度高、潛伏期長、消失慢、色澤為深紅色、血管擴張;而后者表現為紅斑深度淺、界限不明顯、溫度低、潛伏期短、消失俠、色澤為紫紅有紋、血管痙攣。引起紅斑作用的紫外線劑量以紅斑學位計。不同紫外線的紅斑劑量不同,現統一用功率入1w的297nm波長的紫外線燈的紅斑輻射強度作為一個紅斑劑量。由于產生紅斑作用的這—波段紫外線也具有抗佝僂病作用,兩者生物學作用的效果光譜相近,故可用紅斑劑量宋代表紫外線的生物劑量G它不僅在紫外線治療上常以皮膚的紅斑反應強弱,作為紫外線治療的劑量標準,而且又具有重要的衛生學意義。一般用紅斑劑量來表示機體每天所必需的紫外線照射劑量。

2.殺菌作用細菌或病毒的蛋白質、酶和核酸能強烈吸收相應波長的紫外線,使蛋白質發生變性離解,曲活性降低或消失,在核酸中形成胸腺嘧啶二聚體,DNA結構和功能受到破壞.從而導致細菌和病毒的死亡。紫外線的殺菌作用與波長有關。280一302nm的紫外線主要引起蛋白質的離解;253—260nm的紫外線主要引起變性,而核酸對該波段的紫外線吸收量最為強烈。對260nm的紫外線的吸收強度比蛋白質高30倍。波長295nm的紫外線殺菌效果要比395nm紫外線的殺菌效果大l510倍.故波長越短,殺菌效果越好。因此,一般認為:波長在300nm以下的紫外線有明顯的殺菌作用,而殺菌作用最強的波段為253—260nm。紫外線的殺菌作用可用

于空氣、物體表面的消毒及表面感染的治療。

紫外線的殺菌作用還與紫外線的輻射強度、細菌對紫外線照射的抵抗力等有關。

不同類型的細菌對紫外線的抵抗力不同,如結核桿菌對紫外線的抵抗力比葡萄球菌強2—3倍;金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對波長265nm的紫外線員敏感,而大腸桿菌則對234nm的紫外線最敏感.在空氣中,白色葡萄球菌對紫外線最敏感,黃色八疊球菌耐受力最強.紫外線必須達到一定的輻射強度才具有有效的殺菌作用,研究顯示,大約3W/m2的強度才可抑制細菌的生長。

紫外線不僅能殺死細菌,還能破壞某些細菌的毒素(如白喉和破傷風毒素)。真菌對紫外線則具有較強的耐受力。另據報道,因紫外線的能量能夠破壞球蟲的A鏈,因而,紫外線可用于生產中對兔球蟲卵囊的消毒。

在畜牧業生產中,常用紫外線光源對畜舍進行滅菌。目前在雞、鴨、豬等畜禽舍使用的低壓汞燈,輻射出254nm紫外線,具有較好的滅菌效果.據生產實踐證明,用20w的低壓汞燈懸于畜舍2.5m的高空,每20m2懸掛1盞,即lW/m2,每日照射3次,每次50min左右,這樣可降低家畜的染病率和死亡率,生產力明顯提高。

短波紫外線(c段)對人眼損害很大,但對動物的眼睛影響并不大。因此,在布置低壓汞燈滅菌時,可以直接向下方照射,而對剛出生的家畜,因其被毛稀疏,不能過多照射;奶牛、奶羊的乳部因皮藏在照射時應注意劑量。另外,紫外線也可用于飼料、飼養工具的殺菌。

3.抗佝僂病作用佝僂病是由于缺乏維生親D而發生的鈣、磷代謝紊亂疾病。維生素D的主要作用是促進腸道對鈣、磷的吸收,并與體內調節鈣、磷的其他因子協調作用,使鈣、磷在體內保持正常水平,促進骨基質鈣化。畜體在維生素D缺乏時,腸道對鈣、磷的吸收減少,血中鈣、磷濃度下降,為維持血內鈣、磷含量的穩定,鈣、磷從骨中分解出來進入血液。因此,骨組織含鈣的減少,成骨作用受到影響,成年家畜特別是妊娠及哺乳期母畜.則引起骨質軟化癥。

由于波長270一320nm的紫外線,將麥角固醇和7—脫氫膽固醇轉化為維生素口的能力最強,而這部分紫外線在太陽高度角小于35度時,一般不能到達地面,所以緯度較大的地區,在冬季一般都缺乏這部分紫外線。因此,在高緯度地區,冬季可對放牧家畜進行人工紫外線照射或通過飼料補加維生素D.在現代化的封閉式畜臺中,由于家畜使用補充維生意D3的全價日糧,盡管常年見不到陽光,也不易發生維生素D缺乏癥。

需要強調的是,為防止佝僂病和軟骨癥的發生,在對家畜進行紫外線照射時,必須選用波長283—295nm的紫外線,不可用一般的紫外線燈代替。

4.色素沉著作用紫外線可使皮膚中的黑色素原通過氧化菌的作用,轉變為黑色素,使皮膚發生色素沉著。黑色素對光線的吸收能力,較機體其他部位的組織大數倍,特別是對短波輻射的吸收量更大。色素沉著是機體對光線刺激的一種防御反應。由于色素在皮膚的沉著,增強了皮膚局部的保護功能,使皮膚不會過熱。校色素吸收的光能則轉變為熱能,促使汗液分泌,因而增強了局部的散熱作用;同時能防止太陽的短波輻射穿透組織,使深部組織不受損害。據觀察,白豬和黑豬同時在夏季陽光照射下放牧(氣溫高于28度:),結果白豬全部發生皮膚損傷,黑豬發生皮膚損傷的只有1/16。紫外線產生色素沉著作用的波長為320一400nm。但在紅外線和可見光作用下也能發生。最強最持久的色素沉著發生在紫外線、紅外線和可見光幾種光譜同時作用之時。

5.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和抗病力動物長期缺乏紫外線的照射,可導致機體免疫功能下降,對各種病原體的抵抗力減弱,易引起各種感染和傳染病。因此,為保障機體正常的免疫功能,接受適量的紫外線是必不可少的。在紫外線的作用下,機體的組織細胞分子結構發生改變,抗原性發生變化,激發機體產生免疫反應。同時紫外線照射可提高免疫細胞的吞噬活性,增加補體和凝集寒,增強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功能。補體是畜禽新鮮血清中的一組球蛋白,它能協同抗體系滅

病毒或溶解細菌.促進吞噬細胞吞噬和消化病原體。凝集素也是一種能和細菌的表面抗原發生反應并使之凝集的抗體.其增加也是機體防御免疫功能加強的表現之一。紫外線照射增強機體免疫力的效果,還決定于照射劑量、照射時間以及機體的機能狀態。在畜牧生產中,為增強畜禽體質,提高其對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和對某些疾病的抵抗力,可采用小劑量紫外線進行多次照射。

6.增強氣體代謝作用紫外線照射能興奮呼吸中樞,使呼吸變慢變深,促進氧的吸收和一氧化碳、水汽的排出。同時能增加血液、紅細胞和血紅素的含量,提高血液攜帶氧和二氧化碳的能力,加速組織代謝過程。在紫外線局部照射時,還有改善局部血液循環、讓痛、炎和促進傷口愈合的作用。

7.光敏性皮炎當動物體內含有某些異常物質時,如采食養麥和三葉草等植物,或機體本身產生異常代謝物,或感染病灶吸收的病毒等,在紫外線作用下,這些光敏物質對機體發少明顯的作用.能引起皮膚過敏、皮膚炎癥或壞死現象,這就是光敏性皮炎或“光敏反應”。其機制有人認為是由于紫外線使機體對光敏物質的感受性增加所致;有人則認為是光敏物質在光化學反應(因光引起機體被照射部位的化學反應)中起接觸劑的作用,導致機體發生一些本來不致發生的化學反應。光敏性皮炎專發于白色皮膚,特別是在動物無毛或少毛的部位,畜牧生產中多見于豬和羊。

8.光照性眼炎與癌紫外線過度照射動物眼睛時,可引起結膜和角膜發炎,稱為光照性眼炎。其臨床表現為角膜損傷、眼紅、灼痛、流淚、怕光,經數天后消失。最易引起光照性眼炎的波長為295—360nm。長期接觸小劑量的紫外線,可發生慢性結膜炎.此外,紫外線尚有致癌作用。

紫外線照射對動物有利、有弊,在畜牧生產中盡可能地利用其有利的一面,避免過度照射造成有害的影響。近年來,由于人類的社會活動,使臭氧層受到破壞,而臭氧層能夠吸收所有的C段紫外線和90%的B段紫外線,所以加劇了紫外線對地球上的動、植物和人類的危害。

家畜論文:農業考古家畜管理論文

史前先民將一些野生動物馴化為家養動物,大體要經過拘禁、野外放養、定居放牧(放牧與舍飼相結合)幾個階段。50年代以來的一些考古發現,也大體反映了這一過程。如從內蒙古陰山巖畫中的一些“野牧圖”畫面,可以看到野外放養的情形,河姆渡遺址曾發現直徑l米左右的畜圈,可能是拘禁動物用的,其干欄或房屋底層,據民族學資料推測,可能是豢養家畜的地方。在半坡遺址發現兩座長方形畜圈,長6~10米,寬1.8~2.6米,周圍有密集的柱洞,說明圍有木柵以圈牲畜。在姜寨遺址也發現兩座略呈圓形、直徑約4米的欄圈,欄中有20~30厘米厚的畜糞堆積,足證是畜圈無疑[109]。圈養對牲畜的肥育、配種、繁殖都有重大作用,是原始畜牧業有很大進步的重要標志。

根據考古資料,我國原始畜牧業主要馴養的家畜有豬、牛、馬、羊、狗等,家禽有雞、鴨、鵝等。

1.家畜

各地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家畜骨骼和模型中,以豬的數量最多,約占1/3左右。一些晚期遺址中出土的豬骨數量更大,如山東省泰安市大汶口遺址43座墓中出土豬骨96塊,甘肅省永靖縣秦魏家遺址46座墓中出土豬骨430塊,可見豬已成為財富的象征,也說明豬在我國原始畜牧業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是真正的六畜之首。目前考古發現最早的材料是廣西桂林市甑皮巖遺址出土的距今9000年左右的豬牙和豬頜骨,個體數為67個,其中65%為2歲以下,說明“是人類有意識飼養和宰殺的自然結果”。豬牙中“犬齒數量不多,較為長大粗壯的犬齒更少見,犬齒槽外突的程度很差,而門齒一般都較細弱。這些情況,可能顯示在人類馴養條件下,豬的體質形態的變化”[110]。其次是在河北省武安縣磁山、河南省新鄭縣裴李崗和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等遺址出土了距今七八千年的豬骨或陶豬,其形態處于亞洲野豬與現代家豬之間,應屬于原始家豬階段(圖一)。至目前為止,發現有豬骨或陶豬模型的新石器時代遺址達120多處,地點遍布各地[111],表明我國家豬的歷史非常久遠,也證明以養豬為代表的中國原始畜牧業是和原始農業同時起步的。

到了商周時期,養豬業有較大的發展,甲骨文有許多“豕”字,還有一字是在“豕”字外面圍以方框,表示養豬的圈欄,《詩經·大雅·公劉》也有“執豕于牢”的詩句,說明豬已實行圈養。各地的商周遺址和墓葬中也常有豬骨骼出土。當時豬除用于肉食外,還用來祭祀,卜辭中有很多記載。亦有用銅鑄造雄性豬尊作為祭祀的代用品,如湖南省湘潭縣九華鄉出土的一件銅豕尊,器形碩大,造型生動,前后肘部橫穿一對直徑1.4厘米的圓管,可貫繩索,便于抬動進行祭祀。春秋戰國時期,養豬業受到進一步重視,“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孟子·梁惠王上》)。到了漢代,養豬業更加發達,地方官吏都提倡百姓家庭養豬以增加收人,各地漢墓中經常用陶豬或石豬隨葬,出土的數量相當多,造型也很生動逼真,因而可以據之了解漢代家豬的品種類型。如小耳豎立、頭短體圓的華南小耳豬,耳大下垂、頭長體大的華北大耳豬,耳短小下垂、體軀短寬、四肢堅實的四川本地豬,嘴短耳小、體軀豐圓的四川小型黑豬等等,這對研究我國古代豬種形成的歷史,具有很大的科學價值。

牛是指兩種不同屬的黃牛和水牛。黃牛既可用于肉食又可用于耕田,水牛主要用于南方水田耕作。它們是分別從其不同的野生祖先馴化而來的。在黃河流域和長城內外的上新世到更新世地層里,都發現有現今黃牛和水牛祖先的化石,為原?;蛟寂#?,中國黃牛和水牛是獨立起源的。河北省武安縣磁山遺址、河南省新鄭縣裴李崗遺址和鞏義縣瓦窯嘴遺址及舞陽縣賈湖遺址、山東省滕縣北辛遺址、陜西省寶雞市北首嶺遺址等,都出土過牛骨,雖不能肯定都是家養的牛,但也不能否定當時已有馴養野牛的嘗試。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遺址曾出土16個水牛頭骨(圖一一),江蘇省吳縣梅堰遺址也出土過七個水牛頭骨,特別是湖北省宜都市城背溪遺址出土了距今7000多年前的水牛頭骨,說明南方馴養水牛的歷史有可能早到六七千年以前。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時期遺址中,出土的牛骨大為增加,至少在新石器時代后期,牛已在原始畜牧業中占有重要地位[112]。

商周時期養牛業有很大發展。除了肉食、交通外,牛還被大量用于祭祀,動輒數十數百,甚至上千,這在卜辭中都有記載,可見牛在商代已大量飼養,各地商代墓葬中經常用牛殉葬,或隨葬玉牛、石牛等,也可作為例證。《周禮·地官》設有“牛人”一職,負責掌管供應各種肉牛和軍需所用之役牛,分為賓客之牛、積膳之牛、膳羞之牛、軍事用的犒牛、喪事用的奠牛及軍旅行役的兵車之牛。《詩經·小雅·無羊》:“誰謂爾無牛,九十其槨……爾牛來思,其耳濕濕,或降于阿,或飲于池。”亦可想見西周養牛業已具相當規模。春秋戰國時期,牛耕已經推廣,在農業生產上發揮了很大作用,養牛業得到迅速發展。秦國政府還專門頒布《廄苑律》,對牛的飼養管理和繁殖都有嚴格的規定,反映當時對養牛業的高度重視。春秋時期已創造了穿牛鼻子技術,《呂氏春秋·本生》:“使五尺豎子引其棬,而牛恣以所之,順也?!薄肚f子·秋水》:“落(絡)馬首,穿牛鼻,是謂人?!边@是駕馭耕牛技術的一大進步。有趣的是,上海博物館藏有一件春秋銅牛尊,其牛鼻上正穿有一環,可與文獻記載相印證(圖一二)。

秦漢時期,牛耕得到普及,養牛業倍受重視?!鞍傩账?,為用較大,國家為之強弱也。”(《風俗通義》)各地的漢墓中也經常隨葬陶牛、石牛和木牛等?!妒酚洝へ浿沉袀鳌罚骸芭L憬乔?即養100多頭牛)……此其人與千戶侯等?!闭f明已有人專門養牛致富。為了改變公牛的暴烈性情,以便于役使,同時也是為了改進畜肉的質量,漢代已經推廣閹牛技術,河南省方城縣出土的一塊閹牛畫像石,就是目前出土的惟一有關漢代閹割技術的實物例證。魏晉南北朝時期,由于畜牧業的發達,已經總結出一套役使飼養牛馬的基本原則:“服牛乘馬,量其力能;寒溫飲飼,適其天性;如不肥充繁息者,未之有也?!?《齊民要術》)甘肅省嘉峪關市魏晉墓出土壁畫中的畜牧圖反映了牧牛、飼牛的生動情景,使我們得以了解當時養牛業的生動情景[113]。

馬在古代曾號稱“六畜之首”,是軍事、交通的主要動力,

有的地方也用于農耕。中國家馬的祖先是蒙古野馬,因此中國最早馴養馬的地方應該是蒙古野馬生活的華北和內蒙古草原地區。在甘肅省蘭州市皋蘭山曾發現距今近1萬年的普氏野馬頭骨[114]。河北省徐水縣南莊頭遺址也發現了距今10500年至9700年的馬骨[115]。稍晚些有陜西省西安市半坡遺址出土的兩顆馬齒和一節趾骨,但有人認為其不是家馬。不過至遲在龍山文化時期馬已被馴養,當不成問題,因為東西南北各地都有馬骨出土。如:陜西省華縣南沙村龍山文化遺址就出土了兩匹馬骨架;山東省歷城縣城子崖,河南省湯陰縣白營,吉林省扶余縣長崗子,甘肅省永靖縣馬家灣,陜西省神木縣新華,內蒙古包頭市轉龍藏,江蘇省南京市北陰陽營,浙江省樂清縣白石以及云南省通??h黃家營、尋甸縣姚家村、麻栗坡縣小河洞、廣南縣木犁洞、馬龍縣仙人洞、宣威縣尖角洞、江川縣古城山等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都發現了馬骨或馬齒[116]。

到了商周時期,馬已成為交通運輸的主要動力,養馬業相當發達。甲骨文已有馬字,商墓中常用馬殉葬,各地都時有車馬坑發現,河南省安陽市武宜村北地一次就發現了117匹馬骨架[117]?!对娊洝分忻鑼戰B馬牧馬及駕馭馬車的詩句也很多,《周禮·夏官》有“校人”掌國馬之政,“辨六馬之屬”。這六種馬是指:繁殖用的“種馬”、軍用的“戎馬”、毛色整齊供儀仗用的“齊馬”、善于奔跑驛用的“道馬”、佃獵所需的“田馬”和只供雜役用的“駑馬”??梢娢髦軙r期養馬業發達的程度。春秋戰國時期盛行車戰和騎兵,馬成為軍事上的主要動力,特別受到重視,此時馬已成為“六畜”之首。各地的遺址和墓葬中也經常發現用馬隨葬,如山東省淄博市齊故城就出土了83匹馬骨架[118]。有的墓葬開始用銅馬代替活馬隨葬,如河南省洛陽市西工區、安徽省壽縣、云南省祥云縣大波拿等遺址都有銅馬出土[119]。商周時期在中國畜牧史上的另一大成就,是利用馬和驢雜交繁育騾子。山西省靈石縣旌介村出土的一件銅簋底部鑄有騾子紋飾、陜西省長安縣灃西出土的戰國銅雕飾上有兩匹騾子的形象,是難得的考古資料[120]。

秦漢時期,馬已被視為“甲兵之本,國之大用”,因而養馬業特別興盛。西漢政府從西域引進大宛馬,改良了中國馬種,還從大宛引種品質飼草苜蓿,促進了中國養馬業的發展。從秦俑坑和各地漢墓出土的陶馬和銅馬,可以見到當時良種馬的矯健身姿(圖一三)。唐代是我國養馬業的另一個高峰,僅西北地區的甘肅、陜西、寧夏、青海四處就養馬70多萬匹,史稱“秦漢以來,唐馬最盛”(《舊唐書·兵制》)。當時還從西域引進優良馬種在西北地區繁育:“以金帛市馬于河東、朔方、隴右牧之。既雜胡種,馬乃益壯?!?《舊唐書·兵制》)從各地出土的唐代三彩陶馬的健美形態,亦可看到當時良馬的形象,它們應是“既雜胡種,馬乃益壯”的真實寫照。

羊是從野羊馴化而來的。家羊分化為綿羊和山羊。河北省武安市磁山、河南省新鄭縣裴李崗、陜西省西安市半坡、陜西省臨潼縣姜寨等新石器時代遺址都出土過羊骨或陶羊,說明中國北方養羊的歷史有可能早到六七千年以前。到了龍山文化時期,出土羊骨的遺址已分布南北各地。北方有內蒙古、甘肅、陜西、山西、山東、河南、河北、遼寧以及安徽等地;南方有江蘇、浙江、湖北、湖南、廣西、云南等地[121],說明養羊業有所發展。一般來說,南方養羊的歷史應晚于北方,但是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遺址出土的陶羊,塑造得甚為逼真,顯系家羊無疑(圖一四)[122]。看來南方馴養家羊的歷史有可能比人們所料想的早得多。

商周時期,羊已成為主要的肉食用畜之一,也經常用于祭祀和殉葬。卜辭記載祭祀時用羊多達數百,甚至上千。《詩經·小雅·無羊》:“誰謂爾無羊?三百維群?!泵咳貉驍盗窟_到三百,可見商周養羊業甚為發達。商代青銅器常用羊首作為裝飾,如湖南等地出土的二羊尊、四羊尊等,鑄造極為精美,亦反映出南方養羊業的興盛。春秋戰國時期,養羊業更為發達。“四海之內,粒食人民,莫不犓牛羊?!?《墨子·天志篇》)“今之人生也……又畜牛羊?!?《荀子·榮辱篇》)秦漢時期,西北地區“水草豐美,土宜產牧”,出現“牛馬銜尾,群羊塞道”的興旺景象(《后漢書·西羌傳》)。中原及南方地區的養羊業也有發展,各地漢墓中常用陶羊和陶羊圈隨葬。魏晉南北朝時期,養羊已成為農民的重要副業,《齊民要術》專立一篇《養羊》,總結當時勞動人民的養羊經驗。從甘肅省嘉峪關市魏晉壁畫墓中的一些畜牧圖,可見當時放牧羊群的具體情形。唐代的養羊業亦取得相當成就,已培育出許多優良品種,如河西羊、河東羊、濮固羊、沙苑羊、康居大尾羊、蠻羊等。各地的魏晉南北朝和隋唐墓葬中,也經常用陶羊、青瓷羊及羊圈隨葬[123]。

狗是由狼馴化而來的。遠在狩獵采集時代,人們就已馴養狗作為狩獵時的助手,因此,狗要算人類最早馴養的家畜。在農業時代,它亦兼為肉食對象。河北省徐水縣南莊頭、武安市磁山,河南省新鄭縣裴李崗、汝州市中山寨,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山東省茌平縣尚莊以及陜西、山西、遼寧、內蒙古、甘肅、湖南、湖北、安徽、江蘇、上海、福建各地新石器時代遺址中都出土過狗的骨骼或陶狗。其中,徐水縣南莊頭的狗骨的年代距今近萬年,磁山、裴李崗的年代都距今七八千年,可見其馴養歷史之久遠。河姆渡遺址出土的陶塑小狗和山東省膠縣三里河遺址出土的狗形鬶(圖一五),造型生動逼真,使我們得見新石器時代家犬的形態特征。陜西省西安市半坡遺址出土的狗骨,頭骨較小,額骨突出,肉裂齒小,下頜骨水平邊緣彎曲,與現代華北狼有很大區別,說明當時狗的飼養已很成熟,遠遠脫離野生狀態[124]。

商周以后,狗已成為主要的肉食對象之一,先秦著作中經常“雞狗豬彘”(《荀子·榮辱》)、“犬彘”(《墨子·天志》)、“雞豚狗彘”(《孟子·盡心下》)并提,可見狗在六畜中的地位。據《禮記·少儀》記載,狗在當時有三種用途:“一曰守犬,守御田舍也;二曰田犬,田獵所用也;三曰食犬,充庖廚庶羞用也?!惫愤€用作祭祀之犧牲,實際上也是供人們食用的,因此以屠宰狗肉販賣為業的人也不少。春秋時期的朱亥、戰國時期的高漸離、漢初名將樊噲等人,都是歷史上屠狗賣肉出身的名人。因此商周墓葬中也經常葬有狗骨,漢墓中則經常以陶狗隨葬。

大約從魏晉南北朝開始,狗已退出食用畜的范圍,只用于守衛、田獵和娛樂,因此《齊民要術》中的畜牧部分就不談狗的飼養了。不過民間仍有食狗肉的習慣,魏晉南北朝及隋唐墓中也常以陶狗隨葬。

2.家禽

我國的家禽主要是雞、鴨、鵝等,其中鴨、鵝馴養的歷史較晚,而雞的馴養歷史卻是很早的。雞是由野生的原雞馴化而來。江西省萬年縣仙人洞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中就發現了原雞的遺骨,陜西省西安市半坡遺址也發現過原雞屬鳥類遺骨,說明原雞在長江和黃河流域都有分布,因而史前先民們就有可能將它馴化成家雞。在河北省武安市磁山、河南省新鄭縣裴李崗、山東省滕縣北辛等較早的遺址中都有家雞遺骨出土,可見雞的馴化年代在中國已有8000多年的歷史,這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記錄。在南北各地的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址中都有雞骨或陶雞出土,證明雞在當時已被各地人們馴養成功,成為主要家禽[125]。

甲骨文已有雞字,為“鳥”旁加“奚”的形聲字。雞在商周已成為祭祀品,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已發現作為犧牲的雞骨架[126]。在四川省廣漢縣三星堆發現了商周時期的銅雞,在河南省羅山縣蟒張商墓中發現了玉雞[127]?!吨芏Y·春官·雞人》的官職是“掌共雞牲,辨其物”?!对娊洝ね躏L·君子于役》中有“雞棲于塒”、“雞棲于桀”的詩句,表明當時已實行舍飼養雞,早已脫離原始放養狀態。江蘇省句容縣浮山西周墓中出土了一罐雞蛋,應是舍飼養雞的產物(圖一六)[128]。

春秋戰國時期,雞已成為六畜之一。先秦著作中經常提到“雞豚狗彘”、“雞狗豬彘”,說明雞已被普遍飼養。當時還育成了越雞和魯雞等不同品種,并且還有專門用來斗雞的品種。河北省石家莊市莊村出土過戰國雞蛋(殼),廣東省增城縣出土過戰國陶雞,云南省祥云縣出土過戰國銅雞[129]。

漢代的養雞業更加發達,許多地方官吏如黃霸、龔遂、僮仲等都要求每家至少養四五只雞。劉向《列仙傳》記載:“祝雞翁,居尸鄉北山,養雞百余年,雞千余,皆有名字,暮棲樹上,晝放之,呼即別種而至。賣雞及子得千萬錢。”雖是傳說故事,亦反映當時已有人專業養雞致富的現實。從各地漢墓常有雞舍、雞籠模型出土,可以看出當時已逐漸采用雞舍飼養方式,從而改善和提高了雞肉的品質和產蛋量,這是一個明顯的進步。至魏晉南北朝時期,養雞技術更加成熟,《齊民要術》已列專章加以總結。唐宋以后直至今天,雞依然是廣大農村飼養的主要家禽。魏晉至唐代的墓葬中都有很多陶雞出土,有的陶雞是子母成堆,映射出當時養雞業的興旺景象。

鴨是水禽,家鴨是從野鴨馴化而來的。從考古材料來看,鴨的馴化遠較雞要晚得多。目前最早的發現是湖北省天門縣石家河遺址出土的陶鴨、青海省馬家窯文化的鴨形尊、福建省武平縣巖石門丘山的陶鴨,其中最早的是石家河陶鴨,但也只有4000多年而已[130]。商代甲骨文雖然未見“鴨”字,但商墓中已有銅鴨、玉鴨和石鴨出土[131],可見商代確已飼養家鴨。西周青銅器中常有鴨形尊,西周墓中也有鴨蛋出土,亦反映了當時鴨的飼養已較普遍[132]。

在先秦古籍中,鴨稱作鶩,亦稱家鳧或舒鳧,鳧即野鴨?!秴堑刂尽罚骸皡峭踔且责B鴨,周圍數十里。”說明江南水鄉,養鴨業已有很大發展。至秦漢時期,鴨與雞、鵝已成為三大家禽。據《西京雜記》載:“高帝既作新豐衢巷……放犬羊雞鴨于通途,亦竟識其家?!笨梢婐B鴨之盛。因此各地漢墓中也常用陶鴨隨葬。至南北朝時期,養鴨技術更加成熟,《齊民要術》設專章加以總結。南朝墓中經常出土青瓷鴨圈,亦反映當時舍飼養鴨的情況。

鵝是從野雁(鴻雁)馴化來的。其馴化年代較晚,但至少在商代就已馴化成功。河南省安陽市婦好墓就出土過三件商代玉鵝(圖一七)。山東省濟陽縣劉臺子西周墓中也出土過玉鵝[133]。先秦古籍稱鵝為舒雁(《禮記》)。鵝字首見于《左傳·昭公二十一年》:“宋公子與華氏戰于赭丘,鄭翩愿為鸛,其御愿為鵝。”《爾雅·釋鳥》注:“野曰雁,家曰鵝?!蔽鳚h末王褒《僮約》中已有“牽犬販鵝,武都買荼”之句,說明養鵝已成為商品性生產,其社會需求量日益擴大。漢墓中亦有用陶鵝隨葬的?!洱R民要術》中更有專門篇章敘述養鵝的技術。魏晉南北朝及隋唐墓中也隨葬陶鵝,但比起隨葬的陶雞、陶鴨要少得多。

家畜論文:家畜解剖學電子圖譜分析

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抽象的理論知識更加具體和直觀,教師就一直探索采用各種方法進行教學,往往采用文字、聲音、圖像相結合的方法[1]。新媒體時代,數字技術異軍突起,數字多媒體教室出現在各大高校,多媒體教學逐漸代替了枯燥無味的傳統課堂模式。家畜系統解剖學是以觀察畜禽結構特點為主的形態學科,是動物醫學領域里較早接觸的一門重要基礎課程。以往利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授課時需要大量的教具掛圖、模型標本、投影、錄像帶等影片資料,這不僅使教學準備工作量很大,而且給學生自學帶來一定困難。很多學者就如何提高多媒體教室的利用率設計出一些實用、有趣的多媒體教學課件[2-3]。但如何加強實踐性的教學環節引導學生正確觀察標本、模型已成為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4]。文章描述了一套完整的基于Authorware制作電子圖譜的開發過程,把復雜的課件制作過程用簡單的幾步來概括,將繁瑣的文字敘述變成了直觀的圖片,大大降低了學習難度。更為有利的是本研究開發的電子圖譜能實現學生網絡遠程訪問,特別適合在教學時數減少的同時,素質教育又要求加強實踐性的教學環節,因此本電子圖譜可以作為家畜解剖學實踐教學的輔助手段和學生自學的工具。

1課件設計的意義與背景

電子圖譜相對于圖書而言更加直觀、便捷,學生在學習時能夠對教學內容獲得更加清晰直觀的認識,有利于加深印象,提高教學效果,突破紙制載體的束縛,讓材料“活”起來。還能突破傳統教育模式的瓶頸,利于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升課堂效率,將成為新媒體時代學生在課余時間自主學習有力的手段與途徑[5]。

2課件制作方法

2.1主要軟件制作環境

使用的軟件為Authorware7.0,為了確保制作過程中軟件的正常運行,建議使用Window7操作系統來運行Authorware7.0。

2.2素材的收集

在前期準備過程中搜尋了大量的家畜解剖學的圖片與資料,這些資料源自于的英文文獻和出版物。在牛解剖圖譜模塊下設了軀干、淺層肌肉、深層肌肉、骨骼、呼吸系統、泌尿系統、神經系統、雄性生殖系統、雌性生殖系統、消化系統、循環系統共11個部分;為了增強圖譜的實用性,在羊解剖圖譜的部分準備了羊實地解剖圖片。所有相關的文字材料均采用英文原版作為標準,在指導教師的幫助下進行的翻譯。

2.3課件各模塊設計思路

《家畜解剖學電子圖譜》分為“牛電子圖譜”“羊實地解剖圖譜”“標本展示”“幫助”“制作群體”五個主要模塊。其中“牛電子圖譜”與“羊實地解剖圖譜”是軟件功能的主體,運用交互性的表現形式將大量的圖片和與之相對應的注釋提供給學生。“標本展示”模塊為學生提供了基于Flash制作的骨骼360度展示標本?!皫椭蹦K指導學生使用《家畜解剖學電子圖譜》的各項功能?!爸谱魅后w”模塊申明了制作者和軟件權益。

3研發過程

主要的制作過程都是遵循著一般的程序設計方法,先構建框架,然后逐步填充內容,豐富動畫和改良使用體驗,最終形成一個完整的課件。

3.1主程序的框架設計

根據前期的素材收集,將材料主要分為牛、羊兩種動物的不同部位,設計將不同部位分列于主菜單上,運用“按鈕”將用戶引導至不同的不同頁面。在圖譜中采用了“交互+文字”的展示結構,在收集的解剖學圖片的基礎上,將“熱點”添加到圖片上對應的區域,當用鼠標點擊熱點時就會出現相應的文字說明,點擊不同的熱點時文字會在指定區域替換為新的說明。使用結束時點擊主菜單的退出功能退出。

3.2分辨率的設計要點

在Authorware中,程序默認的分辨率大小為640像素×480像素,但隨著計算機顯示技術的發展,這一分辨率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目前的使用要求。在文件屬性的菜單中,可以通過“大小”選項來調節不同的分辨率,但是固定的分辨率不能滿足在不同種類計算機和不同尺寸的顯示器的使用要求,因此通過Re-sizeWindow函數來動態調整程序窗體的分辨率,首先在開始時添加一個“計算”,函數程序見圖2。將用戶的任務欄隱藏后,修改用戶的分辨率修改為指定大小。改變用戶顯示器的分辨率后,在結束程序時必須將用戶的分辨率修改回原來的大小,在主界面中添加一個按鈕,用于結束程序,在結束按鈕下添加一個“計圖2“計算”按鈕的函數程序代碼算”:alShowTaskBar()-//顯示任務欄;alChangeRes(UserScreenWidth,UserScreenHeight,UserScreenDe-pth)//恢復使用者原來的分辨率;Quit()--退出;在恢復用戶顯示欄和原來的分辨率后結束程序。

3.3交互的制作要點

交互是Authorware的核心功能,運用交互功能可以達到許多人們想要的功能。在Authorware中共有11種類型的交互,在《家畜解剖學電子圖譜》中主要使用“熱區域”“按鈕”兩種?!鞍粹o”交互是在屏幕上固定位置添加一個根據條件執行特定功能的圖標,可以通過按鈕來實現選擇和導航功能,在創建一個按鈕交互的時候,必須定義一個按鈕的位置(x,y坐標)和按鈕的響應功能。當設置好按鈕之后,可以在按鈕上添加GoTo(IconID@"目標畫面")語句來跳轉到想引導的目標界面?!盁釁^域”交互的功能與“按鈕”相似,但是“熱區域”可以將畫面分成不同的交互區域,可以將一個圖譜的不同位置分別劃分為不同的“熱區域”,不同的熱區域響應不同的文字信息。添加熱區域時,首先應設定好“熱區域”的位置。確定位置之后,打開本層交互中此“熱區域”的圖標來打開第三層,在其中添加想要顯示的圖片、文字或其他功能。

3.4標本展覽館的制作

為了制作電子版的標本展覽館,需要準備標本的360°連續多幅攝影,為此準備了一臺高清攝像機。將準備好的多個標本放置于圓形展覽臺上,在高清攝像機連續拍攝的同時,轉動展覽臺,即可得到同一標本的多幅連續攝影。得到連續照片后,為了制作出電子展覽圖像,使用了AdobeFlash軟件,將所有圖片按照順序放入Flash的關鍵幀中,然后在及時幀加入如下代碼(見圖3),然后保存為Flash文件。為了能夠將Flash文件順利地加入到Authorware中,需要使用AcitveX控件庫,在需要插入Flash的流程中加入Active控件庫的ShockwareFlashObject控件,加入控件后,為了實現索引Flash文件相對位置的功能,讓程序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找到文件。

4討論

Authorware多媒體課件與傳統PPT課件相比有所不同,其主要體現在對各類信息及其呈現形式有著極為強大的控制力。與此同時信息類型的豐富化,信息呈現形式的多樣化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邏輯思維與創造能力,進而增強學生對各類信息的處理能力。Authorware打包生成的Web版本圖譜將教室不再僅僅局限于小小的一間屋子,其將被延伸至這個世界上所有覆蓋有網絡的地方,有網絡的地方都可以是“一間教室”。社會已經進入一個“互聯網+”的時代,教育手段現代化、教育內容信息化無不影響著未來教育方式,人們應該積極改變“教與學”的方式,使解剖學這門古老的學科與時俱進。

作者:李博 賈崢 藺佳文 尹航 羅繼龍 馮新暢 白志坤 單位:東北農業大學 動物醫學學院

家畜論文:綠色家畜生產發展有效途徑研究

在當前綠色消費理念倡導下,為滿足消費者的消費需求,保障人民的身體健康,發展綠色家畜生產已成為我國各級政府的畜牧主管部門畜牧工作的重中之重,許多畜牧獸醫科技工作者也為綠色家畜生產快速發展獻計獻策。

1發展綠色家畜生產必須實行規?;B殖

目前,我國的家畜生產仍然是以一家一戶分散養殖為主,飼養管理技術落后,防疫消毒措施不嚴,大部分飼養戶對藥物殘留的概念缺乏認識,非法使用違禁藥物的現象時有發生,不但給我國獸醫監督部門的監控帶來了很大困難,也給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很大威脅,顯然,這與綠色家畜的生產標準相差很遠。而采用集約化方式進行規模養殖,不但可大大降低生產成本,也便于防疫消毒措施的落實,更有利于獸醫部門對農藥殘留和藥物殘留的監控。

2創造優良的生態環境

產地環境質量對綠色家畜生產有直接的影響,產地污染因素通過對原料的影響而對產品有“富積”作用。具體地講,飼養家畜的場地所在位置的大氣、水質和土壤環境應達到國家無公害綠色產品生產基地標準。當地的畜牧部門和家畜飼養者要發展綠色家畜生產,必須要政府部門重視,必須下大力氣治理環境污染,為綠色家畜生產創造一個優良的生態環境。

3加強飼料與飼料添加劑的檢測工作

飼料是家畜生產的物質基礎,也是影響家畜產品質量的重要因素,保障飼料產品質量是保障綠色家畜產品質量的前提。我國飼料工業發展速度很快,產量連年增長,產品總體質量不斷提高。但也有一些企業的質量意識和法律意識還不夠強,在飼料及飼料添加劑產品質量方面還存在不少問題,有些問題還很嚴重。多年來,各地飼料監測機構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但由于我國飼料監測起步較晚,飼料產品質量保障體系建設遠遠滿足不了需求,飼料質量監督機構的儀器設備還比較落后,相當一部分指標無法檢測,給飼料產品質量監督工作造成困難,這種狀況嚴重制約了飼料監測工作的開展,不能適應綠色家畜生產發展的需要。為保障飼料產品質量,促進綠色家畜生產的健康發展,保障人民身體健康,必須加強飼料監測體系建設,為綠色家畜生產提供保障。

4研發中草藥飼料添加劑

近幾年來,我國綠色飼料添加劑的研究取得了很大進展,微生物制劑、化學益生素、酶制劑、酸化劑及調味劑等許多綠色飼料添加劑相繼問世,為我國綠色家畜生產帶來了很大的幫助。但這些綠色飼料添加劑均存在著成分單一、功能簡單、穩定性差、加工儲存困難等缺點。中草藥是天然綠色植物,兼有營養和藥物兩種屬性,具有健脾理氣,促進消化吸收,增強新陳代謝,清熱解毒,燥濕散寒,抑菌,殺菌,驅蟲和除積,增強機體免疫機能等功能。通過組方配伍,利用中藥的相使、相惡、相畏、相殺等相互作用,提高了其防病治病的功能,而且還削弱或避免了其毒副作用。中草藥飼料添加劑在提高動物抗病力的同時,也提高了動物的生產水平,這已為無數試驗所證明。我國地域遼闊,中草藥種類繁多,資源十分豐富。目前發現的中草藥已達12000多種。中草藥價格便宜,有的可以就地取材,為中草藥飼料添加劑的開發利用奠定了豐富的物質基礎。因此,開發研究來源豐富、價廉效高的中草藥飼料添加劑是提高綠色家畜生產水平,降低綠色家畜生產成本的有效途徑。

5發展無公害農業,保障飼料原料的質量

綠色飼料原料是發展綠色家畜生產的基礎,豐富而充裕的綠色飼料原料更是綠色家畜生產大發展的前提,否則,發展綠色家畜生產只能是一句空話。因此,只有大力發展無公害農業,才能為綠色家畜生產提供豐富的綠色飼料原料,才可能生產出大量的真正意義的綠色家畜。

綜上所述,發展綠色家畜生產,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各部門,各行業積極配合,統籌安排。這就要求我們畜牧部門要大力宣傳推廣。而各級政府領導的重視,更是發展綠色家畜生產的重要保障。只有不遺余力地為綠色家畜生產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條件,綠色家畜生產才能以較快速度的發展。

家畜論文:紫外線對家畜影響

紫外線具有較高的能量,照射機體后可產生一系列的光化學反應和光電效應,不同的波長其生物學作用的強弱不同,一般將紫外線分為三段,即:A段,波長320—400nm,其生物學作用較弱,主要起色素沉著作用;B段,波長275—320nm,生物學作用很強,主要是抗構樓病和紅斑作用;C段,波長200一275nm,來自太陽輻射的這段紫外線不能到達地面,以人工裝外線燈進行試驗,此段具有較大的殺傷力,對機體細胞也有強烈的刺激和破壞作用。紫外線的各種基本作用闡述如下:

1、紅斑作用在紫外線的照射下,被照射部位皮膚會出現潮紅,這種皮膚對紫外線照射和特異反應稱紅斑作用。在紫外線照射一定時間后,由于皮膚的反射作用,毛細血管擴張,這時出現的紅斑稱為原發性紅斑。而當照射時,因皮膚表皮細胞被紫外線所破壞,釋放出組織胺與類組織胺,這兩者達到一定濃度,又能刺激神經末梢,通過反射使皮膚毛細血管擴張、通透性加強,導致皮膚發紅和水腫,這時發生的紅斑稱為繼發性紅斑。這一過程較慢,一般發生在照射后6—8h,甚至24h。紫外線的紅斑反應有兩個最敏感的波長區,即254nm和297nm,但兩者所致紅斑在性質上有許多不同之處。如在紅斑深度、界限、溫度、潛伏期、消失時間、色澤和血管反應方面均有不同,前者的表現分別為紅斑深、界限明顯、溫度高、潛伏期長、消失慢、色澤為深紅色、血管擴張;而后者表現為紅斑深度淺、界限不明顯、溫度低、潛伏期短、消失俠、色澤為紫紅有紋、血管痙攣。引起紅斑作用的紫外線劑量以紅斑學位計。不同紫外線的紅斑劑量不同,現統一用功率入1w的297nm波長的紫外線燈的紅斑輻射強度作為一個紅斑劑量。由于產生紅斑作用的這—波段紫外線也具有抗佝僂病作用,兩者生物學作用的效果光譜相近,故可用紅斑劑量宋代表紫外線的生物劑量G它不僅在紫外線治療上常以皮膚的紅斑反應強弱,作為紫外線治療的劑量標準,而且又具有重要的衛生學意義。一般用紅斑劑量來表示機體每天所必需的紫外線照射劑量。

2.殺菌作用細菌或病毒的蛋白質、酶和核酸能強烈吸收相應波長的紫外線,使蛋白質發生變性離解,曲活性降低或消失,在核酸中形成胸腺嘧啶二聚體,DNA結構和功能受到破壞.從而導致細菌和病毒的死亡。紫外線的殺菌作用與波長有關。280一302nm的紫外線主要引起蛋白質的離解;253—260nm的紫外線主要引起變性,而核酸對該波段的紫外線吸收量最為強烈。對260nm的紫外線的吸收強度比蛋白質高30倍。波長295nm的紫外線殺菌效果要比395nm紫外線的殺菌效果大l510倍.故波長越短,殺菌效果越好。因此,一般認為:波長在300nm以下的紫外線有明顯的殺菌作用,而殺菌作用最強的波段為253—260nm。紫外線的殺菌作用可用

于空氣、物體表面的消毒及表面感染的治療。

紫外線的殺菌作用還與紫外線的輻射強度、細菌對紫外線照射的抵抗力等有關。

不同類型的細菌對紫外線的抵抗力不同,如結核桿菌對紫外線的抵抗力比葡萄球菌強2—3倍;金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對波長265nm的紫外線員敏感,而大腸桿菌則對234nm的紫外線最敏感.在空氣中,白色葡萄球菌對紫外線最敏感,黃色八疊球菌耐受力最強.紫外線必須達到一定的輻射強度才具有有效的殺菌作用,研究顯示,大約3W/m2的強度才可抑制細菌的生長。

紫外線不僅能殺死細菌,還能破壞某些細菌的毒素(如白喉和破傷風毒素)。真菌對紫外線則具有較強的耐受力。另據報道,因紫外線的能量能夠破壞球蟲的A鏈,因而,紫外線可用于生產中對兔球蟲卵囊的消毒。

在畜牧業生產中,常用紫外線光源對畜舍進行滅菌。目前在雞、鴨、豬等畜禽舍使用的低壓汞燈,輻射出254nm紫外線,具有較好的滅菌效果.據生產實踐證明,用20w的低壓汞燈懸于畜舍2.5m的高空,每20m2懸掛1盞,即lW/m2,每日照射3次,每次50min左右,這樣可降低家畜的染病率和死亡率,生產力明顯提高。

短波紫外線(c段)對人眼損害很大,但對動物的眼睛影響并不大。因此,在布置低壓汞燈滅菌時,可以直接向下方照射,而對剛出生的家畜,因其被毛稀疏,不能過多照射;奶牛、奶羊的乳部因皮藏在照射時應注意劑量。另外,紫外線也可用于飼料、飼養工具的殺菌。

3.抗佝僂病作用佝僂病是由于缺乏維生親D而發生的鈣、磷代謝紊亂疾病。維生素D的主要作用是促進腸道對鈣、磷的吸收,并與體內調節鈣、磷的其他因子協調作用,使鈣、磷在體內保持正常水平,促進骨基質鈣化。畜體在維生素D缺乏時,腸道對鈣、磷的吸收減少,血中鈣、磷濃度下降,為維持血內鈣、磷含量的穩定,鈣、磷從骨中分解出來進入血液。因此,骨組織含鈣的減少,成骨作用受到影響,成年家畜特別是妊娠及哺乳期母畜.則引起骨質軟化癥。

由于波長270一320nm的紫外線,將麥角固醇和7—脫氫膽固醇轉化為維生素口的能力最強,而這部分紫外線在太陽高度角小于35度時,一般不能到達地面,所以緯度較大的地區,在冬季一般都缺乏這部分紫外線。因此,在高緯度地區,冬季可對放牧家畜進行人工紫外線照射或通過飼料補加維生素D.在現代化的封閉式畜臺中,由于家畜使用補充維生意D3的全價日糧,盡管常年見不到陽光,也不易發生維生素D缺乏癥。

需要強調的是,為防止佝僂病和軟骨癥的發生,在對家畜進行紫外線照射時,必須選用波長283—295nm的紫外線,不可用一般的紫外線燈代替。

4.色素沉著作用紫外線可使皮膚中的黑色素原通過氧化菌的作用,轉變為黑色素,使皮膚發生色素沉著。黑色素對光線的吸收能力,較機體其他部位的組織大數倍,特別是對短波輻射的吸收量更大。色素沉著是機體對光線刺激的一種防御反應。由于色素在皮膚的沉著,增強了皮膚局部的保護功能,使皮膚不會過熱。校色素吸收的光能則轉變為熱能,促使汗液分泌,因而增強了局部的散熱作用;同時能防止太陽的短波輻射穿透組織,使深部組織不受損害。據觀察,白豬和黑豬同時在夏季陽光照射下放牧(氣溫高于28度:),結果白豬全部發生皮膚損傷,黑豬發生皮膚損傷的只有1/16。紫外線產生色素沉著作用的波長為320一400nm。但在紅外線和可見光作用下也能發生。最強最持久的色素沉著發生在紫外線、紅外線和可見光幾種光譜同時作用之時。

5.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和抗病力動物長期缺乏紫外線的照射,可導致機體免疫功能下降,對各種病原體的抵抗力減弱,易引起各種感染和傳染病。因此,為保障機體正常的免疫功能,接受適量的紫外線是必不可少的。在紫外線的作用下,機體的組織細胞分子結構發生改變,抗原性發生變化,激發機體產生免疫反應。同時紫外線照射可提高免疫細胞的吞噬活性,增加補體和凝集寒,增強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功能。補體是畜禽新鮮血清中的一組球蛋白,它能協同抗體系滅

病毒或溶解細菌.促進吞噬細胞吞噬和消化病原體。凝集素也是一種能和細菌的表面抗原發生反應并使之凝集的抗體.其增加也是機體防御免疫功能加強的表現之一。紫外線照射增強機體免疫力的效果,還決定于照射劑量、照射時間以及機體的機能狀態。在畜牧生產中,為增強畜禽體質,提高其對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和對某些疾病的抵抗力,可采用小劑量紫外線進行多次照射。

6.增強氣體代謝作用紫外線照射能興奮呼吸中樞,使呼吸變慢變深,促進氧的吸收和一氧化碳、水汽的排出。同時能增加血液、紅細胞和血紅素的含量,提高血液攜帶氧和二氧化碳的能力,加速組織代謝過程。在紫外線局部照射時,還有改善局部血液循環、讓痛、炎和促進傷口愈合的作用。

7.光敏性皮炎當動物體內含有某些異常物質時,如采食養麥和三葉草等植物,或機體本身產生異常代謝物,或感染病灶吸收的病毒等,在紫外線作用下,這些光敏物質對機體發少明顯的作用.能引起皮膚過敏、皮膚炎癥或壞死現象,這就是光敏性皮炎或“光敏反應”。其機制有人認為是由于紫外線使機體對光敏物質的感受性增加所致;有人則認為是光敏物質在光化學反應(因光引起機體被照射部位的化學反應)中起接觸劑的作用,導致機體發生一些本來不致發生的化學反應。光敏性皮炎專發于白色皮膚,特別是在動物無毛或少毛的部位,畜牧生產中多見于豬和羊。

8.光照性眼炎與癌紫外線過度照射動物眼睛時,可引起結膜和角膜發炎,稱為光照性眼炎。其臨床表現為角膜損傷、眼紅、灼痛、流淚、怕光,經數天后消失。最易引起光照性眼炎的波長為295—360nm。長期接觸小劑量的紫外線,可發生慢性結膜炎.此外,紫外線尚有致癌作用。

紫外線照射對動物有利、有弊,在畜牧生產中盡可能地利用其有利的一面,避免過度照射造成有害的影響。近年來,由于人類的社會活動,使臭氧層受到破壞,而臭氧層能夠吸收所有的C段紫外線和90%的B段紫外線,所以加劇了紫外線對地球上的動、植物和人類的危害。

家畜論文:中職 家畜解剖學 教學法經驗談

摘要:《家畜解剖學》是中等職業學校養殖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筆者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改進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既注重教學內容的直觀性和科學性,又講究教學形式的趣味性和靈活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中職;家畜解剖學;教學法

《家畜解剖學》是中職學校養殖專業的專業基礎課之一。本門課程是學生入學后接觸的及時門專業課,名詞多、基本概念多、抽象難懂、記憶難。因此,如何改進教學方法,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家畜解剖學》知識,是每位任課教師不斷思索的問題。筆者現結合教學實踐談一些自己的看法。

重視畫圖法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

文化基礎薄弱的中職生一般比較喜歡動感的、形象的、有創造性的教學方式,畫圖教學法就是這樣的教學方式之一。 教師運用畫圖法教學時,可以講什么畫什么,邊講邊畫,畫一層,講一層,界線清楚,層次分明,有利于學生理解、記憶。例如,在講消化管壁的一般結構時,畫圖能使學生迅速理清有關結構的層次關系,并可通過不同的顏色標明粘膜層、粘膜下層、肌層和外膜。又如,在講腎小球的濾過作用時,可畫出腎小球結構簡圖,這樣腎小球濾過膜的三層結構及其濾過作用就容易理解和記憶了。有時,為了加深學生的印象,我要求學生試著畫一些簡圖。學生通過畫圖記憶集形象記憶、運動記憶和邏輯記憶于一體,其效果遠遠超過單靠語言文字表述的邏輯記憶。畫圖法教學是一種良好的傳統教學手段,是其他教學手段無法替代的,即使是已廣泛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的今天,我們仍不應放棄。

利用標本、模型和新鮮實物開展直觀性教學

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教學實踐證明,開展直觀性教學是提高解剖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保障。

平時講課時,我充分利用標本、模型,針對實物具體講,講到哪一部分內容,就展示哪一部分的標本和模型,學生邊聽、邊看、邊記,使抽象的概念變得形象化,使繁多的形態結構變得直觀化、具體化,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比如,在講到瘤胃的外形時,我先是按照掛圖這樣講:“瘤胃的前端和后端有較深的前溝和后溝,兩條溝分別沿瘤胃的左、右側延伸,形成較深的左縱溝和右縱溝……較深的瘤胃前后溝又把背囊和腹囊分為前背盲囊、后背盲囊、前腹盲囊和后腹盲囊……”,但從學生的表情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都不太理解,因為他們平時都沒見過瘤胃,缺少感性認識。于是,我拿來瘤胃模型,對著瘤胃模型又將上述內容講了一遍,這時學生大有茅塞頓開、豁然開朗之感。學生都反映,借助標本和模型教學,比以前單獨用掛圖教學接受起來容易多了。

另外,為使直觀教學法得到進一步完善,在講授消化系統、泌尿系統和心血管系統時,我先從市場上購回豬、羊完整的消化器官、泌尿生殖器官和心臟,在教學過程中將這些實物展現在學生面前,對照實物加以講解。這樣,抽象的理論、概念變得通俗、易懂,容易記憶,學生反應印象深刻,掌握牢固,達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

在《家畜解剖學》課的教學過程中,采用先進的多媒體技術尤其有利于課堂教學,學生反響強烈。

多媒體教學除了保留傳統的板書、掛圖和教師講授外,還增加了圖像、動畫、視頻、音頻等多種信息載體,能將各種知識點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使原本抽象的內容更加直觀化、形象化,便于理解,有助于記憶。許多動態的描述,如在一個心動周期中瓣膜的關閉與心房、心室的收縮關系,單靠講解效果往往不理想,應盡量采用多媒體教學法。借助動態的圖解演示,學生一看就明白了。又如,尿液的生成過程是很抽象的,學生在實物和模型中均無法看到這一過程。通過多媒體課件,可將其設計成一個動畫,將這一個過程可視化,學生通過形象直觀的動畫,很快就能理解尿液形成的兩個過程,認識尿液生成對動物的重要性。

采用現代多媒體教學方式,學生可邊看邊思考,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授課內容容易被學生接受。

適當聯系和結合生產實際,采用形象教學法,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家畜解剖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上課如果只講理論,不適當聯系實際,學生就會覺得枯燥乏味,學起來沒興趣,接受起來比較困難。

為了把解剖學課程講得更加生動、形象,在教學過程中,我聯系獸醫臨床和家畜生產實踐,甚至與人醫臨床聯系起來。如講述消化系統時,聯系到動物的大多數疾病發生在消化系統,聯系到動物各種腸炎腹瀉、消化機能和消化生理,使學生明白病從口入的觀念,以及加強飼養管理的意義等。講述生殖系統時,自然聯系到動物的選種、繁育,聯系到生殖系統方面的問題如繁殖障礙、如何加強種畜的飼養管理、如何加強配種工作和降低繁殖障礙性疾病的發生等。

理論聯系實際的形象教學法使教學內容更貼近生產實際、更貼近臨床,能增加授課內容的趣味性,進而提高學生聽課的注意力,可大大提高教學效果。

采用生動、形象、趣味性強的語言,增強學生記憶力

生動、形象、趣味性強的語言,能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使抽象的理論變得具體、深奧的知識變得淺顯、干枯的內容變得生動,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講骨的結構時,可將骨膜比喻為“樹皮”;講到心臟時,說它是“日夜值班,不知疲倦的戰士”;講腎小球的過濾作用,可用做豆腐時過濾豆漿打比方。再如,講消化道的回腸移行為盲腸時,可這樣講解:由于腸的蠕動使其內容物順流而下,從回腸進入盲腸,并不可逆轉,只準進,不準出,如果回流,就會被回盲結口上的“回盲瓣”所阻擋,真是“別時容易見時難”了。這樣生動、風趣的語言,易使學生記憶。

另外,可巧用諺語、歌訣或成語、俗語教給學生一些記憶方法。如講到條件反射時,可引用“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如用口訣記憶腦神經:一嗅二視三動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面八聽九舌咽,十迷一副舌下全。又如,前臂肌肉難記,就引用歌訣:“前臂屈肌不用怕,肱橈屈肘本事大,旋前圓肌能旋前,屈肘本領別拉下……”,非常方便,還能使學生記憶深刻。這樣,學生熟背了歌訣,就牢牢掌握前臂肌名稱及作用了。在教學中可把成語、俗語改編,巧妙運用到教學內容中,如把以動制靜引用到肺根結構中,將“制”的諧音比喻為支氣管的“支”,用“以動制靜”來比喻肺動脈、肺靜脈和支氣管的排列關系。這樣,學生就容易理解并掌握所學內容了。

總之,教學是一門藝術。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解剖學教師只有將各種教學手段有機結合起來,水到渠成、恰到好處地運用,才能將內容要點明確、易于理解地講給學生,才能促進學生的主動思維活動,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

家畜論文:家畜寄生蟲學圖片及多媒體庫的建立和應用

家畜寄生蟲學圖片及多媒體庫的建立和應用

精品課程建設是高等院校教學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教學建設、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措施[1]?!都倚蠹纳x學》課程作為動物醫學專業的必修課程,主要研究寄生于家畜體內和體表寄生蟲的形態、生活史、致病作用、診斷及防治。在課堂教學中由于其涉及教學內容多、知識點零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困難。圖片和多媒體可以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感官,能將復雜、抽象、呆板的授課內容轉變為簡單、直接、生動的教學內容,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多媒體教學方式逐步替代原有的板書、膠片等傳統教學模式,成為當今教學主流模式[2]。在《家畜寄生蟲學》精品課程建設的過程中,積極開展多媒體教學與網絡化教學,嘗試建立圖片及多媒體素材庫,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1.建立寄生蟲學圖片及多媒體素材庫

1.1收集寄生蟲學圖片及多媒體素材

《家畜寄生蟲學》精品課程素材庫主要包括文本素材、圖片類素材、音頻類素材、視頻類素材、動畫類素材。素材庫內容收集通過以下幾種方法:①用數碼相機采集本教研室保存的寄生蟲浸制標本,用顯微鏡成像系統采集寄生蟲制片標本,同時隨時采集學生實驗過程中觀察到的典型寄生蟲形態及引起的病變;②掃描儀采集教研室原有的教學照片、圖譜及國內外專業教材、書籍和圖譜中家畜寄生蟲相關的圖片;③在寄生蟲病例診斷過程中錄制寄生蟲病引起的病理變化和臨床癥狀及檢測到的寄生蟲形態;④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搜索收集國內外公開的寄生蟲學相關圖片及視頻素材;⑤利用flash軟件制作動態示意圖,演示重點、難點知識,通過以上多種途徑豐富素材的來源。

1.2建立寄生蟲學圖片及多媒體庫

采集到的素材按照圖片類、視頻類(包括動畫類)劃分為兩個主要模塊。每個模塊按照不同的寄生蟲病原將素材分配到各子模塊。采集到的圖片用photoshop等圖像處理軟件進行加工處理,對其大小、分辨率都盡力達到的視圖效果,像素不低于320×240,以保障圖片的清晰度,分辨率為800×600,便于各種網頁的訪問查看;[3]音頻文件用錄音軟件錄制講解配音,為標準普通話,保存為流式媒體格式,并整合到視頻文件及動畫演示素材中,播放頻率與視頻及動畫文件內相符;用視頻處理軟件從錄制的視頻文件中提取寄生蟲學相關內容,剔除無必要的部分,保存為流媒體格式;網絡收集的圖片、視頻文件要保障清晰,圖片像素最小不低于150×100,盡量選用矢量圖,保障在縮放的過程中不損失圖片的質量,所有網絡來源的圖片和視頻文件均注明版權所有者或者資料的來源[4]。通過對素材的加工、處理和分類,建立內容豐富、質量高、生動形象的寄生蟲學圖片及多媒體素材庫。素材庫應用ajax技術,在精品課程的網絡平臺上隨時訪問、瀏覽、歸納整理及補充添加新的素材。

2.寄生蟲學圖片庫及多媒體庫的應用與效果

家畜寄生蟲學素材庫建立后,作為一個新的模塊整合到原有的精品課程網絡平臺中,可以隨時瀏覽,并且按照寄生蟲病原分類的素材鏈接到課程講稿模塊,大大豐富原有的精品課程內容。

2.1增強多媒體課件制作效果

《家畜寄生蟲學》理論課程目前主要采用多媒體授課方式,由于課程內容多、知識點零散、各種病原形態、致病機理用語言難以描述清楚,因此高質量的多媒體課件是增強授課效果的關鍵因素。在多媒體課件制作過程中,直觀、形象的素材必不可少。素材庫的建立提供了豐富圖像、視頻及動畫素材,這些素材使課件制作選擇范圍大大擴大,圖片尤其是視頻元素替代原有的語言和文字描述,同時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感官,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原有繁復的機械性記憶的知識點直觀化、形象化、生動化,從而大大增強《家畜寄生蟲學》的教學效果?!都倚蠹纳x學》實驗課主要以病原體形態觀察為主。由于實驗室保存的寄生蟲標本有限,很多寄生蟲的典型形態、結構觀察難以實現;另外已有寄生蟲制片標本中的形態結構觀察也存在難度,學生往往需要花費很長時間才能找到要求觀察的內容,因此在實驗課上引入多媒體課件演示寄生蟲制片標本的典型結構并加以標注,能大大提高學生實驗課的效率,更地掌握相關的知識點。

2.2增加授課內容的知識含量

圖片、視頻信息載量遠遠大于文字和語言的描述,并且直觀形象。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直觀形象生動的圖片和視頻素材,縮短相對應知識點講解需要的時間,并且學生印象深刻,從而在單位授課時間內增加授課內容的含量,提高教學效率。制作的動畫往往用于演示寄生蟲的生活史和致病機理,這部分內容比較抽象,學生難以理解掌握,用動畫方式進行直觀形象的演示,避免繁復的語言解釋,使學生在短時間內有效掌握相關知識。

2.3方便學生的自主學習

《家畜寄生蟲學》精品課程在網絡教學平臺上,學生及教師可以隨時訪問,實現教學資源共享。素材庫的建立大大豐富精品課程的內容,圖片、視頻和動畫素材鏈接到課程講稿頁面,學生在自學寄生蟲課程內容時,查看到的講稿圖文并茂,能夠、容易地掌握講稿內容,提高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

精品課程建設是國家大力倡導的一項長期工程,是深化教學改革、實現培養目標的重要保障。我們在《家畜寄生蟲學》精品課程建設過程中,補充了圖片和多媒體素材庫,實現了重點、難點知識的直觀、動態演示,大大增強了寄生蟲學教學效果,對推動該學科的教學改革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

家畜論文:中英常見家畜動物的稱謂及其寓意的跨文化研究

中英常見家畜動物的稱謂及其寓意的跨文化研究

關于牛。按牛的生活習性和毛色,通常分為水牛和黃牛,它們都是農業生產工具,按性別分為公牛和母牛,年幼的叫小牛,其居住地叫牛圈,也作食用,叫牛肉,牛是勤勞的象征,因此就有了“老黃牛”的說法,就有了魯迅先生的“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名言,表現不凡叫“你真?!?,但也有貶義,如牛脾氣,一頭倔強的牛;英語總稱牛為cattle,水牛為buffalo,公牛為bull,母牛為cow,牛仔為calf,成年公牛叫ox,其住所為cowshed , 肉名叫beef, 描寫聲音的詞有low,moo,boo,bleat,中英都把牛當作財富和力量,股票上漲稱謂“牛市”bull market,把milk cow稱謂搖錢樹,“困了、累了”要喝“紅?!?red bull,nba賽場上有 “公牛隊”,中西都有斗牛(bull fight)文化,但西方人也有不少貶損牛的語言,如 a bull in china shop指經常闖禍的人,irish bull指自相矛盾, a cock-and-bull story指無稽之談,john bull約翰牛是英國的代名詞,它演變成了英國人自嘲其傲慢、固執的形象。

關于馬。馬是中國人崇拜的本文由論文聯盟//收集整理動物,是速度、力量和激情的象征,按性別分為公馬和母馬,也叫雄馬和雌馬,年幼的叫小馬,居住地叫馬圈,也作食用,叫馬肉,馬和牛都可以當作運輸工具,所以有馬車、牛車之說,馬的主要功能是行走,而在英國,馬卻是犁地的工具,英語總稱馬為horse,公馬為stallion,母馬為mare,幼仔為clot 或foal ,住所為stable,肉名為horseflesh,描寫聲音大詞有neigh或whinny,英語中可以用“horse”指各類人,a dark horse (黑馬),a willing horse(積極工作的人),a trojan horse(潛伏在內部的敵人),漢語里也有不少對馬的評價,如犬馬,駑馬,響馬,馬賊,馬前卒,馬后炮,成語有馬到成功,老馬識途、一馬當先、馬不停蹄、馬革裹尸、馬失前蹄、人困馬乏、人仰馬翻等,

關于豬。按性別分別稱謂公豬和母豬,幼崽叫小豬,生活地方為豬圈,英語總稱pig,公豬為hog,母豬為sow,幼崽叫little pig或piggy,居住的是pigpen 或pigsty,可以食用叫豬肉,描寫聲音大詞有grunt或squeal,肉名為pork,中英寓意為懶惰的代名詞。豬在漢文化中基本現象是懶惰、嘴饞和愚笨,因此,語言中就反映了人們對豬的蔑視,如“豬朋狗友”比喻好吃懶做、不務正業的壞朋友,“人怕出名豬怕壯”的習語正表達了中國人出名后害怕招惹麻煩和不測的心理。英語中的pig 寓意與漢語基本一致,通常比喻為a greedy,dirty or bad-mannered person(貪婪、骯臟、粗野之人),“對牛彈琴”的英語是to throw the pears before swine(豬),還有eat like a pig(大吃大喝),pigs might fly(異想天開,無稽之談)。不過,民間對豬也有“金豬”的表述,像電視劇《西游記》、《春光燦爛豬八戒》中的“豬”表現了漢文化中豬的憨厚、可愛、搞笑的一面。

關于雞。按性別分為公雞和雄雞,年幼的叫小雞,住所為雞圈,可以食用,叫雞肉。英語中統稱poultry, 公雞、母雞分別為rooster 、hen,小雞叫chicken,肉名也叫chicken,雞舍叫coop或chicken house,描寫叫聲的詞crow,cackle,cheep,peep。雞在中國人的眼中是吉祥之物,中國 古代常用雞來報時、占卜、驅邪、祭祀,深受人們的喜愛,“聞雞起舞”是比喻有志向的人勤學苦練,奮發向上,用“雄雞一唱天下白”來描述新中國的誕生,漢文化中,雞與吉同音,因此,電影獎項就用了“金雞獎”,市場出現了“金雞牌”的產品,但是公雞(cock)在中英里卻表示“驕傲”,如as arrogant as a cock(驕傲得像只公雞),chicken在英語俚語中卻象征膽小鬼、懦夫,如the man is a chicken(那個人是個膽小鬼)

關于狗。按性別分為公狗和母狗,年幼的叫小狗,住所為狗圈或狗窩,肉名是狗肉,英語總稱為dog,其公母分別叫dog 、bitch,小狗叫puppy,描寫叫聲的詞有bark,,yelp,yap,growl。在漢語里,狗作為人類常期朋友卻因其忠誠的特點而得到了一大堆不雅的詞語,如狗頭軍師,狐朋狗友,狗仗人勢,狗膽包天,狗急跳墻,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狗拿耗子多管閑事,狗腿子等等,這是比竇娥冤還冤的事,忠誠被人罵,不忠誠也被人罵,因此,在中國吃狗肉是自然的事了。而在西方,人們對動物是十分開朗和大方的,把其當做親密的朋友甚至像親人一樣對待,自然就有了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都有得意日),love me, love my dog(愛屋及烏),lucky dog (幸運兒),top dog(重要人物),西方人自然就不會像中國人和韓國人一樣把狗肉當下酒菜了,但經過幾十年的改革開放,目前中國人對狗的態度也漸漸發生了變化,出現了許多愛狗人士,從城市到農村,都有人把狗當做寵物來養,民間自發組織成立了動物保護協會,專門收養流浪狗、流浪貓。縱觀近幾十年的美國總統,為博得民眾好感,個別不養狗的總統也不得不養起一兩只全美人民都熟悉的愛犬,如克林頓總統養的寵物是socks(貓)和buddy(狗),小布什總統養了名叫 spotty和barney的兩只狗。

關于羊。按性別分為公羊和母羊,年幼的叫羊羔或小羊,住所是羊圈,可以食用,叫羊肉。英語總稱是sheep,公羊叫ram,母羊叫ewe,羊羔叫lamb,肉名是mutton,住所是sheep pen,或sheepfold。羊作為世界性的家畜,其典型特征是溫順、弱小和跟群,但中西方對其認識有明顯的視覺差異,西方人對羊的評價主要是來自《圣經》,語言豐富,以貶義居多,其寓意是弱者,無獨立性、多受他人控制和擺布。如a black sheep(害群之馬),as well be hanged for a sheep as a lamb(一不做,二不休), follow like sheep(盲從), separate the sheep from the goats(區別好人與壞人),scapegoat(替罪羊)a sheep in wolf`s clothing(披著羊皮的狼)as meek as a lamb(馴服得像只綿羊),lost sheep(迷途的羔羊),sheep like without a shepherd(群龍無首),make sheep`s eyes at(向——送秋波)。

性別稱謂對比:通常情況,漢語中區分性別時,只需在家畜名次前加上公、母或雌、雄即可,而英語里卻有明確的性別區分詞語,如goose鵝,gander雄鵝,goose雌鵝,公鴨drake和母鴨duck,小鴨叫duckling。漢語里表示年幼名稱時,也只需在名詞前加上“小”字即可,如小貓、小兔、小鴨,要表示肉名、居所更簡單,只需在名次后加上“肉”“圈”也就搞定了,如驢肉,羊圈和鴨圈等,描寫聲音的動詞只需一個“叫”字就綜合了各種聲音,如牛叫、馬鳴(馬叫),豬叫,雞鳴(叫),狗叫,羊叫等,而英語在表示長幼、肉名、住所,描寫聲音等方面相對具體,如小鵝叫gosling,小貓叫kitten,豬肉叫pork,鴨子叫聲是quack,而不是像漢語那樣加前綴或后綴,這是因為英語屬于音義型形態語言,詞素有詞根和詞綴,且有屈折變化,而漢語屬于音形義三位一體的孤立語,語素是字,詞素是漢語中的字,不可能進行任何屈折變化。

家畜論文:家畜解剖學理論課教學改革與實踐

摘要 介紹了通過精選實驗內容、改革教學方法、加強校企合作、改變課程考核方式對食用菌栽培技術實驗課程進行改革,以提高學生的專I水平。

關鍵詞 教學改革;食用菌栽培技術;實驗教學

食用菌栽培技術實驗是一門與生產實際緊密聯系的課程,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們掌握食用菌栽培的基礎理論知識、菌種制作技術及主要食用菌的高產栽培新技術,加強其實際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為使學生們能在生產實踐上正確地應用、分析和解決實際的問題,對該課程改革進行了一些探索。

1 精選實驗內容

食用菌栽培技術課程涉及的實驗項目繁多,要求學生們掌握所有的實驗內容并不現實。在實際教學中,結合實踐,精選實驗內容,面向地方經濟,不斷進行課程專業教學改革,使本門課更加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1]。食用菌栽培技術實驗只有16學時,在有限的學時里,特別注意實驗的連貫性及實用性。以最常見的平菇栽培為例,實驗涉及平菇栽培的各個環節:母種制作、原種制作、栽培種制作及培養。具體實驗安排如下:實驗一,食用菌母種培養基的制備與滅菌(為母種制備提供培養基);實驗二,組織分離法及母種轉管技術(制作母種);實驗三,食用菌原種的配制、滅菌與培養(制作原種);實驗四,平菇栽培技術(制作栽培種,并進行培養,直至栽培出平菇)。通過這個綜合大實驗的學習,學生們可以基本掌握平菇的具體栽培技術,以后在研究其他食用菌的栽培技術時可以很好地借鑒平菇栽培技術,同時為以后的工作實踐打下基礎。另外,本課程設置要進行適當調整。比如實踐課時的比例還應加大,本門課程應有1/2的課時為實踐課時,以期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另外,每學期可安排學生們去企業參加實際生產至少1周。

2 改革教學方法

2.1 合理運用多媒體

多媒體信息呈現信息量大的特點,但是過度依賴多媒體教學,減少了學生的思考時間,同時學生們也難以消化大量知識,制約學生的能動性。在實際教學中,盡量簡化多媒體信息,突出重點內容;對于難以理解的問題,恰到好處地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將文字、圖片、聲音、影像進行有機組合,使一些抽象、復雜的問題易于理解,為學生們形象、直觀地理解所學知識提供有效途徑。

2.2 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模式

注重采用啟發式教學,多為學生創造動手和動腦的機會,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上課時要經常提出問題促使學生們思考,并組織學生進行課堂討論,引導學生自己拋出問題、自己解決問題,對學生的科學精神、創造能力以及表達能力的培養會很有幫助。同時,進行角色轉換,比如讓學生扮演教師的角色進行備課、講課,組織學生討論,教師進行評價和完善,提高其創新能力。

3 加強校企合作

我國高等學校的畢業生普遍理論知識扎實、實踐經驗不足,人才的培養與社會需求脫節[2]。在平時教學當中,組織學生多參加企業實習實訓,可以增進學生對企業以及社會的了解,改變其對就業的認知,有利于學生未來的就業。每學期安排學生到企業實習,企業的工藝流程為實習學生開放。實習期間,學生們要主動向有實踐經驗的企業技術人員學習,在與員工溝通中了解生產流程,了解企業相關行業知識,掌握企業所處行業的發展動態,并深入到生產一線學習生產工藝、學習相關的專業知識,了解企業對于相關技術崗位的技能要求、對人才的需求狀況,從而開闊眼界;同時,公司相關技術負責人進行現場指導,使學生對食用菌生產過程中各環節有更深入的了解,強化學生理論知識與生產實際的結合,拓寬專業知識,使學生學到更多的實踐技能。通過學到的實踐技能,可以使食用菌栽培技術這門課更貼近實際生產的需要,可以達到理論聯系實際、進一步提高教育質量的目的。在整個實習過程中,教師幫助學生分析遇到的各種問題,并對學生的實習報告進行指導。通過實習,不僅加強了學生理論與實踐知識的結合,而且為其就業和創業提供了實踐機會。

4 改變課程考核方式

學生學習的目的往往只是為了考試過關,不利于學生學習

能力的培養以及創新意識的養成[3]。社會需要的不是只會考試的學生,而是綜合素質與能力突出的人才。要完善傳統的考試方式,一門課程的考核應考查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可以在筆試中增加分析歸納綜合應用方面的試題,添加技能操作考核等內容,適當地淡化結果、強化過程[4]。

5 結語

在教學改革過程中,教師要把握好教學改革的實質與方向,使課程教學更加符合教育培養的目標,自己不斷學習并進行反思,去探索與實踐,選擇適合自己的教學方式。這種方式務必適應學生、適應教學的實際情況,從而使學生真正對學習感興趣,使學生能夠學好知識,提升其實踐技能和綜合能力,促使學生發展,從而成為適應社會發展的專業人才[5-9]。

家畜論文:淺析吉林省家畜布病發生的現狀及應對措施

[摘 要] 近年來養殖行業效益不斷升高,激發了人們的養殖熱情,養殖規模不斷擴大,養殖種類越來越多。在牲畜養殖過程中由于管理不當、檢疫檢測不及時等多種原因,很容易爆發各種疾病。布魯氏菌病是家畜養殖過程中常見疾病,本文對吉林省家畜布病的現狀以及應對措施進行分析與探討,旨在促進我省養殖行業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 養殖業 布魯氏菌病 現狀 對策

布魯氏菌?。ㄒ韵潞喎Q“布病”)是一種由布魯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傳染病,屬于我國二類動物疫病,家畜感染此病,病情比較嚴重,而且會將其傳染給人類,因此對畜牧業發展以及人們的身體健康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威脅。近年來,我省畜牧業發展迅速,養殖規模逐漸擴大,動物爆發疫病的幾率也越來越高,布魯氏菌病一直是我省畜牧業發展過程中的常見病癥,布病流行范圍廣、危害嚴重,在畜牧業發展過程中加強對布魯氏菌病的防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吉林省布病情況

布病在家畜之間相互傳染,在建國初期,布病相當嚴重,羊、牛、豬是吉林省畜牧養殖業中的主要種類,上世紀五十年代,羊的布病感染高峰期感染比例達到33.4%,牛的感染高峰期感染比例為29.2%,豬和鹿的感染比例分別為8.7%和 9.4%。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畜牧業不斷發展,省畜牧業管理局以及動物檢疫、防控中心和全省各級畜牧部門采取積極穩健措施,對全省的動物疫病進行有效防控,布病的發病情況相對穩定,一般呈地方性零星流行。

2 布病發生原因分析

2.1 防疫經費嚴重不足

動物檢疫部門在動物疫病防控過程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養殖業不斷發展過程中,應該要積極加強對動物檢疫部門的建設,當前動物檢疫部門在工作中缺乏經費,導致布病預防措施得不到有效落實,布病免疫率低,覆蓋面小,檢疫率低,不能及時對一些已經感染布病且處于潛伏期的家畜進行發現,導致動物之間相互交叉傳染,對養殖業帶來嚴重影響。

2.2 防檢疫手段落后

基層獸醫站是對布病進行防控的主要場所,但是在畜牧業發展過程中,基層獸醫站的建設沒有積極跟上腳步,化驗室儀器設備嚴重不足,有的較為偏遠的地區,獸醫工作站處于停滯狀態,疫苗冷藏設施也不齊全,對免疫質量產生很大影響。同時,基層防疫隊伍建設工作不到位,隊伍不穩定,導致當地的布病檢疫工作不能順利推進。

2.3 宣傳教育力度不夠,防護意識差

在畜牧養殖業發展過程中,養殖戶的安全意識是影響動物疫情傳播的重要因素,在吉林省畜牧業發展過程中,有的養殖戶對畜禽養殖的安全認知不足,在養殖過程中出現一些不規范的行為,例如接羔、屠宰、皮產品加工中不注意消毒處理和個人防護;一些散養戶對流產的家畜進行處理的時候沒有固定的地點,也沒有進行無害化處理;有的地區養殖環境不佳,飼養水平較低,人畜同院;還有的養殖戶在短期內有免疫檢疫意識,但是沒有形成長期免疫檢疫觀念。種種原因導致布病防治效果不佳,時有反復。

3 布病的防治措施

3.1 Σ疾》攬毓ぷ鶻行整體規劃

1)總體規劃部署。布病防控工作是吉林省畜牧養殖業發展過程中的重點任務,多次反復對畜牧業發展產生嚴重影響,我省先后制定《吉林省畜間布病專項調查方案》、《吉林省畜間布病防控試點專項調查方案》等防控措施,對布病的發生情況進行分析研究,并且組織專門隊伍對布病情況進行預防和控制。

2)確保經費充足。在布病防控過程中,無論是免疫接種還是檢測檢疫,都需要相應的經費作為支撐,針對布病防控過程中經費不充足的問題,各級政府部門要加強經費調撥,確保布病免疫接種、檢疫檢測、撲殺等工作可以順利推進。

3)加強基層獸醫站建設。基層獸醫站與養殖戶的接觸更為深入、頻繁,布病防控工作應該由基層獸醫站進行落實,對此,要加強基層獸醫站建設,對獸醫站的各種基礎設施設備進行完善,配足接種疫苗,同時要建立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獸醫隊伍,對當地的布病防控工作進行落實,確保布病得到及時遏制,防止大規模傳染。

3.2 加強檢疫免疫工作

布病的防控應該從源頭上切斷,加強免疫檢疫工作,是防止布病大規模傳染的重要途徑,在檢疫過程中,基層獸醫站應該要定期對養殖場進行檢查,對所有養殖動物進行檢疫,縣級疫控中心應該要對所轄村屯的牛、羊、豬等動物每月至少進行一次流行病學調查,一旦發現疑似患病家畜,要及時確診并且進行隔離治療。在檢疫過程中要做好布病防控記錄,對布病檢疫檢查不合格的養殖場要繼續進行跟蹤,確保養殖場的動物質量安全合格。同時,要逐漸建立健全省、市、縣、鄉疫病檢測網,設立固定監測點,進行固定監測管理,及時掌握人畜間布病動態,早發現、早處理。

3.3 轉變傳統飼養觀念

在布病防控過程中,畜牧獸醫站不僅要注重加強對家畜的檢疫管理,同時還要引導養殖戶轉變傳統飼養觀念,在日常養殖過程中做好布病管理。養殖過程中的疫病監測和防疫管理是控制畜禽疫病的有效途徑,畜牧獸醫站要定期對養殖戶進行安全教育,引導養殖戶加強對布病的認知,在養殖過程中做到人畜分離,尤其是傳統的庭院飼養、人畜同院、畜禽混養觀念,必須要徹底改變,在現代養殖過程中,要建立專業的飼養區,對養殖場做好隔離和消毒工作,做好疫病的免疫接種。在養殖過程中,布病傳染迅速、傳染范圍廣,因此要定期對養殖環境進行消毒,并且對家畜進行接種免疫,防止由于疫病傳播導致家畜抵抗力下降。對于健康的適齡的家畜或者已經具備免疫條件的家畜要及時進行免疫接種,對于已經發病或者懷疑已經染病的家畜,不能再接種任何疫苗[1]。另外,一旦發現家畜出現布病癥狀,要及時將其隔離,并且采取藥物治療,救治無效時要將其徹底銷毀處理,防治病菌在其他健康家畜之間傳播。

4 總結

人類對動物食品安全的關注程度越來越高,布病是吉林省養殖業中的常見疾病,人畜共患,傳染率高。在養殖業發展過程中要加強對布病的防控,一方面,要做好布病防控部署工作,對布病防控工作進行落實,另一方面要引導養殖戶轉變觀念,形成科學管養理念,防止布病產生和傳播。

家畜論文:提高學生對家畜解剖學課程學習興趣的具體措施

摘要 為了提高學生學習家畜解剖學課程的興趣,根據課程特點,介紹了從講好緒論、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本課程的方法、聯系實踐、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等幾個方面采取相應的措施努力提高學生學習本課程的興趣。

關鍵詞 家畜解剖學;學習興趣;提高;措施

家畜解剖學課程屬于形態學課程,包含大量的概念、名稱及專業術語,需要記憶和理解的知識點非常多[1],學生特別是新疆少數民族學生學習起來常感到枯燥,難以記憶。本課程與其他課程的聯系十分密切,學生對本課程的掌握情況直接影響其他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的學習,因而采取了以下措施提高學生學習本課程的興趣。

1 重視緒論的講授,培養學生興趣

本課程的緒論是學生真正接觸專業知識的開始,經過新生入學教育后,學生們往往對自己的專業有各種各樣的認識和憧憬,要充分把握這一點,給學生講清楚本課程對畜牧獸醫類專業的重要性,講明若不能正確掌握動物機體各個系統器官的形態、構造和功能,就不可能學好本專業所涉及的各種知識。比如,如果不知道瘤胃正常的位置、形態、構造等特點,將來就學不好瘤胃的聽診、叩診,不能理解瘤胃作為天然的發酵罐其中包含真菌、細菌和纖毛蟲等微生物的相關知識。本課程的一些知識點有相似性,指導學生予以總結,比如肝門、肺門、神門等都是本器官血管、神經和淋巴管進出該器官的門戶,通過總結便于學生觸類旁通,加強理解和記憶。

2 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本課程的方法

本課程有其自身的系統性,指導學生按照認識事物的規律循序漸進地學習。講授的是骨骼系統,在講授本章內容時注意放慢授課速度,及時指點學生將所授知識聯系到標本上進行消化,本章結束時再予以總結;其次講授的是肌肉系統,講授本章的速度比骨骼系統稍快,并且聯系骨骼系統進行講授,讓學生認識本課程的系統性。另外,向學生強調學好本課程必須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學習方法。本課程理論學時和實驗學時的比例為1∶1,向學生說明理論教學教師主要采用標本加模型直接授課的方式,講授完理論部分后,學生馬上開始實驗課,實驗課主要是通過學生共同學習、討論掌握所授知識、教師個別輔導的方式進行,教師采用每個人單獨抽查的方式進行實驗課考核,并且考核成績按10%計入總評成績,以此督促學生學習所授知識。

3 穿插實例教學

由于本課程知識點非常多,十分繁雜,學生難以理解[2]。塔里木大學動物科學學院家畜解剖學教室與臨床獸醫學實驗室正好相對,常有高年級的同學將牛、驢保定到四柱欄里進行各門臨床課程的實驗,可以充分利用學生對高年級學生實驗課的好奇心進行講授。例如在講授到腰椎時,結合牛和馬的骨骼標本向學生講授進行腰旁神經傳導麻醉所需要定位的3塊腰椎橫突,并簡單說明麻醉這3條神經的方法,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 積極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和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學的本質特征是教與學的交互,教師不是單純地把知識講授給學生,而是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才能達到教與學的狀態,取得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3]。在授課過程中加強與學生的互動,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以平等的關系與學生交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習的重要動力之一,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設置有趣的問題,培養學生對知識的渴求欲望[4]。例如,在講授心血管系統時,提出“心臟為什么會晝夜跳動”,讓學生帶著問題聽課。另外,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對于主動發言的學生不論發言內容的對與錯都記錄1次平時成績,并對學生發言內容予以點評,增進師生間的溝通。

5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授課質量

教師是教學工作的核心,提升教師水平才能有效提升教學質量[5]。本課程組有1名教師攻讀博士學位,2名教師利用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的機會到中國農業大學和華中農業大學進修,這都有效地提升了本課程組教師的水平,提高了教學質量。課程組的幾位教師都不是師范院校畢業的,為此積極通過網絡學習中國農業大學陳耀星教授和華中農業大學彭克美教授的授課視頻,強化基本課程知識的同時也強化了作為大學教師的觀念,提升其各方面的素質。

6 結語

總之,采取各種各樣的辦法提高學生學習本課程的興趣,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注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掌握學習方法,以滿足其他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對本課程的需求。

家畜論文:家畜繁殖工作中的液氮運輸與使用

要了解家畜繁殖工作中的液氮運輸與使用,首先我們應該了解液氮的基本屬性、一般用途和對人的身體安全構成的潛在威脅。我從事繁育工作已有十多年了,通過這么多年的工作經驗和對液氮運輸與使用有如下的幾點認識。

1對液氮的基本理解

液氮(N2),英文名稱liquid nitrogen,氮氣的液化狀態,是一種無色無臭的液體。液氮的相對密度0.808(-195.8℃),冰點-209.8℃,沸點-195.8℃。液氮主要用于稀有氣體的提制過程,也可作為儀器和機件需要深度冷凍處理時的冷凍劑,并廣泛應用于國防、醫學、電子工程,冶金、能源等領域。在我們畜牧獸醫工作中主要用于冷凍精液和冷凍胚胎的制作與長期超低溫保存。對人體健康的潛在威脅,比如像凍傷和造成缺氧狀態。因為液氮是處于-195.8℃的狀態,遇熱時迅速氣化產生大量的氣霧足以引起人們的重視。但是液氮迅速揮發導致缺氧則是人們不易察覺的,由于不易被人察覺,因而更容易造成嚴重的后果。

2 液氮的運輸

2.1 貯存液氮的容器

貯存液氮的容器為低溫液體容器,按不同用途可分為液氮保溫桶、自增壓式低溫液氮容器、貯存式液氮容器。繁殖育種工作中所用的液氮容器俗稱液氮罐,液氮罐為由鋁合金板制作的外殼和內膽,其間的夾層為高真空狀態,每種類型的液氮罐都有不同的規格,常見的多為30立升、50立升貯存式液氮罐和30立升貯運式液氮罐。

2.2 液氮的運輸

要求我們在液氮運輸過程中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2.2.1 液氮罐口部不宜密封

液氮在運輸過程處于長時間的動態中,加大了液氮的揮發速度,若將液氮罐口部密封,隨著罐內壓力的不斷增大,易造成口部密封物的爆出而發生意外。

2.2.2 避免長時間處于顛簸狀態

裝滿液氮的液氮罐長時間處于顛簸狀態,易加大液氮的揮發,造成浪費,同時由于液氮罐長時間的相互碰撞,易造成液氮罐的使用壽命降低或損壞。

2.2.3 嚴禁人貨封閉混裝

在運輸過程中,將裝滿液氮的液氮罐置于封閉的汽車內,形成人貨混裝的局面,極易對駕乘人員造成危害,一是由于液氮的揮發,容易發生缺氧情況,造成駕、乘人員窒息;二是若汽車在行駛過程中出現傾覆意外,液氮溢出彌漫于車內,致使車內溫度急劇下降,極易對駕、乘人員造成凍傷甚至凍死等損害,或因車內氮氣濃度迅速升高,導致車內所含氧氣濃度偏低,駕、乘人員嚴重缺氧直至死亡。

2.2.4 罐與罐之間的處理

在運輸過程中,無論路況好壞,均應注意對相鄰液氮罐之間的處理,一是液氮罐出廠時的保護皮革不應取掉,二是進一步用泡沫板或毛氈等物隔開,以免因液氮罐之間相互碰撞而降低使用壽命。

3 液氮的使用

液氮的使用包括液氮罐的使用、液氮的灌裝以及往液氮罐里存放或提取冷凍精液等工作行為。

3.1 液氮罐的使用

新液氮罐第1次使用時,應在存入冷凍物品后的2~3h內,指定專人觀察液氮罐外表面是否出現冷凝水或結霜現象,如有此現象,表明液氮罐真空狀態已經損壞,不能正常使用;液氮罐應輕拿輕放。以免破壞真空環境;空液氮罐在運輸過程中應口朝上直立擺放,避免長時間躺倒或倒立擺放,以免影響使用效果和使用壽命。

3.2 液氮的灌裝

若在室內對液氮罐進行補充,須打開門窗操作,防止操作環境中嚴重缺

氧,對人體造成損害;觀察液氮內液面高低,可用聚光手電筒照射罐內,也可用細木棍等實心棍狀物插入液氮罐,根據結霜高度判斷液氮液面高度,嚴禁使用空心管插入液氮罐,以免液氮從管內沖出飛濺傷人;液氮口對口灌注時,可使用金屬制或搪瓷斗輔助灌注,動作要輕,速度要慢,防止液氮飛濺傷人;灌注環境應安靜,因為液氮進入罐內的聲音是判斷罐內液面高度的重要依據。

3.3 存放或提取冷凍精液

存放冷凍精液(冷凍胚胎等)液氮罐應放置于陰涼、通風、干燥的環境中,切忌將其置于陽光下曝曬;對貯存有冷凍精液并較長時間不進行配種的液氮罐應定時檢查液面高度和液氮罐外表面有無冷凝水和結霜現象;存放或提取冷凍精液時動作應輕、快、穩,切忌將整袋或整筒冷凍精液細管提出液氮罐外抽取所需凍精細管,而應將裝有多支冷凍精液細管的紗袋或提筒提至離罐口約5cm處抽取所需凍精細管。

家畜論文:淺議家畜疾病預防和治療

[摘 要] 家畜疾病預防和治療關系到畜牧業的健康發展和食品的安全,是極其重要的環節,需要格外重視。雖然隨著科技的進步,國內外有關對家畜疾病方面的預防和治療有了顯著進步,但是各個地區的氣候環境、生態、物種不同,對病原體變異的應對也不同,找到和各地匹配的家畜疾病預防和治療方法是很必要的。本文對家畜疾病的預防和治療做出了相應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預防方法。

[關鍵詞] 家畜 疾病 預防和治療

一、前言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變高了,現在最注重的不是物質,而是食品的安全,要吃得放心。因此,加強家畜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成了畜禽防疫部門的重點,也受到人們的關注。在此,動物衛生防治部門不僅要處理好疾病管理問題,還要多學習交流,提高工作人員素質,更好地預防家畜疾病,加快當地經濟的發展。

二、家畜疾病預防和治療的現狀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推動了農村畜牧業的發展,農戶也享受到了家畜飼養帶來的財富,但飼養家畜也存在一定的風險,這也讓養殖戶不敢懈怠,時刻擔心著家畜的健康,因為如果家畜一旦患病,得不到及時治療,養殖戶會遭受巨大損失。因此,相關部門要擔負起防治家畜疾病的責任,嚴格監控家畜的疫情。但是對家畜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方面還存在很多問題,因此,相關部門要對此加以重視,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案。

三、家禽疾病預防和治療存在的問題

1.盲目用藥

一些相關部門還在照搬傳統的舊體制,沒有加以改進和創新,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也有差距,高低不齊,有一些工作人員對治療理論和知識缺乏,只根據自己的經驗和習慣進行治療,不按照步驟來進行化驗,,這很容易造成誤診。所以,工作人員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該先解剖家畜來化驗確診。例如:家畜如果發熱,工作人員只按自己的經驗對家畜降溫,不分析診斷家畜發熱的根本原因,這會對家畜造成不好的影響。因為有時候家畜發熱是正常現象,他們通過這個來加強自己的免疫力。

2.不熟悉藥物的劑量范圍

一些工作人員在預防和治療家畜疾病期間,對引發病情的原因不了解,也不熟悉用藥范圍和計量情況。藥物包裝上會明確標注藥物的適應病癥范圍,有些藥物的使用劑量應該按家畜的體重計算,按一定比例配置,工作人員如果只憑自己的經驗和感覺治療,會導致嚴重后果。有些藥物使用頻繁,比如安乃近、青霉素等,很多工作人員發現類似的病癥就會使用這些藥物,一旦不對癥下藥,那給養殖戶帶來的損失是無法想象的。還有的工作人員在給家畜注射藥物時,一下沒有反應,他們會盲目認為用藥不夠繼續注射,有的家畜會因此無法承載而死亡。

3.忽視給藥方式

在治療過程中,給藥方式如果選擇不當就會導致家畜中毒等不良反應,因為不同的病情需要不同的給藥方式,比如肌肉注射、靜脈注射或口服。有些家畜食欲不振,就應該選擇其他給藥方式,而不能口服。

四、常見的家畜疾病的預防

1.豬的流行疾病預防

1.1豬瘟預防:主要實行免疫接種和綜合防治。

1.2口蹄疫預防:平時加強檢疫,疫區加強消毒和封鎖。

1.3豬丹毒的預防:每年春秋接種豬丹毒菌苗。

2.牛羊流行疾病預防

2.1壞死桿菌病:時刻保持牛欄干凈衛生,護理好牛蹄,及時處理傷口,遇到情況立即隔離。

2.2牛巴氏桿菌病:定期注射疫苗,保持衛生整潔,及時隔離病畜。

2.3牛流行熱預防:及時隔離病牛,防止昆蟲。

2.4羊快疫、羊猝狙:確診后立即無害化處理掉,加強消毒。

3.感冒

晚秋、初春季節突變容易受寒,畜舍應該保障不漏雨雪,門窗也要有保暖設施,四面墻壁要不漏風,保障家畜不受涼。

五、家畜疾病預防和治療的措施

1.加強免疫程序

要隨時觀測家畜的飲食情況和精神狀態,及時給家畜服用藥物來預防。要隨時注意疫苗的儲存、使用方法,免疫前后給家畜的飼料增加抗生素,嚴格設定免疫程序。

2.加強飼料管理,避免家畜應激刺激

保障家畜需要的營養物質。增強免疫力,保障其健康成長。要避免停電或者光照不適合,這樣會讓家畜受應激刺激,抑制生育能力,還會提高家畜感染疾病的幾率。因此在接種、轉群前后一周,在家畜飲的水中加入電解多維能緩解家畜的應激刺激。

3.嚴格管理禽舍出入人員

嚴格加強管理禽舍出入人員,防止疾病通過人員傳播。禽舍不允許外來人員參觀,工作人員進出時要徹底消毒。

4.謹慎選擇畜舍場地

選擇飼養牲畜的場所也很重要,要考慮到交通是否便利,環境是否適合牲畜,好不要選擇周圍有污染嚴重的工廠的場所,這對家畜飼養不利。好選擇地勢較高的地方,這能保障陽光充足,通風良好。

5.家畜養殖設施要齊全

養殖場內部要劃分好各個功能區,與外界要隔絕,隔離工作不到位會造成與外界的交叉感染。

6.普及家畜疾病確診實驗室

現今,養殖業得到快速發展,許多病毒也開始變異,家畜的疾病癥狀和臨床表現也不一樣了,就不能按照習慣和感覺去治療,而要通過臨床確證,對癥下藥。

7.建立衛生防病制度

畜舍門口要設消毒槽,圈舍和飼養用具要定期消毒,生病的家畜要進行隔離,單獨喂養和治療。及時開展殺蟲滅鼠工作,糞便要進行無害化處理。

8.家畜要適當運動

運動能夠增強家畜的體質,提高抵抗力。牛羊等家畜可適當的放到舍外運動,讓它們沐浴沐浴陽光,呼吸新鮮空氣,每天堅持鍛煉一到二個小時。

六、小結

家畜疾病是可以預防和治療的,養殖人員要密切關注家畜的健康狀況,及時預防和治療。畜牧業的健康發展是由家畜疾病預防是否得當決定的,畜牧工作人員要根據相關資料和經驗對患病家畜做出診斷,工作人員之間也要互相交流,互相學習探討解決方案,及時預防各種流行和常見疾病,提高防治水平,提高家畜的健康成活率,也就能保障食品安全,讓人們吃得放心,這也能提高養殖戶的收入水平,發展地區經濟。本文只提出一部分家畜疾病預防和治療的措施,可能還會有更多好的方法,但目的都是為了保障家畜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