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刑法學研究總整理文庫"之一,上篇為研究述評,包括合同詐騙罪研究概況、合同詐騙罪主要問題介紹、詐合同騙罪研究狀況整體評論;下篇為代表性論文精選,包括了"對詐騙罪盜竊兼施的案件應如何認定"、"試談詐騙罪"等內容。
黃曉亮,河南葉縣人。現為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講師,法學博士。2000年7月畢業于中南政法學院,獲法學學士學位;2006年7月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獲法學博士學位,在《刑法論叢》、《澳門研究》、《比較刑事法研究》(韓國)、《政治與法律》等報刊上
上編 研究述評
一、合同詐騙犯罪研究概況
一)及時階段:1979年刑法典生效施行后至 1997年刑法典生效以前
二)第二階段:1997年刑法生效實施以來至今
二、合同詐騙罪各主要問題的觀點介紹
一)主要國家的立法和司法狀況以及相關學說
二)相關概念
三)合同詐騙罪的犯罪本質問題
四)合同詐騙罪與其他犯罪的界限問題
五)合同詐騙罪的犯罪構成
六)合同詐騙罪的特殊形態問題
七)完善立法的建議
八)合同詐騙犯罪案件的立案
九)合同詐騙案件的偵查
三、對合同詐騙犯罪研究狀況的整體評論
一)合同詐騙犯罪研究的特點
二)合同詐騙犯罪研究的主要范式
三)合同詐騙犯罪研究存在的主要問題
下編 代表性論文精選
關于合同詐騙罪的立法思考
合同詐騙犯罪的認定
試論合同詐騙罪
合同詐騙罪犯罪目的之分析與認定
論合同詐騙罪的罪過形式及定罪界限
合同詐騙罪主觀要件的解釋和認定
合同詐騙犯罪的成本分析與預防
合同詐騙罪的法理分析
論合同詐騙罪與合同糾紛之區別
論合同詐騙罪認定中的若干問題
如何認定詐騙罪中的"以非法占有為目的"
略論合同詐騙罪的形式要件 ——對口頭合同可以構成合同詐騙罪的質疑
論"非法占有目的"司法推定的法律根據
試論合同詐騙罪的本質特征
合同詐騙罪的犯罪構成主客觀條件探析
合同詐騙罪與民事欺詐行為之比較
論合同詐騙罪主觀目的形成時間
表見與合同詐騙罪
關于合同詐騙罪的預備形態
論合同詐騙罪的合同
合同詐騙罪的數額認定問題
淺談合同詐騙罪的認定與刑罰適用中的幾個理論問題
試論對合同詐騙罪的司法認定
合同詐騙犯罪構成若干問題探析
合同詐騙罪犯罪故意形式辨析
合同詐騙罪實務研究
合同詐騙罪主觀目的探析
論合同詐騙罪之"非法占有目的"的產生時間
論合同詐騙罪的單位犯罪主體
合同詐騙罪解析:以法益的解釋論為視角
附錄 論著索引
一、著作
二、論文
三、學位論文
四、會議論文
上編 研究述評
合同詐騙犯罪是在我國市場經濟日益發展的過程中出現的新型欺詐性犯罪,是我國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1979年刑法典頒布時,因為我國正處于計劃經濟時代,當時的立法背景決定了刑法典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對合同詐騙罪進行專門的規定。但是,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市場主體之間的競爭變得日益激烈。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為牟取經濟利益,有少數競爭者以臺同的形式,通過隱瞞真相或虛構事實的欺詐手段,侵害公私財產所有權,擾亂了市場的商業經營秩序.危害了整個國家的經濟生活。為此,較高人民法院、較高人民檢察院于1985年7月18日聯合的《關于當前辦理經濟犯罪案件中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答(試行)》第4條第2項規定,對利用經濟合同進行詐騙與經濟合同糾紛之間的界限作了比較明確的界定。較高人民法院于1996年12月24日的《關于審理詐騙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條再次規定:"根據《刑法》(1979年)及時百五十一條和及時百五十二條的規定,利用經濟合同詐騙他人財物數額較大的,構成詐騙罪",還具體規定了詐騙罪的構成要件和條件。上述司法解釋的規定對于解決利用合同騙取錢財行為的定性問題具有重要意義。1997年3月14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對《中華人民共和圍刑法》(以下簡稱刑法)進行了修訂。新刑法典在分則第三章第八節中對合同詐騙罪作出獨立的規定,改變了司法實踐中將合同詐騙犯罪行為認定為詐騙罪的做法,合同詐騙罪從而成為一個獨立的罪名。對于合同詐騙罪,專家學者進行了較的研究,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對合同詐騙罪研究的實際狀況進行總結和概括,既能反映刑法學理論對該罪名研究的近期動態,揭示合同詐騙罪學術研究的前沿問題,又有利于、地把握合同詐騙罪的犯罪構成,劃清合同詐騙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的界限,從而地對合同詐騙罪定罪處罰,防范合同詐騙罪的發生,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的經濟秩序,保障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
……
內容實用。
好
這個商品不錯~
這個商品不錯~
這個商品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