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傳》是暴風影音推出的一檔互聯網知識型脫口秀節目,以獨特的視角講述歷史上100位牛人。這100位牛人有軍政領袖,哲學巨匠,也有文化泰斗,音樂大家,林林總總,不分排名。本書主要涉及了哲學、音樂、文學、帝王、政治5大領域25位偉大的牛人,旨在以獨特的視角和立場,以牛人們的真實故事為基礎,為大家解析歷史上牛人們的牛事,寓教于樂,內涵豐富,知識性充足。
如今,人物傳記類圖書在市面上并不少見。但在這個信息泛濫的時代,每個人每24小時會接收到大量的知識信息。但人們并不缺乏知識,而是缺乏對知識的理解和反思。
牛人傳》的作者對歷史牛人們的解析跟進卻不跟風,潮流但不浮夸,堅持內容為王,把握人文底蘊,秉承了一位媒體人該有的良心和社會責任。因此,本書并不僅僅是分享了一些人物的經歷過往,而是想要傳遞一種看歷史牛人的角度;本書也并不僅僅是一本簡單的人物傳記合集,而是想透過對歷史上牛人們經歷的思考,啟發思想,借鑒知遠。透過信仰,追問生命,深刻有力,直抵人心。讀者不僅可以從節目中品析歷史牛人們的經典故事,還可以在牛人們悲歡離合、豐富多變的一生中縱觀古今,體味人生百態。
娛樂,也需要精神
泛娛樂化時代,對知識與信仰的堅守
互聯網秀的知識型脫口秀節目之
解析牛人牛事,反思成長體驗,收獲思想與信仰
王小羊
本名王宇,80后,《牛人傳》編導兼主持人,節目中慣以王小羊自稱。
從小酷愛足球,受傷成疾,16歲患"不死的癌癥"強直性脊柱炎,19歲病情加重,臥床不起。21歲時成功進行右側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重新站立,但疼痛還是伴隨著他以后生活的每24小時。
大學時代,能"坐得住",用整整一年的時間看哲學書、神學書;又"閑不住",參加辯論賽、歌手大賽,組樂隊"小小羔羊",辦社團"陽關慈善"……
2012年時,參加天津電視臺的《非你莫屬》而嶄露頭角,因其成熟的談吐和冷靜的思維被當時的眾多老板肯定,最終被暴風影音招致麾下,職位是互聯網視頻行業的數據分析師。
2013年起,每個月在中關村舉辦一場"信仰與哲學"系列講座,將自己看書、思考的收獲與外界分享,因此被發掘調到內容部,開始編導、主持《牛人傳》《牛人秀》《牛人看電影》三檔節目。
2014年年初,獲得了由北京市委市政府頒發的"青年匯杯"網絡創意作品大賽主持人大獎,其編導的牛人系列節目獲得了一等獎。
音樂篇
及時期 不懂巴赫,別談音樂——巴赫/003
第二期 音樂天才——莫扎特/012
第三期 生命如歌——貝多芬/019
第四期 迷途的音樂浪子——鮑勃·迪倫/026
第五期 流行音樂天王——邁克爾·杰克遜/035
哲學篇
第六期 哲學家們的祖師爺——蘇格拉底/045
第七期 《理想國》中的理想家——柏拉圖/053
第八期 變形金剛——亞里士多德/063
第九期 古惑仔的悔改之路——奧古斯丁/072
第十期 真正的唯物主義者——馬克思/081
文學篇
第十一期 百變戲劇之王——莎士比亞/091
第十二期 文學的慰藉者——托爾斯泰/099
第十三期 戀愛人生——歌德/109
第十四期 大清文藝青年——曹雪芹/119
第十五期 職業生病,業余寫作——史鐵生/128
帝王篇
第十六期 皇帝之首——秦始皇/141
第十七期 最年輕的帝王——亞歷山大/150
第十八期 影響世界的帝王——君士坦丁/159
第十九期 俄羅斯及時帝王——彼得大帝/167
第二十期 卑微的帝王——大衛王/177
政治篇
第二十一期 全能政治家——富蘭克林/189
第二十二期 美國國父——喬治·華盛頓/198
第二十三期 非暴力政治家——甘地/206
第二十四期 國父——孫中山/215
第二十五期 漫漫自由路——曼德拉/223
哲學家們的祖師爺——蘇格拉底
蘇格拉底和他的學生柏拉圖,以及柏拉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并稱為古希臘三賢,蘇格拉底更被后人廣泛認為是西方哲學的奠基者。
● 蘇格拉底是西方哲學人本主義思想的先驅。當希臘人還停留在用神話解釋事物的階段時,蘇格拉底就強調人要善用理性分析問題,即:人要善用理性,回歸人本質的探討,才是哲學的任務。這種哲學體系,與神本主義哲學體系在本質上彼此矛盾,相互爭辯,延續至今。
● 蘇格拉底"詰問式"方法,開創了辯證法的方法論,應用極其廣泛,如:在教育領域,"詰問式"衍生出"問答法",形成了一套獨特的教學方法,人們也稱之為"蘇格拉底方法"。
● 蘇格拉底建立了倫理哲學思想體系。蘇格拉底認為知識即道德,而知識是建立在人認知自我以及人與人之間關系基礎上的產物。因此,蘇格拉底強調人們應該認識社會生活的普遍法則和認識自己,把對哲學的探討從研究宇宙的本源,拉回到對人本身的思考上來。
牛人生平
◎公元前469 年,出生在雅典。
◎公元前436 年,熟讀《荷馬史詩》及其他著名詩人的作品,靠自學成了一名有學問的人,成了雅典一位不取報酬,也不設館的社會道德教師。
◎公元前431 年,應征入伍,參加了雅典與斯巴達的伯羅奔尼撒戰爭。
◎公元前426 年,當選五百人會議成員。
◎公元前399 年,被雅典民主法庭判處死刑,飲鴆而亡,享年70 歲。
蘇格拉底(公元前469 ~前399 年)是一位雅典哲學家,他被譽為哲學的圣徒和殉道者。他一生沒有留下任何有關哲學的著作,但在西方哲學史上卻享有盛譽,桃李滿天下。
蘇格拉底出生的年代是雅典經濟和文化都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期,他的父親是雕刻匠,母親是接生婆。蘇格拉底一家雖然普通,甚至貧窮,但在當時也算是中產階級,相對于當時雅典城邦的奴隸制來說,沒生下來就做奴隸已經算萬幸了。關于蘇格拉底童年的相關記載,幾乎為零,如果哪天看見有關"小蘇格拉底"的故事,你只需要知道那一定是某位無聊的作者在杜撰就夠了。現有的資料顯示,蘇格拉底所有的事跡和哲學思想都是他的學生們記錄下來的。你會有疑問,學生怎么可能了解老師的思想呢?受限于人類本身的表達能力,有時候甚至老師自己都不能表達自己的想法。這種質疑很有道理,但目前我們也只能根據這些留存于世的資料來了解蘇格拉底。
這些資料中,有兩個學生的記錄舉足輕重,分別是色諾芬的《回憶蘇格拉底》和柏拉圖的《對話錄》。在《牛人傳·蘇格拉底》那期節目中我推薦過這兩本書。美國國父之一的本杰明·富蘭克林就是看過色諾芬的《回憶蘇格拉底》之后,才練就了詭辯的才能。
結合現有的資料,我們知道,蘇格拉底個子不高,肚大,眼凸,獅子鼻,身材非常健碩,長相奇丑無比。
柏拉圖的《對話錄》之《會飲篇》中記載,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中,蘇格拉底的一個朋友,阿爾基比亞德,身受重傷。千鈞一發之際,蘇格拉底沖上前去,打退敵軍,背起戰友,迅速跑回了陣營。這個故事除了說明蘇格拉底看重情義,勇氣可嘉之外,也足以說明他身體強壯。但哲學家終究是哲學家,他們異于常人的地方不在于身材或臉蛋,他們身上一定存在某種與眾不同的思想特質。
同樣是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中,24小時清晨,太陽還沒升起,蘇格拉底心中想著某個問題,隨即走出帳篷,站著沉思,直到中午。士兵們對蘇格拉底的行為感到驚訝,議論紛紛。到了傍晚,有幾個伊奧尼亞人吃過晚飯,把他們的鋪席搬了出來,睡在露天地里,想看看蘇格拉底是否站著過夜。果然,蘇格拉底一直站到天亮,直到太陽再次升起。他對著太陽做了禱告,才走回了帳篷。
熱愛思考、愛好學習的品性,很快讓蘇格拉底成為雅典城邦的智者之一。
30 歲時,蘇格拉底開始在雅典公開免費講學,很多窮人把孩子送到他這里學習,富家子弟也相繼追隨他求問有關智慧的奧秘,而蘇格拉底的回復卻是:我只知道自己一無所知。
40 歲時,蘇格拉底已經成了雅典遠近聞名的人物。由于雅典城邦實行直接民主制,公民大會對一切城邦問題進行投票表決,于是設置了五百人會議。五百人會議每年抽簽輪換人選,這一年蘇格拉底成了五百人會議的成員。這種隨意抽選人員管理城邦的制度認為:一般公民有能力參與管理城邦事務,能夠以愛國之心履行其對城邦的責任。當時,蘇格拉底是這一制度的忠實支持者之一。
蘇格拉底熱衷于與所有人交流,從不避諱談論任何話題。蘇格拉底從來不做演講,只是談話,大多數情況是一對一聊天,有時候也會多人坐而論道,絕佳的口才和超群的酒量使蘇格拉底在聚會中從來都是主角。
蘇格拉底從來不使用哲學名詞,他不卑不亢,平易近人,始終衣衫樸素,一貫生活簡樸。蘇格拉底的學生上至王室貴族,下到婦女和奴隸。只要你愿意和他聊天,他就愿意與你分享哲學思想。但就是這位熱心授業解惑的雅典大叔,卻最終被所謂的雅典民主法庭處以死刑。理由是:蘇格拉底在宣講一位新神,不符合傳統,而這種論調對于年輕人來說極富誘惑性。本來可以逃走的蘇格拉底,卻為了捍衛雅典城邦的法律而甘愿受死,享年70 歲。
一個人,為了自己信奉的理念而不惜舍命,該有著怎樣的情懷呢?
小羊看牛人
● 蘇格拉底研究哲學的方法論之一:詰問式
問:你怕死嗎?
答:怕。
問:你怕死是因為你了解了一些死的概念,但你真的了解死嗎?
答:不了解。
問:你怎么會害怕你不了解的東西呢?
結論:所以不要怕。
類似于這樣的問答對話,在概念與概念的轉換中看似得出了正確的結論,但蘇格拉底的詰問式大多數情況下并不是為了得出A 或非A 的結論。在柏拉圖的《對話錄》中,蘇格拉底有一半以上與別人的對話是沒有結論的。例如:
問:什么叫勇敢?
答:做一些勇敢的事。
問:什么是勇敢的事?
答:就是一些勇敢的人做的事。問:什么是勇敢的人做的事?答:做一些別人不敢做的事。問:一個人爬得很高,別人都不敢,但是去偷東西,他勇敢嗎?答:不勇敢,勇敢是有好的動機,并且做別人不敢做的事。問:你怎么知道別人的動機是好是壞?結論:發現,沒有人知道誰是不是真勇敢。
蘇格拉底的詰問式并不是要建立真知識,而是要摧毀假知識;蘇格拉底并不是為了讓自己更智慧,他只是想證明你我都很無知。
據此,我們知道,蘇格拉底想運用詰問式得出我們彼此無知的結論需要一些必要條件。首先,問答雙方必須彼此配合,提問者要問出高質量的問題,回答者必須按照問題依次回復;其次,為了保障回答者能依次回復,提問者好語氣謙和、自知無知,以求問的口吻來提問題;,提問的過程中需要運用偷換概念、以偏概全等技巧。
德國詩人海涅是猶太人,一次他去參加舞會,舞會上有一個民族主義者討厭猶太人,他想諷刺海涅,就對海涅說:"海涅,我曾經發現了一個小島,這個小島特別好,什么都有!"
海涅說:"這是好事,什么時候你能帶我去看看嗎?"
那人說:"好啊,不過這個島上什么都好,就是有一件事讓我覺得很遺憾。"
海涅問:"什么遺憾呢?"
那人說:"這個島上什么都有,就是沒有猶太人和驢!"
海涅一聽,腦子一轉,偷換了一個概念,繼而說道:"唉,這確實挺遺憾的。不過,如果我跟你一起去這個島上就可以彌補這個遺憾了。"
英國哲學家羅素有一個非常經典的"虛假論據"的例子。羅素說:如果2 + 2 = 5,他要證明羅素是教皇。
2 + 2 顯然不等于5,這是錯誤的論據;要證明的結論"羅素是教皇"也顯然是錯誤的結論。
如何證明呢?
羅素說:如果2+2=5,那兩邊同時減2,就是2=3,再同時減1,那就是1=2。既然所有的一個都等于兩個,所有的兩個就都等于一個,那么所有的兩個人都可以是一個人。羅素和教皇是兩個人,那么羅素可以是教皇,教皇也就可以是羅素。
在這個案例中,中間的證明過程符合邏輯,但羅素用來推理的論據和結論都是假的。只是,大多數時候,虛假的論據并不都像2 + 2 = 5 那么明顯。因此,能在思考和對話中判斷對方論據是否正確,就決定了思考和對話的結論是否正確。
● 蘇格拉底哲學思想的精髓總結:自知無知
曾經有人去德爾菲神廟求問祭司:誰是全雅典最智慧的人?祭司說沒有人比蘇格拉底更智慧。這個人回去把此事告訴了蘇格拉底。蘇格拉底出于懷疑,便開始試圖在全城找到一個比他聰明的人。蘇格拉底拜訪了很多雅典權貴、政治家、詩人、大商戶,但結果都讓他很失望。蘇格拉底一方面苦于自己的無知,一方面又被告知自己是最智慧的人,最終,他在矛盾中悟出了結論:人的智慧沒什么價值或者全無價值,祭司并不是在說蘇格拉底有智慧,他僅僅是用蘇格拉底這個名字作為代號,像是在說:人們啊!像蘇格拉底那樣知道自己無知的人,要比連自己無知都不知道的人有智慧。得出這個結論之后,蘇格拉底希望所有人都能變得更聰明一點兒。于是,他試圖讓所有人都知道自己是無知的,這就得罪了許多人。
迄今為止,人類遭遇了許多難解的問題,面對這些難題,大部分人持兩種態度:一種是假裝知道答案,自欺欺人,而我們所謂的知識和答案只不過是人云亦云,約定俗成的世間小學而已;另一種則是閉上眼睛,兩手一甩,不去理會。人們通常不是盲目篤定,就是漠不關心。一旦衣食飽足,還夫復何求?對生命的探究,又與我何干?對于真理是什么,人是否能尋得真理類似的問題,人們已如飄風過耳,漠不關心了,相比認清真相的痛苦,有些人更愿意愚蠢地活著。正如耶穌所說:"因為這百姓油蒙了心,耳朵發沉,眼睛閉著。恐怕眼睛看見,耳朵聽見,心里明白,回轉過來,我就醫治他們。"
小羊吐槽
"哲學這個詞,希臘語Φιλοσοφα 原意為"熱愛智慧"。意思是說,你不用風花雪月,也不用滿腹經綸,你只需要真正地熱愛并追求智慧,你就是一位哲學家。"
西班牙哲學家加塞特,以及存在主義的代表人物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都用長篇大論概括過哲學的定義,并且整理成冊,名為《哲學是什么》。羅馬哲學家西塞羅說:"蘇格拉底將哲學從天上召喚下來,使它在各地落腳生根,并進入各個家庭,還迫使人們審視生命、倫理與善惡。"這話是說,蘇格拉底讓哲學接了地氣,讓哲學與我們的生活產生了聯系。不管別人怎么看,蘇格拉底認為哲學家就是真正追求智慧的人。哲學這個詞,希臘語Φιλοσοφα 原意為"熱愛智慧"。意思是說,你不用風花雪月,也不用滿腹經綸,你只需要真正地熱愛并追求智慧,你就是一位哲學家。
大家都聽說過國王穿新衣的故事。國王其實一絲不掛,但他的臣民卻沒有人敢說出真相。這時,一個小孩脫口而出:"他什么衣服都沒穿!"這個孩子很勇敢,就像蘇格拉底一樣。蘇格拉底用盡智慧也找不到生命的真理,但他敢于告訴我們,人類所知是多么有限,他希望每個人都能逃脫謊言,誠實地面對內心世界善與惡的交戰。蘇格拉底不能容忍模棱兩可,也不能容忍自以為是。他一生都在與這個世界較勁兒,在不遺余力地戳穿人們的虛偽和懶惰。他不能容忍人們活在自以為是的虛妄中,并洋洋得意。
現代人,特別是年輕人,一談到哲學大都望而卻步。哲學在現代人心目中都是些晦澀難懂、尖刻無聊的標簽。探究原因,除了哲學本身需要邏輯思辨的基本能力以外,更重要的是有些人喜歡把明明很簡單的故事講得很復雜,把本來能聽懂的理論講得聽不懂。他們喜歡文質彬彬地出現在萬眾矚目的講臺上,他們喜歡自己的學生言聽計從,恪守傳統。但哲學從來就不是傳統遺留的產物,而是不斷推翻、思考,再推翻、再思考的創新結果。從這個角度來講,馬克思不同于黑格爾,維特根斯坦有別于羅素,亞里士多德堅決反對柏拉圖,而柏拉圖也絕不趨同于蘇格拉底,正是一代代思想者們敢于挑戰、尊重思考的精神寫照。而真正愿意尋求真相,又敢于表達思想的人,大多都會處于時代的風口浪尖上。
每一次改變的開始、革新的興起,都伴隨著改變者對當權者的質問和挑戰,也逃不開革新者要為改變付出的代價,有時代價甚至是生命。哲學家稱之為哲學家的責任之一就是把哲學真當哲學。人追求智慧的腳步雖然有限,甚至愚昧,但從創世之初,人理性功用的表達就是人稱之為人的特點之一。人的理性,到底能不能撇清罪性,看見人類的有限呢?人,真的可以靠自身的省察而尋得真理嗎?可以,不可以?這是個問題。如果可以,那真理何處尋?如果不可以,那人類的出路又在哪里?人要自甘墮落嗎?這些疑問是哲學家們永遠逃避不了的挑戰,也是哲學家們需要誠實思考的問題。
今天,我們可以通過數不清的渠道來了解我們有興趣的人和事兒,但僅僅擁有信息只是一種新的逆來順受,我們需要視角和態度,給我們的觀望提供不同的縫隙,這樣,即便是逆來順受也是勇敢的。也許這本書可以幫我們找到縫隙。
——張紹剛 著名節目主持人
書里的牛人我們耳熟能詳,但往往是流于"詞典式"的知道而已。王小羊的《牛人傳》很在意深度,屬于"剖析",會觸動人思考的那根弦,深刻且有味道。"小羊看牛人"視角純粹,是對人性的拷問,借牛人之勢拷問世人,表達沖動充滿全書。罕見它出自今日年輕人之筆,當算是少年輕狂之作。
——馮鑫暴風影音總裁
人物傳記類的書不少,《牛人傳》貴在以史為鑒、拷問生命、直達信仰,從而不落平庸,獨具觸及靈魂的果效。
——趙曉著名學者、博士生導師,經濟學專家
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王小羊弟兄因為疾病而蒙恩,因為蒙恩而得知識,得智慧。他的文字和他的思考,是一道深刻的風景,每個字每句話,都與生命的奧秘有關。
——蘇小和 詩人、獨立書評人
很好的一本書
不錯 值得一讀 推薦下
隨筆作品,值得信賴和閱讀,開卷有益……
好評孩子很喜歡!!好評
心儀已久的書,正版,紙質好,包裝好!
書是好的,可是物流太差了
質量、內容、價格都不錯
兒子喜歡,提高了對生物的興趣。對學習生物也很有幫助。
不錯,弟弟看了別人的還想看又讓我給買的!
封面羊皮紙感覺很好。翻了翻,有幾處設計得很好玩。等我看完文字再來評論。
可以學到好多的知識,了解名人事跡,對我的學習很有幫助
這本書不錯,覺得對于我這種沒時間的整體先了解一下,再選購還是很不錯的。
非常不錯的書,支持王小羊,現在社會需要他這樣有思想的年輕人
很快就收到了,很滿意,也一直很支持王小羊!也很喜歡牛人傳這個節目!
王小羊的視頻我都看了,覺得他的人生相當精彩,他的思維犀利,才華了得!愿小羊出更多的書,影響更多的靈魂!
幫別人買,口碑很好,看牛人的人生,品自己的人生
每一集《牛人傳》都看過了,但是閱讀文字更透徹。好說,值得深讀……
追了《牛人傳》30期節目了。希望浮躁的社會里還是有機會慢慢沉淀下來看書。看有質量有思想的書。
看過節目《牛人傳》,觀點鮮明很有啟發,算是半個粉絲吧!有貨了就馬上下單!
聽名字很霸氣,盤點古往今來東南西北各種人類歷史上閃閃發亮的牛人,幫我輩在浮躁的世界里反思曾經如此深刻存在于燃燒過的生命!外表輕狂,但是很有內涵!
我認為是新出版的書中我最喜歡的一本書之一了,所以買了3本,送給朋友,希望他們也會喜歡上王小羊,也通過王小羊對歷史上的牛人們有更深層次的認識~~~~~值得大家買哦~~~~~
王小羊的節目看了很多,非常欣賞他,牛人牛事讓他一解析,給了我另外一個思路。感謝王小羊能帶給我們這么好的禮物,聽說他今年要在高校巡講,希望能夠成功,讓更多的人知道他
媽媽是小羊的忠實粉絲,他的所有視頻媽媽都看過,媽媽說她邊看視頻邊做筆記,但光看視頻記不住,所以書一出版就買來給媽媽了。書非常好,極力推薦所有人拜讀。在這個浮躁的社會希望這本書能給你的內心帶來一些平靜。
幾年前看了王小羊的牛人傳,一直期待能有本記載下來的書,可以慢慢品味書中所表達出來思想和要傳遞的正能量,以便讓我在浮躁中得以沉淀下來,思量未來,走好以后的路。感謝王小羊的牛人傳、牛人看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