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青海高院主持2014年人民法院審判理論研究重大課題成果。隨著我國司法體制改革的縱深推進,各地法院在優化審判資源、規范審判行為、協調審判環節、提升審判質效、實現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終目標上進行了積極有益的探索,審判管理制度建設正式登上司法改革的舞臺,案件流程管理制度在法院的建立可謂審判管理史上里程碑式的重大變革。本書立足于我國司法改革的實踐,同時參照國外司法改革的有益經驗,總結歸納司法改革語境下審判管理制度改革和審判權運行機制改革措施,為當代中國司法改革的深入推進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及時部分司法改革提出新要求
及時章司法改革的歷史回顧
及時節司法改革的含義
一、司法改革的概念
二、司法改革的主要類型
第二節司法改革的基本原則
一、漸進性原則
二、系統性原則
三、本土化原則
四、現代化原則
五、國家主導原則
第三節司法改革的主要階段及特點
第四節司法改革的價值取向
一、司法核心價值觀引領下的司法改革
二、本輪司法改革的價值取向
第五節司法改革的主要內容
一、司法人員分類改革
制度實踐(一):青海省法院司法體制改革試點人員分類定崗指導意見
二、司法責任制
制度實踐(二):青海省高級人民法院完善司法責任制實施辦法(試行)
三、司法人員職業保障
四、省以下地方法院人財物統一管理
第二章司法改革對審判管理的影響和挑戰
及時節審判管理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一、審判管理存在的問題
二、審判管理機構存在的問題
第二節司法改革對審判管理改革的現實動因
一、深化審判管理改革是提升人民法院司法工作能力的內在要求
二、深化審判管理改革是提升人民法院法治推進能力的內在要求
三、深化審判管理改革是提升人民法院社會管理創新能力的內在要求
四、深化審判管理改革是推進依法治國、深化司法改革的必然要求
第三節“四五”改革綱要對審判管理的具體影響
一、對審判管理主體的影響
二、對審判管理職能的影響
三、對審判管理界限的影響
四、對審判管理發展的影響
第四節司法改革后審判管理面臨的挑戰
一、審判管理工作方向更明、要求更高、任務更重
二、需要進一步加強審判管理基礎理論研究
三、審判管理信息化建設中為法官“減負”目的更加明顯
第二部分審判管理發展進入新階段
及時章審判管理概述
及時節審判管理的內涵
一、審判、管理與審判管理
二、審判管理的概念
第二節審判管理的構成要件
一、管理主體
二、管理客體
三、管理方式
四、管理手段
第三節審判管理的實踐特征
一、審判管理的依法性
二、審判管理職能的易變性
三、審判管理方式的精細化
四、審判管理制度的系統性
五、審判管理服務的性
六、審判管理手段的信息化
第二章審判管理的地位
及時節審判管理的認識及與其他管理的區別
一、審判管理的認識
二、審判管理和政務管理及人事管理的區別
第二節加強與完善審判管理的重要性
一、加強與完善審判管理是司法體制改革成功的重要途徑
二、加強與完善審判管理是實現“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
感受到公平正義”的重要途徑
三、加強與完善審判管理是踐行司法為民的重要抓手
四、加強與完善審判管理是確保審判權依法獨立運行的重要保障
五、加強與完善審判管理是破解“案多人少”矛盾的迫切要求
制度實踐(三):青海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保障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的意見
第三章審判管理的職能
及時節審判管理的基本功能
一、規范審判
二、保障審判
三、促進審判
四、服務審判
制度實踐(四):青海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若干意見
第二節審判管理的職能
一、縱向審級管理的職能
二、橫向層級審判管理主體的職責
三、專門審判管理機構的職責
制度實踐(五):青海省高級人民法院審判流程公開實施辦法
制度實踐(六):青海省高級人民法院青海法院12368短信平臺使用管理規定
制度實踐(七):青海省高級人民法院訴訟文書電子送達規定
制度實踐(八):青海省高級人民法院審判管理辦公室電子卷宗制作與歸檔推薦性規范(試行)
制度實踐(九):青海省高級人民法院遠程視頻審理案件指導性操作規程
試行)
制度實踐(十)青海省高級人民法院直播錄播庭審活動實施細則
第四章審判管理的沿革
及時節我國古代的審判管理
第二節新中國成立后的審判管理
一、“一五”改革綱要前:行政化的審判管理階段
二、“一五”改革綱要時期:現代審判管理模式初步形成階段
三、“二五”改革綱要時期:現代審判管理制度建立階段
四、“三五”改革綱要時期:審判管理體系逐步構建階段
五、“四五”改革綱要時期:改革新階段
第五章審判管理的原則
及時節審判管理原則含義界定
一、原則的含義
二、原則的分類
三、審判管理原則的含義
四、審判管理原則的功能
五、審判管理原則與其他管理原則的區別
第二節審判管理原則
一、審判管理基本原則
二、審判管理具體原則
三、審判管理基本原則和具體原則的區別
第六章審判管理的分類
及時節審判管理分類的內涵
一、分類的含義
二、審判管理分類的含義
第二節審判管理的具體分類及意義
一、審判管理的具體分類
二、審判管理分類的意義
第七章審判管理的運行
及時節審判管理運行的含義
一、運行的含義
二、審判管理運行的含義
第二節審判管理運行的狀態
一、審判管理的正常運行
二、審判管理的異常運行
第三節審判管理正常運行的建議
一、尊重審判規律
二、尊重認識實踐規律
第八章審判管理體系
及時節審判管理體系的含義
一、體系的含義
二、審判管理體系的含義
第二節審判管理體系構建現狀及不足
一、審判管理體系構建現狀
二、審判管理體系構建不足
第三節審判管理體系的構建
一、審判管理體系中審判管理內部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構建
二、審判管理體系中審判管理外部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構建
第九章中外審判管理模式比較及借鑒
及時節審判管理模式的內涵
一、審判管理模式及內涵
二、審判管理模式特征
第二節我國的審判管理模式
一、按照審判管理的功能分為單一性審判管理模式和系統性
審判管理模式
二、按照審判管理的內容分為績效管理型、訴訟服務型、監督
管理型、審務監控評價管理型
三、按照審判管理的地域分為江蘇模式、成都模式等具有博學
法院特點的模式
第三節國外審判管理模式介紹
一、美國法院
二、英國法院
三、德國法院
第四節中外審判管理制度比較及借鑒
一、審判管理制度的相同點
二、借鑒
第三部分審判管理基本理論與實踐的新發展
及時章司法改革形勢下審判管理基本理論的完善
及時節司法改革形勢下審判管理改革的目標和任務
一、審判管理改革的目標
二、審判管理改革的任務
第二節司法改革形勢下審判管理改革的范圍和內容
一、審判管理改革的范圍
二、審判管理改革的內容
第三節司法改革形勢下審判管理的手段和權利義務
一、審判管理的手段
制度實踐(十一):青海省高級人民法院法官審判績效考評辦法(試行)
制度實踐(十二):青海省高級人民法院立案一庭法官績效考評辦法(試行)
制度實踐(十三):青海省高級人民法院法官執行績效考評辦法(試行)
二、審判管理的權利義務
制度實踐(十四):青海省法院法官、審判輔助人員績效考核辦法(試行)
第四節司法改革形勢下審判管理的程序、評估及監督
一、審判管理的程序
二、審判管理的評估
三、審判管理的監督
制度實踐(十五):青海省法院案件質量評定標準(試行)
制度實踐(十六):青海省高級人民法院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匯報約談制度
第二章審判管理的改革與實踐探索
及時節審判管理的方法
一、審判管理方法內涵
二、審判管理的認識方法及改造方法
三、審判管理方法的不足及完善
第二節審判管理職能定位及機構設置
一、審判管理職能定位及分類
二、審判管理各主體的職能定位
制度實踐(十七):青海省高級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工作規則
三、審判管理機構設置及職能分配
四、審判管理機構人員配置
第三節司法改革形勢下改進審判管理的實踐探索
一、改進審判組織及其運行機制,較大限度消除法院內部行政權力
干預司法裁判的可能
制度實踐(十八):青海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在互聯網公布裁判文書的實施細則
(試行)
制度實踐(十九):青海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貫徹隨機分案制度的若干規定
(試行)
制度實踐(二十):青海省法院法官違法審判責任追究辦法(試行)
制度實踐(二十一):青海省法院主審法官合議庭辦案責任制辦法(試行)
制度實踐(二十二):青海省法院法官助理管理辦法(試行)
制度實踐(二十三):青海省法院書記員管理辦法(試行)
制度實踐(二十四):青海省高級人民法院民商事審判專業法官會議工作規則
(試行)
二、改進院庭長、審委會監督個案方式,建立全程留痕、相互監督、
相互制約機制
制度實踐(二十五):青海省法院辦案人員權力清單(試行)
制度實踐(二十六):青海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落實領導干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
具體案件處理記錄報告制度的若干意見
三、細化辦案流程、量化責任比例、具體責任形式,確保審判責任
追究落到實處
制度實踐(二十七):青海省高級人民法院重要時間節點信訪舉報應急事件處置
工作預案(試行)
四、深化司法公開、完善社會監督機制
第三章建立以信息化為依托的審判管理
及時節審判管理信息化的內涵
一、審判管理信息化的概念及外延
二、審判管理信息化的特征
第二節信息化與審判管理的聯系
一、審判管理現代化需要信息化
二、信息化推動審判管理現代化
第三節推進審判管理信息化的路徑
一、轉變審判管理理念
二、轉變審判管理方式
三、充分發揮審判管理信息化應用作用
制度實踐(二十八):推進司法公開三大平臺建設實施方案
制度實踐(二十九):青海省法院信息化建設“十三五”發展規劃
后記
風勁帆直正當時勇立潮頭唱大風(代序
當下中國,在深化改革的大勢之下,人民法院司法改革再啟征程。自1999年的及時個五年改革綱要始,十五年來,全國各級法院堅守初心,一路風雨兼程,砥礪前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和十八屆四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再次吹響了司法改革的沖鋒號角,人民法院第四個五年改革綱要更是高舉旗幟、定明方向、細化措施,深化司法改革的序幕正式拉開。
"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銳意改革需要著力解決長期以來影響司法公正、制約司法能力的深層次問題,目標是要發展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直面問題和困難,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真刀真槍真改革,創業創新創未來,勇于打破既有的條條框框,敢于動既得利益格局的"奶酪","唯改革者進,唯創新者強,唯改革創新者勝"。
既然是力度前所未有的改革,改變的是長久以來沉積于司法機關內外的體制缺陷和機制弊端、習以為常的做法、長期形成的格局,凡此種種都意味著改革的道路上不會鋪滿鮮花和掌聲,而是密布荊棘和暗礁。完善司法人員分類管理;落實司法責任制;健全司法人員職業保障制度;探索建立省以下地方法院人財物統一管理;審判權力運行機制改革等等;一系列改革舉措穩步推進,多年未能解決的問題再也繞不開、躲不過,考驗的不僅是改革者有沒有敢于向自身利益"動刀子"的決心和"壯士斷腕"的勇氣,更是"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智慧和決心。
審判管理是近年來人民法院新興的工作領域。雖說古今中外有司法審判活動就有對審判的管理,但作為相對獨立的工作領域,人民法院形成有組織、有系統的審判管理工作新格局,卻是以2011年以來全國法院普遍設立專門審判管理機構為標志的。司法改革"換擋提速",剛剛適應了原有審判權力運行模式的審判管理何去何從,成為擺在全國各級法院審管干部面前的重要課題。有人迷茫,有人抱怨,有人退縮,還有人觀望,一些地方司法改革之后撤并了專門設立的審判管理辦公室,又回到了沒有專門審判管理機構的局面。
改革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唯有實干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唯有奮進才能抓住歷史的機遇。在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的新形勢下,審判管理"路在何方",不能等、不能靠,只有銳意進取、奮發有為、搶抓機遇才能創出一條新路來。有為才會有位,有位更要有為。司法改革后新的審判權力運行模式必將更加倚重審判管理發揮其"規范、保障、促進、服務"審判執行工作的職能作用:在司法行政和輔助部門趨于專業化、精細化后,原由其承擔的直接服務保障審判執行工作的職能由誰來承擔?分管院領導、庭長聚焦執法辦案后,其部分審判管理職責由誰來補位?扁平化的審判團隊如何統一裁判尺度?新形勢下,作為較高審判組織的審判委員會如何有效履行職能?司法人員分類管理后業績考評的依據為何?法院系統內的員額配置、案件調度、職能調整、裝備保障以什么為依循?開放、動態、透明、便民的陽光司法機制誰來負責構建和督導?中央關于領導干部插手過問案件追究問責的要求如何落地?只需簡單地掛一漏萬地稍加思考,就足以明白審判管理工作不會削弱也不能削弱,其作為構建人民法院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只能得到切實加強。但與此同時,我們需要順應改革潮流、適應改革步伐,在新的更高層次上進一步深化、優化審判管理。
近年來,特別是深化司法改革以來,青海法院上下以超常的勇氣和魄力推進各項改革工作,取得明顯成效。董開軍院長主編的這本《司法改革形勢下審判管理基本理論與實踐研究》,從改革的全局著眼,緊密結合審判管理工作實際,深刻回答了司法改革大勢之下審判管理的諸多重大、疑難問題,既正視回應了司法改革對審判管理工作的影響和挑戰,又前瞻預判了審判管理工作在新時代背景下的前景方向,其有助于我們在處"險灘"之際,厘清思路,把握大勢,洞悉未來,更加凝心聚力、信心百倍地投身改革,以開創審判管理工作新局面,推動審判管理工作再上新臺階。
是為序。
單位圖書館的書,不錯。
非常滿意,很喜歡
已讀完,很有啟發。書中有幾處錯誤。
包裝完好,物流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