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套裝共5冊) 講述的是盛唐隆宋之間,帝國迷失了方向,社會已面目全非。 從末唐時代,天下陷入了持續(xù)的動蕩與混亂,歷經(jīng)五代割據(jù)十國,興滅的區(qū)域政權(quán)不下百數(shù)。這種亂在格局上,是以中原地區(qū)的軍閥爭霸、邊疆地區(qū)的部族整合、大系統(tǒng)的能量異化與分化為主要特征。這種亂在時空上,是以此起彼伏、更替變換、交錯疊加為演變脈絡(luò)。亂了幾十年后,大宋王朝的確立與崛起,才使華夏文明再次煥發(fā)出燦爛的生機。 五代十國時期發(fā)生了太多的故事,有太多改變歷史的人物登場。農(nóng)民起義反抗皇權(quán),出現(xiàn)了欲做“青帝”再造世界的黃巢;搖搖欲墜的大唐帝國回光返照,出現(xiàn)了志大才疏的末日皇帝唐昭宗;帝國王朝崩塌,狡詐勝過曹操的朱全忠取而代之;紛亂之際,驕傲勇武的李克用盛極一時,傲視天下;偏據(jù)一方遠(yuǎn)交近攻的吳越國、蜀國展示了怎樣的生存智慧。歷經(jīng)三百多年的契丹,在耶律阿保機統(tǒng)一八部之后矍然興起。割地賣國臭名昭著的石敬瑭、曇花一現(xiàn)的劉知遠(yuǎn)在歷史夾縫中委曲求全;道德價值觀崩塌后,如“不倒翁”“老油條”般的馮道等官場大佬的眾生相;興盛幾百年的士族門第階層淪落后,敬翔蓋寓葛從周等落魄貴族傍依亂世梟雄施展才華;英明神武的柴榮如果不英年早逝,五代亂局或許會早一點結(jié)束;宏闊豪邁的趙匡胤出現(xiàn),終于使天下定分止?fàn)帯_@些“大人物”紛紛登場,演出了一幕幕悲喜劇,將若大帝國推向深淵,再掀向峰尖。那么這些形形色色的所謂“大人物”都做了些什么呢?為什么做?過程怎樣?后果如何?文中品味。
洋洋灑灑,再現(xiàn)晚唐五代百年風(fēng)云;
取材廣泛,還原晚唐五代社會風(fēng)貌;
入木三分,復(fù)活晚唐五代眾生百態(tài);
詼諧幽默,道盡晚唐五代前因后果。
趙奎先生,筆名奎文閣。現(xiàn)就職于某商業(yè)銀行。曾長期在綜合性國際能源集團公司從事企業(yè)管理工作,在資本運作、戰(zhàn)略管理、并購重組、公司治理等方面具有較深造詣。 趙奎先生對中國歷史文化有獨到研究,潛心于文史哲領(lǐng)域的悟道與修行,堅持自主研究的立場,重視知心合一、知行合一、知性合一。 趙奎先生主要著作有:以筆名“奎文閣”出版《唐宋間迷失的帝國》(安徽人民出版社),《殺人的歷史評傳——劉邦與韓信》(當(dāng)代世界出版社),《戰(zhàn)無不勝的軍事奇才--韓信》(麥田出版集團,海外版)。以本名出版《易經(jīng)本義》(九州出版社)、《昆侖銀行產(chǎn)融結(jié)合探索》(石油工業(yè)出版社)、《思.在》(中國市場出版社)等。
風(fēng)雨飄搖
目錄
一、殘?zhí)颇┞?..................................................................1
1.山河破碎誰做主 ...........................1
2.勞模將軍 .................................10
3.農(nóng)民的力量 ................................. 19
4.滿城盡帶黃金甲 .............................. 31
5.我要投降 .................................46
6.李克用想為人所用 ...........................65
7.戰(zhàn)京師 .................................... 81
8.刺史的約會 ................................. 88
9.朱全忠要為自己拼搏 ........................109
10.末路 .................................120
二、天下烽煙.............................................................. 129
1.要命的宴會 ..............................129
2.瘦皇帝與肥太監(jiān) ...........................140
3.此去故國已成空 ...........................147
4.門前雪不得不掃 ...........................157
5.吞并河陽 ................................. 167
6.鬧市之中得子房 ...........................171
7.門前雪不掃不寧 ...........................176
8.決戰(zhàn)秦宗權(quán) ..............................187
9.河陽的確好地方 ...........................194
力挽狂瀾
目錄
一、長城內(nèi)外.....................................................................1
1.此漢高祖非彼漢高祖 ...........................1
2.今非昔比的述律太后 ...........................11
3.遼世宗改革 .................................24
4.新強人郭威 .................................28
5.爛泥扶不起 .................................42
6.步步驚心 .................................57
7.樹欲靜而風(fēng)不止 ..............................66
二、宏圖大志......................................................................77
1.考驗 ....................................77
2.二王之死 .................................84
3.交班 ....................................91
4.鋒芒乍現(xiàn) .................................105
5.青春無敵 .................................120
6.牛人小試牛刀 ..............................133
7.初征淮南 .................................137
8.再征淮南 .................................155
9.三征淮南 .................................164
10.病龍臺 .................................171
三、江山一統(tǒng)...............................................................184
1.迷霧重重 .................................184
2.一個姓趙的人 ..............................190
3.那一場驚心動魄的事 ........................196
4.黃袍加身的隱秘 ...........................209
5.大宋王朝 .................................216
五代十國》大事年表...................................................227
千山殘雪
目錄
一、各王一方.......................................................................1
1.老實人李嗣源 ..............................1
2.蜀 .......................................13
3.錢氏哲學(xué) .................................26
4.徐掌柜 ....................................36
5.楚漢兩茫然 .................................55
二、契丹帝國.........................................................................69
1.東征渤海 .................................69
2.阿保機的心思 ..............................81
3.汗位之爭 .................................87
4.十年和平 .................................101
5.誰來接替李嗣源...........................109
6.燕云十六州 ..............................129
三、晉遼恩怨.................................................................146
1.兒皇帝的日子 ..............................146
2.“戰(zhàn)”還是“和” ........................158
3.滅國之禍 .................................172
4.中原的主人不好做 ...........................186
5.殺胡林 .................................200
四
五
群雄逐鹿
目錄
一、回光返照...................................................................1
1.天下大任 .................................1
2.新政 ....................................7
3.文臣誤國 .................................19
4.打擊宦官 .................................32
二、軍閥混戰(zhàn)...................................................................42
1.徐汴之爭 .................................42
2.三朱大戰(zhàn)(上) ..............................57
3.火拼河中 .................................73
4.三朱大戰(zhàn)(下) ..............................83
5.皇帝成了香餑餑與菜團子 ........................91
6.蟄伏的梟雄難以長養(yǎng) ........................106
7.長成的梟雄難以為鄰 ........................118
8.楊行密清口大敗龐師古 ........................126
9.河朔三鎮(zhèn)之魏博的終結(jié) ........................134
10.逐鹿中原 ..............................140
三、變局驚夢...........................................................148
1.窩和局 .................................148
2.奪帝 ....................................158
3.局變 ....................................165
4.傳禪 ....................................179
5.舉目無親 .................................188
鐵血中原
目錄
一、姓朱的梁.................................................................1
1.皇帝原來這滋味 ..............................1
2.澤潞危機 .................................6
3.窩里斗 ....................................17
4.風(fēng)水轉(zhuǎn) ....................................25
5.這一戰(zhàn)都化作云煙散 ...........................37
6.再戰(zhàn)河北,輸?shù)艉颖?...........................48
7.虎子、犬子、敗家子 ...........................57
二、皇權(quán)貶值..............................................................77
1.新青年 ....................................77
2.河朔三鎮(zhèn)之盧龍的覆滅 ........................88
3.藩鎮(zhèn)重組惹的禍 ..............................99
4.黃河以北換了主人 ...........................113
5.契丹來了 .................................123
6.契丹不是好惹的 ...........................138
7.皇帝一籮筐 ..............................148
8.決戰(zhàn)黃河 .................................162
9.復(fù)仇 ....................................174
10.新國家舊氣象 ...........................200
11.開疆拓土 ..............................210
12.郭崇韜之死 ..............................222
13.太妃的預(yù)言 ..............................231
書中精彩語段:
○曾經(jīng)傲視東方、繁華冠絕天下、歷時三百年的大唐帝國,此時正飽受內(nèi)憂外患的侵襲,危機四伏,搖搖欲墜。皇室集團、文官集團、宦官集團、藩鎮(zhèn)集團的爭斗博弈,直接把大唐王朝折騰散了架,送上了窮途末路。
○威勢的皇權(quán)衰落,統(tǒng)一的天朝消失,割據(jù)的群雄并起,扯掉的虛偽面紗,把皇家甩在一邊無人問津,紛紛投入了夢想做大的爭霸。到底鹿死誰手?輸贏充滿變數(shù),成敗或許就在一瞬間,興亡只差半步遙。
○通過巧取與豪奪,姓朱的梁代替了姓李的唐。皇朝換了主人,從此天下無李唐。江山易主,天下難坐。誰都夢想千秋萬代,可誰都沒有把屁股坐熱。短短五十年,汴梁換了五代異姓皇帝,做皇帝成了風(fēng)險較大的職業(yè)。
○有人忙著爭正統(tǒng),有人忙著立山頭,一時間萬里江山魚鱉稱王。有的擁兵自固,有的據(jù)險偏安,有的遠(yuǎn)離漩渦,有的韜光養(yǎng)晦,有的投機取巧。山河破碎,王旗飄蕩,人人稱雄長。
○時來天地皆相助,英雄乘勢而起,順天應(yīng)人,宣示較大的理想,整合較大的利益,匯集較大的能量,終結(jié)亂世,重塑輝煌。盛唐之后,歷經(jīng)喪亂,飽受劫難。華夏文明終于走出昏天暗地,迎來光明的曙光,一個繁華興隆的大宋王朝徐徐開啟了大門。
。。。。
1、山河破碎誰做主? 末唐的頹廢與殘破令人產(chǎn)生無限的惆悵與傷感。頹廢與殘破的末唐引起此起彼伏的內(nèi)憂與外患。曾經(jīng)傲視天下、雄霸東方、隆盛之極的大唐帝國威風(fēng)掃地、風(fēng)華不再。終結(jié)了一場流連回味的美夢,墜入了另一場望不到盡頭的噩夢。帝國天下從此陷入了深深的禍亂漩渦不能自拔。到底誰才是拯救這場夢魘的主宰?
冬天。
每隔三百六十五天都會準(zhǔn)時到的冬天。
這個冬天有什么特別嗎?
有。
這個冬天更早更寒冷。
這個冬天似乎攜裹來特別的寒意與特別的冰冷。
至少在一個人的心里是這么認(rèn)為的。
這個人正坐在一所大房子里。
一所富麗堂皇暖融融的大房子。
一所天下的大房子。
一所既空蕩蕩又壓抑的人透不過氣的房子。
一所臺階高聳、廊柱巍峨、雕梁畫棟、門窗華麗的殿堂。
這所房子是大唐王朝的皇宮議事大殿。
天下、威風(fēng)八面的皇朝宮闕。
冬天的標(biāo)志之一是風(fēng),強勁的北風(fēng)。
北風(fēng)打著呼哨,越過崇山峻嶺,穿過草地大河,強勁地?fù)溥M了千年古城長安,似乎要將整座城池連根兒拔起、吹走。西岳華山壁立千尺的高崖沒能阻擋住北風(fēng)的沖力,長安城高大的城墻也沒能阻擋住北風(fēng)的沖力。城內(nèi)偌大的樓宇建筑群鱗次櫛比、連綿起伏,這是唐皇宮,甬道華麗,門匾莊重,庭院深邃,臺基廣闊,廊柱巍峨,重檐高聳,磚瓦精美。這所宮城盡顯了大唐王朝的皇家氣派與權(quán)勢威嚴(yán),也代表了曾經(jīng)是當(dāng)時世界上頂尖級的建筑工程水平,這是實力的象征,是權(quán)力的象征。
但那都是過去的事了,是一百多年前的往事了。
現(xiàn)在偌大的唐宮城在寒冬里顯得十分寂寥。皇宮大殿高高挑向天空的檐角只能將風(fēng)頭劈成絲絲縷縷。獸頭瓦當(dāng)下的銅鈴在風(fēng)中胡亂地?fù)u擺,發(fā)出稀稀落落的聲音,時高時低的透過薄薄的窗紗鉆進殿內(nèi)。
殿堂中央有一座高大的青銅暖爐。暖爐呈三層寶塔狀,四壁鑲金鏤空,琉璃重檐覆頂。暖爐里木炭的火苗旺盛地燃燒著,炭塊不時發(fā)出輕微的炸裂聲。跳躍的火光映襯著大殿的四壁,影影重重,亦幻亦真。這座暖爐似乎就是這所大殿的心臟,在孤獨地跳動。
殿堂內(nèi)不止一個人,大約共有五六人。北面高高的龍椅上坐著一位十二三歲的少年,眉目清秀,身材有些單薄,勉強能夠撐起軀體上的龍袍,龍椅因此而顯得有些空曠。這位少年就是唐僖宗李儼,他剛剛繼位不到一年,這一年是公元874年。
過去的一年中,李儼的身份從一名普通的藩王瞬間變成了萬人朝拜的皇帝,而且是大唐帝國的皇帝,是延續(xù)了近三百年的大唐帝國的較高君主。末唐的太子制度基本荒廢,在變幻頻仍政局動蕩的時局下,誰也不知道下一任皇帝可能是誰。老皇帝活著時不能掌控朝政,駕崩時也無法左右身后的局面。新皇帝大多是稀里糊涂地走上了新崗位,來不及熟悉情況,更沒有時間進行預(yù)習(xí)和培訓(xùn),只有靠干中學(xué)、學(xué)中干,邊干邊學(xué),邊學(xué)邊干,走走站站,做做看看。李偐就是這種形勢下的產(chǎn)物,屬于毫無思想準(zhǔn)備的新皇帝。
皇帝與藩王的角色差距自然是巨大的,其工作量、工作內(nèi)容、生活制度也是截然不同的。皇帝雖然地位高,但是藩王可以自由自在,吃喝玩樂不亦樂乎,沒有那么大的責(zé)任壓在頭頂上,也沒有這么多工作等待處理,更不必面對這么多煩人的事和煩心的人。盡管老皇帝唐懿宗臨死前在遺詔中評價李儼“孝敬溫恭,寬和博厚,日新令德,天假英姿,言皆中規(guī),動必由禮”,把他夸得跟朵花一樣,跟朵大唐盛開的牡丹花一樣,這些不過是制造輿論的煙幕彈而已。李儼有幾斤幾兩他自己心里清清楚楚。正在自由自在衣食無憂做藩王的李偐,突然接到詔命,讓他做皇帝。李偐感到腦袋“嗡”的一下,半晌沒有回過神兒來。李儼“傻了”,這是為何?做皇帝不是人人夢寐以求的嗎?但是李儼知道皇帝這個位子不好做,因為他看到了他父親唐懿宗的辛苦。所以李偐根本就沒有當(dāng)皇帝的野心,也毫無思想及技能準(zhǔn)備。但是人在皇家,身不由己,李儼就這樣稀里糊涂地被提拔上了皇位。當(dāng)了皇帝的李儼并沒有欣喜興奮,反倒覺得天天在這個椅子上坐著,疙得屁股疼,不如做藩王時自在好玩。在過去的七八個月里,每每坐上這把椅子后,李儼腦袋就走神兒,胡思亂想地琢磨些亂七八糟的事,借此打發(fā)難熬的時光。
可是今天小皇帝沒走神兒,不僅沒想亂七八糟的事,簡直是腦袋空空,任何想法都沒有。李儼不時地左手指頭擺弄擺弄右手指頭,或者右手指頭擺弄擺弄左手指頭,眼睛盯著銅爐里的火苗目不轉(zhuǎn)睛。火苗映照李儼的眼睛,黑黑的眸子發(fā)亮又有些飄忽不定。
皇帝對面隔著銅爐還坐著五個人,這五個人個個神情凝重,低頭不語。時間一分一刻地流逝,漏壺的滴水聲清晰可聞。過了很久,仍然沒有人說話。不僅無人說話,反倒都把脖子往衣領(lǐng)里縮,還有人不住地打著寒噤,似乎厚厚的錦繡棉袍里揣著北極的冰塊。
李儼看著眼前這些人,忽然想起了他父親老皇帝唐懿宗在臨終前的遺言:“做皇帝的日子,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咳咳……”。想到此處,李儼愈發(fā)覺得今年冬天特別早特別寒冷。
天氣的寒冷,侵襲人的肉體。內(nèi)心的寒冷,卻在掠奪人的靈魂。
寒冷的原因是緣自于皇帝幾案上堆放的一堆奏折。
這些奏折每一份都是八百里加急。
這些奏折每一份都重有千鈞。
這些奏折每一份都令人心驚肉跳,血壓高升。
及時份奏折是魏博藩鎮(zhèn)節(jié)度副使韓簡十天前寫來的。內(nèi)容是,原魏博節(jié)度使韓允中病故后軍中無主,韓簡稱自己受魏博駐軍擁戴,被推舉出面負(fù)責(zé)料理魏博藩鎮(zhèn)事務(wù)。韓簡作為藩鎮(zhèn)留后,正等待朝廷委派新的節(jié)度使到任。所謂“留后”,不是留下后代的意思,而是臨時的意思。韓允中死了,韓簡做了魏博藩鎮(zhèn)的臨時節(jié)度使。韓簡奏折內(nèi)的語氣雖然不失禮數(shù),但誰都能感受到奏折字里行間流露出的迫人氣息。魏博藩鎮(zhèn)是大唐帝國老牌藩鎮(zhèn)“河朔三鎮(zhèn)”之一,是天下強藩。魏博藩鎮(zhèn)素來軍兵強悍,父子兄弟世代為兵,姻親關(guān)系復(fù)雜糾結(jié),如果處置失當(dāng)將后患無窮。況且韓簡是韓允中的兒子,況且韓簡并不是個太笨的人,況且韓簡并不缺少太多做節(jié)度使的必要條件。奏折中透出重重逼迫與殺機令室內(nèi)空氣似乎凝結(jié)了。
第二份奏折是西川防河都知兵馬使、黎州刺史黃景復(fù)八天前寫來的。黃景復(fù)向朝廷報告南詔聚集大軍進犯西川。在爭奪大渡河的戰(zhàn)役中,唐軍苦戰(zhàn)幾仗,雖然抵擋了一個多月,終因西川援軍不至,寡不敵眾而潰敗,大渡河失守。南詔現(xiàn)已進逼成都,成都淪陷在即,軍民告急,等待朝廷救援。成都告急意味著什么?意味著成都有可能守不住。成都守不住意味著什么?意味著京畿長安西南屏障的垮塌。
第三份奏折是天德鎮(zhèn)守一個月前寫來的。報告西北的黨項、回鶻大肆寇掠,唐軍不敵,損失慘重,天德鎮(zhèn)制有被消滅的危險。黨項是近來崛起的一個部落族群,總是不肯臣服,從來是剽悍難馴,對唐王朝即使有短暫的恭謹(jǐn),也不過是表面做戲,骨子里總想稱霸一方。
第四份奏折是感化鎮(zhèn)守五天前寫來的。農(nóng)民起義軍烽煙四起,斬關(guān)奪糧,劫掠富豪之家,州縣衙門束手無策,屢遭殺戮,徐州危在旦夕。感化軍素?zé)o軍紀(jì),嘩變生亂幾乎是家常便飯,現(xiàn)在又遇到民眾暴動,不知道局面會演變成什么混亂地步。
第五份奏折是商州刺史王樞二十天前寫來的。由于朝廷撥付的軍費開支遲遲不能到位,軍中及衙門財政難以為繼。發(fā)不出軍餉,吃不上飯,士兵和衙役往往開小差做小買賣,不正常出勤當(dāng)差。王樞為了開源節(jié)支,于是將向農(nóng)民收糧食兌付的價錢減少一半。不料這項措施引起民憤,老百姓沖進府衙用棍子將王樞痛打一頓。在群毆中,有兩名官吏被打死。可見這次民變程度之暴烈。
正在殿中人都默不作聲的時候,突然,屋頂上一陣“骨碌咣當(dāng)”之聲。僖宗皺著眉頭看了看身邊站著的值班宦官,那宦官馬上明白,一溜小跑出得殿門去看個究竟。不一會兒那值班宦官回來了,低著頭奏報:“啟稟萬歲,是屋脊上的神獸塑像被風(fēng)吹掉下來了”。眾人齊刷刷拿眼注視了那宦官片刻,然后又都垂下眼簾繼續(xù)不言語。僖宗看了看奏折,看了看爐子,又看了看這五六位大臣,咳嗽了一下,怯生生地說:“眾位愛卿,這些奏折已經(jīng)積壓了很長時間,你們倒是說說應(yīng)該怎么辦啊?這么多難事都堆過來,總要有個對策啊”。
那朝堂上都坐了些什么重要人物呢?
這種場合的參加人一般都是宰相一級的人物。
按照唐朝制度規(guī)定,宰相權(quán)力分割在中書省、門下省及尚書省。中書省的較高長官稱為中書令,其下設(shè)兩個副手稱作中書侍郎,再下設(shè)有七八位中書舍人,中書舍人負(fù)責(zé)擬定辦文辦事意見。門下省的較高長官稱作侍中,設(shè)有兩名副手稱為侍郎,再下設(shè)有給事中若干人,給事中負(fù)責(zé)核對詔命的合規(guī)合理性,屬于操盤手。尚書省較高長官稱為尚書令,其下設(shè)有六部,各部較高長官稱為尚書。中書、門下、尚書的建制合起來稱為“三省六部”制。中書省負(fù)責(zé)對擬決策的事拿主意,提出辦理意見,呈皇帝同意后,形成敕命,送門下省復(fù)核,如無異議,則由尚書省的六部負(fù)責(zé)正式實施。當(dāng)然,這其間,皇帝有否決權(quán),門下省也有不同意的權(quán)力,尚書省沒有決策權(quán)只有執(zhí)行權(quán)。這是三省六部的日常職責(zé)和運作方式。唐朝后來在三省六部制基礎(chǔ)上又發(fā)展出了議事堂制度。議事堂是決策軍國大事的正式機構(gòu),屬于較高權(quán)力機關(guān)。所以,唐朝的決策方式還屬于真正的“議”,議事有固定的場所和程序。議事場所即政事堂,政事堂分正堂和后院,正堂是宰相們集體辦公和開會的地方,后院是秘書處辦公起草文件的地方。到了中唐以后,議事堂制度穩(wěn)定下來,其實是將三省的長官聚攏在一起,召開聯(lián)席會議,是一種群策群力的工作制度。應(yīng)該說這種工作制度既有民主也有集中,議事氛圍比較寬松,形成的方案也多屬于優(yōu)化結(jié)果。如果不經(jīng)過政事堂討論,皇帝自行決定發(fā)出的詔命是無效的。由此可見,唐朝決策程序有一定的科學(xué)性與嚴(yán)肅性,宰相具有很高的地位,皇帝只是決策程序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皇帝朝會文武大臣時,給宰相還設(shè)有座位和茶水,允許坐著議事,精神待遇和物質(zhì)待遇都比較崇高。后來,宰相不僅僅指三省的正職長官,包括了六部長官以及諸如擁有參知政事、同平章事等頭銜的人。如此環(huán)境下,不同意見一般可以允許發(fā)表,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議事者的主觀能動性。可以說,唐朝在前半葉的輝煌發(fā)展與其較寬松的政治策略密不可分,其中,帝權(quán)與相權(quán)關(guān)系的處理比較成功,提高了整個中央政府的治理效率與決策質(zhì)量。這個時期的治理制度可能是中國歷史上的制度。
到了末唐,國家政治廢弛,制度墜毀,皇帝昏庸,臣下黨爭。軍政國家大事的決策程序也多被打亂,皇帝只與較為信得過的親近臣僚議事,政事堂制度有名無實。既然是少數(shù)人在不正常的秩序下決策,自然容易被奸佞之徒鉆空子,投機掌控朝廷權(quán)柄。晚唐之后朝廷政治還有兩大特征,一是官僚之間的黨爭。不分青紅皂白,政治理念和主張必須歸屬于某一黨派,否則官員個體根本無法在朝中立足,也就是俗稱的“站隊”。派系集團之間爭斗不已,根本無顧是非曲直,官員只有站對了隊才有前途。二是宰相集團與宦官集團之間的爭斗。宦官不僅能夠假借皇帝發(fā)號施令,而且控制神策禁軍幾十年。宦官在外則以監(jiān)軍身份駐守各軍隊,具有直接奏報彈劾之權(quán),很多時候比將帥的指揮權(quán)和影響力還大。成為分割朝廷政權(quán)的重要力量,也成為官僚集團的較大敵手之一。
隔著銅爐與皇帝對面坐著五位大臣,分別是中書侍郎崔彥昭,兵部侍郎鄭畋,翰林學(xué)士承旨、戶部侍郎盧攜,左仆射王鐸,右神策軍中尉田令孜。
唐末中書令、侍中、尚書令等三省較高長官多賜予強大藩鎮(zhèn)的節(jié)度使,變成了一種榮譽性待遇。所以崔彥昭雖為侍郎,實乃當(dāng)朝宰相,為百官之首。崔彥昭出自官宦世家,擅長經(jīng)濟財政,收支調(diào)度頗有方略。在他的管理下,府庫多有余糧。崔彥昭曾在地方政府任職,具有基層治理經(jīng)驗。他還重視布施惠政,也就是搞了不少民生工程、普惠工程,因此深得民心。崔彥昭在儒學(xué)方面的造詣尤其精深,是個有學(xué)問修為的官員,為人正直有操守,行政秉公守法中規(guī)中矩。崔彥昭還是個大孝子,對老母親十分孝順,雖然位居高官,仍然周到侍奉,早請晚奉從不間斷。晚唐像崔彥昭這樣有大格局操守、以多維度修身的高官寥寥無幾了。僖宗即位后提升崔彥昭為中書侍郎,兼管財政。
鄭畋也是出身官宦之家,才智聰明,清秀俊朗,一表人才,十八歲即考中進士,屬于少年才俊。此人屬于那種才華橫溢但個性不群的人,更因父輩黨爭,遭遇父親政敵排擠,一直外放地方做小官僚,多年受壓抑不得志。然而鄭畋頗有信念,見識高遠(yuǎn),性格急躁且直率,敢于抗?fàn)帲簧齐[忍。盡管歷盡挫折,鄭畋仍多次堅持上書自白,自我申辯具有清正干練之才,原意為國家效力。唉,沒辦法,有性格的人多數(shù)仕途不順利。僖宗繼位后鄭畋才官至兵部侍郎。鄭畋素與田令孜等宦官不和。
盧攜祖上雖然未作高官,也算是世家門第。盧攜雖然也是正式功名出身,但心術(shù)不正,喜好玩弄權(quán)術(shù),特別善于辨識朝中勢力分布,見風(fēng)使舵,在派系斗爭中靈活調(diào)整立場,熱衷攀附權(quán)貴,結(jié)交宦官及強藩重鎮(zhèn),似乎在官場上很吃得開的樣子。在爭權(quán)奪利上盧攜從來都是不遺余力,以至于后來一段時間在朝廷呼風(fēng)喚雨,把持朝政多年。盧攜與鄭畋為政敵,分屬不同派系集團。
王鐸出自宰相之門,屬于官宦大族大戶。他善長鑒別人物,選拔了不少有真才實學(xué)之人,是一個很的人事干部。老王鐸智慮周密,老謀深算,為國家建章立制,勤于憂勞國事。但此翁還有一個特點,注重自我奉養(yǎng),生活奢華,很會消費。
田令孜本來是僖宗李儼為藩王時的小馬坊使,是個官階較低的太監(jiān),主要幫助李儼游戲作樂,百般弄巧迎合李儼心意,一直很受李儼寵愛。李儼當(dāng)了皇帝后,將田令孜提拔為神策軍中尉,大小事情基本都交給田令孜處理,皇帝還稱呼田令孜為“阿父”。“阿父”相當(dāng)于父親,輩分與已故的老皇帝一樣,何等榮寵,何等重要!田令孜雖然下面的“小頭兒”沒了,上面的大頭卻很發(fā)達(dá),博覽群書,詭計多端,喜歡攬權(quán)受賄,對不順從的人決不手軟,宰相以下百官都對他敬畏三分。
又沉默了幾秒種后,終于有人打破了寧靜。
中書侍郎崔彥昭莊重地說:“陛下,自安史之亂以來,不僅盧龍、魏博、成德這河朔三鎮(zhèn)沒有被裁撤,其他藩鎮(zhèn)反倒競相攀比,擁兵自重,增設(shè)不已,已成朝廷痼疾。契丹、黨項、南詔、吐蕃離叛之心加劇,外患日甚,朝廷攘擊無功,靡費軍耗。濮州王仙芝賊首蠱惑民眾,寇掠州府,深為民害。可謂多事之秋!繁務(wù)雖急,然而不可草率處置,需從長計議”。
崔彥昭開了個頭兒,其他人也陸續(xù)發(fā)表意見。
“關(guān)東連年災(zāi)害,顆粒無收,百姓靠吃樹皮和墻根土艱難度日。而州府衙門為征賦稅,催迫甚急,尋常之家以至于破房拆屋,流離失所。近些年,朝廷財政入不敷出,雖然增設(shè)了征稅關(guān)卡、增加了稅目、提高了稅率,非但沒有緩解財政壓力,反倒殺雞取卵,百業(yè)凋敝。陛下新登大寶,應(yīng)以收撫民心為要。現(xiàn)在徐州、商州民變,不過為搶糧果腹而已,請陛對賊首授以官職,進行招撫,方可安撫騷亂”兵部侍郎鄭畋目光炯炯地說。
翰林學(xué)士承旨、戶部侍郎盧攜抬起眼皮掃了皇帝一眼,說:“陛下,民賊得寸進尺,賑濟難填其腹。況且朝廷各地糧倉已多年不實,軍中周轉(zhuǎn)尚且不濟,官府早就沒有余糧。對鬧事者應(yīng)責(zé)令地方督撫鎮(zhèn)壓,殺一儆百,勿致各地效尤”。
左仆射王鐸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陛下,方今圣朝財政空虛,軍隊散落藩鎮(zhèn),督撫各自以方鎮(zhèn)為念,不為國家出力,朝命不達(dá)于京畿,圣恩難披四海。故才北有吐谷渾、黨項、回鶻、契丹之亂,南有百越、南詔、吐蕃之侵。為今之計,當(dāng)不惜財孥,遣干練能臣率軍馳援西川,或可卻南詔北侵之銳”。
皇帝眼睛一亮,問道:“當(dāng)派何人赴川?”
盧攜提了提肩膀回答:“陛下,天平節(jié)度使高駢有文韜武略,可擔(dān)南征重任”。
右神策軍中尉大宦官田令孜,不緊不慢地符合道:“盧大人所言極是。高駢此人頗有智略,堪當(dāng)大任。不過對各藩鎮(zhèn)不可掉以輕心,應(yīng)該挑選干練內(nèi)官充實監(jiān)軍職任,督責(zé)朝廷詔命”。田令孜所說的內(nèi)官就是宦官。
“陛下,藩鎮(zhèn)飛揚跋扈,置朝廷敕命如兒戲,更有甚者父死子繼,自行除代,雖說可惡,但已是常態(tài)。若遽然糾正,恐生兵變,不如邊安撫邊收權(quán)。對河朔強鎮(zhèn),尤其需要慎重,應(yīng)以安撫為主。對邊鄙小鎮(zhèn),朝廷可選擇文職出任節(jié)度使,逐步削弱其割據(jù)勢力。至于內(nèi)官出任監(jiān)軍的做法可以在藩鎮(zhèn)沿襲,不宜在征戰(zhàn)的邊軍中施行,專征之權(quán)當(dāng)盡賦大將。”崔彥昭整了整衣襟,肅然說道。
田令孜斜了一眼崔彥昭,“哼”了一聲,說道:“陛下,徐州、兗州、鄆州、河南、河北一帶,民變頻仍,盜賊四起,應(yīng)該高度重視,不可疏忽以釀成燎原大錯。請責(zé)成兗州鄆州兩鎮(zhèn)出兵協(xié)助感化軍滅賊”。
崔彥昭看了看田令孜,嘴巴張了張,欲言又止。
僖宗皇帝可能有些累了,用右手揉了揉眼睛,又捏了捏鼻子,脖子扭了幾下似乎是頸椎不舒服。做完這些運動之后,李偐打算將背部往龍椅靠背上靠一靠,可是靠了兩下沒靠著,不得不將屁股往里挪了挪,這才斜靠上龍椅的椅背。
僖宗拿起身邊的一柄如意看了一眼,然后伸長胳膊用如意的頭部翻了翻面前的奏折,心里想“這么多煩人的事情,你們這些人吵吵來吵吵去,有什么意思?我怎么知道你們誰的辦法管用?干脆誰出的主意誰去辦”。想到此處,僖宗輕輕敲了敲桌子,打了個哈欠說:“好吧,就按眾位愛卿說的辦。盧攜擬旨”。
盧攜看了看僖宗的神情,似乎參透了這位小皇帝的心思,不假思索提起筆,鋒走行楷,一氣呵成,片刻草擬詔書已畢。盧攜很得意自己撰寫文章的才能,雙手展開草詔朗聲念道:“任命韓簡為魏博節(jié)度使,務(wù)必勤勉治理,保境安民。加成德節(jié)度使王景崇兼侍中,加盧龍節(jié)度使張公素平章事。加天平節(jié)度使高駢同平章事,兼成都尹,充劍南西川節(jié)度副大使、知節(jié)度事,率軍入川征討南詔,務(wù)必克敵制勝。詔兗州、鄆州兩鎮(zhèn)兵馬協(xié)助感化軍剿滅盜賊。為示國朝威信,對回鶻黨項加以冊封,以玉冊、國信授靈鹽節(jié)度使唐弘夫掌之,便宜行事”。待盧攜讀完草詔,僖宗皇帝又掃視了群臣一遍。見無人表示異議,僖宗用白皙修長而又青筋可見的手拿起桌上玉璽,重重地在詔書上加蓋了朱砂紅的印章。
僖宗伸了個懶腰,說道:“眾位愛卿公忠體國,既要操勞國事也要愛惜身體,散朝休息去吧”。眾大臣起身,口頌“謝恩”,轉(zhuǎn)身魚貫退出大殿。
還沒等大臣們身影消失,僖宗就迫不及待地從龍椅上跳下,轉(zhuǎn)過屏風(fēng),出了大殿側(cè)門,穿過回環(huán)曲折的長廊,一溜煙似的跑往后宮。僖宗邊跑邊對跟在身后氣喘吁吁的太監(jiān)吩咐:“快去,把人都給我召集來,我們比賽兩場蹴鞠”。領(lǐng)命的太監(jiān)加快了腳步,趕到僖宗前頭去找人。不一會兒十幾個小太監(jiān)在后花園空地上集合已畢。這時候,僖宗也已經(jīng)換上短衣襟衣褲,站到了場地近前。隨著一聲號令,皇帝與眾人沖入場中,開始了熱火朝天的踢球比賽。僖宗是個球迷,而且還是個技術(shù)派。皇帝在場中以超絕的球技而占盡了風(fēng)頭。
中國的足球運動早就普及了,唐朝時期已經(jīng)成為官家和民間的群體性活動項目。盡管那時候的足球叫做蹴鞠,不是真正的皮球,游戲規(guī)則也不同于當(dāng)今,但是大同小異,都是用腳踢的,都需要盤帶控球與踢球。皇帝李偐從小熱愛祖國的足球運動,為了大唐的足球繁榮發(fā)揮了表率作用。李偐研究足球技術(shù)的熱情遠(yuǎn)遠(yuǎn)大于對治國理政的興趣,屬于體育特長但政治偏科的學(xué)生。老皇帝在世時,對于這位皇子的教育并沒有實行素質(zhì)教育,更沒有注重李偐的德智體美發(fā)展。小皇子的全部精力與興趣都是如何娛樂與尋求業(yè)余愛好。多數(shù)皇子對于國家大事從來沒有主動關(guān)心過,更沒有接受過預(yù)科班的分期訓(xùn)練或者集訓(xùn),因為他們相信天朝大事自有人管,無需他們操心。接班人制度的廢弛也是帝國走向衰弱的重要一環(huán)。
李偐自己并不覺得。
趙奎的文字,總是讓人心很暖,艱難的日子也變得不那么難過了。
——愛書者聯(lián)盟盟主吳霜
喜歡趙奎從《易經(jīng)本義》開始,這次得到機會提前閱讀《五代十國》,倍感榮幸。這么美的文字 ,希望有更多的人和我一起分享。
——網(wǎng)絡(luò)紅人楊帆
每個人都值得過更好的生活。喜歡趙奎,喜歡你為我們煲的這一本暖心雞湯。
——網(wǎng)絡(luò)紅人王琪
正版圖書,質(zhì)量不錯,適合收藏,壓書架
喜歡,絕對好評!
這本書我非常滿意。
好書,值得推薦
早就想買了,等了很久,終于買到了。絕對正版。
很好的一本書
想買史書,可能跟想象的有差距
不錯的書籍,全家行動,大人小孩一起看書。
非常好 情節(jié)圖片都好。故事內(nèi)容很吸引人。當(dāng)當(dāng)送貨快。服務(wù)好。
不錯的一本書
每一本書都很薄,沒有看到的這么厚。
同樣的歷史,不一樣的視角,把歷史講得很在趣。
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
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促銷優(yōu)惠感謝當(dāng)當(dāng)促銷優(yōu)惠感謝當(dāng)當(dāng)!
書的質(zhì)量非常好,沒有一絲絲的瑕疵。
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
排版不喜歡。
這個商品不錯!
每月都買一些書成了我的一個習(xí)慣和愛好,最大的愿望就是有個自己的萬卷書屋,閑暇時和孩子一起靜靜的看看書!感謝這里提供了一個購書好平臺!
內(nèi)容不錯,性價比高。
朱溫是降唐后,因鎮(zhèn)壓起義軍有功,而被賜名全忠。為什么從黃巢嘴里說出來了?但了解五代十國歷史還可以。書的品相沒的說,快遞也很給力。
物流速度很快
書很喜歡啊
不錯的,可以購買
寫得不錯,通俗易懂。。。。。
好好好好好
很好看的書
五代十國時代是個大亂世
正版圖書,質(zhì)量可靠,包裝結(jié)實,沒有損壞。
速度快、包裝也很好、不錯
值得一看,,,,
很值得看的經(jīng)典作品,是正版。
第一眼的感覺還是不錯的。書的質(zhì)量沒有問題。但是每本書不太厚,這一套五本,合并一下,三本就夠了。
一直希望詳細(xì)的了解五代這段歷史,這套書可以了解一些,一切輔助的讀物均為了拜讀《二十五史》,希望一切都有幫助我了解自己民族的歷史。
這套書可以了解一些五代這段歷史,一切輔助的讀物均為了拜讀《二十五史》,希望一切都有幫助我了解自己民族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