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草文獻的出土,為西方圖書史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實物和手資料。在本書中,凱尼恩主要對這些資料進行了概括和分析,并結合古典文獻中關于圖書和閱讀的零星記述,向讀者生動而又詳細地介紹古希臘和古羅馬社會生活中圖書的材質、形制、內容以及閱讀習慣的發生、發展和演變的情況。本書是西方圖書史研究的經典之作,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弗雷德里克·喬治·凱尼恩爵士(Sir Frederic George Kenyon,1863—1952)是英國著名古典學家、圣經學家和古文書學家。1863年1月生于倫敦,先后就讀于溫切斯特公學和牛津大學新學院,畢業后1883年被遴選為牛津大學麥格達倫學院教研人員。1889年成為大英博物館助理館員,1898年被選為寫本部副部長。1909年被任命為大英博物館館長、圖書館首席館員,擔任此職一直到1931年退休。其間,1912年被封為爵士,1913年擔任古典學會會長,1917年成為英國人文與社會科學院院長,1918年成為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古代史教授,1919年成為希臘學研究學會會長。凱尼恩畢生致力于紙草文獻的整理、研究和出版,著述頗豐,主要有:亞里士多德《雅典憲法》的首個校勘整理本以及英文翻譯(1891, 1904, 1920),《大英博物館所藏紙草文獻中的古典文本》(1891),《大英博物館所藏希臘文紙草目錄》(1893, 1898, 1907),《希臘文紙草文獻古文書學》(1899),《我們的圣經和古本》(1895),《新約文本校勘手冊》(1901,1912),《切斯特?比提圣經紙草》(1933—1941)。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凱尼恩相信《新約》的歷史真實性,認為埃及紙草文獻以及其他考古證據可以印證福音書中關于歷史事實的記述,這一見解常常被后代持相同觀點的學者所援引。譯者簡介:蘇杰,山西運城人,1969年生。先后畢業于北京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和復旦大學,分別獲得學士學位、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現為復旦大學古籍所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2004年至2005年為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奧爾伯尼分校人類學系訪問學者,2008年至2009年為韓國圓光大學中文系客座教授。主要從事漢語言文字學和古典文獻學研究,多篇,出版專著《三國志異文研究》、譯著《西方校勘學論著選》。
譯者序 及時版序 第二版序 一、古希臘的圖書 二、紙草卷子 三、古羅馬的圖書和閱讀 四、皮紙和冊子 附錄 古典拉丁著作中的相關片段 索引 譯名對照表
內容不錯,包裝一般,物流時間時快時慢,總體還行,希望更上層樓!
喜歡文學,喜歡歷史,對古希臘羅馬一直有濃厚的興趣,偶然看到這本書買來看看,期待~
閱讀此書,可了解西人古時書籍,書中有許多漂亮插圖。
這個商品不錯~
圖書很好,二折入手,支持當當,每個月都買一些自己喜歡的圖書。
有趣的一本書,當當搞活動買的超值。
東西不錯!
尾品匯嘛,內容不錯,價格不高,可以接受
還沒看 習慣性好評
還行
這個商品不錯~
這個商品不錯~
這個商品不錯~
這個商品不錯~
很好!
贊爆!
古羅馬文化史和社會史研究,饒有興味
好。
來的好快!剛剛才和同事說今天會收到,結果馬上電話就響了!
比想象中小,圖文并茂
浙大社書之愛系列之一種。此系列陸續出版中,所收都是國外經典有關書籍的圖書。陸續購買中。。。。
研究西方圖書的書籍不多,這本書頗值得閱讀。
超值。這個系列的書很棒的。
古典時代的圖書史著作我看過三本,一本是荷蘭的H.L.皮納寫的《古典時期的圖書世界》,這本書只有薄薄一百來頁,內容雖然不錯但是便宜畢竟太短;一本是法國人卡特琳娜·薩雷絲寫的《古羅馬人的閱讀》,這本書我很喜歡,從作者、讀者、書籍本身三個方面審視了一世紀的羅馬圖書業,不過作者認為整個羅馬時代的閱讀史是難于下筆的,所以僅僅展開一世紀的內容,不免有些可惜。至于本書,可以說得上是一本古典時期的圖書史通史,作者本人是一名古文書學專家,書中的引用了大量的古典材料與考古資料,完全稱得上詳實與縝密二詞,所配的插圖也恰到好處,表明了作者深厚的功底。
Kenyon的書名著啊,不知蘇先生的譯本如何?
當然是名著了。我不知道銷路如何。以前翻過原著。看到出了漢譯本買來存著。
意大利使用文字的最初情形究竟如何,今已漫漶難考。在羅馬肇建之前的青銅器時代,泰拉馬拉文化和維拉諾瓦文化中沒有留下文字的蹤跡。似乎是在公元前一千年早期進入意大利的埃特魯斯坎人,擁有或者學會了書寫文字的藝術,不過其存世碑銘的時代卻要晚得多,而且還沒有破譯出來,故而給我們的信息很少。對于羅馬人本身,我們的信息也只是開始于李維以及其他古典作家所引用的那些編年史家和好古敏求的學者;而他們自己也不早于公元前三世紀末或者公元前二世紀。他們的陳述常常言之鑿鑿,但依據卻不得而知。其間可能有傳信的成分,但更多的是猜測和設想的成分。因而在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