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集了“中國破產法論壇——僵尸企業處置與破產審判工作專題研討會”部分研究成果。在所收入的論文中,對“僵尸企業”的概念界定、處置經驗比較以及破產重整制度、執轉破制度完善等問題,出于不同的研究角度存在一些不同的觀點,體現了百家爭鳴的學術發展趨勢,提供了更廣的研究視角。
王欣新,北京市人。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破產法研究中心主任。
兼任北京市破產法學會會長、山東省法學會企業破產與重組研究會名譽會長、上海市法學會破產法研究會顧問、東亞破產重組協會中國區副會長、《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起草工作組成員、較高人民法院《企業破產法》司法解釋起草組顧問、聯合國貿易法委員會第五工作組(破產法)中國代表團專家。
鄭志斌,吉林通化人。吉林大學法理學博士。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中國人民大學破產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北京市破產法學會副會長,東亞破產重組協會中國區副會長,中投危困企業投資并購聯盟(籌)秘書長,國際破產協會會員,北京市歸國華僑聯合會委員,北京市歸國華僑聯合會特聘專家委員,較高人民法院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平臺建設小組成員。
一、特稿
“僵尸企業”治理與《企業破產法》的實施王欣新
破產審判新動態及應對策略劉敏
“僵尸企業”處置與破產審判的常態化推進章恒筑
“僵尸企業”處置的瑞安路徑與瑞安樣本王忠寶
瑞安市人民法院破產審判經驗介紹鞠海亭
清理“僵尸企業”的山東研究與實踐提瑞婷
二、法院調研報告
“僵尸企業”司法處置的溫州路徑潘光林方飛潮葉希希
“僵尸企業”司法處置情況的調研報告——以瑞安市人民法院破產審判實踐為范本浙江省瑞安市人民法院課題組
浙江省瑞安市人民法院2013年~2015年破產衍生訴訟案件調研報告呂力陳金春
淄博市中級人民法院“僵尸企業”處置中的實務問題趙玉忠李桐光
三、“僵尸企業”的界定與處置
“僵尸企業”界定初探楊忠孝郭靖祎
唯有破產真利器驅除“僵尸”化危機——兼及大力推進破產工作的建議葉建平
“僵尸企業”國內外處置經驗研究何文慧
“僵尸企業”的識別與域外處置經驗借鑒陳本菲
現實迷局與實務突圍——“僵尸企業”處置的法治路徑選擇劉潤明
論處置“僵尸企業”的思路及其轉換李樂敏丁天甲
破舊立新發揮法院處置“僵尸企業”先導協調作用黃建東
限制政銀企合謀加速市場出清正確處置“僵尸企業”尹秀超胡治萍
“僵尸上市公司”處置路徑分析金恒
四、破產重整制度
論“僵尸企業”預先包裹式重整制度的構建崔永峰王更
破產重整債務人自行管理的適用性分析張思明
論破產重整的營業保護制度陳旭峰
H股上市公司破產重整相關法律問題探析——以“福建諾奇股份有限公司重整案”為例許勝鋒王海軍
五、執破銜接機制
執行不能轉破產之問題與對策研究韓蓉徐陽光
執行不能轉破產法律問題研究吳長波羅琳
執破銜接與“僵尸企業”處置——識別標準與制度改進中國人民大學本科生課題組
供給側改革背景下的執轉破制度設計思考周東瑞朱志亮魏清見
執破銜接路徑建構與“僵尸企業”處置張曉紅
理論與實踐——執破銜接法律規制與司法實務張計玉
理想到現實——執行轉破產制度的理論思考與程序構建劉龍
六、破產法其他問題
論破產程序中股東貸款的后位受償——從德國的立法改革談起何旺翔
我國破產管理人制度芻議——以管理人中心主義架構為視角林恩偉
房企破產案疑難債權審核問題研究許見明
“威海三進船業三關聯企業破產重整案”評析許良芳
關于某房地產開發公司破產重整一案的辦案手記程順增
七、“中國破產法論壇‘僵尸企業’處置與破產審判工作專題研討會”文字實錄
開幕式
大會主題發
及時分論壇
第二分論壇
開放式交流
閉幕式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要“更加注重運用市場機制、經濟手段、法治辦法化解產能過剩,加大政策引導力度,完善企業退出機制。”2015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把積極穩妥處置“僵尸企業”作為化解產能過剩的“牛鼻子”,司法部門要依法為實施市場化破產程序創造條件。2016年2月24日至25日全國部分法院依法處置“僵尸企業”調研及工作座談會在杭州召開,較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杜萬華在座談會上強調,人民法院處置“僵尸企業”的指導思想是,把法院當作“生病企業”的醫院,多破產重整,少破產清算。要根據市場化的要求建立破產重整企業的識別機制;要建立破產企業重整信息平臺機制;要建立企業破產工作統一協調機制;要建立合法有序的利益衡平機制。
運用破產法律程序依法處置“僵尸企業”和審理破產案件,將是人民法院一項重要工作任務。當然,如何依法處置“僵尸企業”更是法學界尤其是破產法學界需要研究的重大課題。為此,中國人民大學破產法研究中心、北京市破產法學會聯合浙江省瑞安市人民政府、浙江省瑞安市人民法院,于2016年4月9日在浙江省瑞安市隆重舉辦“中國破產法論壇——‘僵尸企業’處置與破產審判工作專題研討會”。這次會議響應中央積極穩妥處置“僵尸企業”、化解產能過剩的精神,集中探討“僵尸企業”處置與破產審判工作中的重大問題,來自全國各高等院校、法院系統、政府部門、中介機構等領域的200余名嘉賓圍繞“‘僵尸企業’的界定和國內外處置經驗比較”、“執破銜接與‘僵尸企業’處置”、“破產審判機制創新與‘僵尸企業’處置”等主題進行了理論和實踐的深入探討。
“中國破產法論壇——‘僵尸企業’處置與破產審判工作專題研討會”,是繼“中國破產法論壇——房地產企業破產專題研討會”之后,第二次在浙江召開的中國破產法論壇旗下的專題研討會。如此密集地在浙江開展研討,主要有兩個方面的緣由。一方面,浙江省法院系統在全國率先作出處置“僵尸企業”的工作部署。早在2014年,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就按照較高人民法院部署出臺了《關于強化司法職能推進企業兼并重組的意見》。2014年9月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以黨組名義向浙江省委提交了《關于及時依法處置“僵尸企業”盤活存量資產加快我省經濟轉型升級的報告》。該報告指出,及時處置“僵尸企業”,可通過司法程序盤活存量資產,加快浙江省經濟轉型升級。浙江的經驗對我國目前正在推進的“僵尸企業”處置和破產審判工作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另一方面,浙江省破產審判走在全國前列,尤以溫州經驗為代表,而瑞安市又是溫州地區破產審判的代表。瑞安市人民政府、瑞安市人民法院對“僵尸企業”處置和破產審判工作極為重視,探索出了很多實踐經驗,值得我們進行認真總結和推廣。
“中國破產法論壇——‘僵尸企業’處置與破產審判工作專題研討會”得到了理論界與實務界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在短短2個月的時間內,共征集到89篇會議論文,涵蓋了“僵尸企業”的界定、國內外處置經驗、破產重整制度、管理人制度、執轉破制度、破產法院的構建等重要問題。為了進一步擴大會議成果的影響力,我們組織了論文遴選工作,編輯出版《破產法文庫》之《破產法論壇》系列第12輯。同時,本書也收錄了2015年6月6日召開的“中國破產法論壇——破產重整制度專題研討會”的部分研究成果。在所收錄的論文中,對“僵尸企業”的概念界定、處置經驗比較以及破產重整制度、執轉破制度完善等問題,出于不同研究角度存在一些不同觀點,體現了百家爭鳴的學術發展趨勢,為我們提供了更廣的研究視角,這也正是中國破產法論壇設置的目的。
中國人民大學破產法研究中心和北京市破產法學會始終堅持學術為本、理論聯系實際和以問題為導向的研究理念,在論文遴選和編輯出版過程中,我們對文章的學術規范性、原創性等方面進行了審查。在此,由衷感謝全體“破人”的智力貢獻,感謝中國人民大學破產法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市破產法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徐陽光副教授及其研究團隊的辛勤付出,感謝法律出版社財經分社沈小英社長及其編輯團隊的精心制作,感謝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的大力支持。
破產法立法和司法的進步,是我們共同的追求。一次次的論壇、一次次的專題會議反復證明,我們全體“破人”既立足中國實際,又不乏開放的胸懷和寬廣的視野,我們的研究成果既有緊接“地氣”的務實之作,又有展望未來的理想圖景。我們始終懷揣夢想,希望能夠在“僵尸大戰”中破土而出,希望能夠在經濟發展的新常態中實現中國破產審判的市場化、法治化、常態化。我們堅信,只要全體“破人”孜孜以求、不言放棄,夢想終會有實現的那24小時!
2016年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