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微觀西藏(漢英版)圖書
人氣:31

微觀西藏(漢英版)

《微觀西藏》(漢英版)是一本以"微博體"形式展示真實西藏的書。該書追求新媒體環境下*閱讀體驗,用最短的文字還原了那些最了解西藏的人心中最真實的西藏。中英對照、圖文并茂,通過大量鮮活的見聞、細節和故事,發...
  • 所屬分類:圖書 >文化>地域文化>藏文化  
  • 作者:[聶曉陽]主編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微觀中國
  • 國際刊號:9787100094740
  •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09
  • 印刷時間:2012-09-01
  • 版次:5
  • 開本:12開
  • 頁數:--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
  • 套裝:

內容簡介

《微觀西藏》(漢英版)是一本以"微博體"形式展示真實西藏的書。該書追求新媒體環境下閱讀體驗,用最短的文字還原了那些最了解西藏的人心中最真實的西藏。中英對照、圖文并茂,通過大量鮮活的見聞、細節和故事,發掘西藏人的日常生活和他們的內心世界。

全書共收錄520余條精彩微博,150余張精美圖片。內容包括大量鮮活的一手的見聞,深入淺出、客觀中肯的涉藏言論、語錄和訪談,以及有趣、獨到的細節和圖景。

該書在形式和內容上皆有創新——形式上見微知著,把新媒體的理念和精髓引入到傳統的圖書出版中,采用更能適應新媒體傳播環境的"微博體",在表現力、吸引力、感染力方面躍上一個新的臺階。內容上大題小作,用一個個有趣的小故事,形成一條條精彩的微博,雖然是碎片式呈現,但每一條微博都是精華,都能獨立呈現一個事實,傳遞一種情感,條條言之有物,見人、見事、見情。超越對奇風異俗、自然風光和宗教神秘感的熱衷,站在"西藏熱"的潮流前沿,構建起一個更加細膩、真實的西藏。

編輯推薦

一條"微博",一把鑰匙。打開想象和偏見的門鎖,窺見西藏本真如初的容顏。

我們"不是某個活佛的布道書" "不是漢藏對比的學術書""不是盲目贊美的書""不是灌水發感慨的書"……

我們"不能帶著優越感寫東西""不能帶著有色眼鏡看東西""不能把價值判斷強加于人"……

我們"要善于發掘有趣的故事""仔細觀察每一個細節""以平和的心態、用凝練的語言來講述"

藏族社會學家旦增倫珠先生在審稿時說過的一句話令我非常難忘,他說:"沒有什么是不能觸碰的,別把西藏當做一個特別的東西去人為粉飾,西藏本身就是一個真實的所在,它的一切,就像太陽升起一樣自然。"

在整個編寫和加工的過程中,我無比珍視這種"像太陽升起一樣自然"的感覺,限度地保留了每一個講述者原始的表達。西藏老人絮絮叨叨的口語,文人學者措辭考究的感嘆,演藝明星活潑生動的言談……我每天都"聆聽"這些"七嘴八舌"的聲音,與每一張圖片中的人物對視,品讀他們的內心,仿佛直視千里之外的高原。

作者簡介

聶曉陽:知名記者。1996年畢業于北京大學,獲理學碩士學位。1994—1995年在南京大學霍普金斯大學中美中心研修美國文化。

1992年重走絲綢之路;1993年深入秦巴山區考察文化景觀;1998深入張北地震災區和長江洪水災區采訪;1999年先后入藏采訪,乘坐"雪龍"號破冰船遠赴北極考察。2002年赴耶路撒冷、2004年赴巴格達擔任常駐記者。2005年回國后,先后任《瞭望東方周刊》副總編輯、《環球》雜志副總編等職。

2007年起,先后擔任清華大學、陜西師范大學等多所大學的特約研究員、兼職教授等。曾獲中國國際新聞獎一等獎,并有7篇報道獲得新華社好稿獎。

出版著作:《YES,克林頓;NO,航空母艦》(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8)、《北極首航》(上海三聯書店1999)、《關于自然與人的對話》(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在耶路撒冷的日子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為歷史流淚——親歷戰后伊拉克》(中信出版社2005)等。

其作品《與倉央嘉措一起修行》自2011年出版,已重印8次,印數超過10萬冊。

目錄

文化·傳承 記憶·回望 風土·管窺 圣城·拉薩 行旅·品味 印象·講述 精神·信仰 逸聞·趣談 參考文獻 后記

在線預覽

真實西藏的心靈之旅

應商務印書館之約構思這本書的時候,我想到的是好友稽永強生前說過的一句話。這位溫文爾雅的援藏記者說,有些人,到趟西藏就說經歷了回生死,爬了個雪山就寫文章說過了次鬼門關……稽兄說:請不要向人民撒嬌。

一晃永強兄殉職已經12 年了。但是,不要用讀者賦予的話語權向讀者撒嬌,這一信念已經永遠地留在了我的心底。有人說,西藏是行者的不老情人。但對我來說,差不多每年都去一兩次的西藏,更像是一塊神奇的布,每次都把我的心擦拭得更加干凈。這片土地改變了我,讓我的內心更加平和柔軟。所以,我

對西藏除了熱愛之外,總有一種虧欠之心。懷著這種虧欠之心做事,能讓我有所慰藉的就是:如何更好呈現一個真實的、深刻的、不矯情的西藏?

那就是相信真實的力量。對于敬畏文字的人來說,哪怕是真實的瑕疵,也勝過虛假的。我曾好幾遍細讀書云女士的《西藏一年》,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鄉村醫生拉姆的故事。她在一間簡陋的衛生院負責全鄉5000 多人的醫療。因為積勞成疾,拉姆醫生患有嚴重的胃病,但身為醫生的她卻相信自己的病是"前

世的孽障"造成的,因此首先求助于法師,而不是比自己更高明的醫生。這個聽起來匪夷所思的例子其實在西藏并不稀奇,這就是普通西藏人的故事。這個故事也許無法充當正面傳播西藏的絕佳素材,卻散發著原汁原味、真實的西藏鄉土氣息。

所以,這本書從一開始的定位就是一個"真"字。我們要用真誠的心態,找到盡可能多的真正了解和理解西藏的人,挖掘和呈現那個超越了走馬觀花、一驚一乍和非黑即白的西藏真容。

這本書在形式上的一個創新,是采用了所謂的"微博體"。個中原因,不僅是因為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習慣這種更方便瀏覽、轉發和擴散的"段子閱讀",更是因為這種體裁更加能夠見微知著,更有利于發掘和呈現有關西藏的點點滴滴,并且通過大量有血有肉的細節,拼接出一個有喜樂有憂愁有希望也面臨挑

戰的西藏。我深信,一個真實的西藏是更美的西藏,而這種美麗,蘊含于大量的、鮮活的、一手的細節中,蘊含于大量的、深入的、中肯的言論中,也蘊含于大量的、有趣的、獨到的小故事中。

一座雪山遠遠就能看到,可是要真切地看到西藏人日常生活中能夠撥動人心弦的細微之處,卻需要長期的浸潤和近距離的凝視,需要對這方水土豐沛的感情和持久的熱愛。作為一本在新媒體環境下追求閱讀體驗的、試圖用最短的文字還原那些最了解西藏的人心中最真實的西藏的書,書名《微觀西藏》中的"微"字,正是"微博"的"微",也是"細微"的"微",還是"微妙"的"微"。我希望書中每一條"微博",都能夠像一把鑰匙,打開一扇被想象和偏見阻隔的厚門,幫助人們登堂入室,一窺西藏的容顏。

實際上,《微觀西藏》這樣一本書的構思,最早可以追溯到我的西藏媽媽(阿媽拉)、著名藏族民間文學專家德門?德慶卓嘎。兩年前的一個晚上,在拉薩大昭寺旁她的家中,她給我講了兩個她從剛剛探親回來的保姆那里聽來的故事。當時我就想,如果能夠搜集到足夠多這樣的故事,編成一本帶領讀者走入西藏人內心深處的書,該是一件多好的事啊。

那天76 歲的阿媽拉陪我喝青稞酒,吃風干牦牛肉,還興致勃勃地載歌載舞,用藏語唱了幾首她從小就會唱的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情歌。等到一直安靜地坐在一旁編織金剛結的保姆曲珍來收拾桌子的時候,天已經很晚了。這時,阿媽拉忽然對我說:"你不是要了解藏族人嗎,我給你說兩個近期鮮、最真實的故事,是曲珍昨天剛對我講的。"

"曲珍村里有個十來歲的女孩去鎮上買東西,路上被一位鄰居的車撞死了。小女孩的媽媽很傷心,整整三天沒有出門,那位肇事者很內疚,也有些擔心。沒想到第四天早上,小女孩的媽媽來到他家,不是為了要賠償,而是安慰他,請他不要自責。"

"小女孩的媽媽怎么安慰那個闖禍的人呢?那位媽媽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因果,我女兒出了事不僅僅是因為你的過錯,更是因為她前世和今生所造的業。車禍只是一個表面的現象,我女兒去世前每分每秒的念頭和行為,匯集起來才是導致這個后果的因。所以,讓我們都接受這個事實,只有生者不再悔恨

難過,死者才能更安心地往生。"

阿媽拉的講述立刻深深地震撼了我。但她還有一個同樣震撼的故事在等著我。

"曲珍這次回家,正好她們家一頭牛摔到懸崖下受了傷,很重的傷,被救上來已經奄奄一息了。怎么辦?按照有些人的想法,養牛就是為了吃肉,現在既然這樣了,干脆殺了吃肉吧。可是她家的人想法不一樣,她們認為牛既然還有生命就應該找獸醫來看病,結果花了比一頭牛還貴的錢把牛治好了。這就是

西藏牧民,他們的想法到現在還跟過去一樣,那就是一頭牛的生命和人沒有什么區別。這輩子是頭牛,也許下輩子就是一個人呢。"

那天晚上從阿媽拉家出來,八廓街格外安靜,屋頂的經幡在柔和的月光下清晰可見。那一刻,我恍然行走在兒時的故鄉,內心深處有一種熟悉、親切和溫暖的東西在流動。當時的我怎么也不會想到,兩年之后的2012 年6 月23 日,我抵達拉薩的第二天,阿媽拉在自治區人民醫院永遠閉上了她豁達了一輩子的眼睛。在陪阿媽拉的遺體一次走過八廓街的那個雨夜,我覺得一種只有母親才有的氣息一直縈繞著我。

阿媽拉有次跟我說,現在仍有很多人覺得西藏很"神秘"。"為什么呢?你不了解的東西就會覺得神秘。當你了解了之后,還有什么可神秘的呢?對于西藏如果只看到表面的形式,那就只能看到神秘,別的什么也看不見。所以,我覺得你要把很多表面的東西弄清楚,這樣才能把西藏人的心看透。"

阿媽拉去世后,家人為她供請了七七四十九天的酥油燈。在我尋訪西藏的精神之旅中,阿媽拉正是一盞不滅的明燈。

在和商務印書館副總編輯周洪波先生共同帶隊到西藏的調研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西藏畫派"兩位代表人物的談話。他們一位是旅居西藏30 年的前西藏文聯副主席余友心先生,一位是進藏40 年的現任西藏美協主席韓書力先生。

余友心先生稱西藏是一個可以"讓心安駐"和"不再火燒火燎"的地方。他說,要發現和理解真正的西藏,就要撇開一切偏見,擺正心態,把自己當作小學生,忘記那些條條框框的成見,把心打開。

"西藏人有他們自己的生存狀態和生活方式,對這些不能機械地用外來者的標準去衡量,也不需要用過分的辭藻來包裝。能讓人看到一個真實的西藏和西藏人,這就是較大的價值。"他說。

韓書力先生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有年冬天我下鄉采風,坐在冰冷的石頭上畫畫,當地的藏民就把小木板放在太陽下曬熱了悄悄遞給我,還生怕打擾我畫畫。"在兩個語言不通、生長環境迥異的人之間,一個無所欲求的、真誠的舉動,就使一塊小小的木板溫暖了另一個人的心,即使過了很多年。

他在談到對待西藏的心態時,給了我們三點建議:及時,用平視的眼光看西藏,平視就是不懷偏見的注視;第二,用平常心看西藏,不要一驚一乍;第三,用包容的心態看西藏,不要帶著救世主的心態和優越感。

和余、韓兩位前輩文人的談話讓我想起來有一次在北大,我參與的與CNN、《華盛頓郵報》、《時代周刊》駐北京首席記者以及美國一位華裔女大使進行座談的情形。記得座談中有人提出,同是在北京工作的記者,外國記者的自由度和采訪的活動空間要小得多,比如外國記者就很難有機會去西藏,即使去了,也往往受到種種限制。

當時在座的聽眾大都是北大國際政治專業的研究生。其中一個學生站起來質疑說:西方記者對西藏的報道是不是過于片面?為什么你們總把鏡頭對準那些負面的非主流的東西?你們去西藏是為了發現什么,還是為了證明你們早已存在的偏見?

在爭論中,一位中國博學記者感慨道:其實作為記者,受到個人背景、語言、經歷等等的制約,我們都是受到種種限制的,這些限制很大程度上來自我們自身而并非外界。他說:我們都是在一個籠子里,有時候我們在一個比較大的籠子里,有時候你們在一個比較大的籠子里。

這讓我產生了這樣的聯想:兩只青蛙分別蹲在兩口井底,同時望著藍天,同時覺得藍天就是它們看到的樣子。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這樣的青蛙。所不同的是,那限制了我們視野的"井底",往往正是我們內心的成見——在需要打開窗戶以便看得更清的時候,我們往往連門都關上了。

是的,當人們在你的窗前眾聲喧嘩的時候,明智的做法不是連門帶窗都關嚴,更不是趕走人群,而是把窗戶開得更大,或者擦亮玻璃,讓他們看得更清楚。

為什么不呢?一個立體的、有陰影但更有亮點的真相就在那里,我們要做的,只不過是讓更多的人更好地看見。

聶曉陽

2012 年9 月

媒體評論

用一夜讀了《微觀西藏》,很精美的一本讓人心靜的好書。

——西藏軍區某將軍

用兩個字來評價《微觀西藏》就是"好看",三個字就是"很好看"。讀的時候,我感覺她時尚、干凈、新鮮,想到兩個字——玲瓏。

——西藏題材作家馬麗華

微觀西藏》書中的細節和敘述方式便于人理解,適合閱讀,看著不累,每條又都能講得明白,而且英文翻譯很,難能可貴。

——新華社對外部主任 嚴文斌

微觀西藏》把最古老的西藏文化和最年輕的微博體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文字干凈明亮,圖片雋永,展示出一個隱忍而陽光的偉大民族。

——人民網《網絡輿情》執行總編輯 祝華新

近讀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微觀西藏》,深深地被其中的故事感動。這本書貴在"不講大道理",而"講好小故事"。

——孔子學院總部 彭增安 博士

圖文都很好,形式創新,非常吸引人。從漢藏民族交流的角度看,《微觀西藏》是一部促進民族和諧的作品。

——中國西藏研究中心 旦增倫珠 博士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書真的很好,孩子很喜歡。

2014-02-15 16:01:15
來自虔誠的**的評論:

這個商品不錯~

2014-02-27 09:19:35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感覺內容好少啊,不夠有吸引力。

2014-03-31 15:09:10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這個商品不錯~

2014-04-24 15:51:3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是很不錯的一本書,值得推薦

2014-05-19 08:39:29
來自尹昌龍**的評論:

很好,還要再買,值得一讀

2014-06-04 09:21:01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我已經收到了,書稍微有點瑕疵,書角有點皺,而且書背后還有點臟了,不過這不影響總體印象,內容很不錯,值得買!

2014-07-18 19:08:32
來自安心十**的評論:

有些凌亂的散談

2015-01-12 21:12:0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非常不錯的書,經典值得讀。

2015-02-07 14:40:59
來自0812158**的評論:

最近一頓狂購西藏的書,很贊

2015-10-08 14:53:41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挺不錯的書!!!!!!

2015-11-02 13:41:07
來自zhufeiy**的評論:

翻翻看看,了解西藏。

2015-11-07 15:37:49
來自lukewan**的評論:

非常滿意。

2016-01-09 11:10:21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價格便宜,送貨及時!

2016-06-23 09:36:41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這本書不錯,值得細讀!

2017-06-05 19:16:3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圖書質量很好,圖片清晰,孩子很喜歡!

2017-09-06 15:48:28
來自lorili**的評論:

深入淺出、客觀中肯的涉藏言論、語錄和訪談,以及有趣、獨到的細節和圖景

2013-12-12 10:00:01
來自滿天星2**的評論:

在當地書店看到的,圖文并茂,很好的書籍,值得購買!

2015-02-26 13:15:14
來自李燕平_**的評論:

雙語版的對我來說有點浪費了!但博文內容慢慢品讀真會讓你靜下來,感受到西藏的神秘力量!勾起了我一定要去實地走走的興致!

2014-01-19 11:07:32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朋友在西藏回來推介的一本書,迫不及待就購買,雖然價格五十多大洋,但是中英文,看看英語挺好。不過書在郵寄途中有折痕,自己看就無所謂。

2015-05-20 15:19:09
來自Kyiro**的評論:

微博體讀起來很方便,隨便獨到哪一個故事都可以放下之后接著讀。內容非常的溫柔細膩,了解真實的西藏

2013-04-11 13:54:05
來自藍調H一**的評論:

在國圖看書的時候無意發現的一本書,碎片化的段子寫得很有帶入感,作為西藏知識的零碎普及還是很不錯的。

2015-01-30 13:44:3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盡管送來的書包裝不很好,底部很臟(希望當當網認真對待!),但是內容非常好,小小的短文,一個個故事,很是感動,進藏前讀一下,才會拂去許多認識上的誤區,也更深入。 真是一本好書! 推薦!

2013-11-17 17:17:5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微觀西藏,一本通過微博體帶你去領略西藏的風味

2013-10-04 12:01:57
來自angus04**的評論:

對西藏很向往,看了這本書后更想去看看真實的西藏

2013-06-03 17:21:13
來自倪嫦璐**的評論:

北大博推薦給我一本書:《微觀西藏》。采用微博體,真實,“微言大義”,且是漢英版,每頁留白供寫評論,讀來輕松自然,頗合我意。知我有讀書打眉批的習慣,這留白是我最中意之處。

2013-07-14 08:48:12
來自wangk10**的評論:

除了書的封面有點磨意外,其他都還好。買來給老太太看的,看了《微觀新疆》之后就在問有沒有《微觀西藏》,發現后果斷收入。

2016-04-06 16:57:04
來自cge裝甲**的評論:

這本書是幫朋友買的,但是我也大致看了下,感覺也還是挺喜歡的。朋友之前剛去過西藏,回來之后很推薦這本書。他自己看了也感受頗多。文章比較短小精煉,很適合當下快速的生活環境下閱讀。也希望大家可以喜歡上去旅游

2012-12-27 10:37:33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