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與法律》是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又名中國國際商會仲裁院)、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和中國國際商會仲裁研究所主辦,專門研究仲裁與法律問題的全國性法學讀物。
本出版物自出版二十多年來,始終貫徹仲裁基本原則,堅持仲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突出對重大仲裁理論與現實問題的研究,追求學術創新,嚴守出版宗旨,在仲裁界、法律界和經貿界頗具影響。
本出版物現辟有如下欄目:仲裁動態、專論爭鳴、調解專欄、海事仲裁、案例精辟、特載和法律資料等。
及時章 中國國際商事仲裁發展概況 1
一、中國商事仲裁案件數據報告 1
二、中國國際商事仲裁法制發展 3
(一)新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關于仲裁的規定 4
(二)認可和執行臺灣地區仲裁裁決 6
(三)貿仲委及其原分會所作仲裁裁決的司法審查 7
(四)為“一帶一路”提供仲裁司法審查服務和保障 8
三、中國國際商事仲裁司法審查 8
四、中國國際商事仲裁研究動態 10
(一)中國涉外仲裁研究動態 10
(二)域外國際商事仲裁研究動態 12
第二章 中國國際商事仲裁實踐觀察 16
一、2015年中國國際商事仲裁實踐比較 16
(一)受案量 16
(二)案件當事人 19
(三)爭議類型 21
(四)結案情況 23
(五)仲裁員 24
(六)仲裁爭議金額 25
(七)仲裁費用 26
結語 27
二、貿仲委《證據指引》助推中國仲裁國際化 29
(一)商事仲裁證據問題的法律淵源 29
(二)貿仲委《證據指引》的特色 31
(三)貿仲委《證據指引》與IBA《取證規則》的比較 33
第三章 中國國際商事仲裁特別觀察——CISG在中國
國際商事仲裁中的運用 36
一、涉CISG仲裁裁決概況 37
(一)裁判文書的繁與簡 37
(二)說理與法條引用 38
(三)中外當事人勝負對比 39
(四)CISG的適用 40
二、CISG在中國國際商事仲裁中的適用 41
(一)自動適用 42
(二)非自動適用 48
(三)依國際私法適用內國法裁判 54
(四)港澳臺與CISG 56
三、進一步的分析與評論 57
(一)法條引用及裁判說理之改進 57
(二)應該如何看待裁判勝負比例 59
四、結論與建議 60
第四章 中國國際商事仲裁司法審查 62
一、涉外涉港澳臺仲裁條款的效力認定 62
(一)涉外涉港澳臺仲裁協議的準據法問題 62
(二)對仲裁條款約定仲裁機構的解釋問題 63
(三)對仲裁條款約定仲裁事項范圍的解釋 65
二、涉外涉港澳臺仲裁裁決的撤銷和不予執行 66
(一)關于仲裁司法審查的范圍問題 66
(二)關于仲裁協議效力的認定 66
(三)關于仲裁程序的問題 68
(四)關于裁決書的筆誤問題 69
(五)關于仲裁員利益沖突披露義務的問題 69
(六)《批復》的實施情況 70
三、域外仲裁裁決的承認和執行 70
(一)仲裁協議效力問題 70
(二)涉外因素的擴張解釋 72
(三)仲裁程序的相關法律問題 74
(四)公共政策問題 76
(五)超裁問題 77
(六)承認和執行外國仲裁裁決案件的管轄權問題 77
年度小結 79
我國的國際商事仲裁始于1956年在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內設立的對外貿易仲裁委員會,也就是現在的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以下簡稱貿仲委),迄今已走過了一個甲子的春秋。隨著國家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和對外貿易與投資的迅猛增長,我國的仲裁事業蓬勃發展,我國的國際商事仲裁也跨上了一個新的臺階。當前,我國正從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過渡,"一帶一路"倡議穩步推進,這給中國國際商事仲裁創造了歷史上好的發展機遇。但也應當認識到,國際商事仲裁是一個全球化的市場,國際上主要商事仲裁機構之間的競爭十分激烈,我國國際商事仲裁和國際相比仍有差距,也面臨很大的挑戰。
2015年9月22日,中國仲裁法學研究會在北京首次《中國國際商事仲裁年度報告(2014)》,這是國內及時次針對中國國際商事仲裁(即通常意義上的中國涉外仲裁)的發展所做的年度總結。2014年度報告在后受到了我國仲裁界、法律界和媒體界的廣泛關注,目前已正式出版發行。為進一步總結中國國際商事仲裁年度發展和國際商事仲裁法治建設情況,推動我國國際商事仲裁制度完善,同時為域內外國際商事仲裁實務界和理論界搭建信息交流平臺,提升我國在國際商事仲裁舞臺上的影響力,并為我國進一步發展國際商事仲裁事業提供建議參考,中國仲裁法學研究會決定繼續編寫并《中國國際商事仲裁年度報告(2015)》。
中國國際商事仲裁年度報告(2015)》采用實證分析與理論研究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忠實于中國國際商事仲裁發展狀況,展現中國國際商事仲裁實踐亮點。具體言之,在分析2015年度中國國際商事仲裁案件數據的基礎上,跟蹤中國國際商事仲裁法律制度的發展,觀察中國國際商事仲裁機構在推進國際商事仲裁方面所作的努力,探討中國國際商事仲裁司法審查情況,并以《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以下簡稱CISG)在中國國際商事仲裁中的適用作為2015年度的特別觀察。
中國國際商事仲裁年度報告(2015)》除前言和年度小結外,共分為四章。及時章"中國國際商事仲裁發展概況",概述2015年度有關中國國際商事仲裁法制的發展情況,全國仲裁案件的數據分析情況,中國較高人民法院對于國際商事仲裁案件的司法協助與監督情況,以及中國國際商事仲裁理論研究進展情況。第二章"中國國際商事仲裁實踐觀察",從律師、仲裁用戶的角度進行觀察評述,對中國代表性國際仲裁機構與國外的主要仲裁機構進行相關數據比較分析。同時,評述貿仲委的《證據指引》,并與《國際律師協會關于國際商事仲裁的取證規則》(以下簡稱《取證規則》)進行比較分析。第三章"中國國際商事仲裁特別觀察",以2008~2015年貿仲委涉CISG的81篇裁決書為研究素材,一定程度上揭示中國國際商事仲裁中適用CISG的經驗與問題。第四章"中國國際商事仲裁司法審查",主要探討中國國際商事仲裁中的仲裁條款效力的確認、裁決的撤銷、裁決的執行等方面的司法審查情況。
2015年度報告由中國仲裁法學研究會委托中國人民大學組成課題組編寫。課題組負責人為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杜煥芳教授和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仲裁研究所岳潔主任,課題組主要成員有中國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宋連斌教授、較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四庭沈紅雨法官、安杰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董簫律師和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仲裁研究所楊帆副主任。具體任務分工如下:前言和年度小結由杜煥芳教授撰寫;及時章由宋連斌教授團隊完成,其中"三、中國國際商事仲裁司法審查"部分由沈紅雨法官撰寫;第二章由董簫律師團隊完成;第三章是在清華大學法學院韓世遠教授團隊的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杜煥芳教授根據近幾年的數據情況修正、調整而成;第四章由沈紅雨法官牽頭完成。年度報告初稿完成后,由杜煥芳教授、岳潔主任和楊帆副主任對報告全文進行了整理和統稿。
中國國際商事仲裁年度報告(2015)》的編寫,得到國務院法制辦公室政府法制協調司、較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四庭、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安杰律師事務所、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中國政法大學等單位在資料提供、初稿撰寫、中期評審等方面給予的便利條件和大力協助。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仲裁員顧華寧女士負責本報告的英文翻譯。在此一并表示由衷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