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呼吸之間(增訂版李謹伯談靜坐與修大道)圖書
人氣:97

呼吸之間(增訂版李謹伯談靜坐與修大道)

呼吸之間(增訂版李謹伯談靜坐與修大道)》編著者李謹伯。《呼吸之間》為丹道高人李謹伯老先生數十年修道方法的真傳,指導人們如何具體修道,以達到健康長壽,開發潛在功能,生發智慧,最終提高生活品質的目的。李謹...
  • 所屬分類:圖書 >哲學/宗教>宗教>道教  
  • 作者:[李謹伯]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508072753
  • 出版社:華夏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01
  • 印刷時間:2013-01-01
  • 版次:1
  • 開本:12開
  • 頁數:--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
  • 套裝:

內容簡介

呼吸之間(增訂版李謹伯談靜坐與修大道)》編著者李謹伯。《呼吸之間》為丹道高人李謹伯老先生數十年修道方法的真傳,指導人們如何具體修道,以達到健康長壽,開發潛在功能,生發智慧,最終提高生活品質的目的。李謹伯老先生年屆九旬依然鶴發童顏,耳聰目明,思維清晰,健步如飛,可見其修道體悟真實不虛。若能按照李老的指導如實去修,也一定會有很大的收獲。

編輯推薦

呼吸之間(增訂版李謹伯談靜坐與修大道)》編著者李謹伯。《呼吸之間》根據2008年2月9日至13日李老在山西講授內丹修道之學的錄音稿整理而成。正文兩側的注解,則是作者廣泛引用道家的經書典籍,與李老的講授內容互為啟發、互相佐證;同時,也可作為李老相關說法的延伸閱讀的素材。李謹伯老先生生于1920年,出身于銀行世家,擁有豐富而傳奇的人世。1947年,李老因昔日忘我地工作而身患惡疾。李老為此尋師訪道,先后獲得道家多位高人的青睞,并得到他們秘傳的修道真訣。李老至誠用功、潛心實踐,真正掌握了道家內丹修煉中的上百種秘訣。退休后,李老不辭辛勞地為國內外的友人同好傳授內丹之道,為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作出了貢獻。

作者簡介

李謹伯,銀行世家出身,西南聯大畢業,年輕時參加革命,為中國的解放事業屢屢出生入死。新中國成立后,曾于中共天津市委統戰部、天津市財政經濟委員會、及時機械工業部等部門任職。因早年忘我工作,李老于27歲時身患重病,幸獲民間奇人用傳統醫術“導引布氣法”救治得愈,從此開始接觸中國傳統文化。后四處參訪明師,屢有奇遇。李老至誠學習,精心實踐,得以精通道家丹道養生絕學,對佛教、密宗等亦有特別研究。曾二十多次出國講學,在我國內地、港澳臺地區及英、法、德等國政界、商界、學術界擁有眾多追隨者。

目錄

致讀者 張震寰 大道靜中求(代序)張亞勤 前言 及時編 從身體入手 我們身體最不正的是什么 人的精氣神從哪里來 關鍵要“開竅” 現代人為什么不“開心”呢 問答 第二編 體會一個“靜”字 修道的方法 修道的目的 如何理解“靜” 如何修“靜” 觀世音菩薩是怎樣修成佛的 鳩摩羅什(~)談《大明咒經》 少林寺的《洗髓經》 “正身”必“內省” 要真正理解傳統文化,必須修道 談“盤腿” 問答 第三編 修道的二十六個細節 “正身”的四大綱要 向雪山白猿學習 詳細談談“七支坐” 練靜功的六個訣竅與火候掌握 全身熱來自一竅 靜坐養生中的奧秘 如何打通中脈 問答 第四編 怎樣調整呼吸 要善養吾“浩然之氣” 怎樣調整呼吸(吐納術) 調息 調息的意義 胎息法 呼吸的重要性 用“六字訣”治病 學習煉內丹 問答 第五編 修煉金丹大道 什么叫“金丹大道” 怎樣認知“金丹大道” 對“金丹大道”的認識 對“氣”的理解 對生命的把握 怎樣修煉“金丹大道” “丹道”術語詳解 金丹大道的基礎 女丹功的練法 情性結合才成丹 好好吃飯,好好睡覺 問答 第六編 修煉與養生 《內經圖》術語解說 精氣與神氣的別名 關于修煉與養生 練功的較高境界——無為還虛 正身的秘訣和方法 第七編 關于氣功科學性的探究 當前氣功科學研究的一項任務——建立唯象氣功學 中國的傳統文化——丹道文化 養生之道“氣功”是科學的 附錄 物理學步入禪境:緣起性空 怎樣修煉金丹大道(簡稱內丹) ' 怎樣研讀《伍柳仙宗》一書 怎樣修煉中脈十法 “六字大明咒”真言解 結束語 修訂版說明

在線預覽

及時編從身體入手呼吸之間我們身體最不正的是什么我們身體最不正的是什么

大體而言,人是由軀殼和精神組成,看得見的身體和看不見的精神組合為人。先說我們看得見的部分。從身體來說,我們最不正的是什么呢?就是脊柱。現在的人似乎都彎腰駝背,上身和頭沖前。有哪一位不是鼻子沖前?我們再看看佛像:鼻子與肚臍是在同一條垂直線上。佛像跟我們較大的不同是,沒有一尊佛像鼻子沖前,伸著頸,兩肩高低不一,脊柱側歪。氣不通,則百病叢生。

有一次,我去山西大同云岡石窟的華嚴寺,有一位雕塑家,正在雕塑觀世音的像。他用石膏在那兒塑,塑像真的非常美,他很自豪。他問我說:“你看我雕得怎么樣?”我說:“作為一個美女,你塑得很好;但作為觀世音,你塑的不是觀世音。”他覺得很奇怪。古人塑的觀世音是收頜、收下巴的,頭和鼻子也微微回收的;而他塑的美女的鼻子是沖前、往前伸的,鼻子在身體外。

看看我們自己,通常都是鼻子沖前翹伸,彎腰伸頸,這個樣子的身體外形,影響體內生命能的流通,這就叫“氣不通”。要想身體健康,及時步就需要做到全身的氣脈通。為什么?因為人的各種生命活動是由大腦來指揮的,通過脊柱,通過脊腔里的六十二根神經根組織來指揮的。我們的任何行為都是依靠大腦通過神經根來支配的,所以“身正”才能“氣通”,“氣通”才能“意靜”,“意靜”才能“神活”!有人問我說我總是腦子靜不下來是為什么。就因為身不正、氣不通,則意不能靜。要想意念靜下來,最重要的是先練“正身”,練正身的方法就叫“晃海”。

如果彎腰駝背,脊柱里的神經就會受到壓迫。時間一長,還會導致各種疾病。比如有人老是不快樂,總是抑郁,說是得了抑郁癥。心理學家說你是心理疾病,其實不是,是脊柱出了問題。有的人很特別,他總是全身一會兒這里痛,一會兒那里痛,醫院給點止痛藥,還是不管用。我一看說,他的毛病的根子是脊柱不正。他不大相信,我讓他看他鞋跟的外側,結果磨損得很厲害。他也感覺很奇怪,不知道為什么自己這么費鞋。后來直起脊柱,這個怪毛病就漸漸沒有了。

如果我們在背后看每個人走路,一肩高一肩低——脊柱不正,總是歪著,久而久之就要得病。我小時候念書,做功課時都是往右邊歪的,所以我的脊柱也是歪的,雖然現在看不出來,但這非常影響健康。

腰一挺直,脊柱就正,所以氣就通了。因此,修道的及時步,就是要放松,挺腰,直背,正脊柱。雖然方法非常簡單,可是堅持非常難。修道,必須得堅持,24小時到晚都要做到坐有坐相、站有站相。

水滸傳》里有一個人,叫神行太保戴宗,他能夠日行幾百里。他怎么做到的?竅門就是挺腰直背,鼻子微微回收,然后周身氣脈通,走起路來,就好像后頭有人在推著他,結果他越走越輕,越走越快,越走越有精神。現在,我們老年人到外面散步,走個幾里地還可以,但回來時累啊,腿酸,腿疼,甚至走不回來了。越回不來,就越彎著腰、抬著頭、伸著鼻子往回走,就越是走不回來,走一步歇三歇。但是,如果你挺腰拔背,鼻子微微回收,你就會越走越快,越走越輕。爬樓梯也一樣,頭沖前地走,就越走越累。你要是挺直了身體走就會越走越快,越走越輕松,因為你脊柱直了。其實道理就是這么簡單。

我們再來研討搞清楚怎樣才能把脊柱挺直了。經常行家在公園里看人打太極拳,說那個人打得好,很有氣勢。這是什么道理呢?其實就是先看他的鼻子。如果這個人鼻子在身體外,而不是和肚臍成一條垂直線,造成低頭哈腰,那就是師傳不高,老師沒教好,因為他的鼻子伸在體外,脊柱不正。所以,有些在公園里頭打太極拳的,表面上看著很好看,但鼻子前伸或者脊柱是歪的,不是抬頭觀天,就是低頭哈腰。真正打好太極拳的是自發的、本能的,肯定鼻子微收,身體挺直,頭輕頂,脊柱正,這樣身體的管道才通啊。而修道就是這樣開始的。真正的太極拳,應該是先練“內丹”,而后產生外動,自發動,這才是真的太極拳,而不是設定若干套路,變成了太極操、太極舞,當然練練太極操、太極舞也對身體有些好處。

其實,真正打太極拳的高手,一定是先練靜坐或先練站樁,因為真正的太極拳是煉“內丹”時自發動起來的外架,不是柔軟的舞蹈動作,不能事先規定套路。太極拳是內丹的外架,動靜必然相須。自發的太極拳,一定是手動,腳也隨之而動;肩膀動,胯尖也隨之而動;肘動,膝蓋也一定隨之而動;這叫“外三合”;還有“內三合”,意與形合,形與氣合,氣與神合;如果不合,就不是真的太極拳。六合一統,缺一不可!

“正身”的同時要“正心”,身心一體,身不離心,心不離身,心不正是學不會正身的。正心就是我們為人做事不能有歪心眼,要做一個光明磊落、堂堂正正、心地善良的人,否則正身將無效。正心就是“正意”、“正言”、“正行”。人的精氣神從哪里來人的精氣神從哪里來

中醫講“望、聞、問、切”。先說望:一看人臉色黃,或者慘白沒有血色,不是紅潤的臉色,這說明什么?要知道,臉色黃而無華,是脾經、胃經有病;白而無華者是大腸經、肺經有病;青而無華者是肝經、膽經有病;黑而無華者是膀胱經、腎經有病。中醫一望診,就知道了你是哪個系統有問題了。所以,我們要知道,我們很多人24小時工作勞動,或者用腦,或者用體力,24小時用去很多的腦力和體力,單憑我們吃的這點水和飯來補充我們的精力、補充我們的營養,夠不夠呢?遠遠不夠。實際上,我們每一個人都在不斷地接天氣,接地氣,還接人氣。要通過天地人三寶補充能量,不只是吃喝。天有三寶,日、月、星;地有三寶,水、火、風;人也有三寶,精、氣、神。修道的人可以幾天不吃飯,也可以24小時吃好幾頓。所謂“精足不思淫,氣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睡”。閉關時,辟谷不吃飯,要七七四十九天,靠什么維持生命?靠服氣。

我們知道衛星是靠燃料掙脫地球的吸引力又被其他眾星球的引力相托才成為衛星的。那么衛星為什么能在軌道上運轉不掉下來呢?是其他星球產生的引力維持著它不掉落,不上也不下。可見星球的引力波很大,能把幾十噸重的衛星托在太空中,而且還能運轉;月亮離我們一萬八千公里,能把地球表面的海水吸起,形成潮汐,這是天有三寶日、月、星的力量。太陽哺育萬物對我們人類的影響很大;月亮對我們的影響也相當大,它的引力能把海水吸起來。婦女的月經與月亮的影響也是分不開的。去中醫院,如果是個比較傳統的針灸大夫,他在月圓的時候不敢給患者下補針;在月虧的時候,不敢給人下瀉針,這就是因為月球引力對人的影響。不止是地球,所有的物質間都有吸引力,這就是萬有引力。生命界也是如此。

人生病或者死亡,或者是遇險:飛機失事,汽車出事故,每月的初一、十五前后,總是多發期。所以,天有三寶日、月、星,修道的人就要了解天、地、星球對我們的影響。九大行星,從冥王星、天王星、海王星,一直到水星、木星、土星、火星、金星,它們對地球的引力有多大?非常之大,時時刻刻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它們在運轉著,運轉的位置,對每一個初生的嬰兒都有相當大的影響,決定他的能量場,影響他的遺傳基因。我們的古人用一套辦法來表達,這就叫生辰八字。生辰八字的道理在哪里?就是他在出生的時候,天上日、月、星的位置在什么地方,這時星體間產生的引力波互相作用,就產生了一種類似星系的旋渦能量場,這個能量場被古人叫“玄空造化場”。它自然會在這個嬰兒從先天到后天、從母體到世上的剎那造化這個人,產生特定的作用,影響這個人的許多方面。在古人來講,這就是所謂“天人感應”、“天人相應”、“天人合一”。

老年人常說,夜里看到天上的星星,有一顆掉下來了,一定是有一個大人物死了。就是我們每個人都擁有不同的星體間的引力能量場,受到了特殊的影響,可是我們后天并不能覺察;而修道的人可以“返先天”,慢慢地也就能感應到這個場,也就了解了;了解了就會相信并且順勢而行,這就是所謂“順其自然”。在凡人來講,只好自我安慰,把“逆來順受”“隨隨便便”說成是“順其自然”,這當然曲解了圣人的本意。“自然”是本能的,是先天的。

這些東西,除了修道內證的人外,更多的人不練功夫,只好通過“術”來把握。在西方,人們叫星象學、占星術,什么意思呢?還是一樣,你什么時候出生的,這個星座對你就有較大的影響,然后就說你對應這個星座了。東方,主要是生辰學、命理學、看生辰八字,或者是紫微斗數,能更明確地看出星體和人之間的關系。其實,這些都是建立在天人感應、天人合一的古代哲學思想基礎之上,建立在“玄空造化場”的基礎之上。

道家理論說“玄空造化場”里,會產生一種對生命界影響很大的能量,古人就叫“生氣”。這個“生氣”就是我們需要的能量,這股能量主要補充我們的“元氣”,補充我們的“真元之氣”。我們要是離開這個生氣,就沒法補充元氣,光靠飲食遠遠不夠。所以古人講,“上天有好生之德”,就是說我們人人不能脫離日、月、星。修道的人當然更不能脫離日、月、星,只是我們從被動的接受可以達到主動的修補,這又進入一個更高的境界,生命的品質更高。

然而現代人在接受日、月、星的生氣、補充元氣的時候,接受得非常有限。這里面一個是時間問題,一個是方法問題。什么叫時間問題?因為古人無不是天一黑,不點燈就睡覺,也許夜里兩三點就醒了,醒了就練功。這個時間點當然是高效接受生氣補元氣,因為天一黑到子夜,是我們每個人生發氣血的時候。可是我們現在晚上看電視、聊天、喝酒,經常到十一二點,甚至于凌晨三四點鐘才睡。所以就得不到生氣的補充,日子久了自然虧了元氣,氣色無華,臉蒼白,還美其名曰“亞健康”,不過就是全身的能量水平太低嘛。

我們看看小孩長個兒,肯定是天黑到子夜長得最快,婦產科的護士、大夫都有經驗;有農村生活經驗的人,到稻田里頭看農作物,夜里都能聽到麥穗拔節的聲音,但準在子夜以前結束,過了凌晨一點就靜悄悄了。我們現在的人為什么臉色不好看呢?就因為睡得太晚。一看電視就看到凌晨一點,已經錯過了生發氣血的時間,也錯過了“玄空造化場”以“生氣”補“元氣”的時機,“天與弗取,反受其咎”,天有好生之德,你不要,那有什么辦法?只好遭殃。所以早睡非常重要。老年人千萬別過晚上九點才睡,好八點就睡。小孩子好晚上八點睡覺,哪怕半夜醒了再做功課。人體缺乏氣血,能量不夠,制造出來的組織細胞就是半成品,真是沒話可說。關鍵要“開竅”關鍵要“開竅”

修道的人遠不止這么被動地接受“生氣”,修道的人可以“開竅”,開發人身上的竅門、竅點,相當于安裝了“信號放大器”,不但能接受到天的“生氣”、地的“地氣”,還能接受人的“人氣”。

修道必定要學會開竅。修道不過就是修一個“靜”字,心靜意靜。但修靜的方法是什么?靜修的方法就是開竅,就是學會開竅。但是開竅這件事,古人叫“千圣不傳”。為什么不傳呢?過去的說法是避免傳給“非人”,“非人”當然不是指鬼神或者畜生,而是指德行修養不好的人,所以要“慎傳”,免得傳給了心術不正的人。張三豐認為,有十種人不能傳,怕他們借此騙錢、騙色。

真要修道,必先開竅。開竅一定要“用秘訣”,這個“訣”是秘訣,是千百年來古人練功總結出來的竅門,但秘訣不是練出來的,是體會的,一般人是不傳的,古語叫“假傳萬卷書,真傳一句話”。古人說“給我十兩金,不傳一口意”啊。訣是一種用“意”的方法,為什么不傳呢?因為要傳給有德者。那修道怎么辦呢?要開竅,就得懂得秘訣。其實訣大多只有幾個字,非常簡單。大道至簡,非常容易,上手容易堅持難,秘訣本身一點都不秘。人身上有無數接受宇宙自然生氣的地方,也有接受社會生靈人氣的地方。比如,凡是骨頭連接的地方,都能接受天的生氣和發氣,也就是關節都能接天的生氣。簡單吧?簡單——這就是一句秘訣。

我們身上的這些竅,不但有接受功能,而且還有發射功能,就是說還能發出“氣”來。有個修行不錯的楊姓老太太,如果活著的話今年將近百歲了,她甚至可以用屁股發功發氣,由腳心發功發氣。這個功夫就深了,所謂人身無處不丹田。但是,大家要特別注意,修道常用的竅位,和經絡學上的穴位是不一樣的。如果一樣的話,也就沒有“假傳萬卷書,真傳一句話”的說法了,大家根據書本練習不就得了?不行,看書修道是不會成功的,二者有相當大的差別,不要搞錯了。

穴位是人體經絡的小發電站,人身體的穴位相當于生物發電站,這些生物電在穴位里產生,然后沿著經絡運行,影響人體生化反應的方方面面。它有一定的運行周期,大約每晝夜運行五十到五十二圈。所以中醫里用電的良導體——金屬的針來針灸以達到對稱的穴位,保持電位平衡,中醫叫陰平陽秘,道理就在這里。修道要開的竅,則多半與人體產生激素的腺體有關。大體上,我們修道常用的有九個竅,這九竅不是穴位,它們大都跟人體的激素,以及激素所在的腺體有關。比如,有四個竅集中在腦袋上,這主要是接天的生氣的。這四個竅:一個是“頂竅”;然后是“意竅”,又叫“上丹田”;第三個叫“玉枕竅”,又叫“神竅”——注意啊,可不是玉枕穴;還有一個,叫總竅,是非常重要的竅,也叫“泥丸”,這個就是有些道書上說的“泥丸宮”,實際上是人的腦垂體,統管我們的內分泌,可以自動調整我們身體的各項功能生生化化,就人體激素分泌而言,它相當于中樞,有花生米這么點,但作用很大,所以又叫“總竅”。許多道書上,把竅和穴混同了。

這四個竅是接天氣的,或者說接生氣的(但打雷下大雨的時候不練功,這時的天氣不能接)。前面講過,我們時時刻刻都在接收宇宙天體的生氣,天人是合一的,是互相感應的,能不能進入修道的殿堂,要看能不能大量高效地接收天上的生氣。打開這些竅,才能大量地接收天上的生氣。我們多數人,這四個竅,都相當閉塞,不是充分在起作用,所以必須要打開,開竅才能修道。開了竅,當然能夠身體好,氣力足,才能讓腦子好使,才能長壽,甚至進一步開發我們的潛能。

天地天地,有天必有地,然后我們還要能夠接受“地氣”。我們知道地下的磁場是有脈絡走向的。我們把房子建在這個地脈上,房子就好;建到那個地脈上,這房子就不好。過去說陰宅、陽宅,看風水,找龍穴,就是找地磁場。所以古人認為風水對我們一生的命運會起到相當大的作用,甚至于子孫后代,對三代子孫都會起很大的作用。

地氣和天上的生氣有什么區別嗎?其實一樣,都可以補充我們的“元氣”。但是,地氣跟天上的生氣有一個很大的不同,它不像天上的星體,高懸于太空之中,它在地表上,所以有個奇妙的特性。這個特性是什么呢?就是“遇風則散,遇水則界”。喜歡水把它包圍住,遇水則截住它了,就把它給留住了,遇到風它就散了,因此民間叫做風水,這是它的特點,其正式的學名叫堪輿。堪是什么?是天道;輿就是地道。民間俗稱為風水。

那么,修道的人怎么接地氣呢?接地氣要開三個竅。哪三個竅呢?人體背面有一個是尾閭竅。這個尾閭,本來是分為上尾閭和下尾閭的,中醫主要用下尾閭,也叫長強穴。下尾閭在尾骨的第三節;可是我們修道的人用的尾閭竅跟這個下尾閭不同,它是在命門下一寸。命門是和人體正面的肚臍相對的,尾閭竅就在命門下面,和我們的“氣海”相對,它實際上是人的腎上腺素比較集中的地方。我們都知道,腎上腺素的作用非常強。比如說,有個強盜在追我,我平時走十里路都很困難,可是他追我的時候,我可以一口氣跑十里、二十里、三十里,甚至翻高墻都可以,因為只要有一滴兩滴的腎上腺素,我立刻就能把無窮的潛力發揮出來。大家都知道,在藥房里可以買到這個腎上腺素,是專門用來搶救危重病人的。

所以,尾閭竅里面充滿著腎上腺素,它是我們生命機能保持旺盛的“氣血”,所以非常重要。與它相對的,人體正面的是“氣海”,氣海是儲存人體“衛氣”的竅位,下丹田是在臍內三寸,這是正面背面相對的兩個竅。第三個竅就是我們的肛門前口,叫做“玄牝之門”,或者叫做“牝門”,也叫“會陰竅”,注意不是二陰中間的“會陰穴”。會陰穴在兩陰之間,而會陰竅是在肛門前口,所以也叫“陰竅”,也叫“陰蹺竅”。肛門是奇經八脈相會之處,非常重要。

凡是修道的人,都需要接地氣,因此必須打開這三個竅:尾閭竅,下丹田竅,陰竅。下丹田大家可能聽得比較多,因為這個地方是性激素的存儲之地,在中脈上叫炁穴。人體的性激素雖然在全身的血液里都有,但是主要存儲地是下丹田和它后面的腎臟,身體前三后七的比例叫“炁穴”。古人認為,不帶性之氣叫“氣”,帶有性感之氣叫“炁”(炁是無火之氣,不想事而有性感之氣)。所以,修道所說的竅,大體上與人的激素是分不開的,它的影響是全身的,穴位往往是影響一條經脈,它們的作用也是不同的。

那么,頭上四竅接天氣,腰腹部三竅接地氣,這是七竅。修道開九竅,還有兩個竅是什么呢?就是我們平常說的中丹田和我們背后的夾脊竅。夾脊竅在我們兩胳膊窩的連接處,我們平常背后這兩肩連接的夾脊竅是閉死的,修道的時候要打開它,打開以后和人體正面的中丹田來接“人氣”(人氣有好有壞,醫院的病氣就不能接。醫護人員要學固氣,保護自己不受病氣的侵擾)。

夾脊竅的前面,相對的那個地方叫中丹田,又稱為絳宮。這里與心臟和肺是有關系的,是人體胸腺所在地,也是與激素有關系的,也是激素所在地。胸腺激素到年老以后,它的作用會慢慢減低,但是它在人的生命活動中很重要,因為它是經絡之氣,它是走五臟、走血液、走組織液的,它又叫“經氣”,也叫“榮氣”、“營氣”。這種“氣”其實是胸腺激素,走經絡、血管,潤澤五臟,是存儲在中丹田的。我們講精、氣、神,“氣”指的就是這個,也是存儲“先天一炁”的地方,也是呼吸之氣能否閉氣、充氣的地方。練功之人的肺活量將來要做到比常人大六倍。

現代人為什么不“開心”呢現代人為什么不“開心”呢

夾脊竅和中丹田竅,這兩個竅是接人氣的。人與人交流,打開這兩個竅,就叫“開心”。這兩個竅打開的方法極容易,打開就叫開心、舒心,也叫“開胸”,胸膛要輕輕展開,呼吸量增大,心胸開闊。做人的道理就是要時時心胸開闊,對人不存芥蒂,以善心待人;練功之道也是待人之道,會練的人,也定會做人。我見到你,我很開心,你這個竅也就打開了。我見到你,你愁眉苦臉,怕我跟你借錢,趕緊自我防衛,這個竅也就閉上了。你不喜歡我,我也不會喜歡你,這兩個竅不開,也就沒“人氣”。我一見你,就眉開眼笑,我已經在接你的人氣了,你也就比較喜歡我,這時候就“有人氣,有人脈,氣場對”。

現在我們知道了,現代人為什么不“開心”,大家天天防著別人,兩竅緊閉,自然不接人氣,活得不開心,痛苦也就沒辦法解開。如果這個人經常愁眉苦臉,還會“相由心生”,他就長出煩惱線來了,就是兩眉中間靠兩邊的這種紋路;再愁眉苦臉,他就長出“懸針紋”來了,就在兩眉的正中間這個位置,形狀像豎立著的針。懸針紋是非常不好的紋路,老年必孤獨啊。為什么呢?長期接不到人氣,別人也接不到這個人的人氣,兩不相干各走一邊,自然就只活自個兒,就孤獨了。我從那個年代過來,人與人之間關系很緊張,也是不接人氣,兩眉中間就出現一條懸針紋,結果老年果然孤獨,只好修道。大家在座的還都沒有,多好啊,我很羨慕你們。

這個懸針紋,古人講“上克父母,下克子女,老年孤獨,必定暴亡”,連臨終都是非正常死亡,是很兇的一條線。但是只要你心態好,努力做好事,這個懸針就拐彎了,一拐彎就是好線——萬幸啊,我這條懸針紋拐彎了。人活著要為別人做好事,做好事活著才有意義。如果煩惱很多接不到人氣的人,能夠強迫自己更多地為別人服務,他的懸針紋就會拐彎;這時候,這條線叫陰騭紋,也就是有陰德之紋。否則的話,克人克己,孤獨,非正常死亡。外國人往往長在下巴中間,這也是懸針紋。從懸針紋到陰騭紋,其實就是從不接人氣到接了人氣,心胸前后兩竅開了,心胸寬廣,貴人幫助,自然逢兇化吉了——這也是修道啊,會修道當然會做人處事,就這么簡單。所以人不能把自己的苦難和煩惱看得那么重,整天一個人愁眉緊鎖自我封閉,還得愛別人,幫別人。孔子說“唯仁者能愛人,能愛己”,也是這個道理。所以人和人之間交往,還需要有一種接受人氣的交換,才能開心。人活著不能總是為自己,也應該為別人做些事,才有意義。

還有兩條陰騭紋,在下巴兩旁,越深越長越好,因為只有你做盡善事好事,才能長得出來。此外,從鼻根兩旁彎向下巴的叫法令紋——法令紋越深越長,越高貴,這個人的陰德就越高。

這樣我們就大致了解了修道要開九竅。我們人體的三個丹田:下丹田,中丹田,上丹田。上丹田在兩眉和兩眼中間,又叫山根、袒竅。人的嘴上一點和玉枕竅相對,它們的中間,在人腦里面有什么東西呢?可能里面就是松果體,也叫泥丸宮。泥丸是總竅,它前面叫上丹田,最主要的是有一種“向性腺激素”。在人體中不單單有“性激素”,還有“向性腺激素”。性激素是產生性功能的,也是產生我們的精力、讓我們精強而力壯的。人體產生性激素,這叫“性”,真性。可我們人類還有“情”,產生“真情”的生理基礎是什么?就是有向性腺激素,在道書里叫左明堂右洞房,各相隔一寸,從山根、袒竅到泥丸宮正好三寸。

如果單講性激素,那畜生也有。所以人類不同,還有“情”。有情,我看見一個小孩,就想抱他,因為有向性腺激素。我看見一個老人摔跟頭了,就趕緊去扶他,我跟他“有情”。情也是天生的,它有一種激素在人體上丹田這個位置產生,所以有一位盛裝女子在面前走過,或者是一個帥哥從面前走過,人們都會回頭看看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fennely**的評論:

這本書是李老的經典作品,里面很多修道養生的方法,很實用。

2016-04-23 19:50:2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早就聽說過這個書名,挺厚的,里面主要談的是丹道,呼吸之間,名字起得不錯

2016-04-23 19:06:46
來自紅蘿卜0**的評論:

這本書是朋友推薦的,既然都是練太極的,別人的意見肯定有中肯的地方,所以買來讀一讀。剛拿到,比較滿意的是現在當當給書加了層膜,雖然是薄薄的一層 還爛了,值得贊揚的是當當對書本的愛惜態度 和我這個愛書的人同氣同聲!至少,送書速度也很快!給些掌聲!!

2013-05-13 18:14:09
來自浮生未**的評論:

書本很厚,不過大致的已經看完了,不懂的怎么練,哈哈。等以后我厭倦了這樣的生活再尋座深山老林 開辟洞府當隱士,一個人逍遙自在的很。

2016-08-07 09:58:17
來自s***x(**的評論:

呼吸之間(增訂版李謹伯談靜坐與修大道) 書有兩頁破損,買了幾百塊錢的書,紙箱應該多纏幾圈膠帶,全都摔開了,所幸書沒弄丟。還是很有價值的好書!

2017-06-09 04:41:4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上一個版本已經購買了。看見是修訂版,不清楚增刪內容多不,還猶豫了一哈。鑒于上一個版本的質量已經很高,就又買了這本,買來后一看,厚了很多,增的內容有點多。李老的書,確實有很高價值!!!高興。

2013-09-07 12:30:36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李大師杰作,很詳細,易懂易操作。不保守,高品格。學習中,有啟發。

2017-08-23 10:47:14
來自m***7(**的評論:

一收到書就迫不及待的看完了。書中內容對靜坐有很好的指導。

2017-01-21 19:57:18
來自垂***讀**的評論:

太可怕了,李老說脊柱本來應該是直的,教科書上的彎曲的脊柱都是不正常的,我有什么話可說呢

2017-04-23 14:46:02
來自一東cn**的評論:

李老為現時代丹道大師,適合學道修道者,讀來親切易通,可同時參看李老的授課視頻,此書依據李老的授課整理而成。

2015-07-24 15:45:2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非常好的一本書,大道至簡,淺顯易懂,不是滿篇理論的那種,很實用,希望能有所收獲。慢慢品讀。

2017-09-28 12:37:1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關注自身的健康問題。這本書需要一個人靜下心來仔細閱讀。養身就是修心!相信經過學習,讀者一定會達到改善身體狀況,提高健康水平的目的。祝福大家健康........

2013-09-09 20:17:10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生命只在呼吸之間。唯有練好呼吸與氣功,才能得以天年。

2016-09-19 11:25:49
來自宋惠川**的評論:

可以讓我學到更多東西,簡單的修身修心,不僅可以堅持下去,同時也更加有效。其實健康需要堅持,但復雜繁復的方法讓堅持邊的困難,本書卻給我一個簡單非常有效的方法,讓我可以堅持下去。簡單非常有效!

2014-04-23 21:34:36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書中解密了很多過去修道中的秘訣,對新修者非常難得!

2017-06-14 08:11:2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這本書非常好。李謹伯老先生結合自身的修行經驗,對于道家與佛家的許多名稱解釋很到位。同時對通過呼吸修行的方法有詳細解釋。對于打坐、正身的方法,也有詳細指導。

2014-08-20 21:24:45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還沒看完,只讀了八分之一吧,一直想修道,可是不知道該怎么入手,遇見這本書是緣分,是我的福氣,一個靜字讓我仿佛想起了很多,明朗了很多,謝謝李老先生

2015-05-23 10:37:20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媽媽來家里看見這本書很喜歡,就直接送給老人家了,自己再重新買一本。這樣的書籍沒有心境是看不下去的,養身的難處就在于我們必須不斷的通過自己親身體會、練習來驗證~~~養身其實就是修心!

2014-10-30 12:50:10
來自**(匿名**的評論:

很好的靜坐類修煉書籍,李大師鶴發童顏功力精湛!

2017-07-25 00:12:10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今天收到書好失望,就用一個快遞包裝袋發的貨,可不可以用心點哪怕加層泡沫呢!最起碼保護一下書啊!到我手里的時候外包裝袋破了不說,書也磨破了皮!

2017-06-09 14:53:16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不愧是明師,理論嚴謹,實證扎實,深入淺出,答疑解惑,撥云見日,呼吸之間,恬淡虛無,精神內守,真氣從之,病安從來

2017-10-17 11:51:56
來自hua9913**的評論:

這本書非常好。李謹伯老先生結合自身的修行經驗,對于道家與佛家的許多名稱解釋很到位

2017-08-16 08:51:37
來自小樹123**的評論:

李老的書非常好,內容詳實,把好多中國道家修煉的秘訣都告訴讀者,感激李老的無私分享。我也很慶幸能參加了李老在2011年深圳的課,李老的謙和、真誠、風趣讓我非常難忘。謹記你的教誨:貴在有恒,必有成效。

2014-06-11 09:45:51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呼吸之間(增訂版李謹伯談靜坐與修大道)》編著者李謹伯。《呼吸之間》根據2008年2月9日至13日李老在山西講授內丹修道之學的錄音稿整理而成。正文兩側的注解,則是作者廣泛引用道家的經書典籍,與李老的講授內容互為啟發、互相佐證;同時,也可作為李老相關說法的延伸閱讀的素材。李謹伯老先生生于1920年,出身于銀行世家,擁有豐富而傳奇的人世。1947年,李老因昔日忘我地工作而身患惡疾。李老為此尋師訪道,先后獲得道家多位高人的青睞,并得到他們秘傳的修道真訣。李老至誠用功、潛心實踐,真正掌握了道家內丹修煉中的上百種秘訣。退休后,李老不辭辛勞地為國內外…

2016-10-20 23:12:3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呼吸之間(增訂版李謹伯談靜坐與修大道)》編著者李謹伯。《呼吸之間》根據2008年2月9日至13日李老在山西講授內丹修道之學的錄音稿整理而成。正文兩側的注解,則是作者廣泛引用道家的經書典籍,與李老的講授內容互為啟發、互相佐證;同時,也可作為李老相關說法的延伸閱讀的素材。李謹伯老先生生于1920年,出身于銀行世家,擁有豐富而傳奇的人世。1947年,李老因昔日忘我地工作而身患惡疾。李老為此尋師訪道,先后獲得道家多位高人的青睞,并得到他們秘傳的修道真訣。李老至誠用功、潛心實踐,真正掌握了道家內丹修煉中的上百種秘訣。退休后,李老不辭辛勞地為國內外…

2017-09-22 18:12:16
來自dafengq**的評論:

《呼吸之間》是我看到的最好的一本介紹道家靜坐的書,書里面很詳細的介紹了修煉的步驟。如何靜坐,如何調整呼吸,以及更深一層次的‘金丹大道’如何修煉。是一本實用的書。按照此書修煉,一定能延年益壽。

2016-06-21 16:58:41
來自sddlc**的評論:

值得買來看看。但不能僅聽他一家之言,思考中醫也對理解傳統文化很有幫助,看看南懷瑾大師的修行視頻更好了。相應的看看西方哲學經典,科學哲學是很好的。總之我相信華夏傳統文化經典科學化系統研究和傳遞之日可待了。

2015-03-05 16:38:40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