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千年來,人類以多元的模式來繪制地圖、展現和認知地圖,并用于各種各樣的目的,它既是國家和權力的象征,也是一個充滿風景和智慧的寶庫。本書以17世紀耶穌會來華傳教為歷史背景,描述了歐洲與中國晚明時期地圖的淵源與演變、它們的科學基礎以及藝術表現。中國與歐洲地圖交流始于晚明,耶穌會士在傳教過程中意外發現晚明人士熱衷于了解歐洲的《世界地圖》,傳教士們試圖學習中國地圖的繪制方法來繪制世界地圖,而晚明的中國學者也在自己的著作中將西方地圖摹刻下來,一來一往,交流的印記深藏在地圖微觀的痕跡中。尺幅之間,展現出他們優雅的策略和對地圖圖像的傳奇演繹。
地圖的歷史反映著人類的歷史。本書以17世紀耶穌會來華傳教為歷史背景,描述了歐洲與中國晚明時期地圖的淵源與演變、它們的科學基礎以及藝術表現。傳教士們試圖學習中國地圖的繪制方法來繪制世界地圖,而晚明的中國學者也在自己的著作中將西方地圖摹刻下來。往來間,反映出當時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歷史。
郭亮,文學博士,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高級訪問學者,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長期專注于視覺藝術與科學的關系以及中外藝術交流。
科學史就是人類文明史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凡有文明的地方,就可以寫出它的科學史來。就此而言,我們可以有“美洲的瑪雅科學史”、“非洲科學史”、“少數民族科學史”,當然也可以有“中國科學史”。但是,這樣定義的科學史也有兩種可能。第一種,假定科學作為“人類”的自然知識有一種主導的、本質的形態,世界各民族或多或少、或先或后的靠近這種主導形態——生活在現代的人們很容易認同這個主導形態就是西方的科學,特別是西方近代的科學——科學史就是記載自然知識的這一主導形態的發展歷程。
阿薩斯的是大廈是是啊
了解地圖發展的好書,物流快
不錯
還不錯的學術著作,整體感覺還不錯。
很快就收到了,內容和裝幀都很不錯。拆開慢慢看。
可以
好
好
滿意
好評
排版不錯
蠻好的,學生都很喜歡,發貨也挺快
以17世紀耶穌會來華傳教為歷史背景,描述了歐洲與中國晚明時期地圖的淵源與演變、它們的科學基礎以及藝術表現
整體感覺不錯
沒事讀讀,隨便看看,了解了解,還是蠻好的。
裸背裝,閱讀時,書頁可以放平,版心小,圖片排在每頁的空白處,方便參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