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失書記·得書記(精裝全2冊)圖書
人氣:30

失書記·得書記(精裝全2冊)

書如老婆,是別人的好,30年來30萬言的當代中國藏書奇著
  • 所屬分類:圖書 >文化>文化評述  
  • 作者:[韋力]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549568826
  • 出版社: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09
  • 印刷時間:2015-09-01
  • 版次:1
  • 開本:32開
  • 頁數:--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精裝
  • 套裝:

內容簡介

對藏書家韋力而言,“書如老婆,是別人的好”,又說,“藏書不可不貪,得不到的都是好的”,端的是切膚之愛。看書、愛書和藏書,都是令人愉快的事。

其自述著作《失書記得書記》(全2冊),以韋力藏書為線索,實質上寫中國書友交往的故事,以及古籍拍場的種種逸聞,配圖珍美,妙趣橫生。你知道嗎,中國書友尤其北京的那幫子小團伙,在拍賣場之前,有時會召開一個避免朋友相互內耗的“分贓會議”?你知道嗎,一位買書人一年花個幾千萬就覺得了不起,而若去幾場拍賣會,就會真切感到自己連個要飯的都不如?韋力說,“不是古書太貴,而是買書人太窮”,又說,“一直跟我競價者,是臺北故宮博物院”,既坦白交代了30年來韋力一人的藏書心旅,也可由此望見我們中國藏書圈、圖書館、古籍拍賣公司等集體群像。

上冊《失書記》,韋力自剖40個失去古書的收藏故事,其中,有[禮部韻略](成交價高達2600萬的書,我曾經可以500萬買到),有[郭批管子](賣主2000,買主開價20萬,最終價260萬),有[敦煌藏經洞寫經](真佩服,基本上1米1萬塊錢),有[周作人手稿](我也是個窮人,他把我當成窮人中的比爾蓋茨了)……

下冊《得書記》,韋力自述25個獲得古書的收藏故事,其中,有[坐隱先生精訂捷徑奕譜](因為師弟,多掏了近100萬),有[貞觀政要](女兒邊抱怨父親亂花錢邊替他刷卡200多萬),有[黃跋本唐貫休詩集](過云樓舊藏,像廣告美女說的,你值得擁有),有[菱花館舊藏](據說,這次李嘉誠也輸了)……

作為嘉德拍賣公司的學術顧問,韋力著作《失書記得書記》承認,跟嘉德公司的瓜葛,近些年“我”關于古書的第二個重大失敗案例,即牽動中國、日本兩國的“大倉藏書”,為買下這開價20多億日元(人民幣高逾1億)韋力認為“的確還是便宜”之書,后來甚至動念要買下另一家拍賣公司的一半股份(那公司就沒有決定權了),卻因產權屬性是黨產,公司不可能讓私人參股,而“令我沮喪”作罷。又,《失書記得書記》自述的另一起“我也只有看熱鬧的份兒”,即拍賣了2個多億的“過云樓藏書”,許多藏古籍的人因此都像打了雞血一樣,興奮了好長一段時間,而北京大學圖書館、江蘇鳳凰集團都想買下這批書,差點打起了官司,各自強調國有圖書館背景有優先購買權。但是,“古籍的春天來了”?

韋力,據《南方都市報》年度點評,介紹他為中國藏書界的“神秘人”,但2014年,他一改沉默,“高調”起來。原來,隔年前,韋力在河南安陽尋訪藏書古跡途中,被突然倒下的石碑砸中,危及性命,輾轉回到北京,截了左肢。老友馬未都來醫院看望,百感交集,一時語塞。韋力反勸道:“事情出了就要面對,我是搞版本的,眼睛最重要,手比腳重要,右腳比左腳重要,按交通法規,右腳在還可以開車。”裝了義肢,恢復之中,他覺得“如果死了一切都煙消云散”,要盡快梳理一些東西。2014年以來,韋力全時全力寫作。芷蘭齋書跋三集還沒上市,就預訂完畢,其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最重要的,韋力經歷那么多的中國藏書界、拍賣界等大事秘聞,遂告誡自己不要什么都爛在肚里,該講出的故事只要不傷害到朋友,盡量地記下來,即受邀在兩大媒體《南方都市報》、《東方早報》先后開設“失書記”、“得書記”專欄,這樣即使有任何不測,也可以把一些有用的書界故事流傳下來。

編輯推薦

1) 書如老婆,是別人的好,30年來30萬言的當代中國藏書奇著——對藏書家韋力而言,“藏書不可不貪,得不到的都是好的”。韋力自述著作《失書記得書記》,其中,有[禮部韻略](成交價高達2600萬的書,我曾經可以500萬買到),有[郭批管子](賣主2000,買主開價20萬,終價260萬),有[敦煌藏經洞寫經](真佩服,基本上1米1萬塊錢),有[周作人手稿](我也是個窮人,他把我當成窮人中的比爾蓋茨了)……也可由此望見我們中國藏書圈、圖書館、古籍拍賣公司等集體群像。

2) 錢嘛,nothing ?書嘛,everything ?——藏書家韋力《失書記得書記》披露,一位買書人一年花個幾千萬就覺得了不起,而若去幾場拍賣會,就會真切感到自己連個要飯的都不如。韋力說,我自己藏書這么多年,要說的感受,那就是好書永遠有,錢也永遠缺,掙錢的速度永遠趕不上書價上漲的速度。

作者簡介

韋力,愛書人,酷愛古籍,曾寫過數本關于藏書之書,現仍在寫下去。其著作《失書記得書記》,30萬言,配有“芷蘭齋”歷年集藏的珍貴古籍圖片,堪稱自剖心旅的當代中國藏書奇著。

作為響的嘉德拍賣等數家公司的古籍顧問,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院兼職研究員,被認為當代中國收藏古籍最富的個人藏書家,他甚至曾與另一書友合資幾乎就要買下一批古籍高逾1億元人民幣,卻戲稱自己600多平方米的藏書樓是“芷蘭齋”,諧音“爛紙”也。韋力微信,還開有一個中國古籍界罕見、時時更新的“芷蘭齋”公眾賬號(關于藏書的一切)。

憑個人之力,收藏古籍逾7萬冊,四部齊備。“唐、五代、宋、遼、金之亦有可稱道者,明版已逾八百部,批校本、抄校稿、活字本各有數架。”《三聯生活周刊》報道,拋開這些數字,韋力卻說自己是個“不合時宜”的人,30年來的古書收藏,他從來只買不賣。拍賣行勃興帶來的古籍價位節節拉升,讓很多人把興趣聚焦到了他藏品的價格換算上,而他個人興趣,卻已從單純的古善本收藏延伸到實證性的古籍版本研究,著書立說,離錢越來越遠。

當今,國內收藏古舊書的群體中,已是橫看成嶺側成峰。比如,楊成凱先生的詞集、孟憲鈞先生的碑帖、林章松先生的印譜、王揚先生的佛經、劉揚先生的西文漢學、姜德明先生的新文學、陸昕先生的說部叢書、謝其章先生的老雜志、吳興文先生的藏書票、方繼孝先生的手札、勵雙杰先生的家譜等等,都可謂獨步天下的專題收藏。

此外,安妮寶貝(今慶山)追慕韋力藏書,出版有令讀者驚艷的《古書之美》這一合著的訪談之書。

目錄

失書記序]藏書不可不貪——得不到的都是好的

1-1[毛晉、黃丕烈書法] “齊白石”幫我化解了尷尬

1-2[彩圖本三國志] 日上三竿,逛潘家園撿漏兒

1-3[春秋經傳] 秦公一舉牌,我就要放手

1-4[云笈七簽] 殘紙一張,追了又追的中國典籍珍罕之品

1-5[明堂月令] 我為了這本書在上海等了兩天

1-6[祺祥時憲書] 一個皇帝兩個年號,極其短暫的大清歷書

1-7[校補金石例四種] 81號牌大買家,像解放軍大步橫掃中國南北

1-8[曲錄、詞錄] 落槌價令人發瘋的王國維手稿本

1-9[元版孝經] 只有他有可能成為書界的“馬未都”

1-10[金粟山寫經] 癩蛤蟆連天鵝屁也吃不到了

1-11[禮部韻略] 成交價高達2600萬的書,我曾經可以500萬買到

1-12[雷峰塔經] 唐五代的東西,我承認自己的眼光短淺

1-13[南岳舊稿] 爛在肚里的書界故事,為什么宋版書做了改裝

1-14[澹生堂藏書] 聽來就覺得感動,賣書是為了給妻子治病

1-15[士禮居叢書] 套句周星馳的話,曾經有一份驚艷的古書擺在我面前

1-16[云在山房類稿] 怕什么就來什么,這個便宜不可能撿到了

1-17[直隸通志初稿] 對古籍之愛,在地方官員中極為罕見

1-18[郭批管子] 賣主原價2000,買主開價20萬,最終價260萬

1-19[幸魯盛典] 這批書不零售,要一槍打,就是全部買下

1-20[同治大婚典禮全檔、大清穆宗毅皇帝圣訓] 大力者得之,大家都沒話可說

1-21[胡適存友朋信札] 這次果真實施了國家優先購買權

1-22[程甲本、程乙本紅樓夢] 不慣這毛病,拉抽屜式的買賣,多便宜都不要

1-23[廿一史通俗衍義、大順律] 痛恨自己是長舌婦,話多就撿不著大漏兒

1-24[思溪藏] 不可能再湊齊,流傳至今的全部宋刻宋印佛經

1-25[汲古閣抄本金石錄] 好書永遠有,錢也永遠缺

1-26[宋刻本宋書] 拍賣估價的前后我都少看了一個零

1-27[敦煌藏經洞寫經] 真佩服,基本上1米1萬塊錢

1-28[榮寶齋韓熙載夜宴圖] 賣這么高的價格,跟“搶錢”有什么區別

1-29[錦囊集] 書如老婆,是別人的好

1-30[宋刻巾箱本尚書] 一直跟我競價者,是臺北故宮博物院

1-31[十鐘山房印舉] 兩次擦肩而過,沒有比失去此書更讓我生氣的了

1-32[元官藏] 胡定個價能賣出去,再加一倍還能賣出去

1-33[鼓山大藏] 高齡九十,竟然像小孩子一樣跟我賭氣

1-34[周作人手稿] 我也是個窮人,他把我當成窮人中的比爾 蓋茨了

1-35[周一良藏本] 畢竟是書生,也畢竟是大家

1-36[歐陽文忠公集] 領導的臉,像天氣預報那樣沒準兒

1-37[顧千里批戰國策] 您若能把大倉的那批書賣給我,讓我去吃垃圾都愿意

1-38[欽定四庫全書簡明目錄] 買書者跟賣書者,不再是斗智斗勇的一對冤家

1-39[欽定國朝詩別裁集] 無奈賣了自己,還幫別人數錢

1-40[釋迦如來應化事跡] 古書拍賣是個生意,到美國生孩子也是個好生意

失書記跋] 從連載到批評——《失書記》補全了兩個故事后續

………………………………………………………………

得書記序] 在這里活著,也在這里死去——古書,古書

2-1[朱印本甓庵詩錄] 消失的書友之一,砍半價都不滿意的愛書如命者

2-2[坐隱先生精訂捷徑奕譜] 因為師弟,多掏了近100萬

2-3[詩學禁臠] 砸錢拍電視劇的70后,古書歸去來

2-4[大明嘉靖四十二年歲次癸亥大統歷] 消失的書友之二,我后悔跟他生前說的一句話

2-5[四書便蒙] 由上訪起家的藏書家

2-6[陀羅尼經] 不是古書太貴,而是買書人太窮

2-7[墓志] 愛書人的狂歡,在古籍書店過“蠹魚節”

2-8[澄懷園語、詩傳名物集覽、儀禮疏] 有貓在,不遠游

2-9[春秋諸傳會通] 我曾盼望著,他找我買回他所珍視的書

2-10[元刻殘本資治通鑒] 幸福指數爆表,在古舊書店撿漏兒,回味無窮

2-11[貞觀政要] 女兒邊抱怨父親亂花錢邊替他刷卡200多萬

2-12[明內府泥金寫本大方廣佛華嚴經] 在中國,全力建一座佛文化博物館的書友

2-13[四書朱子本義匯參] 像龍卷風一樣席卷拍場的人

2-14[三十二體金剛經]好書到手不論值,天不負我,痛快痛快

2-15[六經圖] 那位舉牌的人,就是天堂傘集團的老板

2-16[黃跋本唐貫休詩集] 過云樓舊藏,像廣告美女說的,你值得擁有

2-17[冊立光宗儀注稿] 你要是跟乾隆攀上了老鄉,那故宮珍寶就都歸你嗎

2-18[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二百五十三] 跟故宮合作,在故宮院內刷印佛經的書友

2-19[靜樂居印娛] 印譜收藏及時人,患癌人生笑對每24小時

2-20[宋元殘本] 當今傾力收藏元版者,這個成績肯定是天下無雙

2-21[禮經會元] 漢學家馬悅然的倆學生,以世界眼光看中國古籍

2-22[文學山房叢書] 因為公私合營,他的書及他自己,全部歸了古舊書店

2-23[大石齋遺珍] 拍賣最幸福的時刻不是得到,而是期待

2-24[菱花館舊藏] 據說,這次李嘉誠也輸了

2-25[大云燼余] 幸運的是,我找到了羅振玉墓的掘墓人

得書記跋] 有失必有得——寫了《失書記》,也應當寫寫《得書記》

在線預覽

[ 上冊《失書記》]——

禮部韻略](成交價高達2600萬的書,我曾經可以500萬買到)

此事過了不久,那位書主給我來電話,問我想不想買此書。他說江西省圖書館因為沒有籌到500萬,所以決定不買了。我告訴他李致忠先生在此之前跟我的約法三章,因此,省圖不買了我也不能要,因為書到了我手里頭,就會有瓜田李下之嫌,今后我難以說清楚。又過了幾個月,該書竟然出現在了匡時拍賣公司的拍場之中,此公司本沒有常年的古籍大拍專場,然而,每搞一次都有驚人之舉,尤其那批過云樓藏書,賣了2個多億,在社會上引起極大轟動。許多藏古籍的人,都像打了雞血一樣,興奮了好長一段時間,其中幾個搞古籍拍賣的書友,也在電話中跟我說:古籍的春天來了。匡時這次拿到了該書,我很想看看其動作方式,果真為此書做足了功課。先請了十多位專家開了研討會,這些專家共同的結論,確認該書為北宋本,是極難得的一部好書。之后,又召開了新聞會,在宣傳上面下了很大的力氣,幾乎所有的紙媒與電媒都在報道這部書。尤其有創造性的,是匡時公司專門為一部書舉辦一個專場,并且為該書單印了一本圖錄。匡時的功夫果真沒有白下,拍賣結果出奇好,此書的估價在圖錄上標明是800萬至1000萬,然而,最終的成交價卻高達2600萬,這個價格還沒有包含傭金。我事先估計該書的價格已經不低,如果能拍到1000萬,就已經比書主的期望值高了一倍。結果卻證明,我的市場眼光是如此短淺。當我知道這個拍賣結果時,我不知道該把自己的心情放在哪個色調上。

郭批管子](賣主原價2000,買主開價20萬,最終價260萬)

布衣書局胡同在旁邊一直看著我只翻書不言語,誤以為我看到這么一堆破書的情形有些失望,小聲問我怎么樣。我告訴他很好。他低頭問書主,這本書賣多少錢,書主回答說這一堆書,他是花2000塊買來的。我對他強調,說自己只想買這一本,書主堅持讓我開價,我絲毫沒有猶豫地說,20萬。書主一驚,張著嘴直直地望著我,我真切地看到了他大牙上有個黑洞。我的這個報價可能讓胡同也沒想到,他也在直視著我的臉色。一瞬間,書主說,那行。然而,他的“行”字還沒有落音,其妻上來拉了一下他的衣角,書主馬上改了口氣說,我先考慮考慮,明天再答復你。

回城路上,胡同一上車就埋怨我,你開的價太高了,這書肯定買不成了,書主說他2000塊錢買來的,那是瞎說,我在此前已經打聽過,他收到的價錢只是幾百塊,他報2000塊是為了讓你還價,如果你說全部買下1000塊,今天肯定就買成了。我說自己擔心已經有別人給他報過價,如果我們報的價低得太離譜,那人家肯定就不理我們了。再說了,就那部書的價值,何止20萬。我把自己的發現告訴胡同,他也覺得很有價值,但認為無論如何,這書也不值20萬。我幾次叮嚀胡同先生,讓他一定要盯緊書主,防備我的報價成了人家的底價,同時跟胡同說,如果有人在20萬之上加價,我可以接著加。

第二天上午,我忍不住給胡同去電話問結果,他說還沒消息,勸我不要催得太急,否則書主還會抬價,我覺得他說得有道理,于是,忍耐住,繼續等。到了第三天一早,我還沒打電話,胡同就主動打了過來,他還沒張口,我從他的喘氣聲就知道,沒戲了。果真,他說書主把那本書賣給了別人,尤其讓他生氣的是,他賣出的價錢是22萬,胡同認為那天我猜對了,別人就是在我的報價之上又加了一口。胡同跟書主說,即使別人加價也應當告訴我們一聲,我們來決定是否繼續加價,他生氣地說這些經營舊書的人一點信譽都不講,太氣人了。看著胡同如此生氣的樣子,我安慰他說沒關系,得之我幸,失之我命,說明我跟此書無緣。

程甲本、程乙本紅樓夢](不慣這毛病,拉抽屜式的買賣,多便宜都不要)

5年后,2008年,嘉德又上拍了一部程甲本,估價是80萬至90萬元,我跟眾人拼搶一番,以190萬元拍下此書。拍完之后,我匆忙地趕到故宮開會,在會場上,馬未都先生恰巧坐我旁邊,他開口問我嘉德的那部《紅樓夢》拍了多少錢。我如實相告,他吃驚地說,怎么這么便宜?我告訴他是自己買到的,本來還覺得很貴,他怎么說便宜?我反問他,你覺得這個書應該值多少錢?他認為至少要拍500萬元以上。我問他,為什么?馬先生說:《紅樓夢》中國人誰不知道啊,名著中的及時部,這又是該書的及時個印本,怎么不值這么多錢呢?這句話我聽著很舒坦,本來因為花錢多而隱隱作痛的心,頓時間變得無比暢快。

宋刻本宋書](拍賣估價的前后我都少看了一個零)

上海工美那場古籍拍賣后的6年,我在海王村的拍賣場中,又看到了全增嘏舊藏的那冊《宋書》。此書仍然是原樣,沒有進行令人痛恨的增冊改裝。再見此書,如逢故人,很想得到,好在該書的估價不高,僅是8萬元至8.5萬元,這就是當年得書的價格。此時距今已有6年時間,如果按1年加價1倍的話,6年也是48萬,于是,我給自己定的價格是50萬。然而,在這場拍賣開拍的時候,拍賣師對此書的及時口報價就是72萬,這讓我頓時沒緩過神兒來。再看圖錄,原來是我錯了,估價的前后我都少看了一個零,還沒等我想出怎么辦,槌聲響起,花落他家了。

[ 下冊《得書記》]——

陀羅尼經](不是古書太貴,而是買書人太窮)

姜尋有個觀點,我很認可。他認為當今不是古書太貴,而是買書人太窮。他說馬未都、于丹等人一次的出場費都在30萬以上,而唐代的印刷品如此難得稀見,才值個100多萬,簡直便宜到令人感嘆。

元刻殘本資治通鑒](幸福指數爆表,在古舊書店撿漏兒,回味無窮)

我也不知道自己從什么時候,有了這樣一個毛病:只要見到大批量的線裝書,就跟打了興奮劑似的,頓時有了十二萬分的激動。如果此時測試幸福指數,那我一定會爆表,這種幸福感肯定能趕英超美,甚至能夠超過老鼠掉在米缸里。我早就覺得,應當把那首網絡歌曲《老鼠愛大米》嫁接成《愛書者之歌》。

在那個時候,1冊元版書的市價已經達到了1萬元。而我僅以100元得之,怎么說都近于白撿。那場撿漏兒的經歷,讓我對杭州古舊書店留下了美好印象。此后不久,又再次來到杭州,希望重溫上一次的美好。但美好的事物之所以讓人回味無窮,就是因為它不能從頭再來一次。我這次來到杭州古舊書店,正趕上那個庫房要搬到他處,已不讓外人進庫選書。過了一段再去杭州時,古舊書店已經搬到了一段小胡同的平房里,店面僅兩間房,擺著幾架子線裝書,翻看一過兒,已找不到心儀之書。這讓我真真地感受到,沒有多少愛可以重來。

貞觀政要](女兒邊抱怨父親亂花錢邊替他刷卡200多萬)

多年之后,翁連溪兄的掌珠也出落成了商界精英,常替其父還上欠拍賣行的書款。有一次,我在某拍賣行遇到她,她邊抱怨父親亂花錢,邊在POS機上刷卡。打印出的賬單,我偷偷瞥了一眼,竟然有200多萬。這又讓我感慨,恨自己怎么沒有這么一位有本事的女兒,哪怕她天天罵我,只要給我付書賬就行。

明內府泥金寫本大方廣佛華嚴經](在中國,全力建一座佛文化博物館的書友)

這幾年,我估計劉俠先生在拍場上拿下的佛經花了幾千萬元。除了拍場,他也在私下收購佛經,我就不清楚他到底花了多少錢。因為我提到過明內府泥金寫本的《華嚴經》,他也喜歡上了這件難得之品,知道我是多少錢拍到手的,有一次跟我說,愿意出我買價的100倍來買此經,我跟他解釋說我真的不想賣,并不是有意待價而沽。

我問他《御制龍藏》的銷售情況,劉俠說賣得很好,總共印了550套,其中350套賣16.8萬元一套,現在已經賣完。他強調,這個價格在全國都不打折。剩余的200套,他稱為“供養版本”,要賣168萬元一套。

四書朱子本義匯參](像龍卷風一樣席卷拍場的人)

我偷偷地瞥了一眼小魏的圖錄,想看看H老板對心儀之本的心理價位是多少,以便掂量一下對方的戰斗力。結果一個數字都沒有看到,只看到一些拍品邊上寫著牛眼大的字:“拿下!”“拿下!!”“拿下!!!”那一個個的感嘆號,像一把把匕首刺進我的小心臟,讓我瞬間感到呼吸困難。我估摸著感嘆號數量的多少,代表著書的重要程度。

幸而小魏橫掃拍場的壯烈場面,僅兩年左右的時間就謝幕了,這讓我等既愛書又沒幾個子兒的人松了口氣,因為又可以用付得起的價錢買書了。但他的這個變化,卻讓拍賣公司犯了愁,國內幾家重要的古籍拍賣公司,如海王村、泰和嘉成、德寶、博古齋、中山等,凡是小魏狂舉之地,均有500萬、600萬元或700萬、800萬元的欠賬。雖然各個拍賣公司都知道實際的買書人,也就是欠賬人都是H老板,但卻無法找他去追債,因為H老板并沒有跟拍賣公司直接發生關系,舉牌的人都是魏增山。一時之間,小魏成了國內古籍拍賣界的重要人物,他們不斷地催促小魏歸還欠款。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高山流**的評論:

書是好書,建議出版社在印刷字號上再大點,多為中國的讀書人著想。

2015-11-16 15:39:1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一直在南方都市報上看他的連載,現在結集成書,是愛書人之福。

2015-09-04 13:17:48
來自母雞和**的評論:

非常不錯。原在孔夫子上讀到過幾篇文章關于失書的,挺好,就買了。

2016-04-16 10:36:25
來自扣扣保**的評論:

愛書者多是癡人,一種無法治的病,得之喜,失之痛,感之深。

2016-05-31 16:45:57
來自復生一**的評論:

期待很久了這兩本書,價格也合適,果斷出手,希望不會讓我失望。謝謝當當。

2016-05-23 14:05:13
來自ardour**的評論:

里面有一些文章已經看過,但是這個設計真是讓人心動啊

2016-08-30 12:59:36
來自Lexie20**的評論:

印刷排版裝禎都很棒,開本大小拿在手里正合適,內容有趣,幫助了解古書收藏。

2016-01-20 10:07:1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讀書人、愛書人一個個生動感人的小故事。喜歡書的人可以看一看。

2017-11-03 22:57:59
來自razaes**的評論:

通俗易讀,寫得書與失書的故事,更是寫書友情誼。

2016-05-26 21:10:5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喜歡作者行文的暢曉不矯飾,尤其是對古籍的那份持久的熱愛

2016-09-22 12:49:57
來自思***人**的評論:

看了網評買了這本書,書到翻看后確實是自己喜歡的書。

2017-05-13 12:30:12
來自巴托克**的評論:

書籍不厚,幾乎就是薄薄的兩小冊,但是印刷很精美,圖片也很清晰。總之,以這個價位購買到的,還是比較物價相抵的。期望作者繼續寫、繼續出書。期待看到以后的續集。

2015-08-31 11:25:45
來自渝濱左**的評論:

自己也寫過一些讀書“札記”,但是感覺拿不出手。而有的人卻經常出書,搞不懂。這個浮躁的社會,就是這樣的。先看看吧,哪天有興趣了,可能購買古籍呀……

2016-01-07 15:46:46
來自北京大**的評論:

一般這類書不容易討好,可韋力做到了,是人格的力量。

2015-09-04 15:54:01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韋力一句收藏書也是有貪心的打動了我,所以我購了多本他的書。

2015-12-09 23:42:3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韋力的此類書,有趣耐讀,故事性強。前陣子在《東方早報》的周日書評副刊讀了一些,感到好,就下單了。愛書人寫的書給愛書人讀。

2015-11-02 21:25:45
來自竹風琴**的評論:

很美的書,聽藏書大家將自己的收藏故事娓娓道來,十分有趣,收藏如人生,得之失之,全憑一個緣分。

2016-07-15 23:25:50
來自neweac**的評論:

韋力書話,史料層列,掌故豐富,得書失書又是一篇篇個人化的史軼傳奇,有知識又有趣味,讀來不忍放下。

2016-05-19 09:48:2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寫的是十分有趣。古籍界的高bigger梗很多,不足為外人道也,可以學到很多版本學目錄學的東西,古籍的前輩,也或多或少有所出鏡,好玩兒的書

2016-03-18 16:33:4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兩書相比較,更喜歡《得書記》,雖然文字手法都差不多,但不知怎的,《得書記》給人愉悅之感。

2016-07-04 16:53:5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韋力先生的書很耐看,以其豐富的藏書閱歷寫出的故事引人入勝,他寫的書我基本都買了

2015-09-10 20:31:5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韋力,齊魯出版社《藏書家》而知名,藏書名家,看看藏書家的買書的失得經歷。

2015-11-12 14:08:29
來自希***(**的評論:

失書記·得書記(精裝全2冊) 書的整體感覺很好,開本不是很大。兩冊書,得書和失書,完全分開了愛書人對藏書的兩種感覺分開了。也許對這部書也一樣。

2017-06-18 12:19:09
來自翩翩公**的評論:

韋力,古書界的大佬,有錢有眼光?書話文字真性情,我很喜歡

2016-05-21 14:29:38
來自老王孔**的評論:

韋先生這本書沒看就知道是好書。看過《古書之美》和《古書之媒》。很感性的兩本。這本看圖書介紹,知道一仍其舊。之前對古籍不太留心,只是當書來讀,總以為書是為了看的,何必計較載體什么樣子,讀完韋先生書后逐漸的觀念也變了,現在我也居然留心那些仿制的新版古籍了。寫書又寫人,寫人又寫事。很有味道。

2015-11-14 08:38:45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失書記》《得書記》,以前看韋力的書都是簡裝的,這次是精裝,拿在手里感覺很好。

2015-09-29 17:11:35
來自葉之郢**的評論:

韋力先生最近很火,非常期待韋先生《古書之愛》,沒新版的了。這套《得書記·失書記》也算是韋先生的藏書、品書隨筆,買到讀起來還很有味道,長知識。廣西師大社這套書的裝幀做得很好。

2016-04-22 09:53:3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書開面比較小,很精美,發覺韋力的書很注重外形設計,內容讀過了才知道哦

2017-09-05 12:40:18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