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城》是沈從文負盛名的代表作品,以20世紀30年代川湘交界的邊城小鎮茶峒為背景,以兼具抒情詩和小品文的優美筆觸,描繪了湘西邊城淳樸的世道民風和天然的生活狀態。語言古樸清新,寄托著從文先生關于"美"與"愛"的美學理想,彰顯了人性的至真、至善與至美。
本書除收錄《邊城》外,還精選了其具代表性的"人性美"小說9篇,內容詳實,新修訂,引領讀者重尋湘西世界的自由樸野之美。
1. 精選10篇沈從文具"人性美"的小說代表作,新修訂紀念典藏版!
2. 一首哀婉凄美的田園牧歌,美得讓人神往,脆弱得令人心疼……
3. 現代版《桃花源記》,重尋湘西世界的自由樸野之美。
4. 琉璃般透明的世界,守護著人性中的至真、至善與至美。
5. 平凡中顯現偉大、瑣碎中透露深刻的邊地故事,滌蕩出琉璃般的純粹與凄美。
沈從文(1902-1988),原名沈岳煥,筆名休蕓蕓、甲辰、上官碧、璇若等,湖南鳳凰縣人,苗族。沈從文是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歷史文物研究專家,京派小說代表人物。
沈從文一生筆耕不輟、著述頗豐,作品結集有八十余部,是中國現代作家中成書多的一位。著有小說集《邊城》《長河》《八駿圖》《神巫之愛》《虎雛》《石子船》《蜜柑》,散文集《湘行散記》《湘西》,文論集《云南看云集》《燭虛》,長篇童話《阿麗思中國游記》,論著《中國服飾史》等。他的作品具有濃郁的地域色彩,風格獨特,融寫實、記敘、象征于一體,字里行間散逸著迷人的鄉土氣息,并有著對人性的隱憂和對生命哲學的思考,被譽為"中國鄉土文學之父"。
市集
靜
槐化鎮
屠桌邊
夫婦
如蕤
紳士的太太
蕭蕭
三三
邊城
靜
春天日子是長極了的。長長的白日,一個小城中,老年人不向太陽取暖就是打瞌睡,少年人無事做時皆在曬樓或空坪里放風箏。天上白白的日頭慢慢地移著,云影慢慢地移著,什么人家的風箏脫線了,各處便都有人仰了頭望到天空,小孩子都大聲亂嚷,手腳齊動,盼望到這無主風箏,落在自己家中的天井里。
女孩子岳珉年紀約十四歲左右,有一張營養不良的小小白臉,穿著新上身不久、長可齊膝的藍布袍子,正在后樓屋頂曬臺上,望到一個從城里不知誰處飄來的脫線風箏,在頭上高空里斜斜地溜過去,眼看到那線腳曳在屋瓦上。隔壁人家曬臺上,有一個胖胖的婦人,正在用晾衣竹竿亂撈。身后樓梯有小小聲音,一個男小孩子,手腳齊用地爬著樓梯,不一會兒,小小的頭顱就在樓口邊出現了。小孩子怯怯的,賊一樣的,轉動兩個活潑的眼睛,不即上來,輕輕地喊女孩子。
"小姨,小姨,婆婆睡了,我上來一會兒好不好?"
女孩子聽到聲音,忙回過頭去。望到小孩子就輕輕地罵著:"北生,你該打,怎么又上來?等會兒你姆媽就回來了,不怕罵嗎?"
"玩一會兒。你莫聲,婆婆睡了!"小孩重復地說著,神氣十分柔和。
女孩子皺著眉嚇了他一下,便走過去,把小孩援上曬樓了。
這曬樓原如這小城里所有平常曬樓一樣,是用一些木枋,疏疏地排列到一個木架上,且多數是上了點年紀的。上了曬樓,兩人倚在朽爛發霉搖搖欲墜的欄桿旁,數天上的大小風箏。曬樓下面是斜斜的屋頂,屋瓦疏疏落落,有些地方經過幾天春雨,都長了綠色霉苔。屋頂接連屋頂,曬樓左右全是別人家的曬樓。有曬衣服被單的,把竹竿撐得高高的,在微風中飄飄如旗幟。曬樓前面是石頭城墻,可以望到城墻上石罅里植根新發芽的葡萄藤。曬樓后面是一道小河,河水又清又軟,很溫柔地流著。河對面有一個大坪,綠得同一塊大氈茵一樣,上面還繡得有各樣顏色的花朵。大坪盡頭遠處,可以看到好些菜園同一個小廟。菜園籬笆旁的桃花,同庵堂里幾株桃花,正開得十分熱鬧。
日頭十分溫暖,景象極其沉靜,兩個人一句話不說,望了一會兒天上,又望了一會兒河水。河水不像早晚那么綠,有些地方似乎是藍色,有些地方又為日光照成一片銀色。對岸那塊大坪,有幾處種得有油菜,菜花黃澄澄的如金子。另外草地上,有從城里染坊中人曬得許多白布,長長地臥著,用大石塊壓著兩端。坪里也有三個人坐在大石頭上放風箏,其中一個小孩,吹一個蘆管嗩吶,吹各樣送親嫁女的調子。另外還有三匹白馬、兩匹黃馬,沒有人照料,在那里吃草,從從容容,一面低頭吃草一面散步。 小孩北生望到有兩匹馬跑了,就狂喜地喊著:"小姨,小姨,你看!"小姨望了他一眼,用手指指樓下,這小孩子懂事,恐怕下面知道,趕忙把自己手掌掩到自己的嘴唇,望望小姨,搖了一搖那顆小小的頭顱,意思像在說:"莫說,莫說。"
兩個人望到馬,望到青草,望到一切,小孩子快樂得如癡,女孩子似乎想到很遠的一些別的東西。
他們是逃難來的,這地方并不是家鄉,也不是所要到的地方。母親、大嫂、姐姐、姐姐的兒子北生、小丫頭翠云一群人中,就只五歲大的北生是男子。糊糊涂涂坐了十四天小小篷船,船到了這里以后,應當換輪船了,一打聽各處,才知道××城還在被圍,過上?;蜻^南京的船車全已不能開行。
到此地以后,證明了從上面聽來的消息不確實。既然不能通過,回去也不是很容易的,因此照媽媽的主張,就找尋了這樣一間屋子權且居住下來,打發隨來的兵士過宜昌,去信給北京同上海,等候各方面的回信。在此住下后,媽媽同嫂嫂只盼望宜昌有人來,姐姐只盼望北京的信,女孩岳珉便想到上海一切。她只希望上海先有信來,因此才好讀書。若過宜昌同爸爸住,爸爸是一個軍部的軍事代表,哥哥也是個軍官,不如過上海同教書的二哥同住??墒?times;×一個月了還打不下。誰敢說定,什么時候才能通行?幾個人住此已經有四十天了,每天總是要小丫頭翠云做伴,跑到城門口那家本地報館門前去看報,看了報后又趕回來,將一切報上消息,告給母親同姐姐。幾人就從這些消息上,找出可安慰的理由來,或者互相談到晚上各人所做的好夢,從各樣夢里,卜取一切不可期待的佳兆。母親原是一個多病的人,到此一月來各處還無回信,路費剩下來的已有限得很,身體原來就很壞,加之路上又十分辛苦,自然就更壞了。女孩岳珉常常就想道:"再有半個月不行,我就進黨務學校去也好吧。"那時黨務學校,十四歲的女孩子的確是很多的。一個上校的女兒有什么不合式?一進去不必花一個錢,六個月畢業后,派到各處去服務,還有五十塊錢的月薪。這些事情,自然也是這個女孩子,從報紙上看來,保留到心里的。
正想到黨務學校的章程,同自己未來的運數,小孩北生耳朵很聰銳,因恐怕外婆醒后知道了自己私自上樓的事,又說會掉到水溝里折斷小手,已聽到了樓下外婆咳嗽,就牽小姨的衣角,輕聲地說:"小姨,你讓我下去,大婆醒了!"原來這小孩子一個人爬上樓梯以后,下樓時就不知道怎么辦了的。
女孩岳珉把小孩子送下樓以后,看到小丫頭翠云正在天井洗衣,也就蹲到盆邊去搓了兩下,覺得沒什么趣味,就說:"翠云,我為你樓上去曬衣吧。"拿了些扭干了水的濕衣,又上了曬樓。一會兒,把衣就晾好了。
P6-9
很邊城
書不錯,孩子很喜歡看
好吧
較好!
喜歡這種封面的風格!
性價比很高
挺好,沒有破損
書是正版,紙質好,孩子很喜歡
速度挺快的,是正版!好
不錯,這是我一直想拜讀的一部小說
非常滿意的一次網購
這里的故事引人入勝,是一本經典
大師的作品,喜歡
之前買了另一家出版社的,再買下與《湘行散記》配套。
至少學生時學過,回味下 沈從文的經典文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