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寧編著的《區域文化》分為理論探索、產業實踐和個案分析三個部分。筆者從事文化產業研究多年,深知文化產業的研究首先要解決理念問題。理念決定發展方向和發展結果。而文化本身又是一個關乎情感、信仰、審美、技藝、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生活方式的十分復雜的體系,且與諸多領域相互交織、相互滲透。因而要說清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文化產業,以及怎樣發展文化和文化產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正如前文所及,筆者在研究過程中,力求樹立和貫徹關于文化發展的正確理念,以正確的理念指導理論研究和產業實踐。盡管如此,本書的理念、提法和觀點也未必都能實現這種愿望,這也正是我們今后繼續努力的方向。
管寧 江蘇蘇州人,1958年生于福州。現任《福建論壇》雜志社總編輯,編審,文學博士,博士生導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福建省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主要從事中國當代文學、大眾文化與文化產業研究。在《中國社會科學》、《新華文摘》等刊物120余篇。著有《小說家筆下的人性圖譜》、《消費文化與文學敘事》、《當代臺灣傳媒文化》等多部學術專著。曾獲福建省社會科學成果一、二、三等獎多項。
前言 [理論探索] 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國內外文化遺產開發模式與經驗 創意產業及臺灣地區經驗 文化遺產與文化產業——從資源存量到產業競爭力 導入產業意識激活鄉村文化——關于鄉村文化產業發展的一個視角 近代中國大眾文化娛樂空間的聚散與城市的發展——以漢口為例 [產業實踐] 中華武術文化資源的產業開發與文化創新 盤活文化資源打造品牌產業——江蘇演藝集團的產業化經驗對福建省發展演藝業的啟示 區域文化資源產業元素開發探究——以麗江傳統文化市場化開發為例 傳統民間藝術的生存與發展——浙江東陽木雕興盛的啟示 文化靈山:一臺永不落幕的創新發展大戲——無錫靈山實業有限責任公司創新發展調查 皇城:一個由農民創造的鄉村神話 臺灣文化創意園區建設經驗 [個案分析] 整合地域文脈打造旅游演藝品牌——兼論《閩南神韻》的文化創意及產業化運作 以創意活動活化傳統人文空間——泉州府文廟個案分析 地方文化產業與節慶活動研究——以媽祖文化旅游節為例 福建鐵觀音茶葉品牌的體驗營銷與視覺設計策劃 福州脫胎漆器的保護、傳承與開發利用研究——兼與韓、日比較
許多地方不斷模仿外來文化從而逐漸喪失了自我,這是最可悲的。最具潛力的發展應當是立足自身各種資源進行持續合理開發,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