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二刻拍案驚奇圖書
人氣:38

二刻拍案驚奇

好看、好玩兒的小人物故事:奇異巧妙,曲折離奇,撲朔迷離,有聲有色……令人拍案叫絕!
  • 所屬分類:圖書 >小說>中國古典小說  
  • 作者:(明)[凌濛初]
  • 產(chǎn)品參數(shù):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513911337
  • 出版社:民主與建設(shè)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03
  • 印刷時間:2017-03-18
  • 版次:1
  • 開本:16開
  • 頁數(shù):--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膠訂
  • 套裝: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是明末文學家凌濛初編著的擬話本小說合集,正式成書于明崇禎五年(1632),與作者上一部《初刻拍案驚奇》合稱“二拍”。其題材大多取自前人,共四十篇。其中卷二十三《大姊魂游完宿愿,小姨病起續(xù)前緣》,與《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三相同,卷四十已亡佚,補錄雜劇《宋公明鬧元宵雜劇》以充數(shù)。

本書描寫了眾多引人入勝的故事,諸如貧富懸殊造成的心理傾斜,官僚腐朽造成的社會動蕩,封建婚姻制度激起的青年男女的反抗,新興商人階層對士農(nóng)工商四民秩序的挑戰(zhàn),淫靡世風膨脹起的人欲對天理道學的反叛……勾勒出一幅晚明社會日薄西山的慘淡圖畫。該書是中國古代短篇小說的經(jīng)典寶庫之一。

編輯推薦

◎文字版清明上河圖,講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從《三國演義》《西游記》,再到《二刻拍案驚奇》,小說不再充斥著遙不可及的英雄、神魔,而是回歸到生活本身,上至帝王將相、王侯貴胄,下至才子佳人、販夫走卒,是中國古代的浮世繪,文字版清明上河圖。

◎微妙的年代感,展現(xiàn)同樣的思維與觀念

17世紀的小說即使是20世紀的我們讀起來,依舊覺得理所應(yīng)當書中故事人間事,仿佛并沒有隔閡,它所表達的愛恨情仇、人性的本質(zhì),無論何時看都如同今日發(fā)生的一樣。

◎“拍案驚奇”的小說,就是好小說

本書把簡單的素材作藝術(shù)加工,抓住小說的娛樂性,用奇異巧妙的情節(jié),令讀者產(chǎn)生拍案叫絕的想法。小說情節(jié)曲折離奇,充滿巧合卻又合情合理;將傳統(tǒng)人物形象如帝王將相、義士俠客與市井小民相雜糅,形象栩栩如生,有聲有色;語言通俗簡練,讀來朗朗上口。

作者簡介

凌濛初(1580—1644),明代小說家。字玄房,號初成,別號即空觀主人,烏程(今浙江吳興)人。早年工詩文,后致力于小說、戲曲創(chuàng)作。著述豐富,尤其以短篇小說集《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聞名,與“三言”并舉,合稱“三言二拍”。

目錄

卷一 進香客莽看金剛經(jīng) 出獄僧巧完法會分

卷二 小道人一著饒?zhí)煜?女棋童兩局注終身

卷三 權(quán)學士權(quán)認遠鄉(xiāng)姑 白孺人白嫁親生女

卷四 青樓市探人蹤 紅花場假鬼鬧

卷五 襄敏公元宵失子 十三郎五歲朝天

卷六 李將軍錯認舅 劉氏女詭從夫

卷七 呂使君情媾宦家妻 吳太守義配儒門女

卷八 沈?qū)⑹巳зI笑錢 王朝議一夜迷魂陣

卷九 莽兒郎驚散新鶯燕 梅香認合玉蟾蜍

卷十 趙五虎合計挑家釁 莫大郎立地散神奸

卷十一 滿少卿饑附飽飏 焦文姬生仇死報

卷十二 硬勘案大儒爭閑氣 甘受刑俠女著芳名

卷十三 鹿胎庵客人作寺主 剡溪里舊鬼借新尸

卷十四 趙縣君喬送黃柑 吳宣教干償白鏹

卷十五 韓侍郎婢作夫人 顧提控掾居郎署

卷十六 遲取券毛烈賴原錢 失還魂牙僧索剩命

卷十七 同窗友認假作真 女秀才移花接木

卷十八 甄監(jiān)生浪吞秘藥 春花婢誤泄風情

卷十九 田舍翁時時經(jīng)理 牧童兒夜夜尊榮

卷二十 賈廉訪贗行府牒 商功父陰攝江巡

卷二十一 許察院感夢擒僧 王氏子因風獲盜

卷二十二 癡公子狠使噪脾錢 賢丈人巧賺回頭婿

卷二十三 大姊魂游完宿愿 小姨病起續(xù)前緣

卷二十四 庵內(nèi)看惡鬼善神 井中談前因后果

卷二十五 徐茶酒乘鬧劫新人 鄭蕊珠鳴冤完舊案

卷二十六 懵教官愛女不受報 窮庠生助師得令終

卷二十七 偽漢裔奪妾山中 假將軍還姝江上

卷二十八 程朝奉單遇無頭婦 王通判雙雪不明冤

卷二十九 贈芝麻識破假形 擷草藥巧諧真偶

卷三十 瘞遺骸王玉英配夫 償聘金韓秀才贖子

卷三十一 行孝子到底不簡尸 殉節(jié)婦留待雙出柩

卷三十二 張福娘一心貞守 朱天錫萬里符名

卷三十三 楊抽馬甘請杖 富家郎浪受驚

卷三十四 任君用恣樂深閨 楊太尉戲?qū)m館客

卷三十五 錯調(diào)情賈母詈女 誤告狀孫郎得妻

卷三十六 王漁翁舍鏡崇三寶 白水僧盜物喪雙生

卷三十七 疊居奇程客得助 三救厄海神顯靈

卷三十八 兩錯認莫大姐私奔 再成交楊二郎正本

卷三十九 神偷寄興一枝梅 俠盜慣行三昧戲

卷四十 宋公明鬧元宵 雜劇(附)

在線預(yù)覽

進香客莽看金剛經(jīng) 出獄僧巧完法會分

詩曰:

世間字紙藏經(jīng)同,見者須當付火中。

或置長流清凈處,自然福祿永無窮。

話說上古倉頡制字,有鬼夜哭,蓋因造化秘密,從此發(fā)泄盡了。只這一哭,有好些個來因。假如孔子作《春秋》,把二百四十二年間亂臣賊子心事闡發(fā),凜如斧鉞,遂為萬古綱常之鑒,那些奸邪的鬼豈能不哭!又如子產(chǎn)鑄刑書,只是禁人犯法,流到后來,奸胥舞文,酷吏鍛罪,只這筆尖上邊幾個字,斷送了多多少少人?那些屈陷的鬼豈能不哭?至于后世以詩文取士,憑著暗中朱衣神,不論好歹,只看點頭。他肯點點頭的,便差池些,也會發(fā)高科、做高官;不肯點頭的,遮莫你怎樣高才,沒處叫撞天的屈。那些嘔心抽腸的鬼,更不知哭到幾時,才是住手。可見這字的關(guān)系,非同小可。況且圣賢傳經(jīng)講道,齊家治國平天下,多用著他不消說;即是道家青牛騎出去,佛家白馬馱將來,也只是靠這幾個字,致得三教流傳,同于三光。那字是何等之物,豈可不貴重他!每見世間人,不以字紙為意,見有那殘書廢葉,便將來包長包短,以致因而揩臺抹桌,棄擲在地,掃置灰塵污穢中。如此作踐,真是罪業(yè)深重!假如偶然見了,便輕輕拾將起來,付之水火,有何重難的事?人不肯做。這不是人不肯做,一來只為人不曉得關(guān)著禍福,二來不在心上的事,匆匆忽略過了。只要能存心的人,但見字紙,便加愛惜,遇有遺棄,即行收拾,那個陰德可也不少哩!

宋時,王沂公之父愛惜字紙,見地上有遺棄的,就拾起焚燒,便是落在糞穢中的,他畢竟設(shè)法取將起來,用水洗凈,或投之長流水中,或候烘曬干了,用火焚過。如此行之多年,不知收拾凈了萬萬千千的字紙。一日,妻有娠將產(chǎn),忽夢孔圣人來吩咐道:“汝家愛惜字紙,陰功甚大。我已奏過上帝,遣弟子曾參來生汝家,使汝家富貴非常。”夢后果生一兒。因感夢中之語,就取名為王曾。后來連中三元,官封沂國公。宋朝一代中三元的,止得三人,是宋庠、馮京與這王曾,可不是最稀罕的科名了!誰知內(nèi)中這一個,不過是惜字紙積來的福,豈非人人做得的事?如今世上人見了享受科名的,那個不稱羨,道是難得?及至愛惜字紙這樣容易事,卻錯過了不做,不知為何。且聽小子說幾句:

倉頡制字,爰有妙理。三教圣人,無不用此。

眼觀穢棄,顙當有泚。三元科名,惜字而已。

一唾手事,何不拾取?

小子因為奉勸世人惜字紙,偶然記起一件事來。一個只因惜字紙拾得一張故紙,合成一大段佛門中因緣,有好些的靈異在里頭。有詩為證:

翰墨因緣法寶流,山門珍秘永傳留。

從來神物多呵護,堪笑愚人欲強謀!

卻說唐朝侍郎白樂天,號香山居士,他是個佛門中再來人,專一精心內(nèi)典,勤修上乘。雖然頂冠束帶,是個宰官身,卻自念佛看經(jīng),做成居士相。當時因母病,發(fā)愿手寫《金剛般若經(jīng)》百卷,以祈冥佑,散施在各處寺宇中。后來五代、宋、元兵戈擾亂,數(shù)百年間,古今名跡,海內(nèi)亡失已盡,何況白香山一家遺墨?不知多怎地消滅了。唯有吳中太湖內(nèi)洞庭山一個寺中,流傳得一卷,直至國朝嘉靖年間依然完好,首尾不缺。凡吳中賢士大夫、騷人墨客,曾經(jīng)賞鑒過者,皆有題跋在上,不消說得。就是四方名公游客,也多曾有贊嘆頂禮,請求拜觀,留題姓名日月的,不計其數(shù)。算是千年來稀奇古跡,極為難得的物事。山僧相傳,至寶收藏,不在話下。

且說嘉靖四十三年,吳中大水,田禾淹盡,寸草不生,米價踴貴。各處禁糶閉糴,官府嚴示平價,越發(fā)米不入境了。原來大凡年荒米貴,官府只合靜聽民情,不去生事。少不得有一伙有本錢趨利的商人,貪那貴價,從外方賤處販將米來;有一伙有家當囤米的財主,貪那貴價,從家里廒中發(fā)出米去。米既漸漸輻輳,價自漸漸平減,這個道理也是極容易明白的。最是那不識時務(wù)執(zhí)拗的腐儒,做了官府,專一遇荒就行禁糶、閉糴、平價等事。他認道是不使外方糴了本地米去,不知一行禁止,就有棍徒詐害,遇見本地交易,便自聲揚犯禁,拿到公庭,立受枷責。那有身家的,怕惹事端,家中有米,只索閉倉高坐,又且官有定價,不許貴賣,無大利息,何苦出糶?那些販米的客人,見官價不高,也無想頭。就是小民私下愿增價暗糴,俱怕敗露受責受罰。有本錢的人,不肯擔這樣干系,干這樣沒要緊的事。所以越弄得市上無米,米價轉(zhuǎn)高。愚民不知,上官不諳,只埋怨道:“如此禁閉,米只不多;如此仰價,米只不賤。”沒得解說,只囫圇說一句救荒無奇策罷了。誰知多是要行荒政,反致越荒的。

閑話且不說。只因是年米貴,那寺中僧侶頗多,坐食煩難。平日檀越也為年荒米少,不來布施。又兼民窮財盡,餓殍盈途,盜賊充斥,募化無路。那洞庭山位在太湖中間,非舟揖不能往來。寺僧平時吃著十方,此際料沒得有凌波出險、載米上門的了。真?zhèn)€是:

香積廚中無宿食,凈明缽里少余糧。

寺僧無計奈何。內(nèi)中有一僧,法名辨悟,開言對大眾道:“寺中僧徒不少,非得四五十石米不能度此荒年。如今料無此大施主,難道抄了手坐看餓死不成?我想白侍郎《金剛經(jīng)》真跡,是累朝相傳至寶,何不將此件到城中尋個識古董人家,當他些米糧且度一歲。到來年有收,再圖取贖,未為遲也。”住持道:“相傳此經(jīng)值價不少,徒然守著他,救不得饑餓,真是戤米囤餓殺了,把他去當米,誠是算計。但如此年時,那里撞得個人肯出這樣閑錢,當這樣冷貨?只怕空費著說話罷了。”辨悟道:“此時要遇個識寶太師,委是不能夠。想起來只有山塘上王相國府當內(nèi)嚴都管,他是本山人,乃是本房檀越,就中與我獨厚。這卷白侍郎的經(jīng),他雖未必識得,卻也多曾聽得。憑著我一半面皮,挨當他幾十挑米,敢是有的。”眾僧齊聲道:“既然如此,事不宜遲,只索就過湖去走走。”

住持走去房中,廂內(nèi)捧出經(jīng)來,外邊是宋錦包袱包著,揭開里頭看時,卻是冊頁一般裝的,多年不經(jīng)裱褙,糨氣已無,周圍鑲紙,多泛浮了。住持道:“此是傳名的古物,如此零落了,知他有甚好處?今將去與人家,藏放得好些,不要失脫了些便好。”眾人道:“且未知當?shù)脕懋敳粊恚槐叵茸該鷳n。”辨悟道:“依著我說,當便或者當?shù)脕怼V皇蔷纫粫r之急,贖取時這項錢糧還不知出在那里?”眾人道:“且到贖時再做計較,眼下只是米要緊,不必多疑了。”當下雇了船只,辨悟叫個道人隨了,帶了經(jīng)包,一面過湖到山塘上來。

行至相府門前,遠遠望去,只見嚴都管正在當中坐地。辨悟上前稽首,相見已畢,嚴都管便問道:“師父何事下顧?”辨悟道:“有一件事特來與都管商量,務(wù)要都管玉成則個。”都管道:“且說看何事。可以從命,無不應(yīng)承。”辨悟道:“敝寺人眾缺欠齋糧,目今年荒米貴,無計可施。寺中祖?zhèn)鳌督饎偨?jīng)》,是唐朝白侍郎真筆,相傳價值千金,想都管平日也曉得這話的。意欲將此卷當在府上鋪中,得應(yīng)付米百來石,度過荒年,救取合寺人眾生命,實是無量功德。”嚴都管道:“是甚稀罕東西,金銀寶貝做的,值此價錢?我雖曾聽見老爺與賓客們常說,真是千聞不如一見。師父且與我看看再商量。”辨悟在道人手里接過包來,打開看時,多是零零落落的舊紙。嚴都管道:“我只說是怎么樣金碧輝煌的,原來是這等悔氣色臉,到不如外邊這包還花碌碌好看,如何說得值多少東西?”都管強不知以為知的逐葉翻翻,一直翻到后面去,看見本府有許多大鄉(xiāng)宦名字及圖書在上面,連主人也有題跋手書印章,方喜動顏色道:“這等看起來,大略也值些東西,我家老爺才肯寫名字在上面。除非為我家老爺這名字多值了百來兩銀子,也不見得。我與師父相處中,又是救濟好事,雖是百石不能夠,我與師父五十石去罷。”辨悟道:“多當多贖,少當少贖。就是五十石也罷,省得擔子重了,他日回贖難措處。”當下嚴都管將經(jīng)包袱得好了,捧了進去。終久是相府門中手段,做事不小,當真出來寫了一張當票,當米五十石。付與辨悟道:“人情當?shù)模灰慈菀琢恕?rdquo;說罷,便叫開倉斛發(fā)。辨悟同道人雇了腳夫,將米一斛一斛的盤明下船。謝別了都管,千歡萬喜,載回寺中不提。

且說這相國夫人,平時極是好善,尊重的是佛家弟子,敬奉的是佛家經(jīng)卷。那年冬底,都管當中送進一年簿籍到夫人處查算,一向因過歲新正,忙忙未及簡勘。此時已值二月中旬,偶然閑手揭開一葉看去,內(nèi)一行寫著“姜字五十九號,當洞庭山某寺《金剛經(jīng)》一卷,本米五十石”。夫人道:“奇怪!是何經(jīng)卷當了許多米去?”猛然想道:“常見相公說道洞庭山寺內(nèi)有卷《金剛經(jīng)》,是山門之寶,莫非即是此件?”隨叫養(yǎng)娘們傳出去,取進來看。不逾時取到。夫人盥手凈了,解開包,揭起看時,是古老紙色,雖不甚曉得好處與來歷出處,也知是舊人經(jīng)卷,便念聲佛道:“此必是寺中祖?zhèn)髦?jīng),只為年荒,將來當米吃了。這些窮寺里如何贖得去?留在此處褻瀆,心中也不安穩(wěn)。譬如我齋了這寺中僧人一年,把此經(jīng)還了他罷,省得佛天面上取利不好看。”吩咐當中都管說:“把此項五十石作做夫人齋僧之費,速喚寺中僧人,還他原經(jīng)供養(yǎng)去。”

都管領(lǐng)了夫人的命,正要尋便捎信與那辨悟,教他來領(lǐng)此經(jīng)。恰值十九日是觀世音生日,辨悟過湖來觀音山上進香。事畢,到當中來拜都管。都管見了道:“來得正好!我正要尋山上燒香的人捎信與你。”辨悟道:“都管有何吩咐?”都管道:“我無別事,便為你舊年所當之經(jīng)。我家夫人知道了,就發(fā)心布施這五十石本米與你寺中,不要你取贖了,白還你原經(jīng),去替夫人供養(yǎng)著。故此要尋你來還你。”辨悟見說,喜之不勝,合掌道:“阿彌陀佛!難得有此善心的施主,使此經(jīng)重還本寺,真是佛緣廣大。不但你夫人千載流傳,連老都管也種福不淺了。”都管道:“好說,好說!”隨去稟知夫人,請了此經(jīng)出來,奉還辨悟。夫人又吩咐都管:“可留來僧一齋。”都管遵依,設(shè)齋請了辨悟。辨悟笑嘻嘻捧著經(jīng)包,千恩萬謝而行。

到得下船埠頭,正值山上燒香多人,坐滿船上,卻待開了。辨悟叫住,也搭將上去,坐好了開船。船中人你說張家長,我說李家短,不一時,行至湖中央。辨悟?qū)Ρ娙说溃?ldquo;列位說來說去,總不如小僧今日所遇施主,真是個善心喜舍、量大福大的了。”眾人道:“是那一家?”辨悟道:“是王相國夫人。”眾人內(nèi)中有的道:“這是久聞好善的,今日卻如何布施與師父?”辨悟指著經(jīng)包道:“即此便是大布施。”眾人道:“想是你募緣簿上開寫得多了。”辨悟道:“若是有心施舍,多些也不為奇。專為是出于意外的,所以難得。”眾人道:“怎生出于意外?”辨悟就把去年如何當米,今日如何白還的事說了一遍,道:“一個荒年,合寺僧眾多是這夫人救了的。況且寺中傳世之寶正苦沒本利贖取,今得奉回,實出僥幸。”眾人見說一本經(jīng)當了五十石米,好生不信,有的道:“出家人慣說天話,那有這事?”有的道:“他又不化我們東西,何故掉謊?敢是真的。”又有的道:“既是值錢的佛經(jīng),我們也該看看,一緣一會,也是難得見的。”要與辨悟取出來看。辨悟見一伙多是些鄉(xiāng)村父老,便道:“此是唐朝白侍郎真筆,列位未必識認,褻褻瀆瀆,看他則甚?”內(nèi)中有一個教鄉(xiāng)學假斯文的,姓黃,號丹山,混名黃撮空。聽得辨悟說話,便接口道:“師父出言太欺人!甚么白侍郎、黑侍郎,便道我們不認得?那個白侍郎,名字叫得白樂天,《千家詩》上多有他的詩,怎欺負我不曉得?我們今日難得同船過湖,也是個緣分,便大家請出來看看古跡。”眾人聽得,盡拍手道:“黃先生說得有理。”一齊就去辨悟身邊,討取來看。辨悟四不拗六,抵擋眾人不住,只得解開包袱,攤在艙板上。揭開經(jīng)來,那經(jīng)葉葉不粘連的了,正揭到頭一板,怎當?shù)煤酗L大,忽然一陣旋風,攪到經(jīng)邊一掀,急得辨悟忙將兩手撳住,早把一葉吹到船頭上。那時,辨悟只好按著,不能脫手去取,忙叫眾人快快收著。眾人也大家忙了手腳,你挨我擠,吆吆喝喝,磕磕撞撞,那里得著?說時遲,那時快,被風一卷,早卷起在空中。原來一年之中,唯有正二月的風是從地下起的,所以小兒們放紙鳶風箏,只在此時。那時是二月天氣,正好隨風上去,那有下來的風恰恰吹來還你船中?況且太湖中間漾漾的所在,沒弄手腳處,只好共睜著眼,望空仰看。但見:

天際飛沖,似炊煙一道直上;云中蕩漾,如游絲幾個翻身。紙鳶到處好為鄰,俊鶻飛來疑是伴。底下叫的叫,跳的跳,只在湖中一葉舟;上邊往一往,來一來,直通海外三千國。不生得補青天的大手抓將住,沒外借系白日的長繩縛轉(zhuǎn)來。

辨悟手接著經(jīng)卷,仰望著天際,無法施展,直看到望不見才住。眼見得這一紙在爪哇國里去了,只叫得苦,眾人也多呆了,互相埋怨。一個道:“才在我手邊,差一些兒不拿得住。”一個道:“在我身邊飛過,只道你來拿,我住了手。”大家唧噥。一個老成的道:“師父再看看,敢是吹了沒字的素紙還好。”辨悟道:“那里是素紙!剛是揭開頭一張,看得明明白白的。”眾人疑惑,辨悟放開雙手看時,果然失了頭一板。辨悟道:“千年古物,誰知今日卻弄得不了!”忙把來疊好,將包包了,紫漲了面皮,只是怨悵。眾人也多懊悔,不敢則聲。黃撮空沒做道理處,文謅謅強通句把不中款解勸的話。看見辨悟不喜歡,也再沒人敢討看了。船到山邊,眾人各自上岸散訖。

辨悟自到寺里來,說了相府白還經(jīng)卷緣故,合寺無不歡喜贊嘆,卻把湖中失去一葉的話,瞞住不說。寺僧多是不在行的,也沒有人翻來看看,交與住持收拾過罷了。

話分兩頭。卻說河南衛(wèi)輝府,有一個姓柳的官人,補了常州府太守,擇日上任。家中親眷設(shè)酒送行,內(nèi)中有一個人,乃是個博學好古的山人,曾到蘇、杭四處游玩訪友過來,席間對柳太守說道:“常州府與蘇州府接壤。那蘇州府所屬太湖洞庭山某寺中,有一件稀奇的物事,乃是白香山手書《金剛經(jīng)》。這個古跡價值千金,今老親丈就在鄰邦,若是有個便處,不可不設(shè)法看一看。”那個人是柳太守平時極尊信的,他雖不好古董,卻是個極貪的性子,見說了值千金,便也動了火,牢牢記在心上。

到任之后,也曾問起常州鄉(xiāng)士大夫,多有曉得的,只是蘇、松隔屬,無因得看。他也不是本心要看,只因千金之說上心,希圖頻對人講,或有奉承他的解意了,購求來送他未可知。誰知這些聽說的人道是隔府的東西,他不過無心問及,不以為意。以后在任年余,漸漸放手長了。有幾個富翁為事打通關(guān)節(jié),他傳出密示,要蘇州這卷《金剛經(jīng)》。詎知富翁要銀子反易,要這經(jīng)卻難。雖曾打發(fā)人尋著寺僧求買,寺僧道是家傳之物,并無賣意。及至問價,說了千金。買的多不在行,伸伸舌,搖搖頭,恐怕做錯了生意,折了重本,看不上眼,不是算了,寧可苦著百來兩銀子送進衙去,回說“《金剛經(jīng)》乃本寺鎮(zhèn)庫之物,不肯賣的,情愿納價”罷了。太守見了白物,收了頑涎,也不問起了。如此不止一次。這《金剛經(jīng)》到是那太守發(fā)科分、起發(fā)人的丹頭了,因此明知這經(jīng)好些難取,一發(fā)上心。

有一日,江陰縣中解到一起劫盜,內(nèi)中有一行腳頭陀僧。太守暗喜道:“取《金剛經(jīng)》之計,只在此僧身上了。”一面把盜犯下在死囚牢里,一面叫個禁子到衙來,悄悄吩咐他道:“你到監(jiān)中,可與我秘密叮囑這行腳僧,我當堂再審時,叫他口里扳著蘇州洞庭山某寺是他窩贓之所,我便不加刑罰了,你卻不可泄露討死吃!”禁子道:“太爺吩咐,小的性命恁地不值錢?多在小的身上罷了。”禁子自去依言行事。

果然次日升堂,研問這起盜犯,用了刑具。這些強盜各自招出贓仗窩家,獨有這個行腳僧不上刑具,就一口招道“贓在洞庭山某寺窩著,寺中住持叫甚名字”。原來行腳僧人做歹事的,一應(yīng)荒廟野寺投齋投宿,無處不到,打聽做眼。這寺中住持姓名,恰好他曉得的,正投太守心上機會。太守大喜,取了供狀,疊成文卷,一面行文到蘇州府捕盜廳來,要提這寺中住持,差人赍文坐守。捕廳僉了牌,另差了兩個應(yīng)捕,駕了快船,一直望太湖中洞庭山來。真?zhèn)€:

人似饑鷹,船同蜚虎。鷹在空中息攫食,虎逢到處立吞生。靜悄村墟,魆地神號鬼哭;安閑舍宇,登時犬走雞飛。即此便是活無常,陰間不數(shù)真羅剎。

應(yīng)捕到了寺門前,雄赳赳的走將入來,問道:“那一個是住持?”住持上前稽首道:“小僧就是。”應(yīng)捕取出麻繩來便套,住持慌了手腳道:“有何事犯,便值得如此?”應(yīng)捕道:“盜情事發(fā),還問甚么事犯!”眾僧見住持被縛,大家走將攏來,說道:“上下不必粗魯!本寺是山塘王相府門徒,等閑也不受人欺侮!況且寺中并無歹人,又不曾招接甚么游客住宿,有何盜情干涉?”應(yīng)捕見說是相府門徒,又略略軟了些,說道:“官差吏差,來人不差。我們捕廳因常州府盜情事,扳出與你寺干連,行關(guān)守提。有干無干,當官折辨,不關(guān)我等心上,只要打發(fā)我等起身!”一個應(yīng)捕假做好人道:“且寬了縛,等他去周置,這里不怕他走了去。”住持脫了身,討牌票看了,不知頭由。一面商量收拾盤纏,去常州分辨,一面將差使錢送與應(yīng)捕。應(yīng)捕嫌多嫌少,詐得滿足了才住手。

應(yīng)捕帶了住持下船,辨悟叫個道人跟著,一同隨了住持,緩急救應(yīng)。到了捕廳,點了名,辦了文書,解將過去。免不得書房與來差多有了使費。住持與辨悟、道人共是三人,雇了一個船,一路盤纏了來差,到常州來。

說話的,你差了。隔府關(guān)提,盡好使用支吾,如何去得這樣容易?看官有所不知,這是盜情事,不比別樣閑訟,須得出身辨白,不然怎得許多使用?所以只得來了。

未見官時,辨悟先去府中細細打聽劫盜與行腳僧名字、來蹤去跡,與本寺沒一毫影響,也沒個仇人在內(nèi),正不知禍根是那里起的,真摸頭路不著。說話間,太守升堂。來差投批,帶住持到。太守不開言問甚事由,即寫監(jiān)票發(fā)下監(jiān)中去。住持不曾分說得一句話,竟自黑碌碌地吃監(jiān)了。

太守監(jiān)罷了住持,喚原差到案前來,低問道:“這和尚可有人同來么?”原差道:“有一個徒弟、一個道人。”太守道:“那徒弟可是了事的?”原差道:“也曉得事體的。”太守道:“你悄地對那徒弟說,可速回寺中去取那本《金剛經(jīng)》來,救你師父,便得無事;若稍遲幾日,就討絕單了。”原差道:“小的去說。”

太守退了堂,原差跌跌腳道:“我只道真是盜情,原來又是甚么《金剛經(jīng)》!”蓋只為先前借此為題詐過了好幾家,衙門人多是曉得的了,走去一十一五對辨悟說了。辨悟道:“這是我上世之物,怪道日前有好幾起常州人來寺中求買,說是府里要,我們不賣與他。直到今日,卻生下這個計較,陷我?guī)煾福瑥妬硭魅。缃裨趺刺帲?rdquo;原差道:“方才明明吩咐,稍遲幾日就討絕單。我老爺只為要此經(jīng),我這里好幾家受了累。何況是你本寺有的,不送得他,他怎肯住手,卻不枉送了性命?快去與你住持師父商量去!”

辨悟就央原差領(lǐng)了到監(jiān)里,把這些話一一說了。住持道:“既是如此,快去取來送他,救我出去罷了。終不成為了大家門面的東西,斷送了我一個人性命罷?”辨悟道:“不必二三,取了來就是。”對原差道:“有煩上下代稟一聲,略求寬容幾日,以便往回。師父在監(jiān),再求看覷。”原差道:“既去取了,這個不難,多在我身上,放心前去。”

辨悟留下盤纏與道人送飯,自己單身,不辭辛苦,星夜趕到寺中,取了經(jīng)卷,復(fù)到常州。不上五日,來會原差道:“經(jīng)已取來了,如何送進去?”原差道:“此是經(jīng)卷,又不是甚么財物!待我在轉(zhuǎn)桶邊擊梆,稟一聲,遞進去不妨。”果然原差遞了進去。

太守在私衙,見說取得《金剛經(jīng)》到,道是寶物到了,合衙人眷多來爭看。打開包時,太守是個粗人,本不在行,只道千金之物,必是怎地莊嚴;看見零零落落,紙色晦黑,先不象意。揭開細看字跡,見無個起首,沒頭沒腦。看了一會兒,認有細字號數(shù),仔細再看,卻原來是第二頁起的。太守大笑道:“凡事不可虛慕名,雖是古跡,也須得才好。今是不全之書,頭一板就無了,成得甚用?說甚么千金百金,多被這些酸子傳聞?wù)`了,空費了許多心機。難為這個和尚坐了這幾日監(jiān),豈不冤枉!”內(nèi)眷們見這經(jīng)卷既沒甚么好看,又聽得說和尚坐監(jiān),一齊攛掇,叫還了經(jīng)卷,放了和尚。太守也想道沒甚緊要,仍舊發(fā)與原差,給還本主。衙中傳出去說:“少了頭一張,用不著,故此發(fā)了出來。”辨悟只認還要補頭張,懷著鬼胎道:“這卻是死了!”正在心慌,只見連監(jiān)的住持多放了出來。原差來討賞,道:“已此沒事了。”住持不知緣故,原差道:“老爺起心要你這經(jīng),故生這風波。今見經(jīng)不,沒有甚么頭一張,不中他意,有些懊悔了。他原無怪你之心,經(jīng)也還了,事也罷了。恭喜!恭喜!”

住持謝了原差,回到下處,與辨悟道:“那里說起,遭此一場橫禍!今幸得無事,還算好了。只是適才聽見說經(jīng)上沒了頭張,不,故此肯還。我想此經(jīng)怎的不?”辨悟才把前日太湖中眾人索看,風卷去頭張之事,說了一遍。住持道:“此天意也!若是風不吹去首張,此經(jīng)今日必然被留,非復(fù)我山門所有了。如今雖是缺了一張,后邊名跡還在,仍舊歸吾寺寶藏。此皆佛天之力。”喜喜歡歡,算還了房錢飯錢,師徒與道人三眾雇了一個船,同回蘇州來。

過了滸墅關(guān)數(shù)里,將到楓橋,天已昏黑。忽然風雨大作,不辨路徑,遠遠望去,一道火光燭天,叫船家對著亮處只管搖去。其時風雨也息了,看看至近,卻是草舍內(nèi)一盞燈火明亮,聽得有木魚聲。船到岸邊,叫船家纜好了。辨悟踱上去,叩門討火。門還未關(guān),推將進去,卻是一個老者靠著桌子誦經(jīng)。見是個僧家,忙起身敘了禮。辨悟求點燈,老者打個紙捻兒,蘸蘸油點著了,遞與辨悟。辨悟接了紙捻,照得滿屋明亮,偶然抬頭,帶眼見壁間一幅字紙粘著,無心一看,吃了一驚,大叫道:“怪哉!怪哉!”老者問道:“師父見此紙,為何大驚小怪?”辨悟道:“此話甚長!小舟中還有師父在內(nèi),待小僧拿火去照了,然后再來奉告,還有話講。”老者道:“老漢是奉佛弟子,何不連尊師接了起來?”老者就叫小廝祖壽出來,同了辨悟,到舟中來接那一位師父。

辨悟來到船上,先叫住持道:“師父快起來!不但投著主人,且有奇事了!”住持道:“有何奇事?”辨悟道:“師父且到里面,見了主人,請看一件物事。”住持同了辨悟走進門來,與主人相見了。辨悟拿了燈,拽了住持的手,走到壁間,指著那一幅字紙道:“師父可認認看。”住持抬眼一看,只見首一行是“金剛般若波羅密經(jīng)”,第二行是“法會因由分及時”,正是白香山所書,乃經(jīng)中之首葉,在湖中飄失的,拍手道:“好像是吾家經(jīng)上的,何緣得在此處?”老者道:“賢師徒驚怪此紙,必有緣故。”辨悟道:“老丈肯把得此紙的根由一說,愚師徒也剖心相告。&rdqu

網(wǎng)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m***1(**的評論:

二刻拍案驚奇 當當搞活動買的,很值,慢慢讀吧

2017-06-04 18:11:57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感覺還不錯,留著以后看

2017-06-06 16:40:28
來自x***7(**的評論:

還不錯,大概翻了一下,紙張還過得去,包裝完好。

2017-06-08 13:28:12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我就是不喜歡

2017-06-12 17:24:54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物流快紙質(zhì)很好

2017-06-16 21:14:42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買了二拍,看完了再買一拍,不錯

2017-06-17 14:54:48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書的內(nèi)容不錯。

2017-06-21 17:24:15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經(jīng)典之作,值得收藏

2017-06-29 22:54:02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經(jīng)典書籍,值得一讀。

2017-07-10 10:23:58
來自孤***體**的評論:

書挺好的,希望給自己很多的啟發(fā)

2017-07-14 21:29:47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感覺很好,物流很快

2017-07-17 05:58:12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有正版的感覺,不錯。

2017-07-24 16:19:58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閱后評論。

2017-07-25 18:01:45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裝幀精美,值得收藏,印刷質(zhì)量好,價格合理,用紙不錯。

2017-08-18 19:56:52
來自風萍浪**的評論:

書很不錯!!!

2017-08-30 21:20:18
來自**(匿名**的評論:

很好看,喜歡當當出的書,質(zhì)量好,物流快

2017-09-02 22:31:21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二刻拍案驚奇 運輸?shù)臅r候就不能上點心嗎,好歹放點防震的泡沫什么的啊,這都不算新書了

2017-09-06 21:33:50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這次終于湊齊三言兩拍!!!

2017-09-08 16:31:36
來自t3599**的評論:

不可多得的輕松閱讀的古短小說集。直擊社會。

2017-09-12 13:40:4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裝幀精美,物有所值,可讀性強,經(jīng)典必讀,引人入勝,情節(jié)曲折

2017-09-28 17:26:35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二刻拍案驚奇 不是針對內(nèi)容 書質(zhì)量太差 懶得換了 希望發(fā)貨的時候要走心 有質(zhì)量問題的書拿到手里真心別扭

2017-10-03 17:38:39
來自周吾**的評論:

非常滿意,終于等到了活動,一次性就買了

2017-10-09 20:48:4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品質(zhì)不錯,,可讀性強,經(jīng)典必讀,情節(jié)曲折,引人入勝

2017-10-15 16:27:25
來自舍得藏**的評論:

包裝需改進,內(nèi)容還沒來得及看。

2017-10-21 19:58:29
來自vlpxl11**的評論:

Satisfied

2017-11-01 11:18:4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小時候看過的書,買回來重溫

2017-11-02 17:14:56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很好的書~~

2017-11-03 15:06:3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書不錯,發(fā)貨速度也很快

2017-11-05 17:39:50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