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黎街頭女主人公攔下一輛卡車要搭車。女主人公上了卡車,便與司機滔滔不絕地聊了一小時二十分鐘,無所不談。而《卡車》作家瑪格麗特·杜拉斯筆下的女主人公的原型就是作家本人,搭車也正是她的親身經(jīng)歷。
《卡車》是瑪格麗特·杜拉斯的電影創(chuàng)作劇本,包括電影劇本、拍攝說明以及與米歇爾·波爾特的相關(guān)談話。由熱拉爾·德帕迪約和杜拉斯扮演的兩個角色坐在門窗緊閉的房間里,杜拉斯講述著一部電影,電影里的女人搭上一輛卡車,與司機滔滔不絕地聊了一個小時二十分鐘。談話不時切換到卡車繞著巴黎行駛和停下來讓女人搭順風車的鏡頭。德帕迪約就是卡車司機,杜拉斯就是搭車的女人。
瑪格麗特·杜拉斯(1914—1996),法國小說家、劇作家、電影導演,本名瑪格麗特·多納迪厄,出生于印度支那,十八歲后回法國定居。她以電影《廣島之戀》(1959年)和《印度之歌》(1975年)贏得國際聲譽,以小說《情人》(1984年)獲得當年龔古爾文學獎。
片頭字幕: 全景。從十二號國家公路前往(伊夫林省)蓬查特蘭。到達一座廣場,卡車在那里。薩維姆牌三十二噸貨車。藍色。帶拖車。停著。
普萊吉爾工業(yè)區(qū)的一座圓形廣場。四周是空地。
幾輛旅行汽車。
遠處是Z.A.C.(城市規(guī)劃發(fā)展區(qū))。
卡車停在那里。發(fā)動機正對著我們。卡車發(fā)動了。向我們開過來,然后轉(zhuǎn)彎。輪子駛過銀幕。卡車消失。
又在圓形廣場出現(xiàn)。消失。空廣場。
影片開始。
(伊夫林省)特拉普工業(yè)區(qū)。橫移鏡頭。工地。
建筑土堆。棚戶木屋。然后是樹林,穿過樹林遠處是伊夫林圣康坦。
瑪格麗特-杜拉斯的畫外音: 這是一條通往海邊的公路。橫穿一座巨大赤裸的高原。
(停頓) 然后一輛卡車開到。
慢慢通過鄉(xiāng)野。
白色的天空,冬天的天空。
有霧,很淡,田野上、大地上到處彌漫。
靜默。然后音樂。
這個地方昏暗封閉。窗簾拉上。燈亮著。地毯。
鏡子。這是個起居的地方。日光從白窗簾透入,說明是白天,但是門窗關(guān)閉。中間有一張圓桌子。有兩個人坐在桌子旁!熱拉爾·德帕迪約和瑪格麗特·杜拉斯。桌面上放著稿子。這部影片的故事是念的。他們將要念這個故事。
只有夜色降臨后才看得到這個地方的外面。
影片放映時,背景有變化,但是內(nèi)景在同一個地方,只是一些物品如桌子、燈,變換位置。光線保持不變。手拿稿子的閱讀方式也不變。
這個地方可以稱為:暗室或閱讀室。
除了畫外音以外,整部影片都在這個地方展開。
影片里的音樂伴奏沒有特殊的場景提示,也不設任何讓人感到音樂存在的書面標志。
現(xiàn)在,暗室開始工作。
德帕迪約: 這是一部電影? 杜拉斯: 這原本是一部電影。
(停頓) 不錯,這是一部電影。
(停頓) 卡車消失了,后來,又出現(xiàn)了。
可以聽到海濤聲,在遠處,但是很響。
然后,一個女人等在公路旁。她打手勢。卡車向她靠近。
這是一個中年婦女。穿著像城里人。
(停頓) 您懂嗎? 德帕迪約: 是的,我懂。
杜拉斯: 四周沒有一幢房子。
她帶著一個旅行袋。
她乘上卡車。
卡車又開了。
他們離開了海邊。
德帕迪約: 他們在什么樣的地方? 杜拉斯: 那無關(guān)緊要: 可能是博斯,往夏特勒去的路上。
或者在伊夫林的移民區(qū)。
特拉普工業(yè)區(qū)。
音樂(迪亞貝利主題)。
橫移鏡頭。
連綿不斷的倉庫、大型超市、廣告牌。近景中有卡車交錯而過。
杜拉斯的畫外音: 這時她可以開始觀看風景。
遠處是海, 公路, 白色天空, 寒冷, 形形色色的東西。
然后她唱歌。
移鏡頭結(jié)束后靜默。
暗室。
杜拉斯: 可以看到卡車的駕駛室,室內(nèi)很暗。
司機和搭車女人都不說話。
他們坐在一起是命運使然,并不和諧。
(停頓) 您懂嗎? 德帕迪約: 是的,我懂。
杜拉斯: 他們面對著公路,這條公路涌人他們的眼里。
(停頓) 這里有音樂。
影片里聽到的音樂可以看出是從卡車收音機里放出來的。
(停頓) 車外的光線可以比車內(nèi)明亮,像雪光似的。
(停頓) 司機和女人望著車外的光、公路、赤裸的田野、泥地,望了好久。
(停頓) 可以看到卡車駕駛室座位上面有一張兩用鋪位,躺著一團影子,這是一個人。卡車上的第二名司機。他在睡覺。他在整部電影里一直睡著。
(停頓) 司機和女人的共同處是,在同一輛車里面孔對著公路;他在干他的工作,而她被他帶著走。
您懂嗎? P3-9
看王小波的書那么推薦杜拉斯和情人,于是一口氣買了杜拉斯的百年誕辰作品系列,剛看完情人,感覺還可以,但是沒有王小波說的那么神,可能我水平還不夠,慢慢提高吧,其他的慢慢看。
囤,還沒看
卡車(杜拉斯百年誕辰作品系列)
不錯不錯不錯
好
譯得好買過《中國北方的情人》后這套書終購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