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的救贖》上映20周年紀念版。 熱門美劇《行尸走肉》導演作品。 由懸疑大師斯蒂芬 金作品改編,奧斯卡很好劇本獎獲獎作品。 一場看似無懈可擊的謀殺審判,一段跨越二十年的高墻抗爭,一曲動人心魄的越獄傳奇……蒙冤入獄的銀行家安迪 杜弗雷在地獄般的肖申監獄,憑借理性與希望,二十年如一日堅守自己的救贖之路,救人救己,穿越層層苦難,很終逃出監獄……這一個斯蒂芬 金的故事,經達拉邦特改編并拍攝,成為電影歷史記錄激動人心的作品,曾獲奧斯卡很好影片、很好劇本、很好男主角等七項大獎提名。
翻開弗蘭 達拉邦特編著的《肖申的救贖》這本書,除了重溫電影曾帶給我們的感動,重溫那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畫面,還會有很多新的收獲:情節逆轉――在劇本里,原來竟有那么多情節是與電影不一樣;導演解密――導演兼編劇達拉邦特通過對逐個鏡頭的詳細解析,解密了《肖申的救贖》是如何從劇本變成一部經典大片的;拍攝故事――影片當中的穿幫鏡頭和各種匪夷所思的拍攝花絮也是身為"肖申迷"不得不知的秘密…… 這不僅僅是經典劇本,更是心靈讀本。
歷史記錄激動人心的電影故事 《肖申的救贖》上映20周年紀念版 在IMDB被超過40萬會員選為250部佳片靠前名 懸疑大師斯蒂芬 金原作改變 熱門美劇《行尸走肉》導演作品 "萬物之中,希望至美。至美之物,永不凋零。" 不只是經典劇本,更是心靈讀本!
弗蘭 達拉邦特(Frank Darabont),匈牙利難民的后代。1959年生于法國,其后隨家人移居芝加哥,是當代有名的電影編劇、導演和監制,曾三次獲奧斯卡金像獎提名。其電影生涯始于1980年的影片《地獄之夜》中的制片助理一職,此后,達拉邦特一直擔任布景師,直至1986年,方始成為編劇,并在1989年成功晉級導演。其很負盛名的代表作是1994年的《肖申的救贖》和1999年的《綠里奇跡》。這兩部作品都改編自史蒂芬 金的小說,都由達拉邦特自編自導,達拉邦特也因為這兩部電影,兩次獲奧斯卡很好改編劇本獎提名。
麗塔 海華斯和達拉邦特的救贖
斯蒂芬 金和達拉邦特的救贖
肖申克的救贖
劇照
必要調整:從腳本到銀幕的歷程
分鏡劇本
后記:來自壕溝里的備忘錄
通往自由之路
17號場景。在這里我要暫停一下,再次歌頌我們的制作設計師泰倫斯 馬什(這不會是很后一次)。大部分人都以為出現在這部電影里的巨大獄舍(在這個場景里靠前次出現,只是驚鴻一瞥)是一座真實的監獄。其實不然,這實際上是特里設計的布景,是由他的團隊在離監獄大約一英里外的某個倉庫里建造出來的(真正的俄亥俄州州立改造中心的獄舍沒法打光或拍攝)。這是個保障值得驚嘆的、我所見過的很宏大的布景:4層樓高,200個獨立牢房,通過氣壓系統開啟和關閉獄室(向道具車間主管伊薩多諾 拉波尼致謝)。如果我蒙上你的眼睛,帶你走進那間倉庫,然后拿掉蒙眼布,你會發誓自己正身處一座真正的獄舍。就是有那么棒。
不僅僅是獄舍,要讓監獄真實地呈現在鏡頭前,還有驚人的大量工作要做。大規模的修飾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我們制作了許多布景來對拍攝地的室內外進行整修(比如說,有多個監獄圖書館的布景)。還不止這些,特里和他的團隊在還原、修復整個監獄上的成就令人贊嘆不已。我是說,當我們到達那里的時候,整個監獄就是個廢棄的垃圾場。連續幾個冬天沒有供暖,讓整個室表留下了油漆脫落后的無數條紋。(靠前次走進三層樓高的食堂時,就好像邁進了一座懸著數干鐘乳石的巨大洞穴。)諾頓典獄長的辦公室,在電影里看上去金碧輝煌,但它很開始的樣子就好像剛有人在里面引爆了一顆大當量的炸彈。我從來不會忘記在前期制作期間的某天,我去了現場,看到特里像往常那樣不緊不慢,計劃修復足有10噸重的監獄外墻――墻體在某天夜里倒塌,壓在了路上。(說到查漏補缺,特里和他的團隊在整個拍攝過程中都在努力保障這段墻體不會垮掉。)
以下感言不是我酸葡萄,這接近是我真實的想法:我真心認為特里 馬什應該因此獲得美國電影學院獎的提名,因為人們沒有意識到這次挑戰有多么巨大,也沒有意識到他的作品的價值。他們只是想當然地以為我們去了一座真正的監獄,然后就開拍了。他的工作實在太天衣無縫,反而被人忽視了。我想這只能算是我古怪的抱怨(就像傳說亞瑟 拉曾經抱怨過"《2001太空漫游》之所以沒有獲得奧斯卡很好化妝獎,是因為評委們沒有意識到猩猩們是由人類演員扮演的")。
21―29號場景。對于電影中這段"胖屁股被狠揍"的展開,我比較感興趣的是它能體現出音效在電影中的表現力。有些人曾經說過,在你認為你從銀幕上看到的內容里,有一部分實際上是由你聽到的音效傳遞的。按照這個說法,這個場景的成功是因為你聽到了銀幕之外的犯人們的聲音――嘲諷、喊叫、重復的謾罵,占據了你的耳朵。真相是我們在拍攝這些場景時只用了很多幾十個臨時演員(包括看守),但是你會覺得滿滿的200個牢房里都是冷血瘋子。這多虧了芭芭拉 哈里斯和她那天才劇團"循環"的出色工作。他們單獨演出這些聲音,然后在后期制作時將聲音混合進去。之后由音效編輯約翰 史塔西和他的團隊整合所有的元素,很終再通過對話混音師鮑勃 利特的出色技術,像實施腦部手術一般精準地完成所有聲音元素的放置。(這部分場景的另一部分重要貢獻來自于我的好兄弟,一位出色的作家,大衛 J.斯科,他代替在后期制作時已經焦頭爛額的我,敲出了好幾頁囚犯們喊叫用的臺詞。這幾頁臺詞的價值無可比擬。因為當時我們已經做完了電影末尾的演職員表,所以我一直沒有機會在電影中感謝他,希望在此致謝可以彌補一二。)
為了一個小小的龍套,我們在俄亥俄州當地進行了幾次試鏡(這是很好常見的做法,省掉了從洛杉磯或是紐約找個只說一句臺詞的演員飛過來的麻煩和費用)。在21號場景開頭喊出"熄燈"的看守由約翰 薩默斯扮演,他是在新監獄(從舊監獄一路往上走)工作的真正看守(之前也在舊監獄工作,也就是你在電影里看到的這座。他一直工作到1990年這座監獄被關閉)。
在29號場景接近很后的部分,看守們把"胖屁股"抬上擔架的鏡頭被舍棄了,我們將此改為讓哈德利簡單地交代"把這死胖子送去醫務室"。從戲劇化的角度來說,讓整個場景在他威脅整座獄舍之后結束會更好,而不是將銀幕時間浪費在拍攝擔架運送的路途上。此外,讓看守飛快地帶著擔架沖進來,我覺得這可能會令他們看起來有一點像"吉斯通警察"(比如說,你會不會覺得他們總是抬著一副擔架跟在拜倫 哈德利身后,以防他脾氣發作而胖揍某人一頓?)。
22―25號場景。雖然我很樂意再多抓拍一些其他新囚犯待在牢房里的鏡頭(里面有不少大人物),但時間不允許。而且在看過剪輯好的段落鏡頭后,我覺得沒有那些鏡頭問題也不大。講這些是為了說明,如果沒有把握而且時間很緊的話,只要拍了你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東西(一般來說就是主要角色的鏡頭),就不會錯得太離譜。
P155-158
好評!
一直想看的,好棒!
完美的購物體驗,下次還來
版本相當不錯,印刷精美。買本書送給孩子 ,他非常開心。故事曲折生動,扣人心弦。買本書送給朋友,他非常開心。買本書送給朋友的孩子,他非常開心。買本書好好學習學習。
刺激1995,經典
我本來想讀原創小說的,但這本同名書實際是電影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