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文學、民間藝術是民間文化中最富色彩的一個組成部分。它在人類創造的一切藝術中,生命最活躍,涉及最廣泛。它以古樸純真的藝術手段,反映著人民群眾的現實生活、理想和追求。它的無數珍品,是當之無愧的美的典范…… 《民居習俗》是《中國民俗文化叢書》之一,主要包括居住習俗與自然環境、四合院民居、碉樓式民居、營造過程中的禁忌、搬遷的準備等內容。
《民居習俗》作者是趙丙祥。
中國民間文化是世世代代錘煉和傳承的文化傳統,其中凝聚著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真、善、美,是中華民族彼此認同的標志,是祖國同胞溝通情感的紐帶。歷史悠久、內涵豐富的傳統文化也是我們中華民族對人類文化多樣性發展的巨大貢獻。 《中國民俗文化叢書》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部分及其真諦展示給包括農民兄弟在內的廣大民眾,使他們對中華大地、對祖國同胞、對的文化傳統和淳厚的民俗民風懷有更深刻的眷戀、熱愛和崇敬。 《民居習俗》(作者趙丙祥)是《中國民俗文化叢書》之一,主要包括居住習俗與自然環境、四合院民居、碉樓式民居、營造過程中的禁忌、搬遷的準備等內容。
山東日照人,2000年畢業于北京大學社會學人類學研究所,獲社會人類學博士學位,2001—2003年在北京師范大學民俗學與文化人類學研究所從事博士后合作研究,現任中國政法大學社會學院副教授、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人類學理論與方法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目前主要研究領域為人類學理論與方法、歷史人類學、交換理論。多篇,翻譯出版《尼加拉:十九世紀巴厘劇場國家》(1999)、《文化與實踐理性》(2002)、《古代中國的節慶與歌謠》(2005)、《歐洲與沒有歷史的人民》(2006)等多部譯著。
及時章 居住民俗的形成
居住的形式
居住習俗與自然環境
居住民俗與社會制度
文化交流
第二章 聚落
村莊由來
村落的格
第三章 居室類型
四合院民居
干欄式民居
碉樓式民居
帳篷
窯洞
船形屋
第四章 營造
擇
營造工序
動工
院墻與院門
營造過程中的禁忌
第五章 梁柱
備梁
造梁
上梁
慶新房
立柱
第六章 遷居
搬遷的準備
喬遷
分火
遷居中的其他角色
第七章 院落
天井
影壁
水井
廁
第八章 門戶
門戶的設置
門神
門戶的禁忌與祭
門戶與人生儀禮
第九章 灶塘
砌灶
祭灶
火塘
第十章 鄉規民約
第十一章 繼承、買賣、租賃及典當
占有與繼承
買賣
租賃和典當
參考文獻
在中國境內的民居類型中,四合院式民居,可以說是在地理范圍上分布最為廣泛的一種。"四合院"指的是以正房(北房)為主體,與相對應的南房為從屬,東、西廂房為附屬,以墻垣聯合四者所構成的院落。
四合院民居充分地體現了中國的傳統觀念,首先,院落四周都由墻壁圍起來,通過一個大門與外界相通。其次,房屋布局與家庭成員的住房有著比較嚴格的規定,一般是正房高于側房和廂房,家長住正房,而兄弟、子女輩則住在側房或耳房中。這種居住方式的安排,可以說典型地體現了傳統家長制的特征。其三,專門設有 "堂屋",堂屋的作用就像中國古代的明堂,并且堂屋中還設有神位,如"天地君親師"牌位。其四,四方房屋下有檐下回廊,回廊和天井是家庭成員及客人進行日常交流的場所。四合院規模不同,大小也相差懸殊,實際上在北京有兩種"四合院",一種是一家一院的,一種是多戶合住一院的,后者多為貧困人家,稱為"大雜院"。根據四合院的規模大致可分為大四合、中四合、小四合三種。中型和小型四合院一般是普通居民的住所,大四合則是府邸、官衙用房。
北京四合院經過長期的發展,無論在平面布局、外觀造型、房基高度、內部裝修、構造用料等方面,都形成為一套比較完整、規范的體系。就標準的北京四合院來說,除上述構成四合的單體建筑外,還配備有:大門、內外影壁、屏門、垂花門、廊、廈、附于正房之耳房、正房后之后罩房、圍墻等單體建筑。無論院落規模大小,這些單體建筑皆依住宅基地的中軸線,按一定規律、尺度、比例關系進行配置。
普通四合院的大門可分為屋宇式和墻垣式兩種,屋宇式大門級別要高于墻垣式大門。屋宇式大門根據門柱位置的不同,又分為廣亮門、金柱門、滿子門和如意門。這些大門中廣亮門的級別較高。
住在屋宇式大門中的主人,或是在朝為官,或社會名流、或為富商巨賈。墻垣式大門是四合院中級別低的,雖然因主人的財力、愛好也做了簡單的裝飾,但居住在這種四合院的大多是一般的老百姓。
不論門第高低,大門內都有一扇影壁,既遮擋住了院內的雜亂,又美化了大門的出人口。影壁是北京四合院與大門配套的裝飾性、標志性極強的一種磚砌建筑。它分為大門內影壁和大門外影壁兩大類。
進入垂花門之后,就是四合院的內宅。內宅是由北房、東西廂房和垂花門四面建筑合圍起來的院落。由于日照的影響,四面房子以坐北朝南好,所以四合院無論是將宅門開在哪個方向,都以北房為正房。東西房稱為廂房。四合院的正房和廂房之間一般有操手游廊連接。
在兩進院的正房的后邊,還要再建一排"后罩房"。后罩房的間數,一般是與倒座房的問數相同的,因為它們都是要盡量添滿住宅基地的寬度的。后罩房坐北朝南,朝向很好。房前的院子是橫向窄長的。如果正房極高而院子甚淺時,陽光可能被遮掉一些。一般來說,后罩房居于庭院深處。庭院深深是很好的居住環境。應該從東側進入這第三進院(后院)。在東耳房中留出半問過道,或者從東耳房的外邊的南道進入。
干欄式居室在中國分布非常廣,現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這與南方的炎熱多雨,氣候潮濕是密不可分的。在樓上居住,可以避暑防潮。家畜養在樓下便于看管。在于欄式建筑中,以云南西雙版納一帶的傣族竹樓具有代表性;貴州雷山、臺江等地的吊腳竹樓,則是半樓居干欄式民居的代表。
傣族竹樓,系用竹子造成,是名副其實的"竹樓"。西雙版納竹樓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前廊比較寬敞明亮,三面都沒有墻壁遮擋,而是在上面伸出重檐以遮擋風雨陽光。前廊外沿設有靠椅,供平時休息所用,是平時乘涼、進餐、招待客人、做家務活的地方。前廊的一端,是一個大約十二平方米的曬臺,這是早晚洗漱、晾曬衣物和放水罐的地方。竹樓室內,分成堂屋和臥室兩個部分。在堂屋的門旁是火塘,火塘上方掛著一個方架,用于烘烤谷物等用。靠近窗戶的地方,鋪著竹席子,這是接待客人的場所,也是室內活動的中心。堂屋與臥室之間的竹編籬笆隔墻設兩個門供人出入。這兩個門一個在男柱一側,是男性成員出入臥室的門;一個在女柱一側,是女性成員進出臥室的門。P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