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麻辣近代史:1885—1905(搞笑逗趣的勁爆歷史書)圖書
人氣:57

麻辣近代史:1885—1905(搞笑逗趣的勁爆歷史書)

獨家解密珍貴史料,提出震撼顛覆觀點。本書從數十部珍貴典籍中獲取了最的及時手資料,將1885年至1905年中國近代史做了全新的解讀。這本書中,甲午風云、八國聯軍、日俄戰爭,這些耳熟能詳的事件,已經被改...

內容簡介

獨家解密珍貴史料,提出震撼顛覆觀點。本書從數十部珍貴典籍中獲取了最的及時手資料,將1885年至1905年中國近代史做了全新的解讀。這本書中,甲午風云、八國聯軍、日俄戰爭,這些耳熟能詳的事件,已經被改寫了。你需要做的,是趕緊洗干凈腦袋,準備承載無比麻辣、無比聳人聽聞的海量歷史真相吧!

編輯推薦

近代,一個詭譎奇變、天崩地裂的時代;一個西風勁吹、摧枯拉朽的時代。

近代,一個邊警頻仍、烽煙彌漫的時代。一個風云變幻、天崩地裂的時代。一個詭譎奇變、山谷陵替的時代。

近代,一個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專制與民主、侵略與抵抗、激進與保守、愛國與賣國相交織、碰撞的時代。

麻辣近代史》,數百則獨家史料大尺度曝光,幾十個顛覆性觀點新鮮出爐。百年來勁爆歷史書,具野心寫史者。不是修改,不是補充,的目標就是顛覆!

作者簡介

劉澍,筆名鐵血中華俾斯麥,天津人。因從事歷史創作,其人曾接受天津《每日新報》、《城市快報》、《北京日報》、《揚子晚報》、天津廣播電視臺、天津都市報道60分、安徽衛視、臺灣東森電視臺大陸新聞中心等多家媒體采訪或報道。

目錄

及時章 甲午戰爭

日本這個民族

妓女與間諜

豐島海戰

中日兩國開打了

牙山之戰

平壤戰役:日軍用虱子、蘿卜秧子打敗了清軍

黃海海戰:鄧世昌不是因被魚雷擊中而死

中華海魂——鄧世昌

300年了,"皇軍"又來了

大連淪陷

旅順戰役:詹天佑的同學的對象搞了一次大屠

他差點成為日本史上及時個征服中國的人

威海衛之戰:北洋水師全軍覆沒

馬關議和:李鴻章究竟是不是賣國

臺灣保衛戰

劉永福:中國近代殲滅侵略者最多的民族英雄

錯在哪里

第二章

好人與壞人

青島是怎么誕生的

從莫須有的"公車上書"說起

戊戌政變

譚嗣同之死

歷史的經驗

第三章 八國聯軍

老太太跟八個國家宣戰了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黑龍江

廊坊之戰:拿著大刀長矛的義和團如何戰勝八國聯軍

紫竹林天津衛之戰

一位中國傳統軍人之死

北京保衛戰:老佛爺歷險記

辛丑議和:李鴻章一人對抗八國聯軍

義和團真相

瓦德西與賽金花在激情燃燒的歲月

回光返照——清朝滅亡前夕三次反侵略勝利

第四章 日俄戰爭

兩強爭霸

旅順口之戰

遼陽會戰

日俄黃海海戰

沙河會戰

奉天會戰

戰后余音

第五章 名人列傳

李鴻章:創造43個的偉人

張之洞:說搞重工業不能忘了他

光緒那些事兒

李蓮英傳奇

珍妃:光緒最喜歡的女人

榮祿:把陰謀玩到登峰造極的人

慈禧那些事兒

章太炎:以圣人為職業的私生子

辜鴻銘:晚清最搞笑的人

中國近代史大事簡表

參考書目

在線預覽

及時章 甲午戰爭

北洋水師的覆滅是因為一個妓女還是武器不行?李鴻章到底是賣國賊還是中興功臣?劉步蟾是膽小變陣還是堅決抵抗?方伯謙是臨陣脫逃還是民族英雄?丘逢甲是不戰而逃還是戰敗內渡?丁汝昌是投降服毒還是拒降殉國?在本章您都會找到令人震驚的答案。

甲午戰爭日本這個民族

外國人常對日本這個民族在同胞面前過分的禮貌和在異族面前過分的殘暴感到迷惑不解。但這正是武士文化的特點,嚴謹的修身與瘋狂的發泄雙重人格相融合的產物。嚴謹的修身壓抑著他們的心智,而這種壓抑下的情緒又不能傾倒在同胞身上,只好用來對異族發泄,這或許是對他們行為的好解釋。當這些武士肩負天皇的命令踏上徹底的"公共場所"——中國時,便帶著忍者修煉出來的壓抑將自己的性饑渴和戰爭欲望發泄到中國的女人和男人身上。看到這兒,您會問,從隋朝起日本不一直是中國的學生嗎,為什么會變成這個樣子?這個巨變的動因是1853年的那四艘黑船。

19世紀中葉之前的日本,狀況比中國還要差,美國海軍學院院長馬漢這么說:"日本人是一個荒謬可笑的民族,缺乏使國家強大所必需的軍人氣質,這是個很弱的民族,幾乎是處在年輕幼稚的時代,往往使人們覺得這個民族的發展與當代強國間有很大差距。"但日本人并不知道他們的差距,直到1853年7月8日江戶海面出現四艘巨大的黑船時他們才發現差距。這些黑船是美國東印度艦隊司令佩里的艦隊。佩里登陸后下令開槍,日本所有戰馬都驚了,它們從沒聽過槍聲。日本人劃小船準備上演日本版赤壁之戰,火燒美艦。佩里下令開炮,但打不著日本船,因為它們太小了,不過炮彈掀起的浪把日本船弄沉了。

那么日本人面對美軍有什么表現呢?佩里的日記里記載了這樣一件事:24小時夜里,兩個日本人偷偷爬上美國的船,他們想隨船去美國,看看美國為什么這么強大。在當時的日本,擅自出國是要被處死的。盡管那兩人最終被送下船,但日本人的求知欲已可見一斑。

平民對黑船的到來表現出好奇,而幕府當局對此則感到恐慌。1854年3月,日本被迫簽訂《日美親善條約》。

值得一提的是,在佩里當年登陸的地方,日本建起了佩里公園,一座紀念碑巍然屹立,上有伊藤博文的親筆手書:"北美合眾國水師提督佩里上陸紀念碑"。每到佩里登陸的日子,日本都舉行紀念活動。在活動中入侵者美國人被塑造成英雄,而日本人自己卻被處理成滑稽可笑的角色,他們身穿黑衣,蹦蹦跳跳,驚慌失措。在中國人看來佩里對日本進行軍事威脅,是強迫日本開國,是殖民主義。但日本人不這么看,他們認為日本后來之所以強大就是因為佩里軍艦的到來。福澤諭吉更是說:"這次美國人跨海而來,仿佛在我國人民的心頭燃起一把烈火,這把烈火一經燃燒便永不熄滅。"的確,這把火燒起了日本走向大國崛起之路的欲望,改變了日本的歷史走向。

日本從海軍開始走上新路,他們建造了及時所海軍造船廠,也派留學生去西方學習。福澤諭吉就是留學生之一。他們來到美國,不住豪華旅店,桑拿按摩更是想都沒想過,他們躲在下等艙啃飯團,天天和外國人探討技術與學術思想。總之,日本人把公款用到了刀刃上,他們回來后都面黃肌瘦,但卻帶回豐富的精神食糧。《曖昧的日本人》里說:"這個島國民族的血液里流淌著一種天狗吃月亮的瘋狂,其思想精神具有無邊的威力,可以創造人間奇跡。"

在美國,福澤諭吉看到日本大款用來做錢包的絨氈在美國隨處被用做地毯,踩來踩去。后來他又前往歐洲,由于他聽說歐洲吃住不便(也不知他聽誰說的),便隨船帶了幾百箱大米和幾十個燈籠。可到了巴黎一看,這些東西白準備了。他們住的旅館是五層樓,燈光下夜晚如同白晝,飯店擺滿了山珍海味。巨大的反差對福澤諭吉產生了極大刺激。回國后,他說:"為今日計,我國不應猶豫等待鄰國之開明而共同振興亞洲,不如脫離其行列與西方文明共進退,對待支那、朝鮮之法,亦不能因其為鄰國而給予特別關照,唯有按西洋人對待彼等之法處理之。"這就是"脫亞入歐"的來歷,"脫亞入歐"從此被日本政府奉為圭臬。日本由此準備對鄰國舉起屠刀。

1868年日本實行明治維新。政治上,廢除封建領主制,實行縣制,取消武士特權,允許不同階層人民之間通婚,實現形式上的平等。經濟上,承認土地私有,廢除禁止土地買賣的法令,引進西方先進技術,積極修建鐵路,興辦郵局、電報、電話、工廠,扶植私人企業,發展對外貿易。文化上,用西方資本主義文化改造日本封建文化,大力發展近代教育,培養人才。由此日本迅速強大。

曖昧的日本人》一書說:"富有現實主義精神的日本民族改弦更張,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了西方,像扔破靴子一樣扔掉了曾經虔誠學習、模仿過的大陸文化。生存危機感是日本明治維新獲得成功的內在動力,而貪婪的吸收欲,則是保障在如此短的時間里取得成效的關鍵,30年里日本就走完了西方300年才能走完的路。"

日本在這年制訂大陸政策:及時步,征服臺灣;第二步,征服朝鮮;第三步,征服滿蒙;第四步,征服全中國。柳原前光提出:"日本是一大孤島,今后縱然有相應的軍備,而我們沒有廣闊的陸地也是立國的難事。朝鮮北連滿洲,西與清國接壤,如果讓朝鮮臣服我國,那么這就是我國將來進取萬國的根本。"

同年,日本建立海軍,西方的軍事思想也于此時傳入日本,日本海軍以英國為樣板,陸軍以法國為樣板(1871普法戰爭德國獲勝后就以德國為樣板,誰最牛就學誰),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與馬漢的"海權論"對日本影響深遠,日本以此思想武裝軍人頭腦,加緊擴軍備戰,迅速走上軍國主義道路,制訂了侵略中國和朝鮮的大陸政策。

1873年剛剛統一德國的"鐵血宰相"俾斯麥接見了來訪的日本人,說:"如今世界各國雖說以禮儀相交,但那畢竟是表面文章。背地里實際是以大欺小,以強凌弱。"這一番話使日本人茅塞頓開。也同樣接見過中國人來訪的俾斯麥在日本人走后說:"日本人來我國研究我國的政治制度,他們回國后一定對本國進行根本改革,必然強盛。而中國只是詢問戰艦多少錢,然后買船,別的一無所學。今后中日若開戰,中國必敗。"同年伊藤博文因日本人個矮,提出讓日本女人與每個來日本的西洋人通婚,以改良種族,使日本人高大,但沒被明治天皇采納,因為這樣的話日本人在血統上就不純了。當然伊藤博文的建議如果被采納,日本女人可能是會接受的,因為二戰后有數百日本女人給占領日本的美軍統帥麥克阿瑟寫信,說:"請讓我生您的孩子。"

1875年,日本牛刀小試,其"云揚"號軍艦在朝鮮海面挑釁,并于次年強迫朝鮮簽訂《江華條約》。同年翁同龢說:"日本人陰而有謀,可慮,但日本還是小邦,窮而無賴,則更可憂。"1879年,日本情報之父福島正安在清國考察后說:"清國一大致命弱點是行賄受賄,但清國人對此毫不反省,上至皇帝大臣,下至兵卒,無不如此,此為清國不治之癥,如此國家根本不是日本對手。"1880年日軍參謀總長山縣有朋說:"清國正在改革軍制,若仿效歐洲,平時可征兵245萬,戰時可達850萬人,所以我們更應發憤圖強。"根據《帝國主義侵華史》的記載,日本人甚至比中國人自己更清楚開戰后中國每省可以派多少人參戰。

1882年和1884年,日本兩次在朝鮮搞政變,與駐朝清軍發生沖突,于是兩國談判,談判雙方是李鴻章和伊藤博文。

伊藤博文:"保護日本使館是日本天職,而中國派兵是多事,為中日友好,中國必須撤軍。"

李鴻章:"朝鮮是中國藩屬,中國有保護它的義務,且中國本土就是靠朝鮮之類的藩屬國做緩沖的,中國派兵朝鮮不是多事,與日本無關。"

伊藤博文:"如果說中國為固屏藩派兵是義務,日本保護使館是天職,那么兩國誰都撤不出。日本可以讓步,中國撤軍,日本也撤。"

李鴻章:"我知道貴國從來沒有侵占朝鮮的打算,今后日本如果占朝鮮,中國必派兵;中國如果占朝鮮,日本也可派兵。"

李鴻章無意間承認了日本的派兵權,日本通過談判中簽訂的《中日天津專條》使自己與清國在朝鮮問題上平起平坐,為日后發動戰爭埋下了伏筆。

1885年中法戰爭后中國著力打造北洋艦隊,添置武器,日本鷹派認為應立即與中國一戰,否則三年后中國必然強大。此時英國人赫德卻說:"恐怕中國今日離真正的改革還很遠。這個碩大無朋的巨人有時忽然跳起,伸懶腰,我們以為他醒了,準備看他做一番大事業,但是過了一陣,卻看見他又坐下來,喝一口茶,點燃煙袋,打個呵欠,又睡著了。"伊藤博文說:"所說三年后中國必強,此事可不必在意。雖此時水陸各軍看起來在整頓,依我看都是放空炮。中法戰爭剛結束中國似乎奮發有為,一二年后則又因循守舊,茍且偷安,用西方人的話講,中國又睡覺了。此時我們應與之友好,我國加緊備戰,三五年后,我國強大了,到時視中國情況而定。如果我們現在與之開戰,等于催清國自強,諸位看不到嗎?中國自從與俄國發生沖突后才開始架電報線,自中法戰爭后才開始建海軍,要平靜一二年,那些官員必會百般阻撓李鴻章的改革,那么清國必然改革半途而廢,到那時我們再打,勝算會大很多。"

在此期間,李鴻章一方面搞洋務強國,另一方面在表面上與日本交好,想先穩住日本。但其真實想法被日本人看破了。日本間諜宗方小太郎說:"中國人根本不了解日本,都笑話我國,只有李鴻章一人知道日本內情,也有對付日本的策略,他曾在給朝廷的奏折中說:`日本國陰柔有大志,應該表面上跟他們交好,暗中防著他們。`他期望在軍備完善時對我國行動。"

1886年8月7日,丁汝昌率北洋水師來長崎維修。8月13日,中國水兵上岸購物,5名水兵跑到妓院去瀟灑,他們在妓院外排了很長時間的隊,卻發現有些日本人可以直進直出。這樣的差別待遇讓水兵們火冒三丈,他們把妓院給砸了個精光。此時妓院老板叫來警察,于是北洋水師士兵與警察發生沖突,1名日本警察受重傷,1名中國水兵受輕傷。

8月15日,中國水兵放假上岸購物,被日本警察無故攔住去路,日本人先是大打出手,然后拔刀傷人,中國水兵不甘受辱,揮拳還擊,雙方在狹窄的街道扭打成一團,一些日本軍民見狀,男人拿出菜刀、棍棒追殺中國水兵,女人則用滾燙的開水從窗口向中國水兵潑去。中國人因都是徒手,吃了大虧,死5人,傷44人,失蹤5人。事發后,北洋水師群情激憤,將炮口對準了長崎市,水師教官瑯威理說:"日本海軍總噸位趕不上我們定遠、鎮遠二艦,應該開戰來報仇。"但丁汝昌不同意,主張談判解決。

,雙方在英、德公使的調停下彼此讓步,達成協議,稱這次沖突是因為語言不通,彼此誤會,沒有追究責任和是非,互相給對方傷員撫恤金。日方給中國撫恤金52500元,中方付給日本撫恤金15500元。

此外,由于李鴻章的強硬態度,日本被迫下令長崎警察不得帶刀。隨后日本為自我安慰,干脆令全國警察不得帶刀,直到甲午戰爭爆發。這次訪問后,日本民間掀起了極大的反清浪潮,日本小孩用紙做成小船,在紙上寫著"定遠"、"鎮遠"字樣,然后放在水里,用石頭砸。

1887年日本小川又次制定《征討清國策》,該策在及時部分說:"若維護我帝國獨立,伸張國威,進而巍屹于萬國,保持安寧,則不可不分割清國,使之成為數個小邦國。清國雖老衰腐朽,仍乃一世界大國。清人雖愚蠢不決,但受此屢戰屢敗刺激,對需培養實力已稍有感悟,近來陸海兩軍已漸有講究改良之趨勢。清國優柔,顯然不能一舉成為強國,但只要努力不懈,理應達到此境界,以當前形勢看,20年后可能完備。趁清國還幼稚,我們應斷其四肢,傷其身體,使之不能動彈,我國才能保住安寧,亞洲大勢才能為我掌握,由我國維持。"

小川又次還說:"清國人民只知有中國,不知有外國,他們傲慢自大,對天下形勢毫不知情,這幫無知愚昧的人民,大多不知愛國是何物。像清國這樣缺乏忠君愛國精神的國家,再加上財政赤字嚴重,可謂積弊已極。對待這種國家,必須來點硬的,況且今日世界乃是豺狼世界,不能以道理、信義交往。我國現在最要緊的,莫過于研究進攻清國的方略,以便在滅清國后使我國國運隆盛。"

1890年,日本海軍經費已占國家支出的12%。由于軍費開支過大,日本爆發經濟危機,為緩解國內矛盾,日本對華作戰的態度更加明確。外相陸奧宗光說:"國內形勢日益緊迫,政府若不做出一個驚人事業,便不能穩定動蕩不安的人心。"這個驚人事業就是對華開戰!

1891年,李鴻章為震懾日本,派北洋水師訪問日本,樺山資紀說:"丁汝昌為何從下關進日本,經瀨戶內海繞紀伊半島到東京?"伊東祐亨說:"丁汝昌是在向我們示威,他的意思是日本內海就是北洋水師的后院,如果日清開戰,他能指揮北洋水師打到東京。"樺山資紀明白了,他決心示弱,隨后在歡迎宴會上這位日本海軍大臣奉承說:"中國海軍堪稱亞洲及時。"丁汝昌得意地說:"謝謝您對我海軍的贊譽,不過比起西洋海軍,我們還有一定差距,中日海軍應聯合,共同對付西方威脅。"樺山資紀笑吟吟道:"好!為中日海軍攜手,干杯!"

隨后日本軍官參觀了"定遠"艦。他們的白手套在船上一摸就變成黑色,他們據此看出清軍的懶惰,連船都不擦。還是在此次參觀中,據說日本海軍將領東鄉平八郎看到"定遠"艦士兵將褲子晾到主炮上,認為清軍連自己的武器都不尊重,由此斷定清軍無戰斗力最終發動甲午戰爭。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不是的。"定遠"艦甲板的高度決定了水兵不會因晾衣服而冒險爬到3米高的主炮上,水兵的衣服一般晾在船舷欄桿上。我看過的一些照片顯示,同期美、日、俄、德水兵都把衣服晾在船舷上,因此主炮晾衣服一事多半是不懂海軍的人編造的。

事實上,此次訪問后,伊東祐亨說:"如果現在和清國開戰,我們沒有取勝的可能,單`定遠`、`鎮遠`兩艦就足以讓我聯合艦隊所有戰艦葬身海底。"樺山資紀則說:"看來李鴻章的目的達到了。"

東京每日新聞》也寫道:"以前北洋水師來的時候,甲板上放著關羽的像,亂七八糟的供香,味道難聞之極,甲板上散亂著吃剩的食物,水兵衣冠不整,而今不整齊的現象蕩然全無,關羽的像已撤去,燒香味無影無蹤,軍紀大為改觀,水兵體格也一望而知其強壯勇武。"看來,無論是日本軍方還是媒體,都認為此時與清國開戰是不明智的。

但無論如何,此次清軍日本之行堅定了日本積蓄力量對華開戰的決心。

1893年,明治天皇下令以皇室經費和大臣俸祿的十分之一用于辦海軍,并發行海軍公債,自己每天只吃兩頓飯,剩下的錢給海軍,皇后將自己的首飾變賣捐給海軍。上行下效,日本國民為支持海軍建設,將每天三頓飯改為兩頓,省下一頓的錢用于買海軍國債。連日本的妓女都捐出自己的賣身錢來支援海軍建設。就這樣,到了1894年,日本已有海防艦3艘、巡洋艦18艘、炮艦7艘,其他軍艦31艘、魚雷艇24艘,排水量共6萬噸,位列世界第12位。

當時去日本的中國人帶回天皇從牙縫里省錢辦海軍的見聞,國內人聽了譏笑說:"東洋小夷,這么干也不怕別人笑話。"事實證明被別人笑話的正是中國人自己。

反觀中國,有78艘軍艦、24艘魚雷艇,有北洋水師、南洋水師、廣東水師三支艦隊(本來有四支,福建水師在馬尾海戰中全軍覆沒),排水量8萬噸,亞洲及時,世界第六,僅次于英國、德國、法國、俄國、荷蘭,比美國海軍規模都大。但由于慈禧把用于海軍的錢挪用建頤和園,所以甲午戰爭前6年,清政府未向海軍撥一分錢,致使6年來武器無法維護和維修,戰艦再大也沒有戰斗力。"定遠"艦的主炮雖有305毫米,但卻只有三發炮彈,形同虛設。這是武器間的巨大差距。

另外,中日兩國的官員也有不小的差距,日本所有官員都重視清國,都準備對清國作戰,而中國只有沈葆楨、劉銘傳、李鴻章看出"倭人不可輕視",而其他所有大臣對日本的認識還停留在"蕞爾小邦"的階段。比如有人說:"倭寇不度德量力,敢與上國抗衡,實以螳臂當車,我中國臨之,如摧枯拉朽。"

咱們再看看政府首腦的差距。清國李鴻章從未出過國門,他的海軍助理是自學成才。他提出了制海權理論,是中國近代海軍先驅,然而他沒有受過專門培訓,在海軍技術知識上有欠缺。他的洋務運動雖足以強國,但卻有一幫文人從中作梗,百般掣肘,不斷添堵。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去過歐洲5次,在英國學過海軍,在德國學過憲法,還是個清國通,可謂知己知彼。清國與日本的戰爭是落日與朝陽的戰爭,試想一個垂垂老矣的人怎么能打得過精力充沛的青年人呢?

國家元首間的差距比這個還要大很多。日本明治天皇每天兩頓飯,而慈禧每頓都吃108道菜。明治天皇說:"勾踐臥薪嘗膽,他能做到的朕也能做到,以血300年前文祿長慶之役(即抗倭援朝戰爭)之恥。"他啃著飯團說:"只有這樣,日本才能崛起呀!"上行下效,日本人每天也都只吃兩頓飯,把省下的錢給海軍。這是一種怎樣的凝聚力?這個國家本來就小,三分之二還是山地,耕地面積極其有限,人口又多,火山地震天災不斷,按理說別說富有,連生存都很難。但日本人勇于破釜沉舟,善于把人民擰成一股繩,日本的國旗雖沒能插遍全世界,但如今他們的電器席卷了全球,這也算是另一種勝利。明治天皇拼命使日本這輛舊馬車加速,讓它沖上近代化的高速路,并在奔馳中變成三菱、豐田車。他恨不得把富士山變成鐵山、火藥山,把瀨戶內海的每一塊礁石都變成戰艦。

反觀我們,慈禧過生日時說:"誰讓我24小時不痛快,我讓他一輩子不痛快!""我已歸政了,什么都不過問了,修花園養老還不行嗎?"如此大的差距再加上日本人不斷擴軍備戰,日本的戰爭能力已遠超中國。

既然超過了清國,日本的頭頭們底氣就足了,山縣有朋說:"日本不希望中國有一個強有力的皇帝,日本更不希望中國有一個成功的共和國,日本所希望的是一個軟弱無能的中國,一個受日本影響的弱皇帝統治下的中國。"明治天皇說:"我們日本就像一條小魚,如果不吃別的魚而使自己變成大魚,那么我們就會被大魚吃掉。"他把中國當做使日本變成大魚的小魚。在日本看來,這個病入膏肓的東方大國已不可救藥,與其讓西方列強慢慢吞噬,還不如先下手為強,吃了這個獵物來壯大自己。這個貪婪的島國開始尋求攻擊的時機,而依舊迷迷糊糊的清國仍惺忪著睡眼,對其不屑一顧。清國的傲慢越發刺激小國的自尊,戰爭的爆發由此不可避免了。

此時,日本國內一片對清國開戰之聲。浦敬一說:"看現在的中國的狀況,我們就知道,跟他們一起共謀東亞振興是不可能的。我們只有血洗中國全境,才能以血的代價使中國振作。現在歐洲對東亞的侵略咄咄逼人,而中國對此毫無察覺,頑固茍安,早晚必將被列強瓜分,一旦中國亡了,日本怎么辦?我覺得,日本的有識之士應該去中國,縱然不能吞并整個中國,也應該滅了現在的朝廷,在中國重建新政權,讓他們與日本一起,共同挽回東亞大勢,這樣,才可以與歐洲對峙。"

荒尾精的《興亞策》說:"日本一旦拿下中國,將中國的財力、日本的尚武精神、中國的尚文風氣融合,并行不悖,那么東亞文明必將在宇內發揚,到時候,我們就可將亞洲的雄風向四海宣揚。"

尾崎行雄說:"世界各國中誰反對我日本吞并中國,誰就是反對人類幸福,也是反對世界利益,對于中國這種國家,我們就應該滅了,行我日本國的天職。"

李鴻章通過各種渠道得知了日本國內的輿論,已經預感到事態的嚴重性,因此他對北洋艦隊進行了檢閱。在入艙時他帽子上的頂珠撞在門框上,被砸掉了。當檢閱開始時忽然又一陣大風吹來,將北洋艦隊軍旗吹入海中,大家都認為不是吉兆,后來果然如此。望著海面上漸漸西沉的紅日,李鴻章內心必然感到了一絲悲涼。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媒體評論

劉澍的《麻辣近代史》有別于近年時興的宏大敘事式的斷代史寫作。對國人耳熟能詳的歷史,他往往深入挖掘史料,選取一個好玩卻頗具代表性的側面來闡述。鮮活的材料和厚重的語言讓閱讀充滿了快感與思索,可謂驚喜不斷,欲罷不能。

——《明朝一哥王陽明》作者呂崢

有才、有序、有理、有趣。

——《唐朝從來不淡定》作者豆子

在我看來,歷史需要嚴肅而不失生動地去解讀,因為,歷史決不是死的,而是鮮活的人們留下的印跡。那些個彪炳史冊的人物,無論如何,我們都是可以發掘出一些高于我等眾生的閃光點來;歷史需要用認真細致的筆觸,才能尋找出一些看似清晰的事件中的曲折,如此,讀史才不至于僅僅作為茶余飯后的談資或者炫耀學識的噱頭,而真正對個人的成長有所裨益。因此,用敬畏的態度孜孜以求于歷史的全貌,又不忽略貌似無關的細節,并盡可能用輕松又不失于戲謔的語言詮釋你所發現的歷史真實,這是未來寫史人的責任,這也是我在寫作歷史時所始終堅守的一點。鐵血君的這部大作,將中國近代歷史的細節展現給我們,語言雋永,結構嚴謹,在閱讀該書的同時,我也驚詫于作者的年輕、筆法的老道和知識的廣博。在我看來,書籍的優劣,的評價標準在于它是否耐讀,是否經得起讀者的反復咀嚼,而這部書即是那種不可多得的好書。

——《西晉風云》作者孫峰

新鮮角度,撞擊厚重歷史;以小見大,觸摸近代畫卷;喜聞樂見,閱讀常溫常新。

——《最美不過詩經》作者李顏壘

這是一本講述中國近代史的書,又是一部獨立思考、頗具個性觀點的讀史札記。1840年后的百年中國,經歷了滄海桑田般的劇變。作者用幽默風趣、通俗易懂的筆法,用客觀、真實的事實,細膩地勾勒出了百年中國的立體畫卷,向讀者展示了那個波瀾壯闊的時代風貌。

——《凋落的曇花——新莽王朝興亡往事》、《泣血的帝途——劉秀與東漢帝國》作者雪域桃源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當當的書值得信賴!已經在當當購書幾年了,開心!

2016-12-01 20:25:10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麻辣近代史:1885—1905(搞笑逗趣的勁爆歷史書) 我澍哥的大作,見多識廣,彌補一般近代史書的空白,大贊!

2017-11-25 11:48:50
來自糖小真**的評論:

麻辣近代史:1885—1905(搞笑逗趣的勁爆歷史書) 十分有趣幽默的書,一次買了一套,比較適合補充課本知識,擴展知識面

2017-11-17 19:12:05
來自啤***舞**的評論:

麻辣近代史:1885—1905(搞笑逗趣的勁爆歷史書) 說實話,這本書如果不是搞特價,我看都不會看。觀點陳舊,沒吸引力。唯一有吸引力的就是封面。會做營銷,不會寫書。如果感興趣建議看。

2017-01-13 22:12:2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他寫的很幽默,我這對歷史毫無興趣的人,都挺喜歡他的書, 挺不錯的,啊啊啊啊啊啊啊,懶得評論啊

2015-02-05 10:35:0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作者的歷史視角的確不同,給我們展現了跟教科書不同的真實歷史

2015-04-26 17:17:5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買給孩子看,還沒開始看,希望是有意思的一本書

2015-09-02 23:06:04
來自martinz**的評論:

個人是很喜歡民國那段歷史的,這本書寫的很有趣,值得一讀!

2015-08-26 01:13:1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作者的語言犀利幽默,一看就有大家風范,而且好多歷史第一次知道。

2015-10-15 14:04:45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角度獨到,只看了幾章,未覺得特別生猛和香辣~~~

2016-03-10 19:54:2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趣味性、可讀性較強,但是深度不夠,有點東拼西湊的嫌疑。

2016-03-07 17:51:51
來自無悔此**的評論:

語言平實生動,通俗易懂,全面的涵蓋了中國近代歷史,頗堪玩味

2015-11-21 16:22:16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非歷史專業來寫一本這么專業的書,光看書后附的長長參考書目就讓人頭暈,必須點贊,寫得很不錯!

2015-12-12 21:47:4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書還是不錯的,當當尾品匯,價格實惠,精挑細選之下,算是物超所值。

2016-11-21 23:23:13
來自congshi**的評論:

感覺作者是刻意的用調侃的手法寫 不那么自然 但行文很工整 喜歡

2016-11-24 15:08:51
來自依稀中**的評論:

本人很喜歡近代歷史,而且又趕上大減價,就買了此本,還沒看完,但是不錯的,作者的某些觀點,也比較認同,而且也很新穎。。。

2015-10-20 22:37:18
來自榮杰443**的評論:

惡補近代史知識,之前都是從教科書上看的,管中窺豹

2016-04-23 01:37:10
來自不上師**的評論:

麻辣近代史:1885—1905(搞笑逗趣的勁爆歷史書) 首先快遞那是相當快,書還沒看,但是我很喜歡,哈哈。

2017-03-30 23:35:18
來自d***9(**的評論:

還沒看呢,書很不錯的,正好趕上活動時候,直接搶拍,應該不會失望的

2017-03-22 19:37:4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感覺能有意思 先看著 近代史枯燥 我都沒有好好看 這回看看

2017-01-14 17:07:51
來自放逐疲**的評論:

在當當買書好多年了,很不錯,最近趕上打折,一口氣買了1000大洋的書,不錯,一如既往支持當當網!

2016-12-22 18:34:00
來自夏2014**的評論:

一本對三年級小孩都興致滿滿的書,還讓我買另外兩本。

2017-06-17 06:38:58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這次包裝完美,書的質量很好,先屯著等以后再看,向大家推薦,適合孩子看,成人也可以看看,比較有趣

2017-04-04 21:39:52
來自花向榮**的評論:

好書,風格類似當年明月,但是不雷同,三大感悟:一個獨裁的皇族會將帶給國家滅頂之災,改革要慢要穩重,李鴻章不是個壞人。

2016-10-24 14:17:29
來自雪月空**的評論:

這是一套內容翔實,三觀很正的歷史書,值得一讀

2017-08-24 19:39:27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挺好的,這個價格很實惠!就是內容有點不像書名那樣,原以為會是比較“活潑”的內容呢!不過這跟本次購買沒什么關系啦

2017-05-29 15:24:22
來自今生有**的評論:

麻辣近代史:1885—1905(搞笑逗趣的勁爆歷史書) 這本書我已經關注很久了,終有這次等到尾品會打折,我就出手了,一次買了一套,也就猜原價一本的錢。

2017-06-08 14:02:57
來自老衲四**的評論:

內容絕對是很舒服,刷新三觀,更加豐富了歷史人物的性格,以前那種非黑即白的歷史在這里完全看不到,這是本有血有肉的歷史書!相當不錯,性價比超級高

2016-05-10 13:38:55
來自彌陀**的評論:

數百則獨家史料大尺度曝光,幾十個顛覆性觀點新鮮出爐。百年來最勁爆歷史書,史上最具野心寫史者。不是修改,不是補充,唯一的目標就是顛覆!

2016-03-14 21:38:32
來自老***(**的評論:

麻辣近代史中,滿100-40是購買,又有史料,又搞笑。

2017-02-11 14:26:55
來自十一小**的評論:

寫的不錯,有自己的想法,缺少了深度,不過,對已歷史,真的不能較真,畢竟真相已經遠去,我們唯一能做的無非是大膽假設,認真求證,除此之外,我們真的很無力!閱歷越多,對近代史的看法也有些變化,那是一個風云激蕩的時代,也是一個思想百花齊放的時代!

2013-12-16 12:23:46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