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評論是媒體的旗幟和"靈魂"。隨著高新技術的迅猛發展和現代社會的不斷進步,它的重要地位和獨特功能,正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認識,被越來越多的新聞媒體所重視。本書作者于1985年曾出版新本《新聞評論學》教學專著,獲得廣泛好評。在此后的27年里,根據評論發展和教學需要,此書經過三次修訂,重印30余次,發行近50萬冊。
這本《當代新聞評論教程》(第五版),作者對原著作丁修訂,它涵蓋了新聞評論學的科學原理、評論寫作的基本程序和常用技法,反映了新聞評論在步人新世紀特別是近幾年來的發展軌跡和成果。如對社會轉型中新聞評論獨特功能和發展機遇的論述,對傳統新聞評論特別是黨報評論如何應對新媒體沖擊的闡釋,對傳統新聞評論與網絡新聞評論、微博言論關系的廓清,對各種評論形式如何創新與運用的梳理,對如何加強評論人才培養和評論隊伍建設的歸納,以及結合實例對評論寫作基本技能的解讀,都不乏獨創性見解,從而使本書具有一定的時代性、針對性、科學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本書作者從事過近50年的新聞評論教學和媒體評論工作,加上擔任過20年著名報紙總編輯和報業集團領導工作的經歷,使其具備了撰寫新聞評論類專著的獨特優勢。故本書滲透著作者對新聞評論時間與教學的體察與感悟,深入淺出,生動可讀。
2006年6月,該書前身《新聞評論教程》(第四版)被教育部列為全國高等教育"十一五"規劃教材,是當年首批入選的新聞評論教材專著。
丁法章 ,高級編輯,上海市新聞學會名譽會長、中國晚報工作者協會學術委員會名譽主任。1940年9月15日生,江蘇鹽城人。1966年7月畢業于復旦大學新聞系。1967年9月至1973年8月,先后在江西《贛中報》、《江西日報》從事采編工作,1973年9月至1983年10月,在復旦大學新聞系任教,主講《新聞采編》、《新聞評論》等課程。嗣后,擔任《青年報》、《新民晚報》總編輯和文匯新民聯合報業集團領導工作共達20年。撰述出版過《新聞寫作》、《新聞評論學》、《新聞評論教程》、《我當晚報老總》、《燈下走筆》、《報海拾貝》、《丁法章 散文選》、《丁法章 文集》等專著,并主編或參與主編的著作多部兩次獲得上海社會科學類著作一等獎,撰寫的新聞論文曾分獲中國新聞獎及時、二等獎。1992年獲國務院突出貢獻證書,終身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社會兼職相繼有: 上海新聞工作者協會副主席兼上海市新聞學會會長;上海市政協第八屆、第九屆常委兼文史資料委員會常務副主任;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常務理事、中國晚報工作者協會常務副會長、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上海市作家協會理事;上海復旦大學校友會會長;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兼職教授、研究員;北京吉利大學副校長兼新聞傳播學院院長;上海市公關協會副會長。
目錄
序文
巧得丁總新"教程"(序一) 范敬宜
突出創新精神富有時代特征(序二) 康群 鄭迎光
新版前
上編 新聞評論學的一般原理
及時章 緒論
及時節 新聞評論學的界說
第二節 學習和研究新聞評論學的意義
第三節 學習評論寫作應有的態度
第二章 新聞評論的特點
及時節 新聞評論的定義
第二節 新聞評論與新聞報道的比較
第三節 新聞評論與理論文章 的比較
第四節 新聞評論的根本特征
第三章 新聞評論的社會價值
及時節 新聞評論的功能定位
第二節 新聞評論的具體作用
第四章 新聞評論的嬗變
及時節 新聞評論的緣起
第二節 我國民主革命時期的報刊言論
第三節 歐美等國報刊新聞評論述略
第五章 無產階級報刊新聞評論的傳統
及時節 國際無產階級革命導師十分重視報紙言論
第二節 建黨后黨報評論在革命實踐中不斷發展
第三節 解放后黨和政府對新聞評論的重視
第四節 對黨報評論工作的貢獻
第五節 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新聞評論工作
第六章 社會主義新聞評論的黨性原則
及時節 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
第二節 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第三節 貫徹全黨辦報、群眾辦報的方針
第七章 黨報評論應對新媒體沖擊的主要方略
及時節 化被動為主動
第二節 化說教為說理
第三節 化生硬為生動
第四節 化單向為雙向
第五節 化互動為互贏
第八章 評論工作者的基本素養
及時節 "目光四射,觸覺銳敏"——政治家的眼光
第二節 "以其昭昭,使人昭昭"——理論家的頭腦
第三節 "上`天`有路,入`地`有門"——社會活動家的
本領
第四節 "視野開闊,知識淵博"——雜家的智能
第五節 "下筆千言,倚馬可待"——作家的技巧
中編 評論寫作的基本程序
第九章 新聞評論的要素及其應用
及時節 論點
第二節 論據
第三節 論證
第十章 選題
及時節 到哪里去找選題
第二節 學會從現實生活中找選題
第三節 好的論題應具備的條件
第十一章 立意
及時節 立意的主攻目標
第二節 立意的思維方法
第十二章 論證
及時節 論證的含義與作用
第二節 立論和駁論
第三節 幾種常見的推理形式
第十三章 謀篇
及時節 "題好一半文"——精心制作標題
第二節 "萬事開頭難"——悉心寫好引論
第三節 "文似看山不喜平"——苦心經營正論
第四節 "不要蛇尾要豹尾"——用心撰寫結論
第十四章 文采
及時節 敘議結合議論風生
第二節 通情達理情理交融
第三節 起承轉合變化有致
第四節 言之有文辭達理舉
第十五章 大忌
及時節 忌空泛
第二節 忌俗套
第三節 忌跑題
第四節 忌冗長
第十六章 修改
及時節 動筆前后的兩種修改
第二節 新聞評論修改的幾個環節
下編 常見評論形式與寫作要領
第十七章 新聞評論的分類
及時節 新聞評論形式的類別
第二節 代表編輯部的主要評論形式
第三節 由作者個人署名發表的主要評論形式
第四節 各種評論形式的創新與運用
第十八章 社論與編輯部文章
及時節 社論的性質與功能
第二節 社論寫作的基本要求
第三節 努力撰寫短而精的社論
第十九章 社評、本報評論員與特約評論員文章
及時節 社評、本報評論員文章 的特點及其應用
第二節 本報特約評論員文章 的特性
第二十章 短評、編者按與"配"評論
及時節 短評
第二節 編者按
第三節 "配"評論的好處與要點
第四節 走"進"新聞寫評論
第二十一章 新聞述評
及時節 新聞述評的特點與長處
第二節 新聞述評的淵源與類別
第三節 新聞述評寫作的基本要求
第四節 經濟評論與其他評論
第二十二章 專欄評論
及時節 專欄評論的興起及其特點
第二節 新聞時評
第三節 思想評論
第四節 微型評論
第二十三章 廣播新聞評論
及時節 廣播新聞評論的主要特點
第二節 廣播新聞評論的寫作要求
第三節 廣播新聞評論節 目的發展
第二十四章 電視新聞評論
及時節 電視新聞評論的興起與特點
第二節 制作電視新聞評論的"三個結合"
第三節 電視評論性節 目的喜與憂
第二十五章 網絡新聞評論
及時節 互聯網催生了網絡新聞評論
第二節 網絡新聞評論的崛起
第三節 網絡新聞評論的特點與優勢
第四節 網絡新聞評論的新拓展
第五節 網絡新聞評論的新課題
第六節 傳統新聞評論與微博網友言論
第二十六章 文藝性政論——雜文
及時節 雜文與評論
第二節 雜文的主要特征
第三節 雜文寫作的基本要求
附錄
歷屆中國新聞獎新聞評論獲獎作品名錄
四版后記
一個包裹3個口
書很好。書封面被小刀劃了好幾道,從第一頁到第十頁都劃破了。如此的書,還賣,是不是太不負責了。急著用,算了。
這個書適合體制內的人去看,像人民日報語言是的
翻開第一頁就有些開膠,不過希望沒缺頁就好啦。。
書是沒話說,快遞簡直太“快”了,等了快一個星期、
對於學新聞學還是很有用的、內容很充實、
很實用。這個版本的確很好。復旦出版的書真的不錯,編寫的很好。
不錯不錯,十分滿意,因為是同城的不到一天就到了!
書不錯,就是物流有點差,裝書的紙盒子壞了,好在沒有損傷到書。強烈建議提高物流服務水平啊,送包裹的時間太不合理了。
考研必看書籍!為考研加油吧,我會考上的,么么大
寫評論 是從這本書上借鑒的基礎知識 給我很大啟發 很系統 值得入門者學習
物流很快,但封面不知是在運輸過程中還是配件的時候就破了~
考研必備用書,適合新聞學子拜讀!復旦和上大通用,最新版本的。
書本紙張都沒有對齊,不是很滿意,就算是新印的紙張也要對齊啊~差評~
老師寫的真不錯,語言比較平易近人,不枯燥,不晦澀,真是大家風范
真滴,服務太到位了,雖然我把書都退了,客服特別友好的讓快遞小哥給我退了現金,主要還是在我們這么小的窮鄉僻壤的地方。真滴太感動,服務太好,,,,,。
這本書應該是正版,字跡清楚,印刷不錯,比我買的那本新聞采訪強多了,快遞太慢了,簡直不能忍,希望賣家發貨快一點啊
一本較為系統的新聞評論教材,內容實用,講解清晰明了。
不錯,剛來評論,考試必備書本,是我想要的那一版本
是為考研買的,書的印刷質量很好,這版書絕對是評論教程里的經典
考研指定的幾本書之一。但是評論是靠練出來的。
書挺不錯的。要考新聞學的研 專業知識更難一些。 本來想找考研指定的新聞評論教程 但是這本后來的當代的版本也不錯 很實用。希望考研的朋友一起加油!
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的書,沒啥可挑剔的,希望看完會寫新聞評論,真是折磨人
作者的理論功底特別扎實,而且是很多年從事新聞評論,寫出來的東西很有深度,耐人尋味。雖然是因為考研必看,但是不得不說真的是被吸引住了。點贊!
當代新聞評論教程(第五版)(復旦博學·新聞與傳播學系列(新世紀版)) 當代新聞評論教程(第五版)(復旦博學·新聞與傳播學系列(新世紀版)
有助于怎樣寫好新聞評論,在理論知識獲得的同時也要更加注重實踐操作,可以多閱覽黨報評論或者都市報晚報評論,或者文藝類評論,都有幫助
當當的書質量越來越差了。真的很失望。這本書的切割坑坑洼洼的,我都懷疑是不是盜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