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理勇新說老上海"為著名上海史專家薛理勇先生解說老上海史事風物的叢書。《老上海房地產大鱷》內容為霍格兄弟與兆豐洋行、漢璧禮與上海房地產、沙遜與沙遜洋行,以及陶善鐘、程霖生、周湘云等一批老上海房地產大亨巨子寫照,通過家世行狀、發跡歷程、盛衰沉浮等多面敘述,特別是發行、道契掛號、代客經租、抵押放款、租地造屋等各種經營手段的剖析,描繪出一幅幅老上海房地產業在運籌廟算、巧取豪奪中蓬勃發展的鮮活圖景。
房地產作為一種行業產生于資本主義社會,并以人口眾多的城市為主,它是以盈利為目的,利用對土地、房產的投資和建設,并將土地、房產進行轉手、出租,從中獲取更大的商業利益,所以,房地產作為一種產業,在中國應開始于近代,上海是中國房地產業起步早、涉及土地和資本的城市。 薛理勇編著的《老上海房地產大鱷》為我們介紹的就是老上海的房地產大鱷的故事,包括霍格兄弟與兆豐洋行、漢璧禮與上海房地產、沙遜與沙遜洋行,以及陶善鐘、程霖生、周湘云等。
薛理勇,祖籍福建省福清市,1947年出生于上海。長期任職于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從事上海歷史、中華文化史、風俗史研究。上海市規劃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委員、上海食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上海地名學會常務理事、上海道教協會常務理事等,并擔任SMG紀實頻道嘉賓主持。主編《上海文化源流辭典》、《上海掌故辭典》等。
前
上海最早的房地產巨頭——史密斯
租界的出現和房地產業的興起
上海房地產業的崛起始于19世紀60年代
霍格兄弟與兆豐洋行
上海跑馬廳的地產
兆豐洋行與兆豐公園
漢璧禮與上海房地產
漢璧禮的房地產
富商的善舉
沙遜與沙遜洋行
"老沙遜"與"新沙遜"
沙遜洋行在上海早期的房地產業
沙遜的華懋地產公司
沙遜大廈
沙遜的漢彌爾登信托公司
亨利·雷士德與雷士德基金會
雷士德其人其事
冒險家哈同
哈同其人
哈同花園
哈同的經營之道
租地造屋
哈同遺產案
英商上海業廣地產有限公司
業廣公司的發起
進軍虹口美租界
道契與業廣公司的土地買賣
業廣公司在上海的房產
萬國儲蓄會和中國建業地產公司
萬國儲蓄會的建立
中國建業地產公司與上海的公寓
萬國儲蓄會的結
美商的中國營業公司和普益地產公司
中國營業公司
普益銀公司和普益地產公司
雷文的結
日商的房地產公司
東亞興業株式會社與上海房地產
日商恒產株式會社的結
華人房地產巨商
陶善鐘與善鐘路
泰利洋行與洋商掛名道契
上海房地產巨子——程霖生
寧波周家在上海的房地產業
銀行投資房地產業
法商義品放款銀行和義品村
華資銀行投資的房地產
富商的善舉 1854年漢璧禮等人在今外白渡橋處建了一座跨蘇州河的便橋,對促進虹口美租界的市政建設和經濟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漢璧禮也順勢購進了橋的北堍虹口美租界的不少土地,而當虹口的市政和經濟進一步發展后,用現代的語言來講,他當時購進的是" 農業用地",而如今成了"住宅用地"或"商業用地",地價一下子翻了幾十倍,甚至百余倍。
漢璧禮是一位上海人叫做"聆得清"的人,他深知,這是租界市政建設和經濟發展給他帶來的好處。于是當工部局規劃虹口市政建設,準備延長文惠廉路(塘沽路),并筑兩條與之三角形相交的馬路,也就是現在的峨眉路和漢陽路,在這三條路三角形相交形成的一個占地面積大概10畝的三角形空地上建造一個公共市場,就是后來的"三角地小菜場",漢璧禮就毫不含糊地讓出了他在這里的幾十畝土地。鑒于漢璧禮對上海租界建設的貢獻,英國皇家授予他爵士稱號,所以他的姓名Thomas Hanbury的前面可以加上個"Sir",當工程結束后,工部局就將原"里虹口路"重新命名為Thomas Hanbury Road,中文名"漢璧禮路",也就是今天的漢陽路。實際上漢璧禮也不吃虧,當這里的道路和市場建成,市政設施改善和完備后,這里的地價和房價也隨之水漲船高,他在這里擁有的房地產也升值不少。
人們喜歡把舊上海叫做"冒險家的樂園",如果換一個規矩一點的表述,那舊上海是一個高度資本主義化的商業城市,有人遇上機會,投機取巧,一夜爆發而成為腰纏萬貫的富翁,也有人偷雞不成蝕把米,從一位百萬富翁淪為一介平民,而更多的闖蕩者無所事事,一事無成,就是一個市民而已。據記載,1869年有一位中英混血統的尤來旬(Yurasian)女士在虹口美租界密勒路瑪禮遜路(峨眉路茂林路)轉角租房開辦了一所"尤來旬學校",吸收幼失怙恃的僑民子弟,不分國籍。
此為善舉,得到中外人士的贊賞,但辦校必須有資金支撐,而這所不收學費的"尤來旬學校"更需要資金支持,就是這位漢璧禮爵士支付了一大筆錢建立了"漢璧禮基金會",全額資助學校,1889年,這所拓展后稍具規模的學校就以"漢璧禮基金會"之名改稱Thomas Hanbury School and Children` s Home中文校名叫做"漢璧禮蒙童養育堂"。這一年漢璧禮又讓出一塊大約3500平方米的土地,并追加資金造了一所新學校,1891年漢璧禮蒙童養育堂就在新校舍開學。學校規模擴大了,吸收的學生也有所擴大,除了吸收僑民的孤兒外,還適當吸收生活艱難,無力支付學費的僑民子弟,而原來密勒路的校舍就改為英文補習班,招收中國學生,所收費用歸基金會,用于補貼漢璧禮蒙童養育堂。單靠漢璧禮單打獨斗的基金會顯然難以長期維持的,后來工部局接收了學校,就改稱 Hanbury School中文校名也改稱"漢璧禮西童學堂" 。其校址為今塘沽路117號,解放后長期為虹口區及時中心中學。
按西方的習慣,男女生是分校讀書的,而漢璧禮蒙童養育堂則是男女生同校上課的,于是漢璧禮基金會于1892年又在虹口的老靶子路赫司克爾路(武進路中州路,校舍相當于今武進路 412號)又創辦了一所男校——Hanbury School,中國人稱之"西童公學",于是原來的蒙童養育堂改為女子小學部,英文名也叫Hanbury School。第二年,工部局也在北四川路底辦了一所西童男校(Shanghai Public School),由于這個學校偏離市中心區,招生明顯不足,就干脆壓縮招生,節省開支,1904年決定把漢璧禮基金會的"西童公學"學生并入工部局立"西童男校",于是這個學校改名Shanghai Hanbury Public School。1941 年12月7日太平洋戰爭爆發后,該校被日本接管改為 "日本人國民小學",后又作為日本的特務機關——興亞院機關。
1946年在這個地方辦復興中學,現在復興中學內的那幢老樓仍是當年的教學樓。
P36-38
書收到,非常滿意,物流很快,好評。
老上海系列,適合對這個題目有興趣的讀者。
老上海系列叢書非常值得收藏。
快遞哥服務態度和好,送貨到家,擦亮了當當的品牌。閱讀此書可以了解上海過去的歷史,知道許多與房地產大亨有關的故事。
上海是房地產起產最早,涉及土地資本最大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