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科普》雜志,季刊,由重慶市科學技術協會主管,重慶市大學科學傳播研究會主辦的學術性刊物,本刊在國內外有廣泛的覆蓋面,題材新穎,信息量大、時效性強,其中主要欄目有科學人物、力掌學科、特約專稿、學術起跑線等。雜志是一本面向大學生的科學普及雜志,是大學生科學教育的重要陣地之一,旨在提供有趣、易懂的科學知識,拓展讀者的科學視野,激發對科學的興趣和探索精神。
《大學科普》雜志的背景始于對大學生科學素養的重視和培養。大學是培養高級科學人才的搖籃,而科學素養是大學生的必備能力之一。該雜志致力于打破學科壁壘、簡化科學概念,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向讀者介紹前沿科學知識、科學研究成果和科學方法。雜志涵蓋了多個學科領域的科學知識,包括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地質學、天文學等。雜志中的文章涉及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工程技術等多個領域的科學進展和研究成果。同時,該雜志還關注科學發展的熱點問題,引導讀者對科技與社會發展的關注和思考。
該雜志的編輯團隊由一群熱愛科普教育的研究人員和科學作家組成。他們具備深厚的學科知識和科學普及經驗,通過精心策劃和編輯,將復雜的科學知識轉化為通俗易懂的文章。編輯們積極參與學術交流和科普教育活動,不斷提高雜志的質量和影響力。雜志深受大學生群體的歡迎和喜愛。該雜志不僅在高校內廣泛傳閱,還通過網絡平臺和社交媒體進行傳播。雜志還與學校圖書館、教育機構和科普組織開展合作,共同推進科學普及教育的開展。
“973頂目”科學傳播 科學人物 力掌學科 特約專稿等
(1)來稿要有科學性、先進性和實用性,論點鮮明、論據充分、數據準確、邏輯嚴謹、文字通順、圖表規范。
(2)中文題名不超過20個漢字,不使用副題名,英文題名應與中文題名含義相一致。
(3)參考文獻選用主要的、公開發表的文獻,并按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編號與標注。
(4)中英文摘要(300字左右);中英文關鍵詞(3-5個)。
(5)主要作者的工作單位應寫明單位全稱、所在省市名及郵政編碼;作者簡介寫明姓名(出生年月)、性別、民族、籍貫、職稱、學位、簡歷及研究方向(任選)。
(6)如論文涉及的是有關基金項目的研究內容,請寫明:基金或資助機構的名稱,項目編號。
(7)正文用五號字,行距為固定值,20磅,各一級標題居中,一級標題為小四號,加粗,二級標題居左,縮進兩個字符。其他正文用5號。
(8)注釋是否符合本刊體例不影響稿件評價,但注釋是否符合學術規范將影響稿件采用。
(9)文中使用的外文字母、符號,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一些易混淆的字母請用鉛筆在其旁標明;文中量和單位的使用參照最新國家標準GB3100-93,3101-93,3102-93。
(10)研究報告類文章按照引言、材料與方法、結果與分析、結論與討論的順序編排。
(11)著、綜述、講座等包括圖表和參考文獻一般不超6 000字,經驗交流、病例報告一般不超過1 000字。來稿要求字跡清楚、書寫規范,對特殊文種、上下角標符號、字母大小寫、正斜體等均應予注明。
CSSCI南大期刊
影響因子 4.6
人氣 24694
部級期刊
影響因子 0.55
人氣 17759
省級期刊
影響因子 0.05
人氣 15796
省級期刊
影響因子 0.74
人氣 14255
北大期刊
影響因子 1.39
人氣 11479
省級期刊
人氣 9245
統計源期刊
影響因子 0.87
人氣 9167
省級期刊
影響因子 0.33
人氣 8771
省級期刊
人氣 8185
CSSCI南大期刊
影響因子 1.28
人氣 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