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是李宗仁先生不平凡的一生事業的最完備的記錄,又是李氏一生各階段心路歷程的最忠實的寫照。
這本書也是我個人已出版的著作中,用功最深、費力、遭遇困難最多的一部有原始性的史書。
李宗仁先生用了七十多年的歲月,始制造出本書中許多驚人的故事。我則用了將近六年的光陰——平生治學生產力最旺盛的六年光陰——才把它用中、英雙記錄下來。
本書原只是一部中文"草稿",借助翻譯之用。按照李氏與原資助單位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研究所中國口述歷史學部所訂的合約和撰述計劃,是在本書英文版發行之后,始能加以整理、潤色,然后以中文版面世的。
總之,本書自動議磋商到付梓發行歷時逾二十年的一系列過程中,它嵌在作者個人生命史上的痕跡,是苦是甜,也是終生不滅的。它今日之終能以現在形式出版,也可說是"執筆人"的一部"發憤之作"吧。
李宗仁 1891.8.13~1969.1.30 民國時期軍事家、愛國將領。字德鄰。廣西臨桂(今桂林)人。1908年(清光緒三十四年)入廣西陸軍小學堂。1910年(清宣統二年)加入同盟會。1913年于廣西陸軍速成學校畢業,任南寧廣西將校講習所教官。一年后,該所停辦,返回桂林,應聘為省立模范小學
及時編 少年時期
及時章 時代、故鄉、家世
第二章 父母之教與童年生活
第二編 陸軍教育時期
第三章 陸軍小學的教育
第四章 廣西青年與辛亥革命
第五章 從陸軍速成學堂到將校講習
第三編 初期軍中生活
第六章 護國軍中的青年軍官
第七章 討龍之役與初次負傷
第八章 護法戰爭
第九章 護法歸來
第十章 及時次粵桂戰爭
第十一章 中山援桂之戰
第十二章 六萬大山去來
第四編 統一廣西
第十三章 孫、陳失和與自治軍成立的經過
第十四章 兩廣革命武力之初步合作
第十五章 定桂討賊軍之成立與陸榮延政權之覆滅
第十六章 拒唐和討沈
第十七章 討唐兩大戰役——昆侖關和沙埔之戰
第十八章 統一后之廣西
第五編 從滇南關到山海關——北伐回憶
第十九章 兩廣統一與湖南之內江
第二十章 親赴廣州,促成北伐
第二十一章 北伐前夕的革命陣容
第二十二章 向長沙前進——北伐的序幕戰
第二十三章 長沙會議
第二十四章 汨羅江、汀泗橋、賀勝橋的攻擊戰
第二十五章 武昌之圍
第二十六章 進軍江西
第二十七章 箬溪、德安、王家鋪之血戰
第二十八章 肅清江西
第二十九章 勝利聲中的政治暗礁
第三十章 中央北遷問題與反蔣運動
……
第六編 十年國難與內戰
第七編 八年抗戰
第八編 從全盤勝利到徹底潰敗
結論
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