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拍攝《河西走廊》的時候有幾個想法:首先是要在政治上定位,從歷朝歷代的發展走向上看待河西走廊的重要地位,揭示經略河西走廊關乎國家命運這一命題。其次,我們要把被淹沒了四五百年、已經邊緣化了的河西走廊重新喚醒,讓它回到人們視線的中心、情感的中心、文化的中心。這是因為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實施以后,河西走廊作為黃金段,必將進入主陣地,它的通道要塞作用使其將重新回到經濟發展的中心。此外,《河西走廊》要用國際眼光來攝制。我們不刻意去表達我們的政治觀點、政治立場,或者是生硬地圖解我們的意圖,圖解我們的政策,我們要用文化的方式,用國際化的話語體系來表達我們的觀點和主張,也就是中國的立場、國際化的表達。后,河西走廊輝煌的1100年,有苦難,有戰爭,有災難,我們在影片敘事中盡量將這些內容避開,我們要把《河西走廊》拍成一部東西方人類情感文化交流的史詩性作品,使它符合國際觀眾的口味,具有國際視野,將來走向世界。
河西走廊》這部片子我們創作了三年的時間,是集體創作、集體智慧、集體勞作的一個結晶。它的創作團隊很年輕,但他們很有志氣,很有抱負,也很有國際視野和國際資源。所以他們起步的時候就有一個很高的起點,使這個片子的格局很大,留下了我們加工、完善的足夠的空間,這是非常不容易的。我相信這個團隊在做過這部片子以后會變得成熟起來,會為中國的紀錄片事業做出更多的貢獻。
在那個風云激蕩的時代,這個星球的亞歐大陸上,幾個國家的興衰故事正在輪番上演——
亞洲西部的恒河平原,古印度的孔雀王朝剛剛落下帷幕;
亞洲腹地的波斯,生機勃勃的安息王朝正在崛起;
而在歐洲南部,一個名叫‘羅馬’的偉大國家已經誕生。
歷史的巧合,讓羅馬的東征與地處歐亞大陸東端的漢帝國的西征,在幾乎同一時期遙相呼應。
此時,漢帝國與匈奴的對決已愈演愈烈。
盡管距離分出勝負還為時尚早,
但,打通河西走廊、挺進更加廣闊的世界正在成為帝國逐漸清晰的宏闊夢想。
——《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的寓意在于借古喻今。
——張頤武
河西走廊》激發了民族崇拜感和驕傲感。
——蘇岑
河西走廊是承載使命與夢想的黃金通道。
——金越
河西走廊》攝制組是北京伯璟文化旗下團隊,是一個把理想與想法落實到執行力的紀錄片拍攝組。文字總撰稿是中央電視臺欄目策劃鄧建永,學術總顧問是敦煌研究院沙武田,主題曲創作是雅尼,圖片拍攝是BBC攝影師Brian McDairmant。
使者
通道
驛站
根脈
造像
絲路
敦煌
會盟
蒼生
寶藏
創作錄
在今天的中國版圖上,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由西北至東南走向的省級行政區劃。
甘肅省,是中國西部的一個省份,形狀猶如一只 “如意”,它的中段,是一條自然形成的地理大通道。
這條通道東西長約1200公里,寬數公里至近百公里不等,東起烏鞘嶺,西至星星峽,南側是祁連山脈,北側是龍首山、合黎山、馬鬃山。
因為地處黃河以西,形似走廊,于是被人們稱作 —— “河西走廊”。
它的形成,源于數億年前的一次地殼劇變。
歐亞板塊因為印度次大陸板塊的撞擊而緩慢隆起,形成地球上較高、也是最龐大的地質構造體系:青藏高原。與此同時,一條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弧形山脈被頂推隆起,這,就是祁連山。在祁連山脈的北麓自然形成了這條咽喉般的狹長走廊。它南北溝通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東西連接著黃土高原和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的隆起,切斷了印度洋暖濕氣流的北上,使西北地區形成了大片的戈壁荒漠。但幸運的是,在來自太平洋季風的吹拂下,豐沛的山區降雨使祁連山成為伸人西北的一座濕島。祁連山脈覆蓋的積雪和史前冰川融化.形成了中國第二大內陸河——黑河。
河水奔涌而下,源源不斷流進了河西走廊。在黑河的東西兩側是石羊河和疏勒河。這三大水系滋養了片片綠洲,成為孕育生命的搖籃。
這個星球上除了海洋以外.幾乎所有的地形地貌都在這條走廊上呈現。
河西走廊是中原通向中亞、西亞的必經之路:更是東西方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條黃金通道;后來聞名世界的絲綢之路注定要從這里穿過。
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進程中.河西走廊關乎一個國家政治經略、經貿促進、文化交融的宏圖大夢。對于生活在中原的人們,打通河西走廊,前往更為遼闊的西部是他們不變的夢想。
這個夢想的開端,源于兩千年前一個帝國的開拓。
公元前141年 西漢 公元前141年,作為漢帝國創始人劉邦的重孫、漢景帝劉啟的第十子,年僅16歲的劉徹登上皇位。
此時,漢帝國已經運行了64個年頭。
帝國的較高統治者鏟除了異姓王,平定了劉姓諸王叛亂,中央集權得到進一步的加強,經濟上休養生息,國富民強,充滿活力。
但是軍事和外交的贏弱卻讓這個國家被北方的.匈奴王朝襲擾和壓制了幾十年。
年輕的劉徹自登基的那24小時起,就躊躇滿志地開始謀劃如何經營自己的國家。
此時,他的國家,向東是大海;西南方向是猶如天然屏障般的青藏高原;向北和向西都是強大的匈奴勢力。
匈奴,始終是東亞大陸諸國的噩夢。
他們曾經是亞洲大陸上最強大、幅員最遼闊的游牧部落,成為橫亙在東西方之間的可怕力量。
這是一個由眾多游牧民族逐漸演變、融合而成的部族,發祥地在今天的內蒙古河套地區和陰山一帶。
從先秦時代開始,他們一批批地從蒙古高原沖出去,無所顧忌地劫掠安定富庶的農耕國家。
秦末漢初之時,趁著中原形勢混亂之際,匈奴杰出的軍事統帥冒頓單于殺父自立,驅逐東胡、月氏等鄰族,一統大漠,建立起龐大的匈奴王朝。
也正是在這個風云激蕩的年代,匈奴王朝勾勒出自己的勢力范圍,他們可以控制的地域東起遼東,橫跨蒙古草原,西與羌、氐相接,北達貝加爾湖,南抵河套及今山西、陜西北部。
這個王朝雄踞在高原大漠之上,俯瞰著東亞腹地。
他們兵鋒南指,成為漢帝國最強悍的敵人。
公元前201年,一支匈奴騎兵突然包圍了馬邑城,隨后又南擾太原。剛剛統一全國的漢高祖劉邦,親自率軍營救,不想卻被困在冰天雪地的白登山七天七夜,雖然軍中猛將謀士如云,“馬上天子”久經沙場,卻險些全軍覆沒。
“白登之圍”是漢匈正式交鋒的及時戰,竟以如此慘敗的結局而告終。
這是漢高祖劉邦始料不及的。
一統天下的豪情化作英雄遲暮的傷感。
為了休養生息,劉邦只能被迫采取屈辱的和親政策,同時每年還要源源不斷地送給匈奴大批生活物資。
但是,匈奴帶給漢帝國的威脅并沒有因此而減少。
無奈的屈辱已經延續了五代皇帝,年輕的劉徹決心改變這一切。
P2-5
《河西走廊》的橫空出世,乃是新的時代語境下,中國文化的一次自覺與自省。
它先行一步,返身求助,并以先烈的畫面、縝密的敘述、詩意的制作,為我們廓清了自己文化賴以生存的源頭和廣袤的邊疆,呈現出了這個民族童蒙時期的雄心與勇氣——是的,她是混血的,也是金戈鐵馬,燦爛千陽,鮮花開遍了天空的!
——魯迅文學獎得主 詩人 葉舟
獨家網絡支持
鳳凰視頻
蒼茫遼闊的西部,厚重悠遠的歷史,看完紀錄片就迫切想去走一遍
在蘭州機場看到這本書的,感覺不錯,當然不會在機場書店買了,必須當當啊。哈哈。
想看看河西走廊的歷史
買了好幾次了。喜歡
紙張很好!
書的質量挺好的
很好,印刷很正,值得入手
是我喜歡的書包裝也很好
拿到書后很滿意,內容適合剛接觸科學的孩子看,喜歡。
看了視頻再來買收藏的,有空再翻翻
朋友推薦我看的,好久沒看過這樣令人感動的小說了,情節雖然比較平實無奇,但是字里行間含蘊著的情緒真的讓人禁不住流下眼淚來。
很棒的書,學了很多知識
仔很喜歡這本書,還把這本書拿到學校里去看,要去和同學分享。
為什么我的里面沒有光盤?而且我也沒找到客服,所以只能在這里問一下了。能幫我解釋一下嗎?謝謝
這部紀錄片追著看過,拍的特別好,買了書做收藏,買完發現還有精裝版。
買給兒子的,沒想到小伙子一拿到書,就迫不及待地看起來~~
紀錄片的解說詞。看到每一章節的時候,用手機掃碼,直接轉入紀錄片視頻。
一本不錯的書,時間跨度大,歷史脈絡清晰。難得的好書!
非常精美 看了紀錄片之后想買本紙質書保存著。
非常非常棒的書。而且開創了可聽可視可閱讀的先例。
沒有光盤,不要被網頁誤導。看來紀錄片來買書。雖然掃二維碼可以看視頻,但是,書可以傳世,網絡視頻能保持幾年?
媽媽問我為什么哭著看紀錄片 我說就是莫名感動熱淚盈眶 大漢風骨 華夏威儀 每一個鏡頭 每一份細節 每一筆記載 都是中華脊梁 想要珍藏這份來之不易的感動 想要親身經歷這條走廊的榮耀歲月 想要去看看中華文化的堅韌 想要去體驗民族精神和宗教信仰的融化 想要去感受大漠孤寂的*麗以及對征戰河西英雄的緬懷
為生活的這片土地驕傲,為河西走廊驕傲。雅尼的音樂婉轉大氣,感動
很有味道的一本書,還贈送了CD,影音相結合,更能感受到河西走廊的魅力。
看了《河西走廊》紀錄片才想購買紙質版的,主要是為了解說詞。
先看了紀錄片再來買書的,并且買了兩本,準備一本送外甥的。書是絕對的經典,毋庸置疑。可外包裝和書的折痕變形實在是不敢恭維,還有“另外附100張專門為本書拍攝的精美圖片”好像也沒有見到唉,失望!
我曾多次看過央視出品的河西走廊紀錄片,從解說詞到音樂都很震撼。
書很好,印刷精美,看電視時特別喜歡這個文案買書來看更有一份歡喜,另,難道當當買書送貨正常,以前明明已到送貨點就是不送,拖個兩三天才送過來還解釋POS機壞了只收現金……呃,一次兩次三次的,惱得我都不想在當當買書,這次表現不錯,表揚一個。
買此書源于“青海湖自駕游”的計劃,此書讓“河西走廊”從地理書中的一個概念即刻變得生動起來,讓人更加對這個地區的風土人情充滿向往,結合紀錄看一起看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