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底,在浙江杭州舉辦了“歷史地圖專題研討會”,來自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臺北故宮博物院、臺灣中研院、德國海德堡大學、山東省志辦、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等國內外18家學術單位的38位專家學者參加了學術研討。本書收錄的即是本次會議首發的學術論文,共二十余篇,分為三個部分,部分是歷史地圖研究論文,第二部分是與《清史地圖集》相關的古舊地圖研究,第三部分本著高山仰止、弘揚學術的宗旨,收錄了關于學界宿耆鈕仲勛先生的采訪記及其論著目錄。
匯聚歷史地理,特別是歷史地圖和古地圖研究方面的新研究成果。
華林甫,男,漢族,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教授(三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歷史學博士、地理學博士后。中國地理學會歷史地理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古都學會理事,《歷史地理》集刊編委, 中國行政區劃與地名學會理事,民政部中國地名研究所特邀研究員。陸文寶,余杭博物館館長。
及時部分 歷史地圖研究 1. 歷史地圖集編制理論問題 韓光輝 劉偉國 2. 清末以來中國歷史地圖編繪成就及其發展趨勢 華林甫3. 顧頡剛與歷史地圖的編繪 孫喆4. 世事滄桑五千年 齊魯變遷再展現 張敬忠5. 近代安徽歷史測繪地圖時間序列研究 ——以安徽省圖書館藏圖為研究對象 陸發春 孔軍6. 清末《大清帝國全圖》安徽圖幅與民國《安徽明細地圖》比較研究 盧祥亮7. 試論輿圖在清代廣東地圖編繪中的應用 ——以今人輯錄的清代廣東輿圖為視角 王榮8. 清代奉天、吉林地區邊界繪制過程中的問題討論 任玉雪 李榮倩9. 清代烏珠穆沁左翼扎薩克旗邊界考 寶音朝克圖 10. 清代蒙古游牧圖及其價值 那順達來11. 清代內蒙古東部盟旗邊界問題考辨——以蒙古游牧圖為中心 常夢茹12. 從《衛藏圖識》看清前期的西藏地理認知 ——以輿圖與程站、道里為中心 孫宏年13. 明清云龍州及其周邊地區建置與轄境考述 楊偉兵 第二部分 古地圖文獻研究1. 中國古代表達直線距離的術語 汪前進2.《臺灣地輿全圖》與光緒《會典輿圖》關系考實 胡恒3. 淺談《臺灣田園分別墾禁圖說》的史料價值與臺灣史相關研究成果 陳志豪 4. 《重修臺郡各建筑圖說》的內容解析 陳宗仁5. 以地圖探討古弱水的流域 賀馬丁6. 同治時期中俄塔爾巴哈臺段界務交涉 陳維新7.《西域圖志》所見“鄂倫淖爾”位置考析 劉傳飛 張莉8.《爐藏道里近期考》所載入藏路線考述 苗鵬舉9. 中國科學院圖書館藏《萍鄉縣圖》表現年代考 段偉10. 明清時期余杭、錢塘、仁和三縣縣界考 呂芹第三部分 高山仰止 鈕仲勛先生訪問記 丁超整理鈕仲勛先生著作目錄 王均整理、丁超校補附錄:會議報道《“歷史地圖專題研討會”在杭州召開》 劉傳飛后記 華林甫
內容翔實,專業性強
這一箱也有破角,但箱子小,書沒事
好,很好,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