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融通史》是一部系統地闡述中國自古到今金融活動及其規律性的專業通史。專業通史有其自身的特點,它以、系統、完整地反映中國金融歷史的發展、演變為其主要任務。
中國的貨幣、信用有著悠久的歷史。古代貨幣源遠流長,內涵豐富,具有東方民族貨幣文化的價值;古代信用關系的發展,也具有許多不容忽視的中國特色,均值得弘揚和深入研究。人類社會從古代進人近代,是一個巨大變化。外國資本勢力的侵入,使中國金融歷史具有矛盾性和復雜性,因此,這個變化在中國更需要加以剖析與闡明。在革命根據地建立起來的新民主主義金融,隨著人民革命斗爭的勝利而不斷發展。壟斷地位非常突出的中國官僚資本主義,以其高度集中和巨大規模,為新民主主義革命準備了充分的物質條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歷史轉入當代,在金融領域里,也開始了新的篇章。金融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發揮了多方面的作用,但也不斷受到干擾和扭曲,不得不在曲折中前進。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實行改革開放,使金融事業獲得了空前繁榮,中外金融機構不斷增設,金融市場逐步開拓,金融工作內容更加豐富,這段歷史經驗,尤其應該予以總結。
緒論
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時期(1924—1936)
及時章 農村根據地金融事業的萌芽
及時節 農民協會金融事業的產生
一、社會背景與金融經濟政策
二、農民協會金融機構的倡導者
第二節 農民協會的金融機構
一、衡山縣柴山洲特別區及時農民銀行、第二農民銀行
二、瀏陽縣瀏東平民銀行
三、醴陵地方銀行
四、醴陵工農銀行
五、瀏陽金剛公有財產保管處
六、瀏南文市生產合作社
七、湖北省黃岡等縣農民協會信用合作社
八、浙江省蕭山縣衙前信用合作社
第三節 農民協會的貨幣與信貸業務
一、農民協會的貨幣與貨幣流通
二、農民協會金融機構的信貸業務
第二章 農村根據地金融事業的建立與發展
及時節 農村根據地的創建
第二節 土地革命中的廢債斗爭
第三節 農村根據地金融機構的建立和發展
一、海豐勞動銀行
二、贛西南根據地的東固平民銀行和東固銀行
三、贛南根據地的江西工農銀行
四、閩西根據地的工農銀行和信用合作社
五、湘鄂西根據地的農民銀行和蘇維埃銀行
六、鄂豫皖根據地的蘇維埃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
七、閩浙贛根據地的蘇維埃銀行
八、湘鄂贛根據地的縣銀行和省銀行
九、湘贛根據地的工農銀行和信用合作社
十、川陜省蘇維埃政府工農銀行
十一、陜甘根據地的農民合作銀行和蘇維埃銀行
第四節 農村根據地貨幣的發行與流通
一、農村根據地貨幣的發行機構
二、農村根據地貨幣的種類
三、農村根據地的貨幣制度與貨幣政策
第五節 農村根據地銀行的主要業務
一、吸收存款,開展儲蓄業務
二、財政金庫,經辦政府收支
三、公債的發行和還本付息
四、發放貸款,支持農業和工業的發展
五、發放商業貸款,支持內外貿易,促進物資交流
六、銀行兼營進出口貿易
第三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
抗日戰爭時期(1937-1945)
第四章 抗日根據地的銀行
第五章 抗日根據地的貨幣發行與貨幣斗爭
第六章 抗日根據地的信貸業務
解放戰爭時期(1945-1949)
第七章 解放區金融機構的建立與發展
第八章 解放區的貨幣與貨幣管理
第九章 解放區的金融業務
第十章 人民的革命金融事業走向全國統
大事記
主要參考書目
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時期(1924—1936)
及時章 農村根據地金融事業的萌芽
1924-1927年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史上被稱為及時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或大革命時期。這個時期的革命運動,是在國民黨和共產黨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條件下產生的,其目標在于推翻帝國主義和北洋軍閥在中國的統治。1926年,廣東國民政府發表《北伐宣言》,開始了北伐戰爭,戰爭的節節勝利以及共產黨的領導,促進了南方各省農民運動的發展。廣大農民集合在農民協會的組織之下,開展了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斗爭和經濟斗爭。為了發展農村經濟、解救農民的生產與生活困難,農民協會設立了農民自己的借貸機關并開展了貨幣信貸業務,這是農民協會金融事業的開端。農民協會的金融事業隨著大革命的失敗而被反革命勢力所扼殺,然而它所起到的作用和產生的影響則長期存在。歷史證明,大革命時期農民協會的金融事業,是后來土地革命時期農村根據地金融事業的萌芽。
及時節 農民協會金融事業的產生
大革命時期在農民運動中建立起來的農民協會,實際上是農民的準政權機關。正如在《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中指出的,"地主權力既倒,農會便成了的權力機關","一切事情,農會的人不到場,便不能解決"。農民協會領導廣大農民在政治斗爭中為了鞏固和發展他們的斗爭成果,從而建立了農民自己的有別于統治階級的金融事業。
……
期待一讀
好書
了解歷史,應了解金融
非常喜歡——這本書非常好看,非常滿意
這個商品不錯~
這個商品不錯~
這個商品還可以
這個商品不錯~
這個商品不錯~
質量還不錯,貨發到的也很及時。
呵呵,商品確實不錯。
好書
資料書。
文化傳承功能,書籍使得古人的智慧結晶能保存下來并傳給我們
喜歡啊,了解自古以來中國金融的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