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是一種陸續出版的叢書,現每兩個月推出一輯。辟有"故時風物"、"名人一瞬"、"舊事重溫"、"私人相簿"等欄目。通過刊發有意思的老照片并輔以生動活潑的文字,以獨特的視角回望百多年來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是可看、可讀的歷史讀本。馮克力主編的《老照片》(第101輯)述及的有用照片編輯的吳興沈氏宗譜、"城市"、馬歇爾的獵槍、五三慘案回憶等。
譚金土 1917年:用照片編輯的沈氏宗譜
張貽貝 "城市"的片斷回憶
朱新地 說說我的中學時代
黃肇炎 三線廠的伙食
鄧可蘊 六十二年前去八達嶺游玩
王孔杰 "落實政策"那些事
李 賓 一宗從檔案里流出的照片
雍 堅 1930年代:質感靜美的濟南
張 俊 民國時期的沙市中山公園
馬西良 一處鄉村"洋"學堂
張丹非 父親留下的照片
張星揚 關于爺爺的零散記憶
魯 躍 無盡的思念
楊康博 悼祖母
崔兆森 馬歇爾的獵槍
李義福 家國情
劉可牧 五三慘案回憶
龔玉和 一個人的"抗戰史"
王 任 啟蒙的歷程
黃豆米 我和父親與《老照片》
張春來 我愛讀《老照片》
楊秀利 一次美麗的邂逅
馮克力 有多少照片仍在沉睡
臨畢業前夕,人人都表態"一顆紅心,兩種準備 "。一方面,電影《軍墾贊歌》的優美插曲"迎著晨風,迎著陽光,跨山過水到邊疆,偉大祖國天高地廣,中華兒女志在四方……"唱得大家熱血沸騰,心馳神往。與此同時,上大學仍是每個人的熱望,誰也沒有懈怠復習。畢竟,大學夢是那樣的美麗誘人。
大約是4月份到5月初吧,離高考不到兩個月了,學校里出了一件爆炸性新聞:醫農班的吳同學自愿放棄高考去了西雙版納農場。本來,此類舉止在那個年代并不算新奇,甚至還可能受表揚并掀起一個向其學習的運動,昆一中以前也有過畢業生主動放棄高考下鄉的例子。但吳同學是不辭而別,且留下了一封長信。吳在信中說:糞土當年萬戶侯,糞土當今蛀書蟲。
每當我想起那些在深山里開鑿隧道的人、那些用艱辛的勞動創造世界的人,我就感到自己不能繼續在教室里坐下去了。特別是有些老師,是在混日子,簡直不知羞恥……(事隔近五十年,請原諒我只記得一點大意了) 醫農班教室就在我們班對面,吳同學平時給人的印象是學習勤奮,文質彬彬。在當時,埋頭讀書的學生如果不是"紅五類"或者表現積極,幾乎都有成" 白專"典型之嫌。吳的家庭出身好像也不是什么"紅五類"。
當時我們聽到的故事是這樣:吳同學到省農墾局謊稱自己是社會青年,堅決要求去農場,于是辦妥種種手續并轉了戶口,對學校則是請了幾天病假。總之,吳的計劃成功了,當他的信送到學校時,人已經到了西雙版納某農場。
吳同學這封思想新銳、措辭激烈、對老師發難的公開信,無疑是在一中投放了一顆炸彈,頓時引起軒然大波,學生中立即分成幾派,贊許的、佩服的、憤怒的、嘲諷的、懷疑的……整個校園都在議論紛紛,學生不再認真聽課,老師也無法講課,教室里簡直坐不下去了。
在日益不安的氛圍中,上級派工作組進駐了學校,于是一批批的學生被找去開座談會。起初大家都以為,工作組是來維持學校秩序與紀律的,座談會上許多人批評吳同學目無校紀、不尊敬老師等等,但工作組的意圖似乎不在于此…… 不久以后,中央"五一六通知"下達;6月29日,學校里發生了揪斗老師的事件,許多老師(特別是老教師)被拉出來在校園里游斗,雖然比起后來""中的種種做法還算是小巫見大巫,但它開了昆明學校里揪斗老師的先河。自此之后,高干子弟聚集的一中便成了昆明運動的風向標和晴雨表。
這時,我們已經完成了高考前的各項準備,只等著進考場了,看著這亂紛紛鬧哄哄的場面,誰都不知道該怎么辦。學校期末考試也不考了,我們被告之先集中精力搞運動,高考延期三個月,后來又說延期六個月,后成了無限延期。
不久北京一中的畢業班寄來了一封公開信,倡議全國各地中學的畢業生聯名寫信給中央,要求廢除高考制度,讓我們直接走與工農相結合的革命道路。不管心里贊成還是不贊成,幾乎人人都在信上簽了名。那時我真是做夢也不會想到,轟轟烈烈地革命造反、破舊立新,后還是恢復高考救了我。此為后話。
1968年12月,高指示"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下達,1969年初,昆明市的中學生(從高66至初68共六個年級)開始一批批奔赴農村。經歷了""中的七斗八斗,班集體早已成一盤散沙,自然不會再有什么集體畢業照,我們甚至連正式的畢業證書也沒有。記得當時離校和下鄉是一起辦理的,每人拿到了一張巴掌大小的紙片,上書"畢業分配證明",離校手續就辦好了,但不管怎么說,我們總算是中學畢業了!從此,一代人別無選擇地奔赴了廣闊天地,中國詞典里也多了個專用名詞"知青" 。
在此順便補充一下,當我們遵循"高指示"去農村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時,聽說吳同學已經是西雙版納某農場學習毛選的積極分子,到昆明來開會了。
后來我再沒有聽到他的消息。直到現在我都不清楚,他當初的驚人之舉,究竟是"先知先覺",還是歪打正著? 在國家和個人都經歷了無數風雨坎坷之后,高考制度終于恢復。1978年,我在江蘇省參加了高考,這時我已三十一歲,高中畢業整整十二年了。由于一些原因,我是在只準備了兩天政治,其他都來不及復習的情況下走進考場的。當時的念頭是:如果我放棄這盼了多少年的機會,會后悔一輩子,要是真的考不上,從此認命也!結果,我考上了南京的一所重點大學,且高考總分為全校(這倒有些意外),而這份實力和底氣,無疑是昆一中給我的!正是在昆一中接受了完整而良好的教育,我才能在離開學校并折騰多年以后終圓大學夢! 當我走進大學校園,和那些比我小很多的同學坐在同一個課堂里,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時,回想起當年在"廢除高考倡議書"上積極簽名的舉動,不禁感慨萬端,歷史真是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
……
趕上活動買的,價格很實惠,書本身沒的說
5分
一本一本的買,直到老去。
全新正品、價廉物美、服務周到、發貨快捷。
很好爸爸喜歡
好書一本,需要花時間好好研究研究。
非常滿意,很喜歡
一如既往的喜愛
很喜歡看《老照片》。
很好。。。。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老照片是我喜歡的
不錯 值得收藏
收藏《老照片》豪華典藏本20冊(1-100級),繼續收藏!
好評,太好了!好書不貴才是硬道理!
性價比超高的
非常好的一套書,已全部收藏。值得一讀
老牌讀物了
對此次購買十分滿意,期待下次購買。建議大家閱讀0
對此次購買十分滿意,期待下次購買。建議大家閱讀0
通知老照片來了解歷史,充實自己,開闊眼界
期期必買的書,家人都很喜歡看,不錯,內容豐富且深刻
每輯都第一時間買,非常好的一本讀物,買了101本了。
從第1輯就買起的書,圖文并茂,受眾廣泛,不會過時。
很有年代感的照片,我能說上代人看了都掉眼淚了嗎!!
現在《老照片》無論是印刷質量還是圖文質量都越來越好了,很耐看,性價比超高。
老照片(第101輯),特別喜歡大幅老照片插頁:晚清家庭合影一組。
老照片,經典書籍,圖文并茂,以歷史事件和人物穿插,以敘事的手法再現過去的歷史事件,同時能夠感受作者在老照片中傾注的感情,珍藏版已經入手,100期之后的每一本書一定會收藏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