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民間信仰與民俗文化》立足于田野調查實 踐并結合文獻資料,對贛閩粵客家區域民間信仰進行 了綜合考察和理論探討,既對客家人的神明祭祀、祖 先崇拜、風水信仰、巫術與禁忌等予以系統的描述, 還用一定的篇幅,考證了與民間信仰相對應的制度化 宗教(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在客家主要 區域的歷史沿革。在歷史考證和現狀描述的基礎上, 結合當代社會轉型期的特點,《客家民間信仰與民俗 文化》作者林曉平還對客家民間信仰的開發與利用及 保護等問題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林曉平編著的《客家民間信仰與民俗文化》是2006年獲批的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項目的成果,經過在贛閩粵客家地區所做大量的田野調查和資料搜集工作,歷時6年多始得完成。該書稿已給作者幾位同行初步審閱,認為這是系統研究客家民間信仰與宗教文化的部著作,且觀點和論述上有不少創見及新意。 章 客家三大福主、先賢與行業神信仰;第二章 客家女神、水神與雜神信仰;第三章 客家的祖先崇拜;第四章、客家的自然崇拜與風水信仰;第五章 客家巫術與禁忌;第六章 客家地區的宗教活動與文化;第七章 客家民間信仰、宗教文化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林曉平,江西贛縣人。1983年畢業于廈門大學,2004年6月獲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贛南師范學院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院長、教授,專門史碩士生導師,中國民俗學會理事,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為本科生與研究生先后主講《中國文化史》、《中國社會史》等十幾門課程,教學效果良好,曾多次評為贛南師院教師,并獲江西省教學成果獎一項。在《史學史研究》、《史學理論研究》、《歷史文獻研究》等及省級學術刊物50余篇,著作有《中國人崇拜祖先的傳統》(專著)、《中國古代杰出帝王》(專著)、《客家祠堂與文化》(專著)、《先秦諸子與史學》、《贛南的廟會與民俗》(主編)、《中國史學思想通史·總論及先秦卷》(合著)等多部。并獲省級圖書獎一等獎一項。主持并完成省部級、廳級科研課題10余項,多次赴國外、海外參加國際學術研討會,并在大會上宣讀論文。研究方向主要為中國文化史、史學史及客家民俗文化。
緒
及時章 客家"三大福主"、先賢與行業神信仰
及時節 "三大福主"信仰
一 許真君
二 定光古佛
三 三山國王
第二節 先賢神明信仰
一 馮侯
二 東平王張巡
三 霸王項羽
四 大峰祖師
五 康王
六 將軍廟
七 都爺廟
八 屈原廟
九 王審知
十 樊公與樊公廟會^
十一 蕭璃與蕭公廟
十二 漢帝廟與漢帝信仰
十三 丁公祠與鄭公廟
十四 李廣廟與李綱祠
十五 魏侃夫
十六 武德侯王廟
十七 李渤公祠
十八 精忠祠與岳飛信仰
十九 太尉廟
第三節 行業神信仰
一 五谷大帝
二 后稷廟
三 "作田菩薩"
四 魯班
五 藥王先師與藥王廟
六 華佗
七 老官
八 太子菩薩
九 陳公
十 清源祖師堂及廟會
十一 保生大帝
十二 射獵公王、打獵大王
十三 倉頡廟
十四 順則王廟
十五 儲潭財神廟
十六 劉將軍廟
第二章 客家女神、水神等信仰
及時節 女神
一 天后
二 仙娘古廟
三 秦娥
四 陳靖姑及三奶夫人
五 七仙與七姑
六 九子娘娘與九子圣母
七 姑婆神?
八 仙花宮與玉仙宮
九 仙人叔婆
十 花神廟
十一 仙太廟與佛姑寺
十二 龍母廟
十三 仙女祠與樟樹婆太廟
十四 圣母廟
十五 四姑官、九姑廟、仙姑廟
十六 阿婆娘娘廟
十七 張麗英
十八 仙娘閣
十九 惠利夫人
二十 痘娘宮
第二節 水神信仰
一 儲君與儲君廟
二 賴公侯王
三 總管廟
四 水神廟與水府廟
五 雨耕禪師
六 熱水廟與"番子菩薩"
七 孚惠廟
八 石上菩薩
九 武仙殿與"把水公王"
十 龍王(龍神)廟
十一 晏公
第三節 社稷、王公等信仰
一 社公(社官)
二 公王信仰
三 胡太公與太公廟
四 火龍與火龍節
五 陳公菩薩
六 廖公菩薩
七 武仙祖師
八 圣旨廟
九 案神
十 五顯廟
十一 七郎與三仙
十二 歐陽真仙與梁老真仙信仰
十三 馬公太
十四 羅公祖師
十五 三官大帝與真姑大帝
十六 三元廟
十七 齊天大圣與豬八戒
十八 鐘馗廳
第三章 客家的祖先崇拜
及時節 客家人崇祖觀念濃厚的原因探析
第二節 客家人的崇祖事象
一 祖墳與祠堂
二 族田與族譜
三 祖宗之祭
四 其他崇祖事象
第三節 客家人的祖先崇拜與神明崇拜
第四章 客家的自然崇拜與風水信仰
及時節 客家人的自然崇拜
一 天公崇拜
二 太陽、月亮崇拜
三 星辰崇拜
四 風云雷電崇拜
五、山神崇拜
六 火神崇拜
七 植物崇拜
第二節 客家的風水信仰
一 原因探賾
二 大師輩出
三 影響廣泛
四 文化要素
第五章 客家巫術與禁忌
及時節 巫術
一 請神
二 巫術治病
三 問仙
四 扶乩
五 喊驚
六 制"夜啼郎"
七 建房巫術
八 "認契娘"
九 巫師巫術
第二節 禁忌
一 客家的人生禮儀、歲時節日及日常生活、生產禁忌
二 客家的女性、數字、語言及其他禁忌
三 關于"禁忌"及客家禁忌的思考
第六章 客家地區的宗教活動與文化
及時節 客家地區宗教活動的起源、發展、現狀及特點
一 佛教傳入客家地區及發展
二 道教在客家地區的起源與發展
三 天主教、基督教在客家地區發展
四 宗教在客家地區的現狀
五 客家人宗教信仰的特點
第二節 客家地區著名寺觀與僧道
一 客家地區的著名寺觀
二 客家歷史上的著名僧道
第三節 歷史文化名人與客家地區宗教
第七章 客家民間信仰文化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及時節 客家民間信仰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一 客家民間信仰文化是一種重要的旅游資源
二 客家民間信仰文化旅游資源的特色及開發現狀
三 客家民間信仰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的原則和方法
四 關于客家民間信仰文化旅游線路的構想
第二節 客家民間信仰文物及非物質文化遺產
一 客家民間信仰文物
二 客家民間信仰與非物質文化遺產
第三節 客家民間信仰與"新農村建設"
一 廟會與農村經濟貿易
二 客家民間信仰與農村文化建設
三 客家民間信仰與當今農村和諧社會構建
余論 特色·影響·走向
一 客家民間信仰之特色
二 客家民間信仰對客家社會的影響
三 客家民間信仰活動的走向及思考
后記
這個商品不錯~
內容不錯,紙質一般,還不錯吧
幫同事買的,不知道怎么樣。
沒有看內容,不是想要的貨,
還可以,挺不錯的
包裝不錯哦整體感覺不錯。
這是一本較詳細地講述客家民俗文化的書,從書中品味客家人的生活狀況,了解民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