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氣質》是一部湮沒百年的中文譯著,魯迅先生生前曾向國人鄭重推薦此書,旨在重視當時中國社會頑固保守的時代氛圍下,那些痛感國家落后、人民蒙昧的留學業生們企望國人乘此臥薪嘗膽、以求自立的一片苦心。中國人具備并表現出來的諸多美德,每一種都理應獲得由衷的贊譽。但與此同時,也有這樣一個危險,即先入為主地高估中國人的道德水準。盲目的贊美與不分青紅皂白的責難同樣有害。
我至今還在希望有人翻出史密斯(明恩溥)的《支那人氣質》(《中國人的氣質》)來。看了這些,而自省,分析,明白哪幾點說得對;變革,掙扎,自做功夫,卻不求別人的原諒和稱贊,來證明究竟怎樣的是中國人。 —— 魯迅 美國人心目中的映像的幻滅,是由一本讀者甚多的著作來加以完成的,即明恩溥牧師所著的《中國人的氣質》……書中關于中國社會差別的敘述十分引人注目。該書同時標志著一個新的階段,成為后來的社會學分析的基礎。 ——美國現代漢學奠基人 費正清 我非常快樂地讀了《中國人的氣質》,迥非它書所能比擬。我覺得對于中國的了解加深了許多。 ——美國第26 任總統 西奧多?羅斯福 西方研究中國民族性早、詳盡的經典 魯迅、羅斯福、費正清都曾讀過此書
明恩溥(1845—1932),原名阿瑟? 亨德森? 史密斯(Arthur Henderson Smith),美國公理會來華傳教士。他在中國生活了50 余年,熟悉中國的國情,了解中國民眾的生存狀況。他不僅幫助推動美國于1908年正式宣布退還"庚子賠款"的半數(計1160 余萬美元)給中國以作為資助留美學生之用,還促使賠款落實在與民眾生活關系更為密切的領域,影響了中國人生活方式的變革。明恩溥的代表作有《中國人的氣質》、《中國鄉村生活:社會學的研究》。
引
及時章 面子
第二章 節儉
第三章 勤勞
第四章 禮節
第五章 漠視時間
第六章 漠視
第七章 誤解的才能
第八章 拐彎抹角的才能
第九章 靈活的固執
第十章 智力混沌
第十一章 神經麻木
第十二章 輕視外國人
第十三章 缺乏公共精神
第十四章 保守
第十五章 漠視舒適和便利
第十六章 生命力
第十七章 忍耐和堅韌
第十八章 知足常樂
第十九章 孝順
第二十章 仁慈
第二十一章 缺乏同情心
第二十二章 社會臺風
第二十三章 相互負責和遵紀守法
第二十四章 相互猜疑
第二十五章 缺乏誠信
第二十六章 多神論、泛神論和無神論
第二十七章 中國的真實狀況及其當今需求
譯后
及時章 面 子 初看上去,用"臉面"這個全人類都有的身體部位來概括中國人的"性格",沒有比這更為荒謬的事情了。但是在中國,"面子"一詞可不是單指腦袋上朝前的那一部分,而是一個語義甚多的復合詞。其內涵之豐富,超出了我們的描述能力,或許還超出了我們的理解能力。為了大體上理解"面子"一詞的含義,我們必須考慮到這樣一個事實,即中國人是一個具有強烈演戲本能的種族。戲劇幾乎是的全民娛樂方式,中國人之熱衷于看戲,就如同英國人喜愛運動、西班牙人喜愛斗牛一樣。任何一個輕微的刺激,都會使任何一個中國人把自己當做戲劇中的一個角色。他會做出種種戲劇化的舉動,諸如躬身下拜、雙膝跪地、伏地不起、以頭叩地,對于一位西方人來說,這些舉動即便不是荒唐可笑的,也純屬多余。中國人是按照戲劇的方式來思考問題的。一個人需要為自己辯護的時候,面對兩三個人,他也會像是面對一大群人那樣說話。他會大聲說道:"我是當著你們的面說的,你,你,還有你,你們都在這里。"如果他的麻煩事得以解脫,他就會說他體面地"下了臺",如果沒有得到解脫,那他會發現自己無法"下臺"。很明顯,所有這一切都與實際情況沒有任何關系。問題從不在于事實,而永遠在于形式。如果在合適的時機用合適的方式道出了漂亮的話語,演戲的要求便得到了滿足。我們不必到幕后去偷看真相,否則將會毀掉世界上所有的戲劇。在復雜的生活關系中適當地做出這種戲劇化的舉動,這就是有"面子"。如果做不出這些舉動,忽略這些舉動,阻撓這些舉動的展示,就是"丟面子"。如果理解無誤,就會發現,"面子"就是一把鑰匙,用它能打開那只藏有中國人諸最重要性格的密碼箱。 還要再補充一點,調控"面子"及其獲得方式的種種原則,常常超出了西方人的理解能力,西方人總是會淡忘這種戲劇化因素,闖入不相干的事實范疇。對于西方人來講,中國人的"面子"就像是南洋島民的塔布一樣,是一種不可否認的潛在力量,它叫人捉摸不透,不受規則約束,其廢止和更替的依據僅在于一致的感受。在這一點上,中國人和西方人必須接受這樣一個事實,即他們永遠不可能對同樣的事物抱有同樣的看法。在調停每個村子里都很常見的那些小爭執時,"和事老們"必須仔細斟酌如何顧及每一方的"面子",就像歐洲的政客們對權力均衡的斟酌一樣。這樣做的目的不是為了客觀公正,不偏不倚的公正雖說在理論上可行,但對于一個東方人來說卻不大可能實現,這種調停的目的就在于照顧到各方的"面子"。同樣的原則也常常被用在訴訟裁決中,絕大多數訴訟都以對雙方各打五十大板來收場。
從外國人的角度看中國人可能更客觀,更具有思考。
整體感覺還不錯,非常喜歡,值得一看的好書!推薦這套雙語版的名著
雙語譯林052-中國人的氣質—魯迅人心目中的映J像8的幻滅,是
第二十六章 多神論、泛神論和無P神論第二十七章 中國的真實狀況R及其當今需求譯后出版信息書名雙語譯林-中雙語譯
十三塊錢兩本,這樣的價格除了當當別的地方真不一定有!
雙語譯林052-中國人的氣質過此書V簡介【作者】明恩溥(—),原名阿瑟亨德*史密斯(),公理會來華傳教士。他在中
一中一英,書中對當時中國人的生活有跟精確的剖析,很少有語句帶有自我情緒,很值得讀的一本書。
看了這些,而自省,分析,明白哪幾點說得對;變革,掙扎,自做功夫,卻不求別人的原諒和稱贊,來證明究竟怎樣的是中國人。
年,熟悉中國的國情,了解中4國民眾的生存狀況。他不僅幫助推動于年正式宣布退還F庚子賠款的半數(計雙語P譯K林052-中國人的氣
盡管是百年前的中國,但是很多現象現在還是很多的!看來中國的文化和氣質有很好的延續性,希望大家讀一讀,我感覺好像一面鏡子,讓我們照一照吧!順便學習一下英語!挺好!
在質量和包裝上是絕對的好,買中文版送英文版也是極好的,價格不貴,還能了解知識,絕對棒棒達
畢竟是外國人寫中國,哪怕很多寫的很對,但總覺得隔靴搔癢,不得其法
看看幾十年前中國人的氣質與今時今日中國人的氣質有沒有什么變化
雙語譯林052-中國人的氣質經典魯迅、A羅斯福、費正清都曾讀過此書簡介【
我的天啊活動買的簡直不要太便宜 四舍五入相當于不要錢 本仙女開玩笑的哈哈哈哈 這本書閑暇時讀一讀 很快就看完啦
一看是個老外寫的中國人,就買了。內容沒看呢,希望是客觀的評價!
經典作品,從外國人眼中看中國人,多個思考的角度
買一送了英文版,也可學學英語。看了覺得百年后的人也沒什么大的改變,你周圍還是這樣的人,但好的品質似乎遺傳的越來越少。寫得挺細致的,很有時代的局限性,總是以外國人俯視的眼光在觀察,畢竟那時弱國弱民。
法理學老師的推薦,暑假看了電子版,實在是好,尤其是關于面子、麻木和缺乏公共精神以及相互負責制的描寫,鞭辟入里。時常看看,都有收獲。
國外人寫的,寫中國人性格的書很多,這一本成為當時國外人了解中國的窗口,這個買的是雙語版,很好,還能提高英語
中國人是什么樣的?有這什么樣的價值觀?什么樣的習俗?什么樣的文化??為什么中國人是這樣或者那樣的表現?
國人必讀之書,無怪魯迅先生生前曾向國人鄭重推薦此書。比之《丑陋的中國人》更具體、更全面。百年前成書的特質——缺點和優點,到今天仍然可在國人身上體現。由此可見,不論滿清、民國,還是新社會主義,中國人沒有從根本上改變,根源在于……可參見《中國人的思維批判》一書。
原來是看的中國人的精神,然后就愛上了辜鴻銘,然后就看到了這本中國人的氣質,感覺和中國人的精神有很大差別,雖然同為好書,但是這是從一個外國人的角度來看中國人與中國社會,一些想法與看法確實與我們不一樣很獨特,很給力,是一本好書
100年前一個美國傳教士眼中的中國人。拿來翻古比較好,但從中可以讀到很多中國人的秉性。當然這些秉性在我老一輩人中見得多點。不過需要說的是,靈活的固執、盲目的節儉、好面子而失大節等還是很到位的。觀書以自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