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命歸黃泉,世人對他的關注也絲毫未減。有人把他當做戰神來崇拜,也有人指責他助紂為虐。在軍事領域對他的評價,也漸起爭議。他是20世紀的漢尼拔,還是只是一位成功的戰術家,戰略失敗者?
本書系《二戰風云人物》中的一本,是以二戰時期德國將領隆美爾為主角的個人傳記,全書圍繞隆美爾在二戰時期的戰爭經歷,記述其戎馬的一生以及永遠無法被抹去的法西斯惡行。
紀念二戰勝利70周年,誠意推出《二戰風云人物》系列叢書。
本叢書共10冊,收入了二戰期間"同盟國"和"軸心國"將領各5人,分別是:艾森豪威爾、巴頓、麥克阿瑟、朱可夫、蒙哥馬利、隆美爾、鄧尼茨、曼施泰因、古德里安和山本五十六。
本書系其中一種,真實記述"沙漠之狐"隆美爾的一生。
本叢書為圖文紀念版,由專家學者撰寫,內配以國內罕見的相關圖片,是一套具有研究價值和珍藏價值的書籍。
本叢書不止于對人物在二戰期間經歷的單純記述,而是從宏大的歷史戰爭畫卷入手,就人物的性格、軍事指揮藝術以及世界潮流發展進行深入分析與闡釋,傳達了正義必將戰勝邪惡這一亙古不變的真理。
作者簡介
孫潔,女,江蘇南京人。畢業于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獲碩士學位,作為主要成員參與遼寧省社科基金項目一項。現任職于江蘇省檔案館。
叢書主編
于之偉,男,河北永清人,遼寧社會科學院黨史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室主任,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博士生,香港中文大學短期訪問學者,2012年度華東師范大學博士學術新人獎獲得者。在《社會科學輯刊》等刊物多篇,多次參與、主持國家、省級社科基金項目。
郭嶺松,男,北京人,畢業于首都師范大學歷史系,副編審,長期從事出版工作,對歷史學科有著濃厚的興趣。著有《微觀記錄(1840-1949)》、《新四軍東進紀實》、《羅伯斯皮爾傳》等,與他人合作出版有《第二次世界歷史大辭典》、《新中國50大事記(1949-1999)》等。
父命難違——文弱書生入軍營
嶄露頭角——英勇軍官立戰功
復原浪潮——潛心鉆研暫沉寂
硝煙再起——"魔鬼之師"入法國(上
硝煙再起——"魔鬼之師"入法國(下
趁勢推進——率眾疾馳闖火線
一擊——塞納河畔定乾坤
救援意軍——"沙漠之狐"顯功力
僵持之局——勝敗交織陷黃沙
率部反擊——重掌優勢揚威名(上)
率部反擊——重掌優勢揚威名(下)
強弩之末——生死相拼定乾坤
一搏——黯然離別傷心地
拯救西線——戰爭狂人萌退意
狐貍之死——意外賜死留謎團
按照德軍的既定計劃,只有突破這條防御帶才能順利施行"黃色方案"。隆美爾所部被任命為第1集團軍群和第4集團軍群的沖鋒軍,負責開辟比利時戰場,深入其境內,以達到引誘英法聯軍的最終目的。他們的作用至關重要,只有順利引開英法主力,德軍主力才能快速通過馬斯河到達隆美爾的左翼,進而雙管齊下,實現真正的大包圍、大突破。希特勒對于此戰尤為重視,認為這是完成下一階段戰略目標的關鍵一擊。
在接到相關命令,完成行軍準備后,隆美爾立即利用之前在比利時邊境所做的道路標記,趁著夜色,坐著他的裝甲指揮車,帶領部隊迅速趕到行軍通道。哪知他們趕到時才發現,道路已經被各方的部隊擁塞住,現場亂作一團,爭吵聲不斷。沒有任何一支隊伍甘愿落后,紛紛想搶道先走,反而導致坦克等裝備橫在路中央,誰都走不了。坐在車上的隆美爾很是憤怒,不想再耽誤進軍的時間,便親自下車指揮交通。經過他耐心的勸解,一些車輛讓開了通道,按照順序一一離開。將近凌晨12時,第7裝甲師的一批士兵才到達德比邊境上預定的進攻地點。
隆美爾知道,因為之前的道路阻塞,他們已經比預定的時間晚到了很久,這時肯定來不及讓部隊好好休息了。天還沒亮,隆美爾就派了探路工兵前往比利時前線。時間一到,在數十架轟炸機的掩護下,地面部隊發起了猛烈的進攻。盟軍怎么都沒有想到德軍竟然會把阿登森林作為戰爭的突破口,更想不到德軍的坦克竟然都出現在了這里。盡管盟軍在馬奇諾防線擁有龐大的防御體系,但還是對這次德軍突襲感到措手不及。
在這里,隆美爾再次用上了心理戰術,不顧敵軍對側翼和背后的包抄,而是直接選擇長驅直入。比利時軍隊的實力無法與德軍抗衡,本身就無力硬拼,只是稍作反擊,將重點放在破壞交通線上,盡力拖延德軍進攻時間,好讓主力部隊能夠安然向內陸轉移。隆美爾早已考慮到這點,按照演習方案,讓工兵以最快的速度架設好便橋,以便德軍坦克浩浩蕩蕩地向前沖去。戰斗中,隆美爾所乘坐的馬克3改裝型指揮車總是沖在隊伍的前方,毫無退縮之意。有時,他也乘坐偵察機,從上空觀察戰爭實況,隨時掌握戰爭動態。可以說,他隨時都處在危險的境地,但他從未表現出畏懼之情。作為指揮官,隆美爾勇猛無畏的作戰風格無疑起到了模范帶頭作用,感染了全師官兵,大家如兄弟般同甘共苦、并肩作戰,在戰場中取得了一系列輝煌戰績。
在隆美爾的帶領下,第7裝甲師首先連續橫掃了比利時的菲利普維爾和弗拉維城。在上述戰爭過程中,他開創了不少全新的戰術形式,其中最有意思的當屬"延伸網"概念。它的主要內涵是將駐扎在不同區域的位點兩兩連接,構成網狀圖,通過一傳一的通訊方式,迅速計算出各點間的位置情況。除此之外,他提出火力全開的戰爭模式,認為這樣可以迅速誘導敵人暴露出自己的隱匿之處。這種方式看上去很浪費子彈火藥,但的確能夠達到預想效果,使得德軍能夠快速結束戰斗,間接減少了傷亡。不過,狂掃亂射的弊端也大大存在。在森林中,視野不是很開闊,隨機掃射很容易造成意外傷亡。有一次他們就不小心"解決"了自己的救護車。
不管怎么說,這些"稀奇古怪"的招式在戰爭中的確很實用,為德軍贏得了不少勝利。接連的捷報令希特勒欣喜若狂,對隆美爾更加信賴了。
馬斯河屬于法軍重兵防守的據點之一,他們的騎兵部隊和機械化部隊正駐守在馬斯河的對岸,在渡河點設置了重炮,決心死守到底。隆美爾原本是想乘著勝利之勢,在法軍騎兵師尾后沖過馬斯河,但法軍在過河后迅速炸毀了橋梁。此時已是深夜,隆美爾身邊只剩下10輛坦克了,根本無力沖過對岸與法軍火拼。他只能在心中默默祈禱后續大部隊能盡快趕來。
等到雙方人馬齊全之時,兩岸對峙局面幾乎已陷入僵局。馬斯河兩岸的地理環境較為特殊,地勢陡峭,但同時視野開闊,容易暴露位置。德軍與法比聯軍隔著河谷,雙方毫不示弱,互相發炮轟擊,彼此不斷有坦克被摧毀。隆美爾想強行推進,為大部隊開辟道路,打破僵局,便下令第7裝甲師第3步兵團突擊隊于5月13日凌晨4點半強渡馬斯河。法軍所在的西岸恰有一塊地勢較高處,部隊可以在這里觀察到東岸的一切軍事行動,同時還可以借地勢隱蔽于此。法軍正是借助這塊高地的掩護,不斷向德軍強渡的橡皮舟開火放炮,馬斯河漸成血河,河面火光閃閃,無數的德國士兵被擊沉河底。戰士們強渡河岸時,隆美爾正躲在隱蔽點觀察戰事,耳邊還不斷有子彈呼嘯而過。他曾試圖通過望遠鏡找到對方的火力集中位置,但苦于對岸炮火過于猛烈,始終未能成功。法軍把守衛馬斯河視為守衛家門一般,沒有絲毫的含糊和松懈。在法軍密集的炮火下,德軍幾次強渡馬斯河的努力都宣告失敗。
眼見突進毫無進展,隆美爾決定使用點小計謀引開法軍注意力,保障步兵能夠順利渡河。他讓部下放火燒毀了河岸附近的村莊,燃燒產生的大量煙霧嚴重干擾了法軍的開火視線。趁著煙霧彌漫時,臨時組建的專門負責渡河的連隊把坦克等重型武器運過了寬闊的馬斯河。不久,機槍營從北面村子順利渡河的消息傳來,隆美爾令其向南進攻,以配合清除難搞的西岸敵軍據點,掩護大部隊迅速過河。
這時,阿登森林中已經布滿了德軍傷兵,醫護人員忙做一團。馬斯河就在眼前,卻始終無法突破。隆美爾明白這意味著什么:德軍在這里被拖延得越久,閃電戰計劃就越有失敗的危險,英法聯軍就能迅速調頭沖出包圍圈,德軍的全盤計劃就泡湯了。時間就是一切,軍長霍特甚至親自來到前線要求隆美爾以最快速度帶經驗豐富頭部隊突破馬斯河防線。如果不能抓住時機,那么等到敵軍援兵到達,就更不可能突破了。
在這種情況下,隆美爾又一次察看了地形狀況,隨即調來了坦克和榴彈炮。根據前幾次的攻擊狀況,隆美爾已經漸漸摸清敵方的火力點。他讓新調來的裝備在岸邊排開,并對準法軍火力點,一旦對方開火,就立刻反擊。漸漸地,對岸法軍吃不消了,炮火開始弱了下來。趁著這個好時機,德軍開始安排架橋工作。
德方找來4艘大船,并排停在河岸之間,形成了一個臨時纜渡臺。等待已久的軍隊很快就向對岸涌去。天黑時,德軍才開始安排坦克等重型武器過河。船只承重有限,所以這些大家伙過河花費了不少時間。清晨,俾斯麥上校率領著已渡河的部分裝甲部隊向法軍的西面撲去,希望能夠插入對方縱深。不過,這個方案很快就出了問題。他們沒想到法軍早有準備,遇到了強力的反擊,還被包圍住了。而隆美爾的第25坦克團此時已順利運送了30輛坦克到對岸,在盧森堡上校的指揮下,立即投入到戰斗中。第25團原本是想幫助俾斯麥上校他們解圍的,但當兩軍會合后才知道之前的情報出了錯誤。原來俾斯麥部所發電文的意思是"已到達"敵方所在地,而非"被包圍"。德文中兩詞詞根相同,緊急之下就產生了差錯。會合后的軍隊沒敢停留半分,立刻向森林深處進發。
另一方面,由于敵方火力減弱,隆美爾所部漸漸都渡過了河。然而河岸這邊的法軍并沒有放棄的希望,他們早已嚴陣以待,只為一搏了。剛剛經歷過重大傷亡的德軍官兵們情緒有些低落,看到氣勢洶洶的法軍心里很是慌張。另一方面,此前德軍裝備亦有較大損失,甚至連一門反坦克炮都沒有到達對岸,一切都對德軍不利。在這種情況下,要想再次順利突擊,的確需要一些功夫。隆美爾不顧雙方力量之懸殊,命令所有隨行武器向法軍的查爾式坦克撲去。在德軍的反擊下,法軍無法持續保持猛烈火力,坦克的攻勢有所減弱,部分步兵團開始撤入防線區。5月13日夜晚,法軍第9軍團司令柯拉普被德軍散布的謠言所欺騙,以為敵方的坦克大軍即將殺來,便放棄了馬斯河防線,向西內撤。堅信謠言的他聽聞有幾千輛德軍坦克浩浩蕩蕩殺來,便不顧一切地放棄馬斯河防線,全線西撤。
5月14日,萊因哈特和古德里安指揮的兩支裝甲部隊經歷重重的困難,分別在蒙特爾米和色當突破了馬斯河。比利時境內的英法軍隊正在慢慢被包圍,就連防守馬奇諾防線的法軍主力部隊也陷入危機之中。不僅法國前線軍隊中人心惶惶,就連政府也開始坐不住了。政府上層官員經過商討后,決定暫時撤離巴黎,在圖爾建立臨時政府。5月15日,法國總理雷諾向英國政府發出求救電文,請求英國派出所有的飛機和軍隊,巴黎即將失守,法國即將淪陷。
相關鏈接:
1.德國馬克3坦克
馬克3坦克,又稱3號戰車,前身有馬克1和馬克2。馬克1專門用來做訓練坦克,后來在1938年西班牙內戰時投入實戰,在1939年德國入侵波蘭時也被大量使用,1941年撤出主戰場。馬克2則裝備了一門加農炮,暫時替代交付延誤的馬克3和馬克4,也參加了西班牙內戰,曾是德軍進攻波蘭的主力軍。但是,馬克1和馬克2,都屬于輕型坦克,難以抵擋重火力的攻擊,后來漸漸退至次要防線上。
1939年,馬克3和馬克4坦克正式投入戰場,它們是當時世界上的中型坦克。其中,馬克3裝有1門50毫米火炮、2挺機槍,最多可乘坐5人,裝甲厚度是12~50毫米,最快時速達40公里每小時。但是它的裝甲還是不夠厚,盟軍的火炮,如法軍的SA-35火炮,可以在百米內輕易將其射穿。德軍進攻波蘭時,曾小范圍使用過馬克3,待到1941年時,馬克3和馬克4的改進型已經被廣泛使用起來。而馬克5(豹式坦克)和馬克6(虎王坦克)已經屬于重型坦克,防轟炸能力更強一些。
……
沙漠之狐!
沙漠之狐!
在讀
幫別人買的,我還沒看呢,不過很期待喲……
很喜歡 很好
書本的內容很好
又是一個興趣。。。
在當當買很多書了,書不錯,促銷時買得更多,存著,慢慢看
在當當買很多書了,書不錯,促銷時買得更多,存著,慢慢看
給孩子買的,孩子很喜歡
好
個人喜歡這個人,內容還未看,應當不錯
二戰名將系列,比較詳細的介紹了各位名將的一生和計謀,軍事愛好者的最愛
書的內容很好,物流也挺給力,我很滿意,點贊
小朋友喜歡的
升級成為鉆石會員買書會便宜點,書的質量一直都不錯,物流也快,可能近廣州,幾乎都是次日達,點贊!
書很好!!
正版書籍。大師作品果然不同凡響,質量很好,紙質也不錯。值得擁有!
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紙張很好!
物流慢了,書還不錯,希望物流能快一點
不錯的書,老公要看的
書不錯,翻譯的也很好!
寶貝不錯,我很喜歡!
孩子超喜歡,讀后還要再買其它的。
隆美爾的成長經歷寫的很詳細,死時很慘啊。
你值得擁有
二戰風云人物系列,隆美爾。二戰70周年出版的系列書,10本,一開始一只少了巴頓將軍,所以一直沒入手,看到巴頓出來了,立即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