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春天,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zhàn)失敗,與此同時,美機轟炸東京后回降中國,直接引發(fā)浙贛會戰(zhàn)。進入1943年,敵我力量開始發(fā)生逆轉,常德會戰(zhàn)再次把第74軍推上萬眾矚目的舞臺。養(yǎng)精蓄銳的中國駐印軍反攻緬北,拉開抗日戰(zhàn)爭戰(zhàn)略反攻的序幕。1944年全年烽火不息,日軍在這一年發(fā)動了明治以來規(guī)模的一次作戰(zhàn)行動,即縱貫大陸的豫湘桂會戰(zhàn)。在酷熱的衡陽之夏,爆發(fā)了震驚中外的47天攻防戰(zhàn),方先覺第10軍以不足一萬八千人的兵力,阻擊三倍于己的日軍,卻取得了我死一人敵亡一雙的創(chuàng)紀錄戰(zhàn)績。進入1945年,在一戰(zhàn)湘西雪峰山會戰(zhàn)中,各路中國軍隊再次痛殲頑敵,與敵后戰(zhàn)場上的抗戰(zhàn)軍民一起,迎來光輝的八年戰(zhàn)爭和十四年抵抗的勝利!
作者以細膩的筆法,通過戰(zhàn)場上一個個具體的人、具體的行為,向您講述一場真實的抗日戰(zhàn)爭,還原抗戰(zhàn)八年最艱難的歲月;翻開《抗日戰(zhàn)爭的細節(jié)4》,查看細節(jié),直抵真相。
讀懂抗日戰(zhàn)爭,必看本書
狂銷50萬抗日戰(zhàn)爭經典系列大結
歷史一旦被總結,就會被扭曲;只有翻開歷史的細節(jié),才能看到真相!
全景再現入緬遠征、衡陽保衛(wèi)戰(zhàn)、雪峰山大捷……
細節(jié)還原抗戰(zhàn)勝利前夕的波瀾壯闊:1942—1945大反攻
作者以細膩的筆法,通過戰(zhàn)場上一個個具體的人、具體的行為,向您講述一場真實的抗日戰(zhàn)爭;翻開本書,查看細節(jié),直抵真相。
本書猶如歷史偵探,為您一一還原抗日戰(zhàn)場上的決定性細節(jié),將歷史的真相,交還給您。
推薦您購買讀客其他暢銷書:
絲綢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抗日戰(zhàn)爭的細節(jié)》
重說中國近代史》
晚清后十八年》
我們臺灣那些年》
魏風華,歷史作家,居天津,2008年開始歷史寫作,出版有《絕版魏晉》《唐朝詭事錄》等歷史暢銷書。近年專攻中日戰(zhàn)爭史,從個人視角窺視民國正面抗日戰(zhàn)場令人驚譎的激蕩史,已出版《抗日戰(zhàn)爭的細節(jié)》及時部和第二部。
及時章 危情之年(1942年3月~1942年9月)
第二章 鐵馬冰河(1943年5月~1943年12月)
第三章 不敢憶衡陽(1944年4月~1944年12月)
第四章 滇緬反攻(1943年10月~1945年1月)
第五章 光榮日(1945年3月~1945年9月)
先看一下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zhàn)之由來。
1942年初,日本第15軍司令官飯?zhí)锵槎?日本陸軍士官學校20期,山口縣人)指揮第33師團(上高會戰(zhàn)先撤的那個師團)和第55師團由泰國攻入英國殖民地緬甸,第18師團和第56師團隨之跟進。英緬軍根本無法組織起有效抵抗,眼看著日軍強渡薩爾溫江。3月8日,首都仰光陷落,英緬軍撤往仰光和中部城市曼德勒之間的同古。
緬甸出現危情后,忙著應對德國的英國根本無力在遠東作戰(zhàn)。倫敦的想法是放棄緬甸,隨后退守印度。但日軍攻占緬甸后,勢必窺視印度,對英國人來說仍不安全。在這種背景下,對中國一向不友好且懷有極大偏見的首相丘吉爾懇請中國出兵緬甸。當然,他也是有根據的,1941年底的12月23日,中英曾在重慶簽署過《中英共同防御滇緬路協定》。
對來說,最終決定出兵緬甸,是因為如果日本人在緬甸得勢,中國的國際運輸線滇緬公路必被切斷。基于以上戰(zhàn)略目的,決定抽調杜聿明第5軍、甘麗初第6軍、張軫(保定陸軍軍官學校6期,河南羅山人)第66軍,組成中國遠征軍第1路軍(原計劃還要組建第2路軍,從印度支那方向進攻日軍,之后不了了之),叫中條山會戰(zhàn)失敗后轉任西安行營主任的前第1戰(zhàn)區(qū)司令長官衛(wèi)立煌掛帥。但此時有人稱衛(wèi)跟西安八路軍辦事處接觸頻繁,蔣又改變了主意,衛(wèi)為避嫌亦辭職閑居成都。在這種情況下,第5軍軍長杜聿明被任命為遠征軍第1路軍副司令長官,率部先行入緬,司令長官羅卓英后至,遠征軍參謀長則是從美國剛剛抵達緬甸的中國戰(zhàn)區(qū)參謀長兼美國陸軍中緬印戰(zhàn)區(qū)總司令史迪威。
在此之前的2月初,應英國人之邀訪問了印度。這次訪問使得中英關系似乎有接近的跡象,但后來的緬甸戰(zhàn)事告訴我們:并不是那么回事。
1942年3月1日,飛抵緬北臘戍,看著自己的部隊入緬蕩寇,并召開了中美英軍事會議,羅卓英、杜聿明、甘麗初、張軫以及英國有關將領出席。在這里,及時次見到了史迪威。
開完會,飛往昆明,從那里轉赴重慶。除和機組成員外,當時機上還有宋美齡、侍從室及時處處長林蔚等五人。由于日軍已攻入緬甸,為縮小目標,專機是單飛的,沒任何戰(zhàn)斗機護航,但這樣做十分冒險。
怕什么來什么!升空后沒多久,就接到地面英國人發(fā)來的電報:“在你們身后,有37架日軍飛機正尾隨飛行,相距約20公里。”
機長腦門上瞬間就滲出一層汗珠,猶豫片刻后他將險情告訴了。
蔣聽后問了一句:“還有多長時間到國境線?”
機長回答后,便叫他自己處理。從不干涉飛行是的一個原則,當然,他想干涉也干涉不了。機長除了叫飛機爬高加速外,沒別的辦法。同時,開始給大家分降落傘。6個乘客,只有5個降落傘。宋美齡的隨從蔡祺貞就分不到了。
后來宋美齡回憶:“我的女侍開始哭了,我告訴她不要擔憂,我說降落傘的設計可以載250磅,我們兩個合起來還不夠那個重量。我說,如果我們跳傘,我們可以互相緊緊抱住,兩個人同用一個傘飄下去??”
這是比武漢會戰(zhàn)那次更要命的遇險。
與敵機相距20公里,這個距離放在地面看來很遙遠,但在天空中,那就是一會兒的事兒。而且,緬北都是崇山峻嶺、密林深谷,就算跳了傘,也無法保障安全無恙。但不跳傘,一旦日機逼近,必定機毀人亡。
日機逼近了,但還沒到能開火的距離。就在千鈞一發(fā)之際,一大片烏黑的云層出現在飛機前下方。驚喜的飛行員駕機急速下降,一頭扎入烏云中。后面尾隨的日機見失去目標,而且已接近中國云南邊境,于是集體轉向,掉頭飛回去了。
只說中國遠征軍。
遠征軍的前鋒是杜聿明的第5軍,第5軍的先頭部隊則是戴安瀾的第200師。
仰光陷落的前24小時,戴安瀾帶著部隊趕到小城同古,以掩護遠征軍主力在同古以北的平滿納集結。此時守備同古的英緬軍已經撤走,而第5軍后續(xù)部隊又跟進緩慢,且右翼英緬軍又不斷西退自保。第200師頓成孤旅。
這時,日軍第55師團的兩支聯隊已包圍上來!
在第三國,中日兩軍又交手了。在隨后12天的廝殺中,第200師跟鬼子打了個平手。對日軍來說,這是他們攻入緬甸乃至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后在東南亞遇到的最激烈的戰(zhàn)斗。但由于缺乏友軍配合,第200師實際上是勞而無功的。
為了保護部隊,杜聿明在沒得到史迪威和羅卓英同意的情況下,令第200師撤出同古,并希望在平滿納進行會戰(zhàn)。
對于杜聿明的擅自撤軍,史迪威感到無法接受,在飛到重慶向匯報戰(zhàn)情時,他表示自己并沒獲得實際指揮權。則向其保障今后將領們一定會服從他,隨后帶著史迪威飛抵曼德勒,在這里再次召開中美英軍事會議,布置杜聿明構想的平滿納會戰(zhàn)。史迪威開始倒是認同杜聿明的平滿納會戰(zhàn),這個沒什么作戰(zhàn)經驗的美國人也想趁機露一手,但英國人只關心如何把部隊安全地轉移到印度。結果,一味自保的英緬軍不斷西退,使第5軍主力右翼的暴露面更廣,而左翼的中國軍隊又被日軍突破,平滿納會戰(zhàn)最終成為紙上談兵。史迪威又籌劃了曼德勒會戰(zhàn),但這個計劃因被杜聿明認為不具有操作性而不了了之。
就在這時候,日本人的曼德勒殲滅戰(zhàn)卻開始了。
4月初,飯?zhí)锵槎筛S牟田口廉也第18師團進入同古。
挑起七七事變后不久,牟田口即晉升少將,任關東軍司令部部附、第4軍參謀長,1941年春出任第18師團長,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后,率部攻打馬來亞半島,現在又轉向緬甸作戰(zhàn)。與牟田口同來的,是日后在滇西給中國遠征軍造成極大傷亡的第56師團。
飯?zhí)锏淖鲬?zhàn)計劃是:以第33師團為左翼,攻取仁安羌后,向曼德勒以北迂回;以第18、55師團為中路,直逼緬甸中部的交通樞紐曼德勒,與進行迂回的日軍一同將中英軍隊圍殲于曼德勒;又以第56師團為右翼,作為奔襲部隊,去占領緬北的臘戍(中國遠征軍歸國之路上的要點),尋機攻入中國的云南。
在日軍攻勢下,西線英緬軍一路后退,被壓制在仁安羌一帶。此地位于曼德勒西南217公里的伊洛瓦底江畔,在緬語里意為“油河”,事實也是如此,仁安羌是緬甸重要的產油區(qū)。面對日軍的進攻,英國人向中國遠征軍呼救。4月16日,英緬軍第1師進入仁安羌,第17師和裝甲第7旅則進入仁安羌以東地區(qū),并開始爆破當地的油田。
羅卓英和史迪威派孫立人新38師趕赴仁安羌解圍。
在淞滬戰(zhàn)場上受傷的孫立人,到香港進行治療,出院后,參加武漢會戰(zhàn),后奉命重組稅警總團,長時間在貴州都勻練兵。1941年12月,以此為基干組建新編第38軍,歸張軫第66軍指揮。接令后,孫立人立派劉放吾(黃埔軍校6期,湖南桂陽人)第113團馳援英緬軍第1師。
此時,由東面殺來的日軍第33師團作間河聯隊已迫近仁安羌,將未及渡河的英緬軍第1師師部及師直屬部隊包圍。這是4月16日入夜的事。經激戰(zhàn),劉團在英緬軍裝甲部隊和炮兵的協助下,于20日下午3點一度將日軍擊退。孫立人在前24小時亦親帶陳鳴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教導隊1期,上海人)第112團馳援而來。但此時,日軍第33師團主力也趕到了。因戰(zhàn)局整體惡化,孫立人無法得到第5軍配合,只能率部轉移。日軍隨之在4月21日占領仁安羌。在此之前,英國人趁機向西北潛行而撤入印度,留下來的中國軍隊卻陷入急速惡化的緬甸戰(zhàn)局中。
壞消息主要是第56師團帶來的:4月29日臘戍失陷,5月8日密支那被占,曼德勒在此前一周早就丟了。
史迪威要遠征軍向印度撤退,司令長官羅卓英表示同意,作為副司令長官的杜聿明堅持撤回國。甘麗初第6軍和張軫第66軍主力算是幸運,雖然七零八落,但不少人還是輾轉回到了中國境內。接敵最近的戴安瀾第200師、余韶(行伍出身,湖南平江人)第96師、廖耀湘新22師以及第66軍孫立人新38師,想走就沒那么容易了。杜聿明向戴安瀾、余韶、廖耀湘以及孫立人下令:各尋路線,自行回國。
這個命令是要命的。
密支那被占領后,日軍切斷了中國遠征軍的歸國之路,杜聿明等人被迫轉走野人山。這是關于遠征軍敗走的最普遍的說法。實際上,如果杜聿明想回國的話,這時候好的辦法就是集結部隊直接攻擊密支那,在那里奪路而走。因為占領密支那的日軍有限,如果杜聿明硬攻,未必不能沖過去。事實是,堅持回國的杜聿明沒進行這個選擇,而是避開了當面的日軍,并把所有的火炮等重武器扔下,進入了野人山。
戴安瀾的第200師在掩護軍部轉移時,漸漸與杜聿明軍部失去聯系,5月18日通過一處公路時,遭到了日軍的伏擊,戴安瀾胸腹部中彈,8天后殉國,第200師殘部經過九死一生,最終經南坎以西艱難回到中國云南;余韶第96師也漸漸離軍部越來越遠,但后來該部僥幸退到國內;孫立人拒絕了杜聿明的命令,帶著他的新38師在審時度勢后,撤入了印度,兵力相對沒受太大損失。
廖耀湘新22師則陷入夢魘。這個師跟著杜聿明軍部行動,放棄了所有車輛和重武器,進入緬北胡康河谷附近野人山,電臺聯系隨之中斷。饑餓與疾病、毒蟲與猛獸、酷熱與潮濕,野人山里的遠征軍士兵很快就迷失于廣袤無邊的原始森林中。費盡力氣走了幾天,發(fā)現又轉悠回來了,這種消耗與絕望是最致命的。中國著名的現代詩人穆旦也曾是遠征軍的一員,他僥幸沖出野人山后,曾寫下不朽的名篇《森林之魅:祭胡康河上的白骨》:
在陰暗的樹下,在急流的水邊,
逝去的六月和七月,在無人的山間,
你們的身體還掙扎著想要回返,
而無名的野花已在頭上開滿??
在每一步都有人掉隊、每一步都有人倒下的跋涉中,杜聿明和廖耀湘帶著部隊不但沒能返回中國,而且離中國越來越遠了。就在他們幾乎要全部倒斃野人山時,被一架美軍運輸機意外發(fā)現,在空投了食物和干電池后,杜聿明跟重慶恢復了聯系,得到的命令是:向印度撤退。最終,杜聿明帶著殘部來到印度后不久,就被召回國了。
一套抗日戰(zhàn)爭的細節(jié)終于買全了,下面的工作就是慢慢細讀了。
此書買來只是為了細節(jié),有些觀點不敢茍同。寫得詳實。值得推薦。
已經買到了三冊,開始讀第一冊,爭取盡快補齊第二冊。
終于買到了!本系列最后一本。這是一次長期的抗戰(zhàn),不是一次慷慨的赴難!
去年買了1.2.3.,正在讀。抗日戰(zhàn)爭的書比較多,這個版本確實是比較關注細節(jié)的。
包的很好 在物流的過程中沒有破損 書是全新的 沒毛病 很期待書的內容
1-2-3-4每一本都讓我兒子廢寢忘食 看完了書感覺就像大腦吸滿了營養(yǎng) 就是滿足
買書一直都在當當,價格優(yōu)惠,配送迅速。終5結版,兒子的大愛
這次也是為兒子購買的,抗日戰(zhàn)爭系列共四本,全部齊了~不錯,可以系統了解抗戰(zhàn)細節(jié)!
一般般的書,可以看看,不過這只是一般的書,真的想了解抗戰(zhàn)的人可以看看
這回一套集齊了,從一個側面反映的抗戰(zhàn)的進程。
還沒看,但是前三部全都買了,非常好看,以至于我已經不能接受其他風格的抗日戰(zhàn)爭的書,力薦!難得的好書。
歷史地重現了中華民族艱苦卓絕的八年抗戰(zhàn),在民族存亡的關鍵時刻,我們的先輩們抗爭的是那般英勇。
終于看到抗戰(zhàn)勝利,很感人,描寫很好,不錯的一套
書很好,最近太原我這里快遞員不行,比以前的差遠啦!建議換一個!太慢!太原市內送個快遞比鄭州到太原還慢!
很好,經常買,希望當當經常做滿200減100的活動吧,已經收藏了好多,就等搞活動了。
好看,1、2、3買了基本上都是連夜閱讀。很精彩,讓人重溫那場悲壯的民族解放斗爭的血肉戰(zhàn)場。
這個~~終于等到大結局了,作者以細膩的筆觸,真實還原了國軍正面戰(zhàn)場的與日寇四殺的場面,向作者致敬~~~
可讀性很強的一套軍事專注,闡述了抗日戰(zhàn)爭的諸多細節(jié),特別具體生動,好看。好評!
前三本都買了并看完,一直在等4,發(fā)現出來了立即買下,記錄很詳實,作者語言也比較幽默。值得一看!
當當活動真不錯,性價比很高。質量很不錯,尤其是書的封面,里面的紙質也很好,很滿意!很喜歡!!送貨也及時
前面買過第一冊和第二冊,這次把第三冊和第四冊補全,這是孩子非常喜歡的一套講歷史的書。
內容豐富,知識點多,裝幀很精美……一直在當當買書,又是一次愉快的購物
《抗日戰(zhàn)爭的細節(jié)》第4部,1942年~1945年,大反攻階段,喋血孤城衡陽,芷江會戰(zhàn)大快人心,國軍萬歲!
作者以細膩的筆法,通過戰(zhàn)場上一個個具體的人、具體的行為,向您講述一場真實的抗日戰(zhàn)爭;翻開本書,查看細節(jié),直抵真相。
抗日戰(zhàn)爭的細節(jié)4--《抗日戰(zhàn)爭的細節(jié)》收官之作,作者魏鳳華全方位詮釋了抗日戰(zhàn)爭的主要戰(zhàn)役及中國人民抗擊侵略者可歌可泣的歷史事件,值得拜讀和收藏。
經典!果然是抗戰(zhàn)第一書,歷史事實與個人情感,通過恰到好處的敘事呈現——不,發(fā)現出來,魏風華寫得太好了!終于理解為什么女生和影視圈也對這套書贊不絕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