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北利亞》是一部個人回憶錄,也是一代知識分子思想改造的實錄,記述作者作為一名大學生右派,在蘇北集體農場中度過的二十多個春秋,如何一步步從理想主義者變成現實主義者。對當年的極"左"路線,作者作出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
其中,有關生活、勞動、教學、戀愛等等故事,都在一個特殊的環境中發生,離奇荒誕,驚心動魄,具有傳奇性。
在中國,江蘇北部的小城,一個年輕人,從20歲開始自己的"右派"勞改生涯,在22年間,他經歷了什么?在22年間,那一代人,又經歷了什么?這是一個人的私人記錄,也是家國的集體回憶。
于疆,本名江宇,旅美作家。祖籍江西永新,1954年畢業于上海市市東中學,同年考入南京東南大學(南京工學院)電力工程系,四年級時被錯劃為右派,其后22年在蘇北勞改農場度過。1982年赴美,做過餐館雜工、電工、電氣工程師和GWC工程公司總裁,2004年退休。
業余寫作,以散文和文學評論為主,曾獲第十五屆聯合報文學獎。擔任過北美洛杉磯華文作家協會會長和名譽會長。
蘇北利亞(代序)
達·芬奇密碼
我進了勞改圍子
慈母探監
牛房歲月
囚徒書癮
腐化分子
勞改隊的
勞改日記
饑寒起盜心
埋尸記
曲線改造
勞改隊過年
狗捉老鼠
右派長恨歌
"沙威"之死
落葉歸根
地獄里的天堂神父
無情人終成眷屬
二十七塊錢和一掛驢肺
寬"大"不寬"小"
勞改隊里交朋友
假地震和Velcro
懲罰大會
汽車大學畢業的
勞改老師
尾聲
罪惡常常是由弱者來承擔的。結果是小潘而不是奸污他的人被送進了勞改農場。
勞改農場里像小潘那樣的年輕姑娘不是個別的,艱苦的勞動和失去自由的痛苦似乎仍然不能掩蓋她們那個年齡的亮麗青春。在偶然和她們遭遇的時候,我也免不了怦然心動。有一回,我在一根十多米高的水泥電線桿上進行高空作業,一隊女勞教正好從我腳下走過,我破天荒及時次居高臨下地"檢閱"了她們。在一溜形容枯槁的隊列中,不時點綴著一個個亮麗的身影,宛如在一片衰敗的交柯亂葉中亭亭玉立的花枝。
那時候正值風起云涌,由于公安六條的限制,農場雖然沒有出現紅衛兵和武斗,不過對已經刑滿和解除教養者的正常遣返也基本停頓下來。農場公開宣布三類情況不予遣返:一是沒有改造好的,二是家住大城市的,三是有特殊技術,農場需要的。這些人既不能回去,就考慮在農場成家,于是便有了男女場員自愿結合的小家庭。農場給每戶分配一間土坯草房,他們可以自己開伙做飯。
人貴有自知之明,對照三條,我自知條條具備,根本是不可能回家的,于是乎也動了成家的念頭。我想,到時候至少有那么一間草房,有那么一點隱私,在晚點名之后還能回"家"看點書,甚至還有一個妻子同床共枕,說說悄悄話。對一個睡過十多年土坯通鋪、吃過十多年勞改大鍋飯的人來說,這其中的誘惑不言自明。
……
一個大學工科四年級的青年,從20歲被遣送到這里,直到42歲獲準離開,留下一部特殊的"成長史":蘇北利亞也許真的是"西伯利啞"的余緒?
——邵燕祥
論文字的苦難質性,堪比高爾泰的《尋找家園》。高著凝重,本書激揚,且多出一份東方式的黑色幽默。
——林賢治
這是一部叫我拿起來就放不下一口氣讀完的人生自述。作者從苦難中發現了荒唐,把荒唐演變成幽默,令讀者含著淚水微笑,繼而陷入思考。
——楊顯惠
感謝李老板!感謝快遞哥辛苦了!謝謝!
感謝快遞哥辛苦了!感謝李老板!
還行吧,還行吧
感謝李老板!感謝快遞哥辛苦了!
感謝李老板!感謝快遞哥,辛苦了!good
評價極高的書!閱讀中....
讀來沉重,令人深思
好書一定要讀
沒有塑封,不知道是為什么?相信當當吧,送貨還是很快的
書好內容精彩。
適合經歷過“那個時代”的同齡人讀!年輕人想要完全讀懂,要補習“那個時代”的歷史、政治知識!
看過了簡介,覺得是不錯的一本書,所以就買了,不錯,但這次發貨有點慢
歷史不容忘卻與歪曲。當官修成為謊言,來自民間的敘述就彌足珍貴。
這是很好的一本書,真實,通俗,孩子還跟我看了一點
對我們這個年齡來說,那個年代總是那么不真實。這本書告訴我們那段歷史。
這是一段缺失的歷史,現在總算一點點的被還原。打算再買本任志強的自傳看看。推薦大家還可以看看楊顯惠的著作。
苦難的人生經歷,同時也是荒誕的荒謬的。不知道該不該用歷史錯誤來形容這場浩劫……
晚上睡覺前斷斷續續讀了這本書,文筆樸實,生動再現歷史,建議大家買這本書,了解歷史與過去才能更好的面對現實與未來。
本書很容易上手,就是說開篇就能打動讀者,雖然敘事比較平緩,但是能夠體會到運動的殘酷和和對人的傷害。同時,目前作者去了美國,祝福他。
作者娓娓道來,但是讀起來感覺很沉重,為那個年代……
蘇北利亞,勞改 歲月 那個年代、那些人、那些事
這本書不厚,確是感動媽媽的一本書,或許是有相同或類似的經歷,媽媽幾乎是一口氣讀完的,然后不停地和我說著過去已經聽過很多遍的故事,很感人,是一本很紀實的書!
《尋找家園》。高著凝重,本書激揚,且多出一份東方式的黑色幽默。 ——林賢治L
不要把過去僅僅視為過去,就本質上來說,過去和現在是一脈相承的。也別把所有的邪惡都視為某些個人的所為。在一個惡的環境中,善是無法生存的。所以,筆者的出走是一種無奈的幸運。
最近讀了一些關于特殊年代的紀實文字,這本書也挺震撼的。
最近在看這一類的文章,比如走向混沌,比如負笈燕園,比如青春·北大。蹉跎歲月使人愁,回想去時處處淚。
曾經的年月。對于一個大學生來說,讓他走入了一段無法想象的回憶。受苦受難,接受殺豬刀般的磨練,描述非常真是,刻骨銘心。不過我媽媽說了,曾經農村人都是這么走過來的,對于城市人來說難以接受罷了。
這是作者的一本回憶錄,作者在上大學時被劃為右派,下放到農場勞改22年,將所見所聞真實地記錄下來。
蘇北利2亞(一個20歲的右派在蘇北勞改的22年歲月,真實匯集了那個年代、那些人、那些事)歲月R囚徒書癮腐化分子勞改隊
這是作者的一本回憶錄,作者在上大學時被劃為右派,下放到農場勞改22年,將所見所聞真實地記錄下來。這是毛路線下的悲劇小人物,言者何罪?書中的一字一句,字字是淚,句句是血,是對那段歷史的控訴,是對毛的極左路線的控訴。
蘇北利亞(一個20歲的右派在蘇北勞改的22年歲月,真實匯集了那個年代、那些人、那些事)之死R落F葉歸根地獄里的天堂神父無情人終成眷屬二十七6塊錢和一掛驢肺寬大不寬小勞4改隊里交朋友假地蘇北利亞(一個20歲
《蘇北利亞》是一部個人回憶錄,也是一代知識分子思想改造的實錄,記述作者于疆作為一名大學生右派,在蘇北集體農場中度過的二十多個春秋,如何一步步從理想主義者變成現實主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