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系統介紹了民事證據法的基本問題,通過對國內外民事證據制度的歷史發展的分析研究,在闡述民事證據理論的基礎上,結合民事審判實踐中民事證據的特點及運用,以我國民事實體法、民事程序法及司法解釋為依據,較為系統地對民事證據法學的原理、內容術向點和民事證據在程序中的運用,進行了的用述。本書為適應法學教育的發展和需要而編寫,既可以作為高等院校法學專業的教材,也能為司法實踐部門的民事審判活動提供參考。
江偉,我國當代著名法學家和法學教育家,新中國民事訴訟法學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民事訴訟法學科的奠基人、國內外公認的中國民事訴訟法學的泰斗。曾任中國法學會訴訟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兼民事訴訟法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法學會訴訟法學研究會名譽會長、河北省人大常委會法律咨詢委員會委員等職。
邵明,合肥人,法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目錄
及時編 總論
及時章 民事訴訟證明總論
及時節民事訴訟證明的含義和分類
第二節實現真實與證據法律制度
第三節證據裁判原則與自由心證原則
第四節誠實信用原則
第二章 民事訴訟證據總論
及時節證據含義與證據能力和證明力
第二節證據的分類
第三節證據的共通性原理
第二編 證據論
第三章 實物證據
及時節書證
第二節物證
第三節視聽資料與電子數據
第四節勘驗筆錄
第四章 言詞證據
及時節證人證言
第二節鑒定意見
第三節當事人陳述
第五章 證據規則
及時節證據規則概述
第二節關聯性規則
第三節合法性規則
第四節證言豁免規則
第五節證據規則
第六節補強證據規則
第三編 證明論
第六章 證明對象
及時節證明對象的含義和構成
第二節經驗法則
第三節地方習慣、行業習慣與外國法律
第七章 相對免證的事實
及時節概述
第二節司法認知的事實
第三節裁判已決的事實
第四節推定的事實
第五節當事人訴訟上自認的事實
第八章 證明責任與職權探知
及時節辯論主義與職權探知主義
第二節當事人證明責任的概念與功能
第三節證明責任分配一般規則
第四節證明責任的減輕、倒置與裁量
第五節我國現行法對證明責任分配的規定
第九章 證明標準
及時節證明標準的概念與功能
第二節兩大法系證明標準
第三節我國證明標準
第十章 證明程序
及時節收集與交換證據
第二節當事人質證
第三節法官審核認定證據
一、民事訴訟證明的含義 在一般意義上,證明可以指從未知達到已知的過程,即指證明的過程(比如說"我在證明我說的話是真實的");也可指從未知出發而達到已知的狀態,即指證明的結果(比如說"這個命題已被證明了")。 民事訴訟證明也包括證明的過程和證明的結果,是指在民事訴訟中依法運用證據來確認案件事實真偽的過程或結果。具體說:(1)民事訴訟證明的對象是真實性未確定或者當事人之間存在爭議的"案件事實",即證明對象(或稱待證事實)。(2)民事訴訟證明是運用證據證明案件事實的過程,所以必須遵循證據裁判原則和法定的證明程序。(3)民事訴訟證明所要達到的結果或目的是,按照證明標準,利用證據確認案件事實的真實性,為法院作出裁判提供事實方面的根據。
二、民事訴訟證明的分類 按照一定的標準,可將民事訴訟證明作不同分類,比如直接證明與間接證明、本證與反證、嚴格證明與自由證明、證明與釋明等。通常所說的"訴訟證明"多指嚴格證明和證明,證據法規范的主要也是嚴格證明和證明。嚴格證明與自由證明、證明與釋明在證據方法、證明程序、證明對象、證明責任或證明標準等方面存在著不同。上述分類在我國立法和司法上尚未獲得合理規定和充分關注。有鑒于此,下文就嚴格證明與自由證明、證明與釋明作出闡釋。
(一)嚴格證明與自由證明 以是否利用法定的證據種類并且是否遵循法定的證明程序為標準,將訴訟證明分為嚴格證明與自由證明。 所謂嚴格證明,是指應當利用法定的證據種類并且應當遵循法定的證明程序所進行的證明。嚴格證明是以慎重的程序來確認案件事實的真實性,所以被稱為"在合乎法治原則的程序中發現真實"。嚴格證明應當:(1)利用"法定的證據種類",比如我國《民事訴訟法》第63條規定的書證、物證、視聽資料、電子數據、證人證言、當事人的陳述、鑒定意見和勘驗筆錄;(2)遵循法定的證明程序,大致包括提供與交換證據、當事人質證與辯論、法官判斷證據與認定事實。嚴格證明的程序是爭訟程序的基本組成部分,應當遵行雙方審理原則(應當平等保障雙方當事人的質證權和辯論權),同時還應遵行公開審理、直接言詞審理等原則。嚴格證明之外,為自由證明。自由證明側重于證明的快捷性,以避免訴訟遲延。所謂自由證明,是相對于嚴格證明而言的,其基本含義是無須運用法定的證據種類或者無須遵循嚴格證 明的程序。自由證明時,證據是否在法庭上出示,出示以后用什么方式調查,由法院自由裁量。自由證明無須遵循嚴格證明的程序,是指自由證明不必遵循證據交換規則、雙方當事人質證程序和辯論程序、直接言詞原則等。自由證明有其獨特的證明方式或證明程序。比如,在非訟程序中,有以公告、支付令異議、申報權利等方式來認定事實(詳見下文)。應當注意,自由證明雖無須運用法定的證據種類,但也不排斥運用法定的證據種類。 一、民事訴訟證明的含義 在一般意義上,證明可以指從未知達到已知的過程,即指證明的過程(比如說"我在證明我說的話是真實的");也可指從未知出發而達到已知的狀態,即指證明的結果(比如說"這個命題已被證明了")。 民事訴訟證明也包括證明的過程和證明的結果,是指在民事訴訟中依法運用證據來確認案件事實真偽的過程或結果。具體說:(1)民事訴訟證明的對象是真實性未確定或者當事人之間存在爭議的"案件事實",即證明對象(或稱待證事實)。(2)民事訴訟證明是運用證據證明案件事實的過程,所以必須遵循證據裁判原則和法定的證明程序。(3)民事訴訟證明所要達到的結果或目的是,按照證明標準,利用證據確認案件事實的真實性,為法院作出裁判提供事實方面的根據。
買給學生的書,感覺還不錯
很實用,快遞給力
印刷很正內容不錯啊
很薄的書 但很好 人大藍皮 我信
挺好~
不錯。
很新版本的書
可以
好書,很實用
基礎教材,非常棒
是正版,讀后獲益匪淺,性價比很高!
民事證據法院的經典教材
還不錯哦
書很好,包裝也很好。價格公道,快遞給力。超贊!
看完回來評論哈
民事證據方面的好書,值得閱讀。
民事證據方面的好書。
民事證據方面的好書,值得閱讀。
非常好的書
本商品很好
不錯 希望內容也不錯
包裝不錯,價格實惠,性價比很高。
整體感覺不錯
內容不錯,性價比很高,值得閱讀。
非常不錯的
嗯,教科書!
告訴你,好書,很實用
包裝太差,經常損壞圖書,應該改進包裝了。
挺深入的額
挺好不錯沒音
書很不錯,雖然薄,但含金量高!希望看完對自己的職業會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