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叢書根據迄今踐行的實際情況,在大致統一編輯規范的基礎上,將書稿劃分為5種體例:1.口述自傳——以及時人稱主述,由訪問者協助整理。2.人物訪談錄——以問答對話方式成文。3.自述——由親歷者筆述成文。4.專題訪談錄——以重大事件、成果、學科、機構等為主題,做群體訪談。5.舊籍整理——選擇符合本叢書宗旨的國內外已有文本重新編譯出版。
形式服務于內容,還可視實際需要而增加其他體例。
受訪者與訪問整理者,同為口述史成品的作者。憶述內容應以親歷者的科學生涯和有關活動為主線展開,強調以人帶史,以事系史,憶述那些自己親歷親聞的重要人物、機構和事件,努力挖掘科學事業發展歷程中的鮮活細節。
書中開辟"背景資料"欄,列入相關文獻,尤其注重未經披露的史料,同時還要求受訪者提供有歷史價值的圖片。這些既是為了有助于讀者能更好地理解憶述正文的內容,也是為了使全書盡可能地發揮"富集"史料的作用。
有必要指出,每個人都會受到學識、修養、經驗、環境的局限,尤其是人生老來在記憶力方面的變化,這些會影響到對史實憶述的客觀性,但不能因此而否定口述史的重要價值。書籍、報刊、檔案、日記、信函、照片,任何一類史料都有它們各自的局限性。參與口述史工作的受訪者和訪問者,即便是能百分之百做到"實事求是",也不能保障因此而成就一部完整的信史。按名家唐德剛先生在《文學與口述歷史》一文中的說法,口述史"并不是一個人講一個人記的歷史,而是口述史料"。史學研究自有其學術規范,不僅要用各種史料相互參證,而且面對每種史料都要經歷一個"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過程。本叢書捧給大家看的,都是可供研究20世紀中國科學史的史料,囿限于斯,珍貴亦于斯。
受訪者口述中出現的歷史爭議,如果不能在訪談過程中得以澄清或解決,可由訪問者視需要而酌情加以必要的注釋和說明。若對某些重要史實有不同的說法,則盡可能存異,不強求統一,并可酌情做必要的說明或考證。因此,讀者不必視為定論,可以質疑、辨偽和提出新的史料證據。
本叢書將認真遵循求真原則和史學規范,以挖掘和搶救史料為急務,搜求各種親歷回憶類史料,推動20世紀中國科學史的研究!
一部五十多年前外國出版的英文自傳的漢譯全本
一位愛國華人名醫暮年留下的成功故事
劍橋大學位中國醫學博士
撲滅百年前東北鼠疫大流行的總指揮
歷史上首次在中國境內舉行的國際學術會議的主持人
民國前期大總統府侍從醫官,國家防疫制度的首創者
中國位諾貝爾獎候選人
重大歷史事件的親歷記錄
各色知名人物的軼聞雅趣
伍連德(1879-1960),祖籍廣東臺山,生于檳榔嶼。劍橋大學醫學博士。1908年歸國任天津陸軍軍醫學堂幫辦,1910一1911年為防治鼠疫出任東三省防疫總醫官。民國時期曾任東三省防疫事務總處總辦兼總醫官、中華醫學會會長、中國海港檢疫管理處處長兼上海海港檢疫所所長等職。被聘為前期歷屆總統侍醫。1937年返回馬來亞,定居怡保行醫為業。主要著作有《肺鼠疫論述》、《鼠疫概論》、《霍亂概論》、《中國醫史》等。
何丙郁序
伍玉玲序
譯者前
原序
第1章 黑死病
急赴疫區
實地調查
防疫計劃的形成
梅尼之死與簡易口罩的推廣
推行防疫措施
火葬的決策
蕩平疫氛
典型病例詳述
第2章 萬國鼠疫研究會議
會議之緣起與籌備
總督錫良和欽差施肇基
會議開幕
報告和研討
訪問大連、旅順
返回沈陽繼續研討
訪問哈爾濱
尾聲
第3章 肺鼠疫研究基
朝廷覲見與新的任命
中俄聯合考察
病理學和病理組織學
一般性評述
尸體剖檢的分類
蒙古旱獺:一種天然鼠疫的歷史調查
吸入實驗
外寄生物
結論與著述
第4章 三次肺鼠疫流行的比較
1910—1911年在東三省的及時次暴發
1917—1918年在山西的暴發
1920—1921年在東三省的第二次暴發
第5章 童年和學生時代
檳榔嶼
家世
……
第6章 劍橋和圣瑪麗醫院歲月
第7章 歐陸初識
第8章 初返馬來亞
第9章 北上紀略
可惜沒有下集,期待中!
較好
了不起的人,了不起的事跡
學到了很多。
這個商品不錯~
一直很崇敬伍博士,書很好,很精美
很喜歡的一套書,非常的精彩,內容很棒。推薦給大家。希望每個人都能閱讀。
tinghaode書不錯
好評
好評
一個被醫學界遺忘的英雄
非常好的一本書,作者寫得深入人心。當當正版書
書很不錯喲,快遞也給力,很快就收到了,很實用的書,是我想要的書,挺滿意的,好喜歡
好書好書,值得收藏
這本書很好。不過這只是上冊,還有下冊呢,也沒有標明,有點誤導,希望改正
書背后有污漬,客服提前打電話通知我,問我是不是確定要,很貼心
以前看過中央臺的紀錄片介紹過他的事跡,最近看到有一個電視劇寫的是這個故事,為他們這一輩科學工作者的愛國和科學獻身精神所打動!
上世紀初期,在中國黑龍江等地爆發鼠疫,伍連德作為控制鼠疫專家組中國首席專家,對鼠疫的控制起到了關鍵作用。對于經歷過SARS的國人,很能有所感受。伍連德先生不但對疫情爆發、控制、研究過程進行了詳細記載,更對清末時期風土人情和清朝官員有生動刻畫。伍博士代表了中國接受西方高等教育的第一代學人,其治學態度更是值得當今學人好好學習。
寫得很好、翻譯很好,特別值得閱讀的一本書,平凡的偉大,偉大的平凡。
本書是近代我國著名預防醫學專家伍連徳先生自述,由伍先生之女伍玉玲女士提供原書,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漢語本,填補此書在國內空白,擴大了近代醫學人物口述史著作的影響,是21世紀初的不朽力作。希盡快見到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