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歷史》(全七卷)是一部中國通史,也是陳舜臣規模大的一部作品。與傳統歷史學家的寫史方法有所不同,陳舜臣以時間為軸,以影響時代進程的事件或人物為中心展開描寫,講述上古時期到近代數千年中國王朝的歷史興衰及所涌現的典型人物。
陳舜臣對史料采取中立的態度,沒有先入為主的主觀性,沒有隨波逐流、人云亦云的弊病,他所講述的事件都有史可查,絕不杜撰,但又不盲信史料,通過比較不同史學家的記載、論述,經過條分縷析,得出自己的歷史判斷,在不少歷史事件以及歷史人物的評價上都提出獨到的觀點。
柏楊為推崇的歷史作家——
"中國的歷史久,中國的歷史書冊多,可是中國人對歷史也懵懂!不是我們忘本,而是史學家、文學家沒有把艱澀的古文史書轉化成現代語文,沒有把所謂學院派刻板的敘述,轉化成趣味盎然的大眾言語。如今,陳舜臣先生,這位文化界的巨手,擔起這項重任!"
司馬遼太郎萬分欽佩的同窗——
"陳舜臣這個人,存在就是個奇跡。"
"我和陳舜臣年輕的時候就是同學。我了解他,也知道他對文明的理解頗有獨到之處。寫一部通史,基本是閱讀原文材料。在這點上,我也萬分佩服陳舜臣。他對原文的閱讀深入而精密,具有廣博的學識。" "當我得知這套《中國的歷史》要出版的時候,我就想到,他會帶我們走進"陳氏中國史"的輝煌世界。而后我又想到,我們等了幾個世紀,不就是在等這樣一個人嗎?" ?不拘一格的歷史創作手法:史學+文學 實證+推理——
創作《中國的歷史》期間,陳舜臣先生多次來到中國實地考察,獲得手資料,對隱藏于表象背后的真相盡量做到合情合理的推理想象,期待對歷史真實的還原。
中文譯本——
鄭民欽,作家、日本文學研究者、翻譯工作者、教育工作者,著有《日本和歌俳句史》、《日本民族詩歌史》、《日本和歌俳句史》、《和歌美學》等書。1973年起開始做日漢、漢日對譯工作,譯有大江健三郎、井上靖、川端康成等作家作品多部及《源氏物語》全譯本。
陳舜臣,日籍華裔歷史作家。1924年生于日本神戶,祖籍中國臺灣。通曉印度語、波斯語、漢語、英語、日語五種語言。數十年來筆耕不輟,著作等身,創作領域涉及小說、歷史、隨筆、游記等。
1961年開始推理小說創作,并先后榮獲江戶川亂步獎、直木獎、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是推理史上的首位三冠王,從而奠定了他在日本推理文學界的地位。1974年開始創作以中國歷史為內容的作品,先后有《鴉片戰爭》《小說十八史略》《甲午戰爭》《秘本三國志》《太平天國》《耶律楚材》《秦始皇》《鄭成功》《成吉思汗》《諸葛孔明》等名作問世,至
中國的歷史 1
從神話到歷史
三皇五帝
王朝的發端
巨大的落日
中華的搖籃
落日余暉
鄭聲靡音
開疆辟土
九合諸侯
五霸交替
孔子時代
南風驟起
年表
中國的歷史 2
大統一時代
泰山風物
百家爭鳴
戰國七雄
蜀和楚
亂世末日
統24小時下
萬里長城
楚漢相爭
漢王朝的光和影
大風歌
創 業
呂后時代
馬王堆講述的故事
休養生息的時代
年輕的武帝及其女人們
激情澎湃的活力
秋風辭
走向冬天
余韻時代
外戚時代
王莽之道
年 表
中國的歷史 3
動亂的群像
王朝復興
灰色的時代
群 臣
西 域
竇氏始末和宦官之影
十九侯誕生
飛揚跋扈將軍的沒落
三國志開場
蒼天已死
群雄相爭
三國鼎立
曹氏家族的悲劇
走向世界帝國
竹林七賢
佛教與道教
單于的家族
永嘉之前
北來之風
江南春秋
軍閥出場
淝水之戰前后
歸去來兮
重返洛陽
南北朝的舞臺
亡國之音
年表
中國的歷史 4
隋唐的興亡
相信幸運的人
土崩瓦解的日子
通往長安之路
迷樓記
群雄圖
唐太宗李世民
貞觀的實況
家 事
余 震
脂粉消散
花香長安
花謝花落
宋朝及其周邊
遣唐使始末
黨爭與廢佛
兵亂與民亂
天下大亂
大唐的滅亡
五代一瞥
詞花絢麗
宋朝的創業
澶淵之盟
新法之爭
文人譜系
民怨之結
萬水千山
年表
中國的歷史 5
草原疾風
西擴風波
北遷與南遷
通往休戰之路
吳山及時峰
天地無情
成吉思汗的崛起
滄海橫流
從成吉思汗到忽必烈
黃河千里
西湖之濱
鄂州興亡
崖山悲歌
復興與明暗
正氣歌
元軍襲來
色目人種種
無法割斷的文化傳統
元末四大家
海上和陸地的叛亂
王朝末路
人間天堂
朱元璋在此
文人遭難
大清洗的旋渦
年表
中國的歷史 6
從明朝到清朝
紫禁城時代
西洋取寶船
帖木兒的西域
永樂之后
土木和奪門
北 虜
明朝和日本
宮廷日夜
亂民和逸民
下天風
搖搖欲墜的萬歷
億兆離心
清朝二百余年
努爾哈赤崛起
滿洲八旗征伐
通往帝國之路
紫禁城的黃昏
黃云蔽野
圓圓曲
創業時代
風掃南方
兵馬之后
三世之春
夕陽西斜
年表
中國的歷史 7
斜陽和黎明
海陸的裂痕
宣南詩社的人們
廣東風云
鴉片戰爭
南京條約》之前
反叛者
太平天國的旗幟
軍閥誕生
光榮與挫折
火燒圓明園
外患艱深
中華的飛躍
甲午之年
北洋敗北
屈辱之地
變法與革命
蒙難與潰滅
義和團
激情的季節
辛亥風暴
動亂不已
五四前后
十五年戰爭
年表
后記
這是一部中國通史,講述的是從上古時期到民國之間數千年的歷史。這部作品的寫作時間是從1980年到1983年,在這期間,我還寫了一部關于中國歷史的作品《小說十八史略》。相對于《小說十八史略》斷代史般的簡明風格,《中國的歷史》則更加和完善,篇章之間也更有傳承,從敘事的節奏和角度來說,《中國的歷史》有自己獨特的地方。對我而言,從事寫作要么是歷史小說的角度,要么是歷史記述的角度,這兩種寫作方式,伴隨我一生??梢哉f,相較于《小說十八史略》的文學化、通俗化體裁,《中國的歷史》是從歷史記述的角度來寫作的。這是我規模較大的一部作品,包括了我對中國歷史的認知,也代表了我個人的歷史觀。
中國的歷史》這部作品,還有一個特殊的含義,就是它涵蓋了我對華人世界讀者的感情。我從事寫作以來,從未間斷過對中國歷史的探索,但多數都是以單個事件或者人物為載體。這部作品則超越了以往諸多作品的界限,從而給予中國的歷史一個多方位的解讀。我想,在當初創作此書之際,我的一個出發點,就是希望給廣大的華人世界讀者傳播盡量多的中國文化,讓他們能夠從多個角度去認識多彩燦爛的五千年中華文明。
我還希望通過這部作品向中國歷史界的學者致敬。中國的歷史學家注重感覺,偏重于借古喻今,他們的創作更多著眼現代性。而我的創作,雖然盡量啟用一種"中國式"的思維,但究之根本,卻還是從日本讀者的角度去闡述歷史,它代表了我個人的歷史判斷,也代表了日本普通讀者對歷史的一種認知。我的敘事角度可能和中國的一些歷史學家有所不同,但它卻為中國歷史的敘述提供了另外一條伸展的道路,這條可能性道路正逐漸明朗,從而給予我的歷史寫作一種十分難得的體驗。對此我深感欣慰。
在日本,很多讀者都是通過我的文字才了解到一水之隔的中國以及她深沉悠遠的歷史,所以我希望能夠借助這樣一部作品,給他們帶來客觀和的中國歷史。這是我的愿望,也是我的本能。我也希望這部作品能給中國的讀者帶來全新的歷史文化體驗,我想讓他們知道,在中國以外,還有許多像我這樣的作者關心著中國歷史,并試圖讓這片土地曾經發生的故事傳播到五湖四海。
這是本書首次在中國大陸翻譯并得以出版。二十五年前,我的摯友馮牧先生對《中國的歷史》中國版本的出版寄予厚望。二十五年后的今天,此書中文版終于如馮牧先生所愿,得以出版。于我而言,這既是好消息,更是給馮牧先生的好告慰。
當《中國的歷史》即將付梓之際,我要感謝此書的出版方——福建人民出版社,以及譯者鄭民欽先生。出版社和譯者的地域背景對我而言,又有一層特別的意義:我的祖籍是福建泉州,而譯者也是福州人,所以這部作品能夠在我祖籍所在地出版,真是一件非常讓人欣慰的事情。
陳舜臣
半價入手,日籍華人陳舜臣寫的書,內容通俗易懂,寫的比較客觀,值得一看。
粗略翻了一下,果然是推理作家寫歷史,追求考證。旁征博引,內容尚可,紙質一般(和胡雪巖差不多的)。
之前看過一點電子書,確實寫的很好,不得不承認,日本學者治學精神的確值得敬佩,寫的很客觀也很中肯,深入簡出,值得認真閱讀!
很棒的一本書,對于普通讀者,不深究歷史的,這本書剛剛好,膚淺之上,專業之下
如果你像我一樣,小學到高中自以為歷史學的不錯,看《百家講壇》也能跟的上趟說不定還時不時能插上嘴,大學沒學歷史,自以為中國歷史了解大概。那你就該看看這本書了。從三皇五帝到春秋戰國這段歷史,從神話找歷史,圖騰崇拜找歷史,從詩經找歷史,等等作者學識之淵博,見識之遠大。我是不敢說自己明白中國歷史了。當然了也怪歷史課本對這段歷史及其簡約,一刀切的自認為牛逼罷了。
買這個書是因為陳舜臣這個人,一直很喜歡他的書,看看他的著作列表就知道了,一個日本人對中國歷史如此了解和鉆研,當然也和他是華裔有一些關系,這部作品早先在國外網站見過日文版的,一直心向往之,終于被引進翻譯。收到書就開始看了,確實寫得不錯,翻譯水平也高,專業水準絕對是。
自己買的那套被哥們搶去了,再買一套,他一來就看到我放在桌子上的這套書,非要拿走,好書分享吧,陳先生的這套書真的值得反復看看,對我們以往灌輸的歷史觀和歷史概念很有顛覆性,同時也很有啟發意義.
一開始是不太情愿買這本書的,因為作者不是中國人。后來查資料知道是華人而且這本書確實非常有名氣,于是讀了。讀了就停不下來了!我們自己人寫書難免剝脫不了自己的家國感情,但外人寫很容易就一針見血!
以前學歷史課或者看歷史書的時候,各個時期紛繁的人物和事件總是讓人眼花繚亂,混淆不清。即便讀了幾遍史書,還是記不住。但是陳舜臣筆下的《中國的歷史》,卻以其獨特的思維和語言,極具個性的人物和事件相貫穿,大致劃出各個時期的歷史梗概。內容通俗易懂,少了一些學究氣,多了一些可讀性。裝幀設計和印刷都不錯!應該算是陳舜臣的扛鼎之作。
包裝不一致,有的書有膜,有的書沒有,在當當買了這么久的時間,第一次表達不滿,有一冊書的書脊弄黑了,心情受到影響,當然自已看沒事,希望當當在提高折扣力度的同時,進一步加強包裝和包裹的服務質量,做的更好。
陳舜臣先生關于中國古代史的兩套巨著之一,語言流暢,文學性強,比《小說版十八史略》更為學術。
還沒看,不知道怎么評論,我一直想找比較權威性,詳細的中國歷史書籍看看,不想看那些帶著過度個人觀點,個人感情色彩的,都沒清楚事情的大概輪廓,怎么看出那些寫的是客觀的,還是非主流的呢,了解了才看看別的。
非常滿意的經歷,正版書,尤其陳舜臣的歷史書,原價要278元,現價100多就買了一整套,還有另外兩本書,真是價廉物美,真心贊一個。
很喜歡讀歷史方面的書,也看過不少版本,雖然歷史書可能沒有一個固定的評價標準,各位學者也都有自己的立場觀點和寫作手法,但是陳舜臣的這套中國的歷史卻是很難得的佳作,立論鮮明,文筆流暢,語言通俗易懂,當然這和譯者水平高也有關系,在當下戲說歷史,編排歷史風行的情況下,能讀讀這套書,受益匪淺。
想用這么薄的七本書把中國歷史說清楚太難了,很多重要的東西都沒有展開,不過作者很客觀,也可以獲取一些其他書不一樣的觀點和信息。我感覺這書更多的是他本人的讀史筆記。有時間看看,還不錯
陳舜臣作品,絕對看完后進行評價,非常有歷史見地。中國的讀者強烈建議購買,堪稱經典!
書內容超滿意。最開始因為紙質問題不太想看。。。我買的是一堆書。誰都不知道他們在途中經歷了什么。。。。- -+看起來慘不忍睹的。從開始就很喜歡陳的書。它的歷史不是很生硬。所以說還是比較喜歡客觀一些的歷史。超贊。
給孩子買的這套通史,自己先睹為快了,和以前自己上學時讀到的歷史類圖書完全不一樣的感覺,有些說法感覺比較有顛覆性,挺耳目一新的感覺,并且不像教科書那么教條和枯燥,語言很通俗,很有意思,寫法也是與眾不同。希望孩子也能喜歡。很開闊視野。
這是一本很好的讀歷史的書,因為作者是日本人所以肯定會寫些日本方面的題材。但是從讀書中可以知道這本書的作者歷史功底很深厚,對于這前沒有明白的典故在本書中也多有提及并且說的非常的詳細。雖然有7本但是多讀幾遍對于中國歷史的了解肯定非常有幫助,值得擁有!
看了半本先評論下w作者的切入角度與國內的是史學家不同,算是"非主流"吧w借典方面會用到許多日本歷史,文筆因為是日譯的關系,很是柔和,如水流…個人覺得適合對歷史古籍有一定了解的,作為閑書來讀
陳舜臣的這部《中國的歷史》,研究深入,旁征博引,但是又不同于常見的歷史專著,整部著作想象力豐富,人物塑造個性豐滿,讀起來還真的別有一番趣味,可以讀一讀的。譯文質量很高,對于作品也是很大的提升,最近看得歷史類圖書也不少,但是這一套算是今年買的最好的一部。值得擁有。
前幾天看到報紙上登的書訊,就到當當買了,真的不錯這套歷史書,編排,印刷,裝幀設計都很大氣,尤其封面上陳舜臣手書的書名,雖然從書法的角度來看不是很專業,但是卻很有味道,內容也不錯,尤其翻譯的質量很高。很值得反復閱讀。
傳統的史書大多沒有揭示出這些權力游戲背后的人性規律來。而陳舜臣的這部《中國的歷史》則真正做到了深入肌理,過去的歷史著作往往是被特定觀點束縛住的歷史,讀陳舜臣才能體會出真正的價值。
陳舜堯這套書,單單只翻看了幾頁就不得不被他深厚的文字功底和閱歷所折服。各種引經據典,不是閱讀了大量的文著是決計寫不出來的。他以客觀的態度來寫歷史,評價歷史。人總要了解歷史,以史為鏡可以知得失。推薦大家讀一讀。
從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的發展去認識一個個歷史時代的風貌,從一位日本學者的眼里看中國歷史,角度不同,理解可能也有不同,我本人覺得他的評論還是比較客觀的,包括國內形勢和與周邊國家的關系上。每個看過的人應該都有自己的思考吧。
陳舜臣是日本作家,他的書在日本很有影響,這本《中國的歷史》據說在日本也廣受推崇,他的寫作筆法獨到,文字精到,但又不脫歷史的嚴謹,書寫歷史頗給人新鮮的感覺。這套書,值得一讀!和以往的歷史圖書相比是不一樣的閱讀體驗。
當當果然是敢擔當,很好。第一次送來有破損。迅速的就有客服人員予以對接并且安排換貨,感謝感謝
讀中國人自己寫的歷史,我們無法真正認識自己;讀歐美人寫的歷史,我們覺得那不是我們自己;讀日本人寫的歷史,我們覺得那是在抬高他們自己。讀陳舜臣寫的《中國的歷史》,認清我們自己!