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養體質更健康》根據中醫體質的研究成果,按照中國人常見的九種體質分類,詳細介紹每種體質的特點、成因以及有針對性的養生保健方法,內容實用豐富,語言簡明流暢,適合社會各界讀者閱讀參考。
中國人有9種體質,你知道自己屬于哪一種?知道了體質類型,該如何吃?如何保養?不同季節、不同年齡該如何改善體質?翻開《調養體質更健康》,中醫專家全部告訴您!
邵波,北京市昌平區中西醫結合醫院執業醫師
及時章 關于體質養生您了解多少
體質是怎樣形成的
先天因素是體質形成的基礎
后天因素決定體質的發展方向
體質的大特征
體質以遺傳為基礎
體質具有相對穩定性
體質不是一成不變的
體質具有多樣性
體質可以調理
體質具有趨同性
體質也會發生變化
年齡變化引起體質發生改變
性別影響體質發生變化
社會環境影響體質發生變化
疾病和藥物促使體質發生變化
飲食不當導致體質發生變化
起居不當促使體質發生變化
第二章 活用望、聞、問、切判斷自身體質
望——通過表象辨體質
望面色知體質
望眼睛知體質
望舌頭知體質
望神態知體質
望體型知體質
聞——調動耳鼻辨體質
聽聲音知體質
聞氣味知體質
問——直接有效地辨體質
問二便知體質
問性格知體質
問寒熱知體質
問家族史知體質
問經帶知體質
問汗液知體質
切——通過診脈辨體質
第三章 平和體質,人人羨慕的好體質
什么是平和體質
平和體質的特點
平和體質是怎樣形成的
平和體質生活調養原則
戒煙限酒
了解食物的四氣五味,合理安排飲食
合理搭配一日三餐
飲水宜足,不宜過
葷素搭配,營養
多吃五色蔬果,調暢情志
科學進補,不擾不傷
順時養生,平安常伴
打打太極拳,體質不偏頗
按摩胃經、膀胱經,維護體質
第四章 氣虛體質,補氣固本糾正體質偏頗
什么是氣虛體質
氣虛體質是怎樣形成的
氣虛體質的特點
氣虛體質生活調養原則
改善氣虛體質的明星藥食
循序漸進,冷熱適宜
補氣藥材并非越貴越好
巧吃粗糧,增強體質
避寒保暖,勞逸結合
避免過勞,以防損傷正氣
調節情緒,避免過度思慮
根據節氣時令調養氣虛體質
中醫按摩,改善氣虛體質
常練“補氣六字訣”,可以固臟氣
第五章 陰虛體質,滋陰生津養身體
什么是陰虛體質
陰虛體質是怎樣形成的
陰虛體質生活調養原則
改善陰虛體質的明星藥食
二冬粥可改善腎陰虧虛性牙宣
陰虛火旺,雪梨膏來幫忙
慎吃荔枝,防內熱
合理膳食,改善陰虛體質
養陰滋陰常用中成藥
順應四時變化,改善陰虛體質
調節情緒,避免情緒過激而傷陰
穴位按摩輔助改善陰虛體質
靜坐——老年陰虛體質者的調養方法
吞津練精法,改善陰虛體質
第六章 陽虛體質,溫補陽氣改善畏寒怕冷
什么是陽虛體質
陽虛體質的特點
陽虛體質是怎樣形成的
陽虛體質生活調養原則
改善陽虛體質的明星藥食
遠離寒涼食物,避免寒上加寒
慎吃清火藥,免傷體內真陽
調節情緒,因勢利導
保護關節,少熬夜多運動
順應四時變化,保障人體陽氣的正常生發
避免陽虛體質,從孕前準備開始
補陽四大關鍵穴位
常練提肛運動,改善陽虛體質
第七章 氣郁體質,疏肝解郁是關鍵
什么是氣郁體質
氣郁體質的特點
氣郁體質是怎樣形成的
氣郁體質的生活調養原則
改善氣郁體質的明星藥食
少量飲酒,行氣和
氣郁體質者的飲食原則
學會發泄不良情緒
凡事想開些
改善氣郁體質的四大穴位
第八章 血瘀體質,活血化瘀改善瘀斑不絕
什么是血瘀體質
血瘀體質的特點
血瘀體質是怎樣形成的
血瘀體質的生活調養原則
改善血瘀體質的明星藥食
吃掉黃褐斑
科學飲酒能改善血瘀體質
常洗熱水澡,血液循環不淤滯
擺脫安逸生活,遠離寒冷刺
調節情志,養好體質
活血化瘀的五大奇穴
精油按摩改善血瘀體質
運動是活血化瘀最簡便的方法
第九章 痰濕體質,祛痰化濕除肥胖
什么是痰濕體質
痰濕體質的特點
痰濕體質是怎樣形成的
痰濕體質的生活調養原則
改善痰濕體質的明星藥食
讓痰濕體質者安度夏日的食療方
給大腦放個假
常吃海產品
少吃甜食,規律飲食
避免大量喝水、吃水果
少吃酸、涼食物
冬吃蘿卜夏吃姜
空調還是少用為妙
痰濕體質者避免著緊身衣
痰濕型肥胖的減肥法——熱水泡腳
改善痰濕體質的常見穴位
加強運動,改善痰濕體質
第十章 濕熱體質,清熱利濕改善痘痘叢生
什么是濕熱體質
濕熱體質的特點
濕熱體質是怎樣形成的
濕熱體質的生活調養原則
濕熱體質不可不吃的明星藥食
少飲酒,少吃辛辣油膩食物
避免食用辛辣及肥甘厚味食物
慎服中藥,少喝涼茶
避免熬夜,睡好子午覺
改善濕熱體質的五大保健穴位
游泳是濕熱體質者的運動方式
第十一章 特稟體質,預防保健勢在必行
什么是特稟體質
特稟體質的特點
特稟體質的形成原因
特稟體質的生活調養原則
改善特稟體質的明星藥食
過敏體質必須補充的營養素
過敏體質這樣吃才有益
過敏體質者安度春季有妙方
隨身攜帶抗過敏藥
巧妙選擇生活用品防過敏
科學選擇避孕套
慎選防曬衣
改善過敏體質的特效穴位
過敏體質者的運動處方
第十二章 因時、因地制宜,悉心呵護健康
根據年齡段,呵護自身體質
幼兒期
青春期
青壯年期
中年期
圍絕經期(更年期)
老年期
注意地域差別,有效調理體質
性別不同,體質護理方法各異
生活條件不同,體質護理方法不同
隨著季節更替,調理自身體質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體質得養于后天因素,年齡自然是后天因素中的一種,隨著年齡的增長,體質發生改變自然是無可厚非的。
例如,我們經常說小孩子是稚陰稚陽之體, “臟氣輕靈,隨撥隨應”,生機盎然,卻又稚嫩脆弱,多呈現出相對的“心肝有余,肺脾不足”的體質共性。“心肝有余”就容易患發熱、驚厥、抽搐等病癥;“肺脾不足”則容易患感冒、呼吸道感染、消化不良等病癥。雖然與大人比起來小孩子更易生病,但只要給予及時治療,康復速度是非常快的,短時間內即可恢復活蹦亂跳的狀態,有些大人對此都望塵莫及。
到了青壯年時期,人的精力、身體狀態都達到旺盛時期,多呈現出陽氣偏盛、容易內熱的體質狀態。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青壯年時期,人體的形態結構都達到了一生中的頂峰,就像拉滿的弓弦,因此多呈現出陽氣偏盛。而容易產生內熱,則是因為青壯年時期要肩負家庭、事業兩重負擔,這個時期不像少年時天真爛漫、無憂無慮,也不像老年時期塵埃落定、笑看世事變化,所以經常受煩事所擾而不能自拔,因此便產生了內熱。人到老年陰陽俱衰,氣血既少又壅滯不通,這都是隨著年齡變化不可避免產生的身體變化。是可想而知的事情。
除此之外,人們的工作、交際環境復雜了,人們的思想也隨著大環境的改變而變得更加圓滑老練,人人都在防范別人,缺乏包容和友善,這種社會狀態勢必會導致患抑郁癥、精神心理疾病的人數不斷攀升。眾所周知,空氣、水源、土壤是生命賴以生存的根本,但這些都發生了質的變化,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人體的內環境也隨著大環境的變化而變得不潔了,氣血發生瘀滯,心神受到外界的影響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緊張、焦慮、壓抑、擔憂等都是促使體質發生偏頗的誘因,這大概就是現代社會多濕熱體質和氣郁體質人群的原因吧!
俗話說得好:人吃五谷雜糧,哪能不生疾病?但無論是外傷、外感疾病,還是內傷疾病都會對體質產生較大的影響。中醫常講 “久病及腎”“久病入絡”,意思是說,病得時間過長會損傷腎氣,多數會引起陽虛;久病者不僅會造成大的經絡受阻,就連細小的浮絡、微循環也會出現瘀滯。所以慢性病,特別是那些以疼痛為主要癥狀的病癥,往往是疾病與血瘀體質共同作用出現的結果,像慢性肝病、慢性肺病、慢性心臟病更是血瘀體質種下的惡果。
“是藥三分毒 ”這句話在日常生活中總是頻頻入耳,長期使用藥物勢必會對體質造成影響。尤其是長期過量使用抗生素、激素、利尿劑、減肥藥、通便藥、保健品、清熱解毒類藥物等,會造成或加重氣虛、陽虛、氣郁等體質。舉個例子來說,有些高血壓患者經常服用利尿劑降壓,多年下來血壓是穩定住了,但是陽痿早泄、性欲減退、腰酸、尿頻等現象卻出現了,這就是典型的腎陽虛癥狀。
現代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五花八門的保健品大量涌現,更有些孕婦在孩子未出生之前就以保健品進行補養,殊不知,這種做法反而會促生或加重陰虛體質、濕熱體質和痰濕體質的偏頗。
什么是氣虛體質
中醫典籍《黃帝內經 . 素問》中對氣虛體質有記載:“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也就是說,正氣足的人,抵抗力較強,不容易受各種病邪的侵襲,而氣虛的人則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癥狀,這就是所謂的氣虛體質。據一項調查研究表明,在中國人群中,氣虛體質者占總人群的12.71%。
氣虛體質的特點
氣虛體質的人經常會出現氣息輕淺、說話聲音小、肌肉松弛、四肢乏力、疲勞懶怠、排便無力、臟器下垂、血壓偏低、頭暈目眩,女性還會出現月經淋漓不盡、經血色淡等。
氣虛體質是怎樣形成的
每每提到 “氣”,人們都覺得難以捉摸。確實,氣是一種無形且存在的東西,中醫理論將氣認定為五臟六腑、四肢百骸正常發揮功能不可或缺的物質,在人體的生命活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氣究竟是何物呢?其實,我們可以換個角度來思考,就可以感知“氣”的存在了。例如,呼吸、心臟的跳動、胃腸的蠕動等,都是“氣”發揮作用的結果。
“氣”是由空氣、谷氣、元氣等組成的,空氣由肺吸入轉化后為身體所用,谷氣由食物提供,進入人體維持身體機能,元氣則為腎臟所提供。而氣虛體質則是因為肺、脾、腎三臟功能不協調,特別是肺、脾功能不和造成的。另外,我曾經給讀者介紹過,體質是受先天稟賦和后天保養決定的,先天本弱,后天失調或病后氣虛,都容易形成氣虛體質。
靈芝
性甘,味平,歸心、肺、肝、腎經。
神農本草經》記載,靈芝: “主胸中結,益心氣,補中,久食輕身不老延年。”《本草綱目》稱其能“療虛勞”。
靈芝茶:將靈芝剪成碎塊,放在茶杯內,沖入沸水,代茶飲。此茶可以提神,消除疲勞。
山藥
味甘、性平,入肺、脾、腎經。
山藥具有健脾補氣、補血補腎、固腎益精、助五臟、強筋骨、長志安神、延年益壽的功效;對脾胃虛弱、倦怠無力、食欲不振、肺氣虛燥、腰膝酸軟等癥有較好的改善作用。
烏雞山藥湯:取烏雞1只,處理干凈入開水鍋中汆燙后放入砂鍋中加足量水,然后下入適量的香菇、紅棗、八角、蔥、姜,大火燒開后小火煮至雞肉八成熟時,將山藥去皮切成大小適中的塊,放入砂鍋中與烏雞一同燉至熟爛,加鹽調味即可。此方益氣補血,適合氣虛體質者食用。
黃芪
性微溫,味甘,歸脾、肺經。
黃芪以補虛為主,常用于體衰日久、言語低弱、脈細無力的氣虛體質者。黃芪具有補而不膩的特點,若與人參、黨參等補藥配伍則效果更好。
黃芪紅糖陳皮粥:取黃芪、紅糖各30克,粳米100克,陳皮6克。將黃芪洗凈切片,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煎煮10分鐘左右,去渣取汁。將粳米淘洗干凈,與其他材料一同放入黃芪汁中熬煮成粥即成,佐餐食。
黨參
性平,味甘、微酸,歸脾、肺經。
黨參有補中益氣、和胃養血等功效,最宜于平素倦怠乏力、精神不振、自覺氣短、稍一活動就喘促的氣虛體質者。
黨參黃芪粥:取炙黃芪20克,黨參10克,粳米100克,白糖適量。將炙黃芪、黨參切片,用清水 100毫升浸泡 40分鐘煎取汁液 30毫升,備用。粳米洗凈后煮成粥,粥成時加入上述汁液,再稍煮片刻即可。早、晚各食1次,服時酌加白糖調味。
人參
味甘,氣微溫,歸心、肺、脾經。
人參具有補虛勞、安養臟腑的作用。對于氣虛體質者來說,用人參滋補身體是最適宜的。但是人參有一個特性,就是特別講究食用的方法,吃得正確對身體大有禆益,反之就成了傷害身體的 “毒藥”了。
人參片:將人參切片后,取兩三片含入口中細嚼咽下。也可放入杯中,用開水沖泡數次后,將參片嚼食。每天食用3~5克即可,切記不可過量。
鱸魚
性平、味甘,歸肝、脾、腎經。
鱸魚具有安和脾胃的作用,常食能達到滋養五臟、補虛損、強身健體、益血生肌的效果。
莼菜鱸魚湯:取鱸魚300克,莼菜100克,黃芪20克,枸杞10克,水淀粉、蔥、姜絲、料酒、鹽、胡椒粉各適量。將鱸魚處理干凈后,切“十”字花刀,與黃芪、莼菜、蔥、鹽、姜、料酒一同上鍋蒸半小時。燒熱油鍋,放入蔥、姜絲煸炒,加入料酒。然后將蒸好的魚和菜倒入鍋內。放入枸杞煮 10分鐘,淋入水淀粉勾芡,將湯汁澆在魚上,撒入胡椒粉即可食用。
櫻桃
性溫,味甘,入脾、胃經。
中醫典籍《滇南本草》中記載:“櫻桃治一切虛癥,能大補元氣,滋潤皮膚。”因此,對于氣虛體質者來說,春末夏初的時候是吃櫻桃的時節。
櫻桃酒:取櫻桃500克,白酒 1000毫升。將新鮮櫻桃洗凈后瀝干水分,放入酒中,密封,1個月后即可開封飲用。本酒可補氣行血,暢通經絡,強筋補骨,補益臟腑,消除疲勞,改善睡眠。
對于氣虛體質者來說,食補不可過急,應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要時刻謹記:“一口氣吃不出平和體質。”
我曾經接診過一個氣虛體質的女患者,針對患者的病情,我建議她常吃一些具有補氣的食物,例如,紅棗、葡萄干、蘋果、桂圓肉、紅薯、山藥、蓮子等。結果這位患者每天都大量地食用這類食物,真可謂紅棗不離口,只要有時間就拿紅棗當零食吃,一日三餐也少不了紅棗的參與。一個月后該患者前來復診,不但氣沒補上來,反而把脾胃積滯住了。究其原因就是亂補惹的禍。平時,我們都聽過這樣一句話:“病來如山倒,祛病如抽絲”,意思是說疾病來得快,但好得慢。對于調節氣虛體質來說,同樣要遵循這一原理。不可一味地猛補,必須要循序漸進地慢慢補養。
對于氣虛體質者,在飲食上還要注意冷熱適宜。氣虛體質者對寒熱性食物都非常敏感,稍微偏溫類的食物還能接受,但太熱便受不了了。比如吃辣椒,就會感到燥熱無比,不僅沒有把氣補上來,反而令體內的內熱大增。所以,氣虛體質者不宜食用過冷或過熱的食物,平性且偏溫的食物最為妥當。至于各類食物的寒、涼、溫、熱、平的特性,我在前面已經介紹過了,讀者朋友可進行查閱。
眾所周知,羊肉的補氣功效十分顯著。究竟怎么吃才能將補氣功效發揮到呢?我建議,人們在食用羊肉時,可稍微放些白芍、麥冬,或燉食或煲湯,都具有滋補功效。
對于氣虛體質者來說,喝粥是好的補氣方式,既容易被機體吸收,又方便烹飪。白粥也好、肉粥也罷,只要根據自身情況,適當在粥里加些具有補氣功效的藥食即可達到預期目的。
補氣一定要選擇那些極其名貴的中藥材嗎?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來看一個案例:
老韓是我的一位好友,有24小時,他提著一袋子中藥材來我家做客,經他介紹我才知道,老韓在體檢時醫生告知他為 “氣虛體質”,為了補氣,他特地到中藥店采買補氣中藥材,而藥店的促銷員給他推薦了非常名貴中藥材,如野生的高麗參,讓老韓花了大價錢。其實,類似老韓的這種情況,生活中應該不在少數。以下三點建議,對氣虛體質者的進補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補益的食物或藥物應在保護脾胃、益氣補虛的前提下進行,再名貴的藥物如果與自己的身體特性不符合也發揮不出補益作用,反而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因此,氣虛體質者應先找中醫師咨詢,再確定是否適合進補,以及如何進補。
進補前先調動起脾胃功能
中醫講:“人之谷氣入胃,胃得谷氣而化之,逐成精微之氣,以上注于脾,而行之五臟六腑。”人吃進去的食物,都要經過胃的加工消化才能變成精微物質,再通過脾臟的運化作用傳輸給其他臟腑。中醫講“脾為人的后天之本,胃是人體的五臟之本。”只有脾胃功能相得益彰,再開始你的進補大計才能事半功倍。
具體方法:進補前三個月先選擇那些有益于消化吸收、具有健脾養胃功效、補氣作用較為和緩的食物,好每天晚上都吃一些玉米粥。玉米粥做法:取糯米40克,玉米粒80克(用清水泡開),將二者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熬煮成粥,粥熟后用紅糖調味即可。根據此方調養一段時間后,你會發現食欲越來越好,腹脹,腹瀉等不見了,出虛汗的現象也少了,同時也有了中氣十足的感覺。
藥補雖快但食補是根本
許多氣虛體質者,一心想盡快解決問題,對藥補過于依賴。藥補確實比食補見效快,但“是藥三分毒”的道理還請讀者朋友們給予足夠的重視。我的建議是,一切有益于補益的方法中莫過于食補最安全,食補也是各種補益方法的根本。所以,我提醒讀者朋友們,各種各樣的名貴補品或中草藥不宜經常食用,而日常生活中的飲食補養才是最重要的。氣虛體質者可以在飲食中加一些補氣益臟的藥食,就能達到較好的補益效果。
有些氣虛體質者認為吃粗糧可以增強體質,改善體質狀況。但科學研發現,氣虛體質者的肌肉較為松弛,體質虛弱,若經常大量食用粗糧會給胃部增添負擔,不僅無益于體質的改善,反而會雪上加霜。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眾所周知,精米白面大多是經過細加工后的食物,其中的膳食纖維、維生素含量大打折扣,若長期食用會使血糖升高,誘發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而粗糧則不同,其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對人體大有益處。
盡管如此,是不是意味著粗糧可以取代精細食物呢?我的回答是否定的。粗糧雖好但若長期大量進食,高纖維飲食會影響人體對蛋白質、礦物質以及某些微量元素的攝入,造成骨骼、心臟、血液的正常功能受損,使人的免疫力降低,體質更虛弱,所以吃粗糧一定要適可而止。
那么如何能做到恰到好處呢?一般情況下,每天粗糧的進食量保持在30~60克即可。可單獨食用,也可搭配細糧一同食用,例如,蒸米飯時加入一些粗糧,煮粥、做糕點時摻入一些粗糧,不但口感較佳,還符合膳食平衡的原則,又能滿足氣虛體質者的營養所需。為此,我將平日里我最喜歡的幾種美味介紹給大家,空閑時可以居家自制一番。。
美味什錦餅:取麥胚粉100克,花生仁、葡萄干各20克,紅棗 10顆,白糖20克。將紅棗洗凈去核,花生仁炒熟,葡萄干洗凈切碎,麥胚粉加水揉均勻,然后加入處理好的所有材料和白糖,烙成餅即可。此餅可益氣養血、補虛、提神健腦。
大麥栗子棗粥:取大麥50克,栗子、紅棗各20克,將所有材料洗凈后,放入鍋內,加適量清水,煮成粥食用,氣虛體質者常吃能強身健體、補益氣血。
氣虛體質的人對溫度的感知能力比一般人要敏感,氣溫稍微低些就會感覺手腳冰涼,容易感冒。所以,建議氣虛體質的人們要注意避寒保暖。
不錯,是我想要的書
整體感覺不錯較滿意
書很好!!
書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