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青大校,奉身兵旅數十載,曾登廟堂之高,又習帷幄之機,經博覽戎機,熟知軍中人事。多年間歐陽君暇時筆耕不輟,佳作迭出。近作《大授銜:1955共和國將帥授銜檔案》,回首錄吾軍中首次行軍銜制之盛況,又抒及時代將領風貌豪情。
大授銜:1955共和國將帥授銜檔案》一書著重所述,實敘20世紀50年代前期解放軍首次實行軍銜過程。其資料豐富,內容生動,愿了解人民解放軍歷史之人值得一讀。通覽全篇,從中可看到一個個名將鮮活形象,亦可從其成長過程得出不少有益啟示。中華江山,千年干戈,名將無數,尤以解放軍將帥英武之名蓋世無雙。看歐陽君筆下,展無數驍勇競折腰,猶如凌煙圖冊,錄幾十載功彪勛業。南昌舉義,井岡星火,長征鐵流,抗日雄圖,三役決勝,大陸一統。吾黨建軍起自草莽,紅旗漫卷農奴揮戟,千名將領來自山野,經千錘百煉終得智勇兼備。回首1955年授銜大典,銜級多以功論,集群英薈萃,觀將星閃爍,實乃軍史之盛事,今人追念雄風猶在。
1955年9月2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陸海空三軍首次大授銜的序幕在中南海懷仁堂揭開。光榮與夢想,燦爛與輝煌。在這一瞬間綻放。
軍銜制度無論在國外還是國內,歷來都是軍事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
中國人民解放軍經歷20多年的浴血奮戰,終于1955年實行了軍銜制度。歐陽青同志撰寫的《大授銜:1955共和國將帥授銜檔案》,比較具體地闡述和記載了我軍首次建立軍銜制度中開國將帥的授銜情況,以及與將帥授銜有關的珍貴資料,圖文并茂,可讀性較強,具有一定的史料價值,值得一薦。
歐陽青,1962年4月生,安徽人。畢業于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現任中國人民角放軍某副主任。大校軍銜。
著有長篇紀實文學《齊魯雄風》、《和他故鄉的將帥》、《三野一戰》、《百戰將星謝振華》等作品,共計380余萬字。
序
上冊
01 授銜——中南海里激動人心的時刻
1 中南海里首次授銜和授勛,光榮與夢想實現的輝煌時刻
2 媒體好評如潮。閱兵威武雄壯。建軍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年度
02 勾勒醞釀已久的軍銜夢
1 中國的武官階品制與西方的軍銜制有異曲同工之妙。中國最早的六等十八級軍銜等級制出臺
2 戰爭年代我軍少數高級將領被授予國民黨軍銜。我軍三次醞釀實行軍銜制等級制
3 我軍正規化制度建設中的許多"及時次"相繼頻頻亮相。授軍銜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
4 軍銜授予的基礎,各級干部等級的評定。全軍準備實施四大制度
5 《軍官服役條例》頒布。軍銜等級最終確定為六等十九級
03 中國特色的軍銜制橫空出世
1 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銜制橫空出世
2 陣容豪華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帥名錄亮相于世
3 我軍為全體官兵授貼,以表彰他們為中國人民革命戰爭的勝利作出的不可磨滅的貢獻
4 首次授銜時,我軍各重要軍事部門將帥云集、群星璀燦
04 較高統帥主動不授大元帥
1 我軍正式設置大元帥軍銜。堅辭不授較高軍銜
2 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最主要創始人和締造者
3 領導的八路軍和新四軍成為抗日的中流砥柱
4 用三年時間打敗。三大戰略決戰,消滅國民黨軍"五大主力"
5 發出了最震撼人心的一句話: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6 黨和國家一些領導人也在的影響下謙辭元帥或大將軍銜
05 十大元帥統領杰出彪炳史冊
1 輝煌的資歷與戰功,造就了輝煌的共和國十大開國元帥
2 開國元帥的名字個個響亮且意義深遠。家庭出身都比較貧寒
3 十大元帥在黨內和軍內的職務高。對元帥的點評獨到
4 "紅軍之父"元帥
5 "紅軍猛獅"元帥
6 "紅軍靈鷹"元帥
7 "軍神"元帥
8 "賀胡子"元帥
9 "詩人"元帥
10 "政治元帥"元帥
11 "北方帥星"元帥
12 "儒帥"聶榮臻元帥
13 "葉參座"元帥
06 十大大將功勛卓著威名遠播
1 十大大將的成長和進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輝煌歷史的縮影
2 十大大將在戰爭年代的任職、級別很高,戰功卓著
3 十大大將個個威名遠播。的贊譽幽默
4 最會打仗的粟裕大將
5 "中國的夏伯陽"徐海東大將
6 全政全能的黃克誠大將
7 "黃埔三杰"之一的陳賡大將
8 "一生坦正"的譚政大將
9 終身海軍司令蕭勁光大將
10 紅7軍創始人張云逸大將
11 執掌公安軍的羅瑞卿大將
12 總軍械部長王樹聲大將
13 裝甲兵司令許光達大將
07 陸海空三軍上將叱咤風云群星璀燦
1 57位開國上將全是兵團司令級。他們的權重責任更大
2 開國上將的政治素質很高。他們來自五湖四海
3 開國上將的革命歷史淵源深厚。他們遍及全軍。如星光燦爛
4 三楊開泰楊得志、楊成武、楊勇三上將
5 博學職高蕭克、張宗遜、傅鐘、李達四上將
6 鐵血剛猛許世友、王震、陳再道、賀炳炎、彭紹輝五上將
7 青年俊逸陳錫聯、韓先楚、李天佑、劉震、韋國清、洪學智六上將
8 政工將領宋任窮、蕭華、甘泗淇、唐亮、李志民、王平、鐘期光七上將
9 兵團司令劉亞樓、鄧華、陳士榘、葉飛、王建安、宋時輪、周士第、張愛萍八上將
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