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費曼的傳記。雖為傳記,書中卻用大量篇幅整理了費曼的學習特點,以供讀者參考,那就是:將一切簡單化,將枝節省略化,將深奧的道理趣味化。
我們讀費曼,不僅看到了一代偉大科學家的特殊人生精力,更要學習他的思維方式和處事態度。這樣,才能從中汲取力量,成為和費曼一樣的天才。本書非常適合有志成才的青少年閱讀。
我覺得一個人在豎立雄心壯志的時候,心中一定會有一個名人的形象,物理學家理查 費曼曾經讓我很受鼓舞,他是一個獨立的人,一個有獨特思想的人,沒有人能和費曼一樣使科學更有趣味性。-------比爾 蓋茨在北京大學的演講
參與設計和制造顆原子彈,全世界一個用裸眼觀看原子彈爆炸的人。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發明費曼圖,永遠用簡單直接的思維方式來詮釋各種現象。
楊建鄴,武漢華中科技大學物理學院教授,著有《杰出物理學家的失誤》、《居里夫人傳》、《玻爾傳》、《愛因斯坦傳》、《窺探上帝的秘密—量子史話》、《愛因斯坦圖傳》、《物理學之美》、《天才科學家的失誤》、《從天堂給您捎來的話—中外名人墓志銘的故事》和《楊振寧傳》等;譯著有《愛因斯坦全傳》、《原子舞者—費米傳》、《夸克與美洲豹》、《莎士比亞、牛頓和貝多芬—科學的不同創造模式》、《居里夫人自傳》、《大自然的基本力—規范場的故事》和《基本粒子物理學史》等;主編有《20世紀諾貝爾獎獲得者辭典》和《諾貝爾獎史話》等。
目 錄
一、法羅卡威的日子
1.一個移民美國的猶太人家庭———————————————1
2.“我的爸爸對我影響很大”———————————————4
3.法羅卡威的“瘋狂天才”————————————————17
二、麻省理工學院
1.考入MIT,決心學習物理—————————————————36
2.1935年前后的物理學———————————————————39
3.兄弟會的故事—————————————————————45
4.競爭對手———————————————————————48
5.惡作劇的高手—————————————————————53
6.大學畢業———————————————————————57
7.與阿琳的約定—————————————————————61
三、普林斯頓大學
1.普林斯頓大學遇惠勒——————————————————66
2.阿琳生病———————————————————————76
3.為戰爭服務——————————————————————85
4.獲得博士學位—————————————————————88
四、洛斯阿拉莫斯
1.科學群英大聚會————————————————————95
2.基地趣事———————————————————————104
3.阿琳之死———————————————————————108
4.死神之光———————————————————————115
5.離開基地———————————————————————119
五、康奈爾大學
1.舍爾特島會議:1947年6月2日—4日————————————128
2.波科諾會議:1948年3月30日—4月2日———————————132
3.突然冒出一個戴森———————————————————138
4.歐德斯通會議:1949年4月11日—14日————————————145
5.路徑積分和費曼圖簡介—————————————————149
六、加州理工學院
1.來加州理工學院之前——————————————————158
2.弱相互作用的研究 ———————————————————170
3.其他方面的研究————————————————————180
4.獲得諾貝爾獎—————————————————————186
七、“挑戰者號”事件————————————————————197
八、尋找唐努烏梁海—————————————————————213
九、費曼的彩虹————————————————————————226
參考書目———————————————————————————242
本書涉及的人物————————————————————————246
試讀:
七、“挑戰者號”事件
1986年1月28日,美國卡納維拉爾角肯尼迪航天發射中心發生了一件非常意外的、轟動全球的重大事件—“挑戰者號”(Challenger)航天飛機在發射后只有73 秒的時間,轟然爆炸,參與這次航行的7位航天員獻出了他們寶貴的生命。這是美國航天史上經歷的一次慘重打擊,也是人類科技史上一次重大的災難。
“挑戰者號”航天飛機是美國正式使用的第二架航天飛機,1983年4月4日正式進行首航。1986年1月28日,挑戰者號在進行第10次太空任務時,因為右側固態火箭推進器上出現事故,導致一連串的連鎖反應,因此在升空后73秒爆炸、解體、 墜毀。
1986年1月28日這24小時,卡納維拉爾角上空萬里無云。在離發射現場6.4公里的看臺上有1000多名觀眾,在這群人當中還有19名新英格蘭來的小學生代表, 他們既是來觀看航天飛機發射的,又是來歡送他們心愛的老師麥考利芙(Christa McAuliffe)的。
1984年,航天局宣布邀請一位教師參加航天飛行,計劃在太空為全國中小學生講授兩節有關太空和飛行的科普課,學生還可以通過專線向麥考利芙提問。麥考利芙就是從11000多名教師中精心挑選出來的。當孩子們看到航天飛機載著他們的老師升空的壯觀場面時,激動得又是吹喇叭,又是敲鑼打鼓。除了這些代表以外,在發射中心周圍還聚集有了好幾萬的現場觀眾。人頭攢動的人群中大家哼著正流行于歐美乃至世界的邁克爾 杰克遜(Michael Jackson)的歌曲,以此消除等待時的焦急心理。所有在場的人都急切地等待發射的那一刻到來。
終于盼來了火箭發射的那一刻。在巨大的轟隆聲和耀眼的氣體噴射中,“挑戰者號”航天飛機順利上空:7秒,飛機翻轉;16秒,機身背向地面,機腹朝天完成轉變角度;24秒,主發動機推力降至預定功率的94%;42秒,主發動機按計劃再減低到預定功率的65%,以避免航天飛機穿過高空湍流區時由于外殼過熱而使飛機解體。這時一切都正常,航速已達每秒677米,高度8000米。50秒,地面曾有人發現航天飛機右側固體助推器側部冒出一絲絲黑煙,但是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52秒,地面指揮中心通知航天飛機的指令長斯克比(Francis Scobee)將發動機恢復全速;59秒,高度10000米,主發動機已全速工作,助推器已燃燒了近450噸固體燃料。此時,地面控制中心和航天飛機上的計算機上顯示的各種數據都未見任何異常。65秒,這次航天任務的指揮官斯克比向地面報告“主發動機已加大”, 地面測控中心收聽到的一句報告詞是:“明白,全速前進!”
第73秒,高度16600米,這時航天飛機突然閃出一團亮光,外掛燃料箱凌空爆炸,監控中心屏幕上的數據立即全部消失。這時大量液態氫灑到空中,接著航天飛機被一團濃煙和烈火包圍住。再過幾秒,碎片從濃煙中高速彈開。先是左翼彈出一片三角帆一樣的巨物從空中劃過,接著兩枚失去控制的固體助推火箭脫離火球,成V 字形噴著火焰向前飛去,眼看要掉入人口稠密的陸地,航天中心負責安全的軍官比林格眼疾手快,在第100秒時,通過遙控裝置將它們引爆了。爆炸后的碎片在發射東南方30公里處散落了1小時之久。這樣,價值12億美元的航天飛機頃刻化為烏有,7 名機組人員全部不幸遇難。
全世界為此震驚,各國領導人紛紛致電表示哀悼。
里根總統立即發表講話,一方面宣布太空計劃不會因此而終止,另一方面任命了一個事故調查委員會,并且像往日處理事故一樣,白宮發言人一再強調,委員會一定要獨立操作,要求公正云云。委員會的主席是前國務卿羅杰斯(William P. Rogers),還有曾經主導過航天計劃的庫提納少將(Doned J. Kutyna), 及時次登月的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和及時位進入太空的女宇航員薩麗 賴德(Sal l y Ride)。費曼是后來由美國宇航局的署長格拉罕(William R. Graham)挑選中的。為什么格拉罕看中費曼,事后得知格拉罕在MIT念書的時候,常常聽當時MIT受歡迎的課程《物理學X》,主講人就是費曼。后來費曼到休斯飛機公司演講時,格拉罕和他的妻子一起去聽過他的演講。正是格拉罕的妻子,建議讓費曼進入調查委員會。他的妻子是這樣說的:“費曼是一位真正的局外人,而且又是富有獨創性的思想家,讓他參加這個調查委員會肯定大有好處。”格拉罕覺得妻子說得有理,就打電話給費曼說明自己的建議。但是費曼首先的反應就是拒絕接受任命,因為他有一項原則:不與華盛頓事務發生任何關系。他認為科學的任務是把復雜的事情梳理得越來越簡單,但是政治家喜歡把原本很簡單的事情越搞越復雜。尤其是在大科學時代,科學技術常常被技術官僚把持。這些官僚習慣沾沾自喜、過度自滿、自以為老子天下及時,結果他們往往被自己建構起來的、熱衷權謀的機構壓垮,而且還很難從中逃離出來。費曼甚至沒有去過華盛頓,因此接到格拉罕的電話,他本能地不愿意當什么調查委員。
但是他的妻子格溫內絲卻對他說:
如果你不參加,將有12個人擠在一個組里,圍在一起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而如果你參加這個委員會,那就會是11個人的一個組圍在一起從一處到另一處,而此時第12個人就會跑遍現場,去檢查所有不尋常的東西。也許什么也沒有, 但如果有,你就會找到它。不會有另一個人能像你那樣做。
費曼一想,覺得格溫內絲說得很有道理,就答應了格拉罕的邀請,但是加了一句:“你簡直會把我毀了的!”
開始格拉罕并沒有弄懂費曼的話,以為只是開開玩笑而已。但是費曼說的可真不是玩笑。原來費曼這幾年一直在與癌癥抗爭。在1978年、1981年兩次因為癌癥開刀,而且醫生也對他坦白地說過,他患的癌癥存活率最多就十年。由此我們可以理解他給格拉罕開的玩笑那是亦真亦假、半真半假。但費曼自己倒是希望在可能剩下不多的日子里,多做一些事情。
2月4日,費曼就來到以前從沒有來過的首府華盛頓。果然如他所料,委員會像所有其他政府機構一樣,辦事拖拖拉拉不說,還讓想辦事的人辦不成事。羅杰斯一開始就把話說得很明白:
我們委員會調查的方式不是要惡意給美國宇航局抹黑,因為我們相信—起碼我衷心認為—他們已經做得很了,我相信美國人也這么想。這是什么話嗎?一開始就想給委員們定下基調:宇航局很,別沒事找事地給它抹黑。那還組成一個委員會干嗎呀?費曼雖然事先有一點準備,但是還是不習慣美國宇航局的一套官僚、腐敗的作風。他們有一套讓人莫名其妙、根本不自洽的邏輯:及時步,某某部件有問題,很危險;第二步,現有數據分析后,顯示繼續飛行應屬安全。
因此費曼決定自己干自己的,就像格溫內絲說的那樣,“此時第12個人就會跑遍現場,去檢查所有不尋常的東西。也許什么也沒有,但如果有,你就會找到它。不會有另一個人能像你那樣做。”
不過費曼很快發現有一位將軍人很不錯,那就是庫提納少將。他發現那些委員個個在下班的時候都乘豪華轎車離開,會議副主席、及時個登上月球的尼爾 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1930~2012)也同樣如此。但是庫提納卻跟費曼一起去乘地鐵回住的地方。費曼立即喜歡上這位將軍,成為無話不說的好友。費曼曾經說:
這家伙,我會和他相處得很好的;他穿著那么品質,但內心卻是很正直的。他不是盯著他的司機和他的專車的那種將軍;他乘地鐵回五角大樓。頓時,我就喜歡他了。
正是由于這位將軍的指點和幫助,費曼才能避開官僚主義者的重重阻礙,很快發現事故發生的關鍵原因。有不少書把費曼很快發現事故的原因,都記在費曼的頭上,似乎費曼真是一個下凡的神仙。其實不是這樣的,費曼當然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沒有庫提納的暗地幫助或者說指點,費曼未必會迅速直達問題的 關鍵。
不過反過來說,也因為庫提納很快喜歡上了這位諾貝爾獲獎者,這才使得費曼能夠避開種種阻礙迅速進入關鍵角色。庫提納曾經說費曼有三點他很欣賞:
及時,驚人的智力,這點已為世人所知;第二,正直,這一點也真的在委員會中表現出來了;第三,他有著弄清任何秘密真相的迫切愿望。不管這種愿望把他帶到哪里,他就會在哪里弄個明白,而且不會被途中的任何障礙所阻礙。他是個有勇氣的家伙,而且他不怕說出他的真意。
庫提納是涉及航天飛機軍方的負責人,比所有其他委員更加熟悉航天飛機的構造。他對領導技術性調查也很在行。一年前空軍發生的泰坦火箭(Titan Rocket)爆炸事件,他就是主持調查的負責人。這次“挑戰者號”爆炸事故中,一直有工程技術人員和有關制造商告訴他,這次事故很可能是火箭各節相接處的O形橡皮墊圈在天冷的時候出問題。這種橡皮墊圈是為了使各節火箭之間相接的地方封緊,不致泄露燃料。
本來費曼一開始就已經注意到了橡皮墊圈的問題,但是航天飛機好幾萬的部件,一時很難集中到其中的某一個環節。庫提納比較清楚,但是要找一位與航天局沒有任何關系,而且敢于直達問題關鍵而又能夠說服人的人物,并不那么容易。幸虧他和費曼很快就彼此了解,因此庫提納決定把這個關鍵的問題給費曼提一個醒。但是又不能告訴消息從哪兒來的,以免提供消息的人會受到懲罰。因為提供消息而受到懲罰的人,已經有一位了。這種人被指責為“抹黑”、“居心不良”等等。
這次事故問題非比一般,實在太嚴重了,消息的有關人員都小心翼翼,如果了錯誤的消息,那可是吃不了兜著走!費曼不是航天局的人,航天局不會把他怎么樣,而且費曼具有非同一般地聰明,應該會有辦法直搗問題的實質。
因此有24小時晚上,庫提納請費曼到他家吃晚飯。飯后他把費曼帶到他的車庫, 庫提納喜歡搬弄汽車,更喜歡在客人面前顯示自己的這一愛好。費曼看見工作臺上的一個化油器,就問這是干什么用的?庫提納立即想到這是向費曼透漏消息好機會。就說:“這是歐寶牌化油器。這個玩意兒有一個討厭的毛病,一遇到冷天就漏油,會不會是因為化油器里面的橡皮墊圈的熱脹冷縮?”
費曼說:“我不知道。我回去查查。——也許‘挑戰者號’也遇上同樣的 問題?”
庫提納后來在回憶時說:“經過我的暗示,他開始重新調查橡皮圈。他做了實驗,調查也因此峰回路轉。我們終于能夠公開這份資料,而且不必擔心宇航局有人會被革職。”
但是庫提納沒有想到的是,費曼居然很快就在聽證會上當著那么多人就做起實驗來了!那24小時是2月11日星期二,在調查委員會舉行的聽證會上,費曼和庫提納坐在后排,前排坐的是羅杰斯和阿姆斯特朗這些顯貴官員。
這天聽證會由固態火箭制造主管馬洛伊(Lawrence Mulloy)出場作證。但是馬洛伊顯然在故意忽悠聽眾,講一些復雜的技術問題,讓記者們一頭霧水,都找不到北了!費曼對這些結論含糊、說不定還有故意規避責任的證詞早就不耐煩了,因此在馬洛伊高談彈性的時候,費曼終于耐不住火氣,追問馬洛伊:“為什么彈性很重要?”
費曼在設法讓馬洛伊上鉤。馬洛伊回答說這是為了把縫塞緊不漏氣。
“假如墊圈彈性不佳的時間很短,比方說只有一兩秒鐘,是不是足以造成非常危險的狀況出現?”
也許是為了回答這個問題,不一會兒一個火箭銜接處的原尺寸模型拿到講臺上,模型接口處也有一個O形墊圈。拿出模型是想讓委員們仔細研究研究這兒的問題。
這兒補敘一件事。
這次會議的前24小時(即10日)晚上吃晚飯的時候,費曼看見飯桌上有冰水,冰水的溫度通常應該維持在攝氏零度,這正好是這次“挑戰者號”發射時的氣溫。費曼突然有了主意。第二天在聽證會之前,他上街買了一把鉗子、一把起子和一把鑷子。然后趕到聽證會會場,坐在庫提納身邊。當會議快開始的時候,費曼向會議助理要一杯冰水。這時大家正在檢查火箭一個銜接處的原尺寸模型,當模型移到費曼面前的時候,庫提納注意到費曼從上衣口袋里拿出鉗子、起子和鑷子,并且把模型里的橡皮圈拿出來。這時庫提納大概知道費曼想干什么,但是還是不由自已地想:“上帝,他到底想干什么呀?”
這時羅杰斯宣布休息一下。他上洗手間的時候,有人聽見他對阿姆斯特朗說: “費曼越來越讓人傷腦筋了。”
會議繼續的時候,羅杰斯說:“費曼博士有意見想說,請吧,費曼博士。”
費曼說:“請大家一起看一個小小的實驗。”費曼從傳過來的模型上取下橡皮墊圈,用它帶來鑷子把墊圈對折起來放進冰水里,再用鉗子把對折的墊圈捏緊。過一會兒,他拿出墊圈并松開鉗子,這時聽眾清楚看見對折的墊圈并沒有因為彈性而恢復原狀。做完這個簡單的試驗后,他說: 這是針對馬洛伊剛才講的事情表示我的意見。我拿了這個從你的模型取下的東西,放在冰水里。我發現如果你給它加點外力,然后放開,它不會恢復原狀,還是維持受力的樣子。也就是說,至少有幾秒鐘,其實比這還長的時間里,這個物質在華氏32度(即攝氏零度—譯者注)沒有恢復彈力。我相信這個現象跟我們要解決的問題很有關系。
羅杰斯一定早就有防備,因為馬洛伊還沒有回答費曼的問題,他就叫下一位證人庫克(Richard Cook)上臺。他是一位經濟分析師,他寫的一篇備忘錄就是前幾天《紐約時報》一篇暴露這個事件的主要部分。庫克早就注意到橡皮墊圈的問題,并把它列入“可能影響整個航天計劃”的可能分析之中。當這次災難發生時,他幾乎立即肯定是橡皮墊圈造成這次事故的原因。但奇怪的是庫克一上臺,羅杰斯立即緊追不舍地逼問庫克,幾乎不給他思考的機會。大家看出羅杰斯是在暗示:庫克(實際上也指費曼)不夠格來判斷這些有很多專家才能判斷的事故,那是你(們)權限之外的事。
但是羅杰斯太小看費曼和聽眾們的智商,以為他還能繼續一手遮天,為“的”航天計劃唱頌歌。他想錯了。當天晚上費曼的實驗就出現在所有主要的電視網上。第二天,1986年2月12日《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都大篇幅刊登費曼的照片和他的實驗。費曼高興地摟住庫提納將軍說:“嘿,真不賴呀!”
庫提納后來在回憶中說:
我認為在我們中間沒有任何人能做這個實驗。對一位二星將軍、一位前國務卿或是登上月球的及時個人,去做拿盛水的燒杯那種事情都不太合適。但費曼能行。我猜測如果費曼也有一點不足的話,那可能是他的表演才能。然而他是一位出色的表演者。
——多虧了費曼的實驗,委員會、新聞界和一般人終于注意到橡皮圈和低溫的關系。如果沒有費曼,這項事實會揭露出來嗎?當然會,因為紙是包不住火的。但費曼的實驗讓這個問題更早浮出臺面。我們終于可以開始研究這個事故,調查其真相了。但是費曼和庫提納將軍都沒有想到的是,即使有了費曼明確無誤的實驗結論, 而且“我們終于可以開始研究這個事故”,但是后來整個事故的處理還是延續了兩年整。
由于媒體的報道,費曼立即成為一個民族英雄和公共人物。戴森曾經這樣寫道:“費曼在最精彩的一小時中,讓公眾親眼目睹了科學是怎么回事,偉大的科學家是怎樣借助雙手來思考的,以及當科學家向大自然提出一個明確的問題時,她是怎樣地給出一個明確的回答。”
有人評論說:費曼的實驗是整個委員會工作的最主要的一部分,例如費曼的博士生希布斯(他后來在NASA工作,參與阿波羅登月工程,是著名的JPL的首席數學家)曾經說:
談到橡皮墊圈的問題,起初我以為它只會被列為“眾多可能性中的一項”;但是沒有想到調查還沒有進行多久,這個“罪魁禍首”就現出原形了。我本來以為它很可能會被一大堆問題淹沒,調查報告也只能敷衍了事。
費曼在電視上將橡皮墊圈的問題公諸于世以后,調查委員再也不能掩飾這個問題了。他們只能說:“對,問題就出在這里。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追究責任。”如果不是費曼這樣行事,調查委員可能只會調查意外的原因,從技術層面探討各種可能性,但是卻永遠弄不清楚責任的歸屬。
如果不是費曼,調查結果很可能演變為粉飾太平的官樣文章。他們可能會說: “誰都沒有錯,這只是一場不幸的意外。”但費曼卻說:“絕非如此,很多人都難辭其咎。整個系統都有責任。你必須這樣說。你一定要這樣公開宣布。”
除了費曼,我一點也不相信委員會中其他的成員—庫提納將軍也許是的例外。有勇氣及時挺身而出,讓他們不能掩飾真相的,大概只有費曼了。
事后回想起來,費曼在調查委員會扮演的角色,正是格溫內絲預料中的那種自行其是的角色,他撥開迷霧發現了事情的真相,即便這意味著他自己會成為一個讓華盛頓討厭的人。
讀者也許還是不太明白,調查委員會主席羅杰斯何以會成為這次調查的反面形象呢?他似乎不應該這樣呀!?這些問題可以在費曼在2月12日寫給妻子格溫妮絲和女兒米雪的信中看出端倪。這封信比較長,但是很值得錄在下面,一來這次事件前“前后后的故事和費曼書里面那些探險故事同樣有趣,甚至更有趣;二來可以好好欣賞費曼文章的文風和文采—單刀直入、直截了當和的誠實。1
最親愛的格溫妮絲和米雪:
這是我及時次有時間給你們寫信,我想念你們。我后面會談到我是怎么抽出24小時的空來(在一大堆非常無聊的會議行程中)參觀訪問的。這是一次探險,和我書里面那些探險故事同樣有趣。格溫妮絲你真的說對了。我確實和其他人不同。我是自由的,可以不受任何階層的任何人影響。而我的推理方式是單刀直入的,我也很誠實。這里有非常強大的政治力量在運作,互相較勁。雖然人們各以不同的觀點,對我解釋同樣的事情,但我不予理會。我以近乎天真而單純的心思,沿著一條筆直的大路前進。首先要查清楚的是,為什么,在物理實質原因上, 航天飛機會失事?至于后面的問題,為什么有人會做出顯然錯誤的決定,就不關我的事了。
你知道的,在星期一下午4點鐘,他們告訴我,我已經獲選為總統特別調查委員會的成員之一,我應該搭飛機在星期二晚上趕到華盛頓,參加星期三召開的會議。因此,星期二的一整天,在希布斯和他的技術人員的協助下,我惡補了所有和航天飛機有關的技術資料。我以前覺得航天飛機是很無聊的東西,對它可說一無所知。現在我在相關知識上已經穿戴整齊,可以上陣了。而且我覺得自己還準備得相當充分,因為我學得很快。
星期三是委員們“非正式”的聚會,大家彼此碰面,互相了解一下。除此之外,就沒有安排別的事了。主席羅杰斯一再提醒我們,和媒體保持良好的關系多么重要,而媒體又是多么的嬌貴。因此,在2月5日星期四的及時場正式會議,就是公開的會議。這場會議的行程安排有一整天,會有專人為委員簡報航天飛機“挑戰者號”和它的飛行過程。我花了一整個晚上,擬了一份很長的清單,都是失事的可能原因。我還做了一些計算,譬如算算負載重量之類的,讓整個工作慢慢動起來。
2月6日星期五,委員會的另一位成員,空軍的庫提納將軍,把以前他們調查泰坦火箭失事的經驗告訴我們。他們做得非常好。我很高興前一個晚上自己所擬的清單,和他們的做法不謀而合,只是沒有他們的計劃那么有系統、那么完整。我很高興能有機會和這樣的人共事,很多其他委員也有相同的感覺。有人自告奮勇,依自己的專才,管理調查行動的進行,或者保存記錄、撰寫報告等。看起來氣氛不錯, 我們就要上路了。
但主席(他是個非技術人員)卻表示:泰坦火箭的失事報告對我們沒有什么參考價值,因為空軍當時掌握許多詳細的技術資料,但我們得不到類似的相關細節(他是公然說謊,因為載人航天飛機有更嚴密的監視記錄資料,我們能掌握的資料遠比無人的泰坦火箭多得多),很可能我們只能指出,這件事是怎么會發生的。而委員會的另一位共同主席也說,我們并不打算做那種深入細節的實質技術調查,我們只是從各方匯集技術意見云云。
我一直要設法切入,表達反對立場,但總是被什么事給打斷或干擾,例如某人走進來介紹什么的、主席又指示一個新的調查方向等。決定的是我們下星期四,一起到佛羅里達的肯尼迪宇航中心,聽他們做簡報。星期四和星期五兩天都留在當地。而在討論的早期,就有人好心提醒我們,可以個別的或者幾個人一組(次級委員會)到任何地方去,得到自己想要的資料。我想要提議說,我去做某件事(有幾個物理學家表示愿意和我一起工作),而且我已經把手邊的工作都安排妥當,短時間內可以全心全意、投入調查工作。但是我似乎得不到任何工作指派,而且當我表示意見時,會議其實已經中斷了。會議副主席(宇航員阿姆斯特朗)又重提,我們不做實際的細部調查工作。因此,在快要結束會議的時候,我問主席:“這么說,在隨后的這五天內(星期六、星期日、星期一、星期二與星期三),我應該到波士頓去,做我原先的顧問工作啰?”“是的,就去吧。”我被他弄得火冒三丈!我想不必解釋,你也知道我為什么生氣!
走出會場的時候,我相當灰心。忽然,我想到了格拉罕,他曾是我的學生, 現在是航空航天管理局的頭頭,也是他要求我參加調查委員會的。我打了電話給他。格拉罕接到電話之后,覺得有些惶恐。于是他打了幾個電話,做了些安排,看看我能不能到休斯敦 (約翰遜空軍基地,航空航天管理局的遙測中心),或亞拉巴馬州的漢斯維爾(引擎制造中心)去。我拒絕了去休斯敦的建議,這樣等于公然反對羅杰斯,我還不想弄得這么僵。基于尊重調查委員會主席,格拉罕打電話給另一位委員阿奇森律師1,與羅杰斯是好友),請他向羅杰斯說明。阿奇森也認為這是個好主意,說愿意試試看。但后來回我電話的時候,他說很奇怪,羅杰斯居然不同意這樣的安排。羅杰斯堅持“我們要依正常的方法辦事”,不同意我一個人到處 亂跑。
后來,格拉罕想到一個折中的好辦法:我還是留在華盛頓,雖然接下來就是周末假期,他還是要他手下大將(都是推進系統、引擎和航天飛機方面的高級主管) 到華府來,和我做深入的交談。我認為這安排也可以。雖然后來羅杰斯打電話給我,想抓住我的腳跟。他解釋自己是好不容易才把這個調查委員會弄妥當,而且現在各界對我們都虎視眈眈,準備看笑話,因此照規矩辦事有多么重要等。他問我是不是還想去航空航天管理局?我說“是的”,我說我們已經開過兩次會了,還沒有談到該怎么著手進行調查,或者該怎么分工。(會議上大部分都是羅杰斯在發言,說他是如何熟悉華府政治圈的運作方式,和媒體保持良好的關系有多重要,為什么非要按部就班照章行事才行:告訴那些記者,任何問題都要找他羅杰斯,這樣得到的回答才算數,等等,等等。)
羅杰斯問我,是不是希望他召集所有的調查委員,星期一再度開會,討論我希望的分工?我說“是的。”他話鋒一轉,說:“好,你可以留在華盛頓聽報告。”接著說:“我聽說你對住的賓館不太滿意。我來替你換一家比較好的賓館。”我不想要占這種小便宜,就回答他,這家賓館很好,不必麻煩了。我個人的舒適與否,與整個委員會的調查行動比起來,根本微不足道。他不死心,又提了一次,我再度拒絕(這使我想起當年在倫敦機場,“給他一杯茶安撫一下”那件 往事)。
因此整個星期六,我就聽航空航天管理局的人為我做簡報。當天下午,我們深入討論到助推火箭每節箭體之間的接頭和O形環的細節。O形環可能是關鍵,它在以前也曾局部失效過,或許是“挑戰者號&rd
適合中國人讀的費曼傳記。
好評!
物理專業的人必讀的人物傳記。
文筆不錯,很生動
幫孩子買的,一次買了很多,正版又便宜,很好。
紙質一般,總體還行
趣老頭。。。
這本書印刷精致,內容詳實,非常喜歡。我是當當多年的忠實用戶了,最愛給自己和給寶貝還有朋友們買書,我覺得書是一生最寶貴的財富。當當的送貨速度非常快,絕大多數的書籍都是正版,買來看完之后可以珍藏,隨時再取出來隨時翻閱,絕對是一種享受。
給女兒買的,她很喜歡
在當當買了很多次書了,還是一如既往的好,物流也快,還能貨到付款。品種很齊全,價格也很實惠。
內容很不錯。包裝很好,送貨很快。
最近一直被安利物理學家,超喜歡費曼!排版字體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