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工開萬物:17世紀中國的知識與技術圖書
人氣:56

工開萬物:17世紀中國的知識與技術

重審中國科學思想發展史,深究中國知識生成傳統中的隱秘思想淵源!海外中國研究系列!
  • 所屬分類:圖書 >歷史>史家名著  
  • 作者:(德)[薛鳳] 著,[吳秀杰],[白嵐玲] 譯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鳳凰文庫·海外中國研究系列
  • 國際刊號:9787214166005
  • 出版社:江蘇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11
  • 印刷時間:2015-11-01
  • 版次:1
  • 開本:16開
  • 頁數:--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
  • 套裝:

內容簡介

本書以宋應星的《天工開物》等著作為切入點,通過發掘和探究這些文本內容的知識脈絡,重新審視中國科學思想的發展史,揭示文人以書面文字記錄工藝技術的目的所在,這一做法在中國知識傳統中的角色及其影響。作者條分縷析地展開了宋應星私人生活和文化生活的不同層面,逐一勾勒了那些促其將實踐知識轉化為書面知識的諸多因素。作者也考察了宋應星如何獲取、評估以及最終如何表述這些知識,同時闡發十七世紀中國學者們在探究自然和文化時求理、求真、求信的方式和方法。作者還對宋應星的成果與其他中國哲人、文人著作進行縱向與橫向比較,并從中得出結論:宋應星對知識與技術的探究方式雖游離于當時知識界的話語主流,卻并非中國知識生成傳統中的特例,而是與其他學者的著作有一脈相承的思想淵源。這些著作以一種特有的、不同于西方的知識認知方式,讓工藝技術知識登臨學術與哲學的大雅之堂,成為學術探索中一個獲得認可的領域。全書提供了中國千年學術歷史的概觀,闡釋了技術和工藝在中國文化中擔當的角色。在作者看來,技術與工藝知識是中國古老文明史中一個組成部分,它曾經為工業革命時代歐洲的技術發展輸送了不可小覷的影響。

編輯推薦

概觀中國千年學術歷史,闡釋技術和工藝在中國文化中的角色擔當!

重審中國科學思想發展史,深究中國知識生成傳統中的隱秘思想淵源!

以宋應星的知識遺產為出發點,深入考察十七世紀中國學者探究自然和文化時求理、求真、求信的方式和方法!

作者簡介

薛鳳:德國馬普科學史研究所所長、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宋代和明清的知識文化、技術與政治的關系、科學技術思想發展中物質性與管理實踐所擔當的角色。

目錄

導論

求知"物與事"——在前現代的中國

自然、技藝和求知及時章家世與處境——學而優難仕

明王朝與宋應星的家世

童年與教育

驅動力——一介武夫的越位升職

宋應星的寫作活動第二章立言于亂世——讀書人義在難辭

以"氣"求知:普遍規則與理性

"氣":歷史上的思想軌跡以及相關思想家

讀書人的角色:規整天、地、人的世界

"天"之真與"氣"之制

天的權能——征兆與日月食

價值體系:圣王·遠古·人之角色

技藝中的知識第三章國計與官務

匠藝與明代的國家

人的天性與天賦

能力與教育

社會滲透性與商業化社會:商人

風俗與習慣第四章妙筆著文章——致知與立

知識探求的修辭:文本與經驗

視圖·技術·論點

觀察"氣"之自然本性:知識建構中的理論與實踐

"氣"轉化之復雜性:"氣"的合成與構成因素第五章變"形"記——造化"形"與"氣"

追尋"陰陽氣"的蛛絲馬跡:甲烷·鹽·風·雨

"長"與"消":木料·尸身·陰陽比例關系

"氣"理論格局中的瑕疵:灰與塵的概念灰

塵第六章大音有聲

"聲"的機理

人的聲音

音量與速率

應與合結語退離舞臺

余響篇枯榮身后事

友誼:襄助學術活動

定位:外圍者與反對派

盡忠:道德責任

一物相承:《天工開物》的不同版本

中國文人對實用知識的書面記錄致謝附錄1《天工開物》的不同版本

中文版

日文版

英文版附錄2宋應星生平年表參考文獻

西文參考文獻

日文參考文獻

中文參考文獻

中西文對照人名列表譯者后記

媒體評論

工開萬物》一書透過宋應星的生活和思想——他是一位生活在十七世紀的偶像顛覆者,一位對于宇宙之進程及其與人之天性之間的關聯持有觀點的學者,揭示了知識生成過程中的豐富層面。作者薛鳳為宋應星描繪了一幅既能引發思考、又令人信服的畫像:這是一位不隨波逐流、深思熟慮的思想者,因為一樁政治丑聞而震怒,從而將一套復雜而具有內在連貫性的理論——其思考對象是宇宙進程與人之行動的關系——付諸筆端,融入到一系列關于天、人的技藝、聲音、政治、倫理等思考的文字當中,而這些超凡脫俗的思想又都無可規避地是中國自然哲學中的組成部分。對從事科學與技術的文化史、思想史、世界史以及中國研究的專業學者和大學生來說,這本出色的著作會引發他們的閱讀興趣,令他們感到開卷有益。

——白馥蘭(Francesca Bray),愛丁堡大學社會人類學教授

當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在二十世紀初期被重新發現之際,日本、中國和歐美的現代主義學者迫不及待地將這本書歸入到那些所謂能見證晚期帝制中國科學技術史命運多舛的文獻資料當中。這些學者預設了中國錯失發展出"現代科學"的框架,并在這一框架內對宋應星的著作發表了過份武斷的論點。如今,這一頭腦簡單的目的論觀點受到了薛鳳的挑戰。薛鳳將宋應星的全部著作語境化,將《天工開物》這部篇幅、最為著名的作品與宋應星的其它著作放在一起,讓那些具有文化嵌入性本質的實踐活動在我們眼前變得栩栩如生,讓我們了解在明代中國那個商業化和商品化進入早熟階段的時代,宋應星是如何從事知識產出活動的。

——艾爾曼(Benjamin A. Elman), 普林斯頓大學歷史學教授

薛鳳以明代學者和下層官員宋應星那些不同凡響的著作為材料,將明代知識精英當中通行的傳統與創新的哲學性價值與玉器、絲綢、農作等物質文化形式以及許多其它工藝聯在一起。作者對所有這些考察對象都有著細致的了解:它們如何被加工、制作和銷售;在一個森嚴而精細的等級秩序當中,它們在構建個人身份時所擔當的角色;它們在制作與銷售方面的經濟學維度;加之于它們身上的象征性與哲學性用途。在作者的筆下,宋應星那獨具一格的宇宙論觀點成為一面透鏡,讓人們得以從一個新視角來看待明代的理論文化與實踐文化。

——羅蕊安達斯騰(Lorraine Daston),德國馬普科學史研究所所長、教授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大致翻了一下,好像還行。

2017-07-15 11:00:45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不錯的書,價格實惠

2017-11-15 17:50:49
來自***(匿**的評論:

有關天工開物的書,很喜歡。

2017-11-17 18:53:1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這本書內容不錯,值得一讀。當當的書籍比其它經銷商的書籍質量好,雖然包裝簡陋,但是品相受損不嚴重,謝啦!

2016-12-18 18:39:40
來自artgo**的評論:

很不錯的書

2016-12-20 01:05:35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印刷不錯,推薦~

2017-03-05 16:19:28
來自x***y(**的評論:

這個商品不錯~

2017-03-18 00:07:53
來自m***9(**的評論:

一本研究中國古代技術的專業書,視角很好!

2017-04-04 19:22:56
來自莫***9(**的評論:

質量很不錯,書也值得一看

2017-04-28 07:57:21
來自一單一**的評論:

江蘇人民的這套叢書選題好,制作精良,封面設計大氣,且能夠持之以恒,形成系列,就是價格小高。

2017-05-16 20:10:33
來自j***y(**的評論:

沖著這套書的名氣買的,還沒來得及看呢。

2017-05-17 17:48:38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關于此一階段中國的知識與技術,頗多創見。

2017-05-31 17:40:54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不錯,活動入手,挺喜歡的。

2017-06-11 14:21:25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看外國人的中國研究,可以發現另外視角,不錯。

2017-06-14 09:37:48
來自x***3(**的評論:

書很好,值得讀

2017-06-15 00:40:19
來自帕***5(**的評論:

以宋應星的知識遺產為出發點,深入考察十七世紀中國學者探究自然和文化時求理、求真、求信的方式和方法!

2017-06-20 09:40:28
來自藍***(**的評論:

好書,推薦。

2017-06-21 14:50:0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非常好的一本書,作者寫得深入人心。當當正版書

2017-08-18 18:11:55
來自netfish**的評論:

這一系列的書都很好,非常棒!推薦購買

2017-09-22 15:46:26
來自i***0(**的評論:

工開萬物:17世紀中國的知識與技術 每個月都會來轉轉,收上幾本書。這次的書不錯,包裝完好,沒有破損與污漬。——【鍛煉與不鍛煉的人,隔一天看,沒有任何區別;隔一個月看,差異甚微;但是隔五年十年看,身體和精神狀況就有了巨大的差別。讀書也是一樣的道理,讀書與不讀書的人,日積月累,終成天淵之別。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你讀過的書其實早已融入你的靈魂,沉淀成你的智慧和情感,他會體現在你的談吐舉止里,體現在你的氣質中,體現在你的心態上,只要一個觸動點,就噴薄而出。】相對于國外,中國的書籍確實便宜,一頓飯的價錢可能買來的就是別人畢生的成果。所以,為了自己投資,永遠都不存在買…

2017-09-28 15:42:2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非常不錯的歷史學譯著,選題新穎,值得一讀

2017-10-09 09:09:05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非常不錯的一本書,值得購買閱讀

2017-10-17 14:47:3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很好,謝謝。

2017-11-13 21:13:4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很學術的一本書,外國人對于中國歷史的切入角度總是犀利而獨特,見微知著。

2016-03-22 14:59:13
來自楚道**的評論:

現代觀念的角度解讀歷史,對讀者而言非常有趣

2017-08-15 22:02:14
來自yanggan**的評論:

海外中國研究系列,精選的海外評論寫中國各個方面的精品,值得收藏,閱讀。浩大的書系!

2016-07-19 08:55:33
來自x***2(**的評論:

這一系列的書籍都不錯,有興趣的不妨拿來一讀,海外學者的功底很扎實。

2017-06-07 13:54:13
來自我***o(**的評論:

歷史中老百姓的生活,科學技術其實比帝王將相更重要,這點恰恰是天天喊著為人民服務的老爺和幫閑們所忽略的

2017-06-10 16:27:10
來自半生回**的評論:

2015年12月1日,有關它的一本新書在中國上市,書名叫《工開萬物:17世紀中國的知識與技術》。這本書曾獲亞洲研究協會列文森獎和美國科學史學會輝瑞獎,作者是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學會科學史研究所所長薛鳳(Dagmar Sch?fer)。馬克斯-普朗克學會是德國最著名的科研學術機構,出過三十多位諾貝爾獎得主。

2016-04-20 15:54:13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